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初中音乐教学中音乐美感的体验探究

王治

(徐州市王杰中学,江苏徐州221004)

【摘要】音乐给人以美的享受,初中音乐课的设置是为了培养学生对音乐美感的感知,这种音乐教育课程提炼音乐的美感,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如今教育界一直在探索各种教学改革,音乐课堂作为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体验式教学将是初中音乐教学改革的一个方向。

【关键词】初中音乐;音乐教学;音乐美感;素质教育;体验式教学

如何让初中音乐课活泼起来,让学生产生对音乐的浓厚兴趣,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改进,下面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探究:

一、把握音乐课带给我们的震撼,让学生亲身体验

音乐本身包含各种节奏,欢快的音乐有欢快的节奏,浪漫的音乐有浪漫的节奏。让学生在音乐中体会这种有规律的动感脉动,体验音乐的美感。《丰收锣鼓》是一首优秀的民族歌曲曲目,以打击乐器为主。在教授这篇曲目时,让学生亲身体验…个打击乐器的节奏,让学生亲身体验使用了什么样的民族乐器。从体验中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培养对祖国丰富文化的情感。这首曲目节奏非常欢快,感染演奏者以活泼的心情、轻快的旋律体验老乡在粮食喜获丰收的情境,在乐曲的各个阶段不仅展现热情洋溢的劳动场景,抒发劳动者的喜悦,同时把美好的丰收情境展示出来。在音乐课堂只听老师讲授是无法深入体会音乐的内涵,在体验课堂可以更深入地培养学生对音乐美感的感受。学生可以参与到打击乐的演奏中,对于学生乐感的培养非常有益。在体验课堂接触到我国的民族乐器,不仅有了难得的亲身体验,同时能够加强节奏感,体会该曲目带给学生的欢快、抒情及热烈。

二、发现音乐中的关键点和精华,让学生参与到音乐中亲身体会

在现实生活中,喜欢听歌曲的人很多,但是真正能够自如放声歌唱的不多。初中学生学习能力强,参与意识强,正是积极学习的年龄。在音乐课堂上,教师要创造更多让学生参与、体验的机会。让学生发自内心地表达对音乐的感情,发自内心地感受音乐美感。音乐课堂上教师要对音乐作品进行深刻剖析,找到该曲目的精华所在,将这些精华讲授给学生,让学生能够在精华的乐曲处感受到曲目带来的美感。课堂形式不拘泥于习惯,改变一下课堂形式,作为音乐活动课,让学生放松心情,改变严肃的课堂气氛。传统课堂老师教授学生重复练习的形式可改为歌咏比赛的形式,让大家都充满参与的热情并给每个同学表现的机会。

《青春舞曲》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人称“西部歌王”王洛宾的作品,歌曲表达了细腻的情感,其节奏欢快。在《青春舞曲》授课时,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来进行课堂互动。老师首先声情并茂地表演这首歌曲,师生共同演唱歌曲,对唱、互动的形式让学生组织演唱曲目。该首曲目第一段比较简单,学生们可以充分发挥想象,采用自由自在的形式来给歌曲增加欢快的色彩,如可以加入激情的呐喊、心潮澎湃的掌声等形式活跃课堂气氛。这首曲目的第二段进入高潮,师生充满感情的对唱可以让学生体会到音乐所表现的内涵,青春的激情都表达出来。该曲目第三段是节奏鼓乐,学生可以亲身去体验乐器带给我们的激情。活动课堂进行到最后学生可以自南进行全曲目的表演了,学生整个体验和参与过程让学生对《青春舞曲》的魅力感受至深。

三、发挥想象力,让学生在音乐氛围中舞动起来,体验精髓

在课堂教学中,课堂气氛非常关键。好的课堂气氛带给学生的是轻松愉悦的心情,全神贯注将精力放在所学知识中。当人心情好的时候不自觉地会哼哼小曲就是这个道理,学生学习音乐时,当感觉到音乐美感的同时往往随乐起舞。如何构建让学生舞动起来的课堂是老师需要思考的问题。大家都听过《唱脸谱》这首曲子吧,伴舞就是演员在表演京剧的动作。在教唱《唱脸谱》这一首歌时,引入京剧元素,师生随音乐走起京剧的舞步,享受京剧国粹。这时的课堂设计可以这样:教师首先表演几步京剧的动作并伴随京剧曲调。走的是一种非常简单的京剧舞步,这是一种在清朝非常流行戏剧表演,并结合京剧历史背景讲授有关知识。接下来欣赏地道的京剧片段。让学生了解京剧,京剧是国剧,是中国戏曲曲种之一。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学生可以跟着老师做京剧的动作,同时歌唱京剧的《唱脸谱》。学生在这首曲目表演时将进入到京剧表演艺术中,印象深刻,领会到了京剧的美:

四、以问题为线索,巧用问题开启思维畅想,让学生“动”起来

保持课堂活跃的气氛,充分发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精力集中投入到体验活动中,全身心动起来。调动学生的思维非常关键,学生由于对音乐的体验不同有个体差异,在这个课堂调动学生的体验积极性,让学生寻找对音乐的乐感认知和美感体验。

学生由于成长环境不同对音乐的接受度区别很大,生长在文化氛围活跃的城市与相对闭塞的农村有很大区别,让学生多学习音乐的背景知识很重要,如:《草原牧歌》是一首经典老歌,意境优美,非常有民族特色。这首歌捕述了草原上的蒙古族牧民建设家乡的主题歌曲。为了把家乡变得更加美好,牧民们辛勤劳动,防风暴,防灾害,《草原牧歌》这首歌音域宽广,展现了北方民族的豪迈,自然而生动地抒发了草原上人们的美好情怀,非常有民族特色。教师在设计这堂课时可以布置一个草原的场景,另外让几个同学穿蒙古族服装,渲染一种身在草原的气氛。让同学们在乐曲声中一起跳起蒙古族的舞蹈,同时老师带领同学们一起徜徉在绿油油的草原上,蓝天白云一群充满活力的蒙古族年轻人一起动情歌唱。

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我们只有让学生在身体上、感情上、思维上都深入体验音乐的美感,拓宽学生音乐学习的渠道,改狭隘、封闭式课堂教学为广阔、开放式的音乐教学,让我们每位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之中,发挥同学们的聪明才智,敢于张口去歌唱,用身体语言去表现音乐的节奏,才能更好地感受音乐、体验音乐、表现音乐和创造音乐。只有在这样的课堂活动中,学生才能在能力上、情感上获得真正的长足进步。

总之,音乐教育应该是体验式教育,在音乐教学中充分让学生参与其中,在体验音乐美感教育时不仅让学生参与,还应该对音乐教学的效果进行关注,让学生好好享受音乐美感时提高学生的乐感,教师在音乐课堂中作为引导、培养学生兴趣的指导者,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在音乐鉴赏力、歌曲创作力以及实践参与方面让音乐课堂成为体验式课堂,让学生深切体验到音乐的美感。

蒋明子

(宁夏大学音乐学院,宁夏银川750021)

【摘要】作为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演唱素质与能力是否只关系到吐字、发声、呼吸及音准、节奏等技巧训练?实际声乐学习过程中很多不善于歌曲演唱的人存在的问题却并非如此,他们先天的嗓音条件比较不错,音准良好,同时也具备一定的演唱技巧,然而就是不能将歌曲演唱得很好。从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来看,多是由于“不够味”引起的,用专业行话来说就是没感觉,这里所说的感觉就是指对音乐作品的感受、体验、领悟以及表达能力。但这些却并不一定要演唱者直接体验,由于声乐所具有的抽象性,若想将音乐作品表达得更打动人,就务必要进步强化此方面能力的训练及培养。

【关键词】声乐教学过程;学习技巧;问题探究;音乐教育;歌曲演唱

声乐教学作为声乐艺术体系当中的重要构成部分,它一方面对学生的歌唱能力以及歌唱素质予以培养,另一方面还要强化学生的感受、领悟及体验能力,强化学生对于抽象化声乐艺术的理解。声乐教学过程中需要学生进行积极表演、音乐审美和发生方面的练习,然而这并不是说声乐教学是机械的、静止的,相反声乐教学是有技巧可循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声乐教师应针对每位学生的个性化特点,进行因材施教,从而制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以下笔者将通过本文,并结合自身多年实践工作经验,针对声乐教学过程的学习技巧问题进行集中阐述。

一、声乐教学过程中模仿引导技巧

(一).模仿崇拜对象

模仿能力是人类不断走向发展和进步的主要推动力之一,在声乐教学过程中也可以灵活地应用模仿技巧。但是,声乐教学过程中的模仿技巧并不是简单的生搬硬套,而是建立在对模仿对象深入分析、研究、对比,然后再进行谨慎而又冷静的模仿。在学习声乐的过程中,学生需认真模仿老师的演唱,对老师在课堂上的演唱示范进行反复琢磨,并仔细分析自身条件,在此基础上来模仿一些轻柔、激昂、委婉、高亢的声音,然后再不断揣摩歌唱的潜在意境。对于声乐初学者,教师可以适当地引导学生模仿自己所崇拜的演唱家或者歌星的演唱方式,并注意歌唱者的演唱方式以及演唱状态。同时,教师应结合自身经验,判断学生每个音符的音准情况,并遵循因材施教和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教学,从而使学生学习声乐的兴趣不断提高。

(二)模仿音像制品

除模仿歌唱家和歌星的歌唱方式之外,学习声乐的学生还可以模仿音像制品,模仿歌词中语言发音以及唱片声音音色,以此提高自己的歌唱水准。然而,学习声乐的学生在模仿的过程中也需要避免诸多误区。例如,很多音像制品都是合成的,学生在模仿音像制品时,还必须要保证声音观念以及歌唱技巧的正确性。另外,学生在模仿一些非国语唱片时,要先去了解使用语言的发音基础,防止在模仿过程中出现僵硬的情况。

二、声乐教学过程中心理效应体验技巧

(一)情绪调节法

心理效应是较为普遍的心理现象级心理规律,心理效应能够引发一系列的连环反应。声乐教师应合理认识并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情况,在提升学生自信心的同时,也相应提升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学习热情。声乐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艺术,因此声乐演唱便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学生在演唱之前,教师应当对学生心理进行必要的疏导,不断提升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并协助他们从沮丧的情绪中走出来,促使其演唱效果的提高。

(二)注意力迁移法与模拟训练法

1.注意力迁移法

过分关注一件事情往往会适得其反,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声乐学习。学生在声乐学习过程中,切忌将过多的精力投放在声乐技巧的学习上,而是要树立起正确的思想观念,正确看待技术与技术之间存在的关系。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更重视歌曲的情感表达及二度创作,从而实现歌曲和技巧的完美结合。

2模拟训练法

通常情况下,声乐教学都是一对一模式的教学,这样长此以往下去学生势必会对教师产生依赖情绪,进而很难与陌生环境充分适应。基于这种情况,声乐教师应多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实践活动,通过重唱、小组合唱等方式来消除学生们的不安情绪,培养他们的胆量,实现多方面的交流与学习。

三,声乐教学过程中想象启发法

想象力的唯一来源便是现实物质世界,但在某种程度上还会超越现实。声乐演唱过程中,想象力能够在听觉表象的前提下展开适当的想象和联想创造,进而提升自身对发声生理机能的领悟和体验,实现感觉、知觉、记忆以及想象的有机结合。

(一)心理预想

学生在学习声乐过程中应适当锻炼自己的听觉预感水平,利用内心的听觉来指挥以及控制发声机能。

(二)丰富联想

利用丰富的联想能力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声乐教师应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启发,学生也可利用动作表象的联想建立起准确的发声感觉。

此外,学生还应紧紧把握音乐精神实质,有计划、有步骤地扩展自身思维空间,进而增进自身的创造力水平。

四,结语

总而言之,对于声乐教学来说,它是一门较为综合性的技术,更需要学生对吐字、发声、呼吸灯方面进行控制。通过声乐教学,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掌握节奏、音准和音高问题,并不断提升对声乐作品的感受、体验、领悟以及表达水平。在实际声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先应对学生的心理素质进行锻炼,从而消除学生们的心理负担,增强他们声乐学习的自信心。而学生要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发声技巧,并通过想象等方法提升自身的发声能力。此外,学生在练声时应不断投入自己的情感,深入分析、研究创作者的创作意图,最终促进自身能力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孙海英.民族声乐演唱中应注重的几种技巧[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

[2]张小弋.声乐教学必须重视心理心态教学的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

[3]严玲.从帕瓦罗蒂的演唱联想到声乐教学中的几个问题[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0,(2).

[4]王磊.旧话重提——有感美国大都会歌剧院声乐教学小组的公开教学[J].人民音乐,2012,(5).

作者简介:蒋明子(1982-),女,安徽人,宁夏大学音乐学院声乐系教师,助教,意大利费拉拉音乐学院声乐演唱硕士,研究方向:声乐教学。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下载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