赵阳
[摘要]师生关系是影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而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中的师生关系出现了诸多不和谐的现象。从存在主义教育哲学的视角看,当下研究生与导师的关系出现了某种程度的异化,原因包括研究生教育宗旨存在偏差、导师素质参差不齐、研究生生源质量下降等。构建亲密、和谐、良性的师生关系,应当制定以育人为本的研究生教育目标,着力提升导师的师德修养,改变对导师的评价制度,并引入对研究生的淘汰机制。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存在主义 研究生教育 师生关系 淘汰机制
[作者简介]赵阳(1967-),女,江苏常州人,苏州大学发展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江苏 苏州 215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2年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现象学视野中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2SJBFDY060)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5)21-0110-03
师生关系是研究生教育中最基础、最重要的一对关系,直接影响教学的成效。研究生教育规模较小,内容深,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师生关系的已有理论都基于传统哲学二元对立的模式之上,把师生关系大致确定为“教师主体一学生客体”“学生主体一教师客体”“教师主体一学生主体”三种类型。这种界定把师生关系置于工具化思维之下,是教育实践中师生关系种种病变的渊薮。存在主义哲学是20世纪西方人本主义哲学思潮中具有广泛影响的一个流派,它强调人的个性、自由、主观性与独特性,注重人的情感体验和自我成长。存在主义教育强调应使学生形成真诚、选择与负责的生活态度,并对师生关系提出了迥异于传统观点的见解。因此,从存在主义的视角来剖析研究生教育中师生关系面对的难题,探索其应然规定性,必将有益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一、研究生教育中师生关系异化面面观
传统的研究生与导师的关系可以说是一种师徒关系。师徒制是手工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教育制度,徒弟跟随师傅不仅学习工作技艺,还需学习行业的规则与文化。传统研究生教育的师生关系具有师徒制的基本特征,是一种特殊的师徒关系,因为传统的研究生教育可认为是“认知学徒制”( CognitiveApprenticeship),即将传统学徒制中的核心技术与学校教育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认知技能。“在这种模式中,学习者通过参与专家实践共同体的活动和社会交互,进行某一领域的学习。”师徒式的师生关系充满温情,是维系研究生教育的基本前提。然而时至今日,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研究生与导师的关系呈现出多样化的形态,这些异化可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
1.雇佣关系。部分导师掌握着许多学术资源,而研究生是导师科研团队的重要力量,自然成为导师可以雇佣的研究人员。研究生既是学生,又是老板(当下研究生对导师的普遍称呼)的员工。培养学术后备人才需要研究生参与导师科研课题的研究,这是确保研究生教育质量所必需的。导师常常会付给研究生一定的报酬,这原本是导师慰劳学生的补贴,然而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最终有些师生形成了雇佣关系,而且,“研究生与导师之间的交往中存在着多种交易行为,他们的交易往往不在市场上发生,所以过程更为复杂。”如果师生关系完全蜕变为雇佣关系,就会侵蚀师生间应有的教育因素,降低研究生教育的成效。
2.“啃老”关系。一些研究生本身不具备攻读研究生所必需的创新思维能力,入学后在课程学习和论文写作方面遭遇极大困难;还有些研究生入学后忙于在校外做兼职工作,荒废了学业,忽视了与导师的联系,更顾不上做学术科研工作。导师为了让学生顺利毕业,或者希望甩掉包袱,或者出于保全自己颜面的想法,有时几乎代替学生写论文。虽然不是普遍现象,但也代表了研究生和导师关系异化的一种类型。
3.漠视关系。在传统的研究生教育的师生关系中,导师与研究生共同构成一个精干的学术共同体,互动频繁,相互关心,感情深厚。但是,部分导师忙于自己的事务,给学生布置很多任务,这些任务可能与学生的学业和研究方向并无关联,并且还疏于对学生的学业指导;一些研究生无心于学业,热衷其他事务,只想应付完必要的学习任务,拿到一纸文凭。如此,师生很少见面,关系渐行渐远,最后导致师生关系淡漠,形同路人。
4.对立关系。在极端情况下,个别师生关系甚至变成了互不相容的完全对立关系。导师把学生视作麻烦的制造者,极个别导师还会给学生提出过高的不合理要求,而非按照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研究生则认为导师古板、不负责任,心里对导师存在很多不满和抵触。对立关系虽然是极少数,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前研究生教育的师生关系在某些方面已经发生了严重问题,影响研究生教育的成效。
二、研究生教育中师生关系异化的原因
1.研究生教育宗旨的贯彻发生了偏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硕士研究生教育应当使学生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掌握相应的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这一规定从理论上说明我国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为培养既具有学术又具有应用能力的人才,且二者并重。”研究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处于成型的关键时期,需要导师的指导与引领。雅斯贝尔斯指出,“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交给年青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迪其自由天性。”,布贝尔强调“教育的目的不在于知识的传授,而在于精神生活能力的养成”。从存在主义教育目的的角度考量,导师的工作是制器而非育人,忽视了研究生心灵成熟的需要,把研究生教育降格为单纯的技艺养成,是导致师生关系异化的根本原因。
2.导师素质参差不齐。存在主义教育哲学主张教育应促进学生的自我成长或自我创造,而教师就是影响学生自我实现的人,是促进学生获得自由、白我生成的人,而不仅仅是知识传授者。存在主义对教师的要求是:“第一,要爱学生;第二,引导、激励学生自我发展;第三,应具有独立的见解和追求;第四,要忠于自己的事业。”但我国当下,社会浮躁心态蔓延,功利思想喧嚣尘上。导师的科研水平、业务能力、师德品格参差不齐,很多导师本身缺失独立的见解,指导研究生不是为了传承学术薪火,不是为了培养高级人才,更不是为了研究生的成长,而是为了自己能从中获得利益,这样的导师势必会动摇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
3.科研至上的导师评价机制不科学。导师既要承担教学任务,又要担负繁重的科研任务。在当前的教师评价模式下,对科研成果的评价是刚性的,项目、论著、获奖的数量与级别均可严格量化,在职称晋升、津贴定级等方面,科研成果往往是决定性的因素。与此相反,对教学的评价则相当模糊,授课质量则难以严格量化。这种评价模式事实上导致了唯科研主义,背离了高等教育的宗旨。它与利益驱动形成合力,驱使导师紧盯研究生研究能力的发展,把研究生视作科研机器,很少关心研究生的成长需要。
4.研究生生源质量下降。存在主义哲学认为人的本质是自由选择,独立的个体应该自己选择自己的行为与价值,“学生是独立的个体,有自由选择权;学生要有意识地果断选择;学生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2003年研究生教育大规模扩招,其生源质量就逐渐下降。同时,受到功利主义思想的侵蚀,许多研究生读研主要是为了获得更高的学历、找到体面的工作、获得升职机会等,很少是对知识、研究工作本身感兴趣,更少有学生意识到提高个人修养是接受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意义。
5.轻视导师。研究生在入学前对导师都抱有很高的期望,希望导师在学业方面给予认真指导,在生活方面给予照顾。但实际上,大学教师远离权力与财富的中心,常常无法满足学生的期望,导致部分研究生入学后慢慢看不起导师。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如果研究生心里轻视导师,势必会对导师的要求漠然置之,疏远导师。
6.缺少规范的规章制度。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雇佣关系客观存在,要确保雇佣关系不会侵蚀师生关系,就必须制定合理有效的规章制度,但理论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均未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致使导师与研究生之间发生纠纷或冲突时找不到公正的仲裁者,冲突也得不到公平、透明的解决。一些研究生受到导师不公正的对待时,由于缺少畅通的申诉渠道,或求助于新闻媒体,或在互联网上宣泄,结果可能导致双方都产生对立情绪。
上述各种因素常常不是单独存在,而是纠合在一起影响着研究生教育中的师生关系。各种负面力量的牵拉致使研究生与导师两者的观念、需要、利益错位,在许多境况下无法形成稳定的交集,从而导致师生关系每况愈下。
三、改善研究生教育中师生关系的策略建议
在导致研究生与导师关系异化的各种原因中,教育系统内部的一些不合理认识与制度,高校是有能力,而且应该加以变革的。为了促使研究生教育中的师生关系回归正常状态,应当从以下方面人手进行改革:
1.正确地认识和贯彻研究生培养目标。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存在主义教育哲学认为,传统的教育注重把已有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借此达到改良社会的效果。这种把个人简单化、客观化的观点很容易使教育沦为社会政治、经济活动的附属品,从而使教育变成一种“非人”的活动。一方面,培养人是个体逐步社会化的过程;另一方面,培养人还是个体逐渐展开其生命过程、圆满其人生意义的过程。这两种过程实质上是教育的两个不同侧面,统一于教育活动之中,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个体的自我成长与发展应是教育的重心。因此,重新厘定研究生教育的宗旨,确立“育人”本位,制定以德行教育为核心的培养目标,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必不可少的理论前提。
2.坚持学术为本。现在的大学不断被卷入各种社会事务中,我国的大学更是深入到经济生产领域。在各种不同的社会需求的驱使下,研究生教育的类型、培养目标也日趋多样化,但不能在多样化的进程中迷失。我们必须意识到,大学不是政府、不是企业,研究生教育可以涉足政治、经济活动,但不能成为政治、经济活动的附庸。只有坚持研究生精英教育的属性,在多样化的需求中把握住学术根本,才能保障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
3.以育人作为评价导师的核心标准,着力提升导师的品德修养。研究生与导师的理想关系应是指向研究生全面发展的、师生平等交往的教育关系,亦即存在主义哲学所谓的“我一你”关系。布贝尔把人与外界的关系划分为两种类型:“我与它”的关系,主体(我)把与之遭遇或交往的一切都对象化、客体化,视作可资利用的工具或资源;“我与你”的关系,主体(我)把与之遭遇或交往的他者视作与其平等的主体,相互之间是主体际的关系。布贝尔强调,在“我与你”的关系中,除了平等的认可和关爱之外,“不掺杂任何目的,丝毫不存在利用与被利用、控制与被控制的问题。”“我与你”型师生关系的构建依赖于导师崇高的师德修养,导师是师生交往的启动者与引导者。当前对研究生导师的遴选与评价,主要的指标就是科研成果,但是科研成果与师德并不必然成正比,只有纳入“师德考核”,才能选拔出合格的“人师”。诚然,对师德的评估不如评估科研成果那样简便、易于操作,但这个问题并非无解。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努力听取研究生的声音,引入同行评价、外部评价的机制,还是能够开发出基于师德的、具备操作性的研究生导师的遴选与评价体系的。
4.在研究生培养单位的认定方面引入竞争机制。“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我国多年来实行的教育管理体制对高校的评价标准比较单一,高校办学模式千校一面,大学里只见大楼,不见大师,不少本不具备举办研究生教育条件的高校也千方百计地跻身于研究生培养单位之列。基于此,改革研究生教育的管理机制,引入竞争机制,淘汰不具备资质和条件的研究生培养单位,也是改善研究生与导师关系的必要条件。当高校面临压力时,势必会出台必要的政策,以解决师生关系中存在的问题,这将为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提供推动力。
5.引入对研究生的淘汰机制。我国研究生的入学选拔都是相当严格的,但在培养环节和授予学位环节却相当宽松,淘汰率极低。这种严进宽出的模式无益于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也会给师生关系带来不利影响。一些研究生入学后,并无做学业之心,马虎散漫,对导师提出的合理要求置若罔闻,其底气就是学校或导师总会让他毕业。“啃老”关系就是由于缺乏合理的淘汰机制造成的。因此,有必要建立合理的淘汰机制,对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进行评价,淘汰不合格研究生。淘汰学生不是目的,但淘汰机制的存在能够强化研究生的危机意识,有利于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有利于督促导师坚持对学生的合理管束,从而也为构建和谐美满的师生关系提供必要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