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职业技术学院 文 璠
【摘 要】本文就“职业能力”进行阐述,分析了基于学前专业的高职职业能力素养需求,即基础能力,专业能力,综合能力;为培养符合幼儿教师工作岗位需求的高职院校学生提出了有效的理论依据。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职业能力;学前教育;学生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08-0089-01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规格是“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社会对技能型人才所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关注度越来越高,加强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国际职教界的共识。高职院校如何培养学前教育学生,学生到底应该具备哪些职业能力,才能使其真正成为幼教发展的“蓄水池”。基于幼儿教师的工作岗位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分析非常必要。
一、职业能力
美国学者盖力和波尔曾于1975年在《能力:定义与理论框架》一书中这样描述过:“能力是与职位和工作角色联系在一起的,胜任一定工作角色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判断力、态度和价值观的整合就是能力。”可见,能力与知识、技能关系密切。能力是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形成的,二者是能力产生的基础,同时能力的高低又影响着知识和技能掌握的进程和效果。知识和技能是能力的组成要素,但是能力不等同于知识或技能。能力的形成要经过较长时间的知识和技能的累积,比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要慢。
德国对职业能力的理解比较具有代表性,最早是由罗特提出来的,他把职业能力分成自我能力、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后面的研究都是在此基础上进行的。也有学者从心理学的不同学说出发,对不同学派的职业能力内涵进行了梳理,“职业能力即职业技能”、“职业能力即职业知识”、“职业能力即职业潜能”、“职业能力即情境性的综合能力”。可见,职业能力的内涵正在从关注单一方面向多方面关注发展。
二、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职业能力
根据高职人才培养的要求,结合学前教育专业的特点,以及笔者在实际从教过程中的体验,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具备的职业能力应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基础能力;二是专业能力;三是综合能力。
1.基础能力。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作为一名未来的幼儿教师,应该具有教师最基本的素质,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健康的心理素质和高度的责任感,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富有爱心、耐心,热爱幼教事业,关心幼儿,理解幼儿。具有全面正确认识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能力。具有最基本的人文、自然、社会科学素养,以能够影响儿童健康的审美,满足儿童天真、好问、求真的特性。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能有效地与人沟通,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说流利的普通话,能使用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语言。具有最基本的计算机运用能力,并会制作幼儿园的教学课件。
2.专业能力。
(1)创设适宜幼儿环境的能力。环境是教育的重要资源和幼儿成长的关键因素,幼儿就是在与环境的不断磨合与适应中成长的,所以,环境必须适合幼儿的成长。教师的职责就是为幼儿提供适宜的富有教育意义的环境,所以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要具备创设适宜幼儿环境的能力。创造有规律、有秩序的、实用的生活环境;创设一个舒适、安全、尊重和有存在感的精神环境;提供有吸引力的、生动的、美的设备和教具;提供儿童独立活动、自然表现的空间。有效地组织适合幼儿的多种形式的活动,促进幼儿之间积极的交往与互动,丰富幼儿的生活体验。
(2)组织游戏活动的能力。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通过游戏把幼儿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根据幼儿的兴趣、需要和年龄特点设计和开展各种形式的游戏是学生必须通过学习具备的能力。教师要合理规划游戏活动的空间,并为幼儿提供必要的玩具和适宜的游戏材料,保证游戏时间,创造良好的游戏环境,鼓励幼儿自主选择游戏材料、游戏伙伴和游戏形式。
(3)保育能力。幼儿教育与其他学段教育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幼儿教师要掌握对幼儿的保育能力,能够按照年龄特点合理安排和组织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能够对幼儿进行科学的日常生活照料。能够对幼儿典型的年龄特征行为进行事前预防、事后正确分析和处理,能够有效地处理和保护幼儿常见的事故。对幼儿在幼儿园中的偶发事件能够积极妥善地处理。
(4)组织与实施教育活动的能力。幼儿在游戏中可以学习很多知识,但游戏的特点决定了游戏活动不能取代学习活动,如一些学习的品质、习惯和一些初步的科学知识,还需要经过学习过程来完成。幼儿教师要掌握基本教学技能,能够针对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制定阶段性的教学活动设计和教学实施方案,采用灵活适宜的教学策略,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会观察、了解、记录幼儿的心理发展状况,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5)艺术技能。高职学前专业学生应具有较好的艺术素质、艺术表现力与组织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具有识谱和创作儿童歌曲的能力,要具有弹唱、即兴伴奏的能力;具有儿童舞蹈创编、表演、编排的能力;具有幼儿园环境创设与布置的能力;具有指导幼儿绘画和制作适合年龄特征的教玩具和学习材料的能力。
3.综合能力。
(1)学习能力。学习是教师适应社会发展和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成长者,需要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升业务水平,以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幼儿教育新理念。教师的学习表现为不断地专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随着幼教改革的不断深入,“科研兴园”的管理理念已经全面渗透,教师不仅是教学的主体,还应成为幼教研究的主体。一个对现实活动缺乏充分思考,对日常活动缺乏观察的教师不会产生发展的需要。为此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应该学会学习,具备专研的能力。
(2)观察能力。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观察是必须具备的能力。教师只有通过观察幼儿自由活动中的各种行为表现,如幼儿感兴趣的对象,如何感兴趣(幼儿的面部表情,肢体动作),兴趣持续时间的长短,才能真正地了解每位幼儿的不同发展水平。因为活动是幼儿内在需求的外部表现。观察作为一种方法,它不会自然生成,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来训练、强化,既要掌握观察的技能,又要有正确的观察态度和强烈的观察欲望,并且要通过不断实践才能提高观察的水平。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实践实训中要刻意地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
(3)协调、沟通能力。幼儿教师是家、社区、幼儿园多方合作的联络者,所以,幼儿教师必须善于而且要时常与幼儿父母及生活社区联系,一是传达正确的教育理念和办学思想;二是引导家长配合幼儿活动,参与到幼儿学习活动中。通过教师与各种主体之间真诚的对话,沟通和理解,来共同营造幼儿成长的良好人文生态环境。幼儿教师是教师团队的合作者,作为幼儿课程建设核心人物的教师,必须能够与更多的同行、在更大的空间、用更加平等的方式沟通、合作,并能积极地从团队中吸取教育教学灵感。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匡瑛.究竟什么是职业能力——基于比较分析的角度[J].江苏高教,2010,(1).
(编辑:郝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