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体育人口角度解析中小学生体质下降原因

邵长征

摘 要: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咨询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体育人口的时间、强度、频度三个维度解释了当代中小学生体质持续下降的直接原因,旨在为有关部门制定措施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体育人口;学生体质;社会问题;应试教育;边缘化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4.03.017

1. 问题提出

“少年强则中国强”是梁启超先生《少年中国说》中的一句话,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青少年的成长是我们永远关注的话题,尤其是青少年的体质与健康问题,因为它直接影响到我们国家的未来竞争力。近年来学生体质与健康问题,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社会问题。从1985年到2010年,我国共进行了6次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卫生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科学技术部、财政部共同组织的全国多民族大规模的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检测项目包括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身体素质、健康状况等4个方面的24项指标。[1]

调查数据表明,我国青少年学生的形态发育水平继续提高,然而体重增长幅度远大于身高,导致超重和肥胖学生大量出现。我国青少年学生的身体素质继续呈现缓慢下降趋势,但与前5次调研相比,最近一次调研显示,身体素质下降幅度明显减小。同时新的问题出现,视力不良检出率继续上升,并出现低龄化倾向;肥胖检出率继续增加;龋齿患病率出现反弹;老年病年轻化趋势增强等等[2]。

关于学生体质下降的问题,我国体育界进行了众多的研究,原因归纳离不开社会、学校、家庭、个人等方面,本文主要针对学校这一层面,根据体育人口判定标准的三个维度分析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

2. 体育人口简述

体育人口,指在一定时期,一定地域里,经常从事身体锻炼、身体娱乐,接受体育教育、参加运动训练和竞赛,以及其他与体育事业有密切关系的,具有统计意义的一种社会群体[3]。直接参与各种身体活动,即具有亲身体育实践,是体育人口的基本特征。通过采用某种特定的身体练习方法,达到体育的目的,即增强体质,增进身心健康,提高运动技能,改善提高生活方式,促进人的全面协调完善发展。

卢元镇老师提出,体育人口由时间、强度、频度三个量化标准决定,三者缺一不可[4]。具体标准要求如下:

——每次身体活动时间30分钟以上;

——每次身体活动强度中等程度以上;

——每周身体活动频度3次以上。

3. 体育人口三维度解析学生体质下降致因

3.1学生体质下降的时间维度致因

应试教育体制大背景下,评价学校优劣靠的是升学率,评价学生好坏靠的是分数,体育不是高考必考科目,学校、家长和学生个人便不会浪费太多的精力在体育锻炼上面。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文轻武”思想深深的影响着一代代华夏儿女,渗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影响着中国人的价值取向,造成对文化的推崇和对体育的抵触。体育课能够在课程设置中保留下来已属万幸,更不期待能够在课程中占据重要位置。

普通中小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形式主要是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主要从两方面进行分析:体育课方面,一堂体育课45分钟,体育课上用于增强体质的时间主要指身体练习的时间,根据现在公认的40%练习密度来计算,仅占18分钟。[5]除去课堂常规部分和最后的整理活动环节,真正练习的时间便掐指可算了。课外体育方面,通过整理长春部分中小学(走读生)作息时间表,得到以下表格便于参考:

如表所示,现在的学生学习压力普遍较大,从小学开始就被各种家庭作业压着,平时上课期间,白天在学校上学,晚上回来做家庭作业。周末不上课,但是各种补课班蜂拥而来,家长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自己拼命的赚钱,让孩子拼命的补课,这就进入了一种循环误区,走不出来。造成孩子小小年纪,戴上了厚厚的镜片,孩子的脊背越来越弯曲。

课余体育活动只能在课间、午休和晚上放学后进行,分别思考一下,10分钟课间,是学生放松神经,准备下节课的调整时间,不能用于体育锻炼。午休期间,从中午放学到下午上课一般有90分钟时间,安排大概是:90分钟=吃饭(20分钟)+睡觉休息(30分钟)+自由活动(30分钟)+其他(10分钟),体育锻炼时间只能在自由活动模块,自由活动还有一些看书、聊天等活动,用于参与体育活动的时间就所剩无几了。随着年级的增长,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会越来越少,这是多位学者研究出来的成果,讨论晚上放学后这段时间的课余体育活动,就不用考虑高中各年级和初三年级了。有调查显示,放学后,80.4%的学生一般直接回家,12.3%的学生在进行一定的体育活动后在回家,4.6%的学生做完作业后回家,然而回家后能够再出来的学生比例却少之又少[6]。

通过上述分析,体育锻炼时间达到“每天运动一小时”,还差不少距离呢!

3.2学生体质下降的强度维度致因

真正的体育课在于通过教会学生基本的理论知识、让学生掌握相关运动技能,通过某种教育因素的作用,学生在知识体系形成后逐步形成“终身体育”的习惯及行为。如果要使学生喜爱体育课,最终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必须令学生对体育课产生兴趣,有兴趣才有动力,才能更多的参与体育锻炼,由量变到质变,最终达到终身体育。

先前的体育教学“达标考核”模式借鉴的是前苏联的“卫国体育健身制度”[7],其一是体育教学内容陈旧,教材虽多次修改,但仍未脱离田径、球类、武术、广播体操等为主要内容的体育教学。其二是体育教学组织形式单一。教学程序多年来一成不变,以教师为中心的组织形式里过多的条条框框导致学生喜欢体育活动但是厌倦体育课,进而影响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主动性。其三是教学方法落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体,忽视学生自身的创造性,剥夺了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情感体验。

如今体育课引进了各种游戏活动和休闲娱乐运动,学生的参与兴趣提高了,然而学生的体质现象没有得到改善,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在于,新形式体育课给学生情感体验的同时,降低了运动强度,不能达到运动健身的目的,以至于新课标实施以来学生体质不升反降现象出现。

旧课标与新课标相比,有优势也有劣势,旧课标指导下的体育运动,能够保证学生参与运动的强度,但是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却无能为力;新课标虽对学生的兴趣有促进作用,却忽视了运动技能的教学和运动强度的控制。

如果想让中小学生成为新一代的体育人口,运动强度必须控制在中等强度以上。强度控制与兴趣培养不是“二律背反”的关系,一定能够找到一个共赢点,使控制运动强度的同时,培养学生参与的兴趣,进而使中小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形成运动习惯,最终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

3.3学生体质下降的频度维度致因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第三章课外体育活动。规定普通中小学校每天应当安排课间操,每周安排三次以上课外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体育活动的时间(含体育课)。[8]教育部颁发的课程计划要求,小学一、二年级体育课每周4学时;小学三年级至初中三年级每周3学时;高中各年级每周2学时。[9]

“课外体育活动基本没有,体育课可有可无”现象明显,在中考和高考的压力下,学生除去每天在校时间,其他自由时间大部分在课外班度过。平时和周末课业负担一样沉重,来自学校和家长的压力,让孩子失去了快乐的童年生活。《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第5条规定:学校应当合理安排学生的学习时间,学生每日学习时间(包括自习):小学不得超过6小时,中学不超过8小时,大学不超过10小时。学校或者教师不得以任何理由和方式,增加授课时间和作业量,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10]。但是高考这根“指挥棒”,使得中小学看重升学率,学生看重分数;经常出现判定一个学生是好学生还是差学生的指标就是考试成绩。这种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怎能让学校放松,让家长放松,让孩子放松呢?

体育课给文化课让步现象常见,尤其是中考班和高考班。在应试教育大背景下,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慢慢降低,体育课面临边缘化的危险,体育变成了“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可以不要”的工作。如果这种现象不能及时得到解决,何来保证中小学生每周的锻炼次数。

高中与初中和小学相比,本来体育课时就少,由于学习压力增大,学生逐渐把体育课当成了自习课;各科老师把体育课当成了辅导课;体育老师则把体育课当成了休息课。这种自上而下不重视体育课教学的想法,使得高中体育课比初中和小学体育课,更早的步入边缘化。

体育人口的频度判定指标是每周三次以上,从上述分析可知,小学和初中学生体育活动(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次数保持在三次以上应该不是问题,但是高中学生的体育活动次数却很难保持在三次以上。

4. 结论

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一代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少年一代的体质健康关系着祖国未来的竞争力。针对现今学生体质下降问题,应该调动社会综合力量,群力群策,为学生体质健康做出正确的指导。本文仅对造成学生体质下降的直接原因进行分析,得出学生体质的增强必须依靠体育运动时间、强度、频度三者合而为一,缺一不可。

参考文献:

[1][2] 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组编.2010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3][4] 卢元镇.社会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38-40.

[5] 韩英灵.政府对学生体质健康教育的作用与局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3):113-117.

[6] 唐东辉,刘静,陈庆果,等.北京市中小学生体质下降原因的调查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07):77-78.

[7] 洪晖,刘炜浩.我国高校学生体质下降原因探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0.(09):117-120.

[8] 周登嵩.学校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376.

[9][10] 李永亮.中小学生体质下降的七大原因及五项对策[J].校长阅刊,2007,(Z2):29-31.

(东北师范大学 吉林 长春 130024)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下载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