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浅谈“德”与“体”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关系

卢焜才 欧劲生

近几年来,中小学许多教师常常忽视了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主要表现在:在观念认识上,重视增强体质和对基本技术、技能的学习,而轻视思想品德的教育;在实际落实上,缺乏启发诱导、耐心说服,有时还因操之过急而使用简单粗暴手段,有时却姑息迁就,放任自流,这样,教学任务是完成了,但却是片面完成的,因为儿童的身心并未得到全面发展。

一、德育,需要载体

在全社会普遍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大氛围下,学校作为专门教育的单位,“把德育放在学校一切工作的首位”已是我们的共识。然而,如果在小学校园里对小朋友们进行枯燥的、纯粹的、单一的政治思想品德法纪教育总是不为其欢喜的,因为天真的孩子们根本不知道大人们在紧张些什么。因此,德育必须要渗透到各门学科当中进行。在“课课有德育,人人是德育能手”的号召下,语文、数学、英语等等科目都争相进行着德育的渗透工作,体育也不例外。

二、体育,可以养德

毛主席早年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曾指出:“体育之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由此可见,体育与德育从来都是相互结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根据体育教学大纲的要求,在体育教育过程中实行体育与德育并重有利于充分挖掘体育中德育功能的潜力。例如,身教重于言教的德育功能。体育教师的言行仪表,道德风貌与文化素养、业务程度等对学生具有深刻的影响。体育老师专业炼就的强健体魄、雷厉风行的军人作风、勇敢果断的意志品质及其胜不骄、败不馁的处事风格等,是小学生耳濡目染学习的正面榜样。这是因为小学生天性好动,爱模仿,喜欢崇拜人,一旦喜欢上体育老师的课,就会模仿他的言行举止及其作风。反而言之,如果体育老师言行不一,简单粗暴,不但对学生的行为习惯造成影响,而且严重伤害儿童的身心健康。

三、“德”“体”互动,全面发展

(一)在体育课堂上进行集体主义道德观念的教育

1.课前的思想动员工作:故事教育法

很久很久以前,山上有座古庙,庙里有个和尚,他一个人管理庙宇,很勤快。每天他挑着两个水桶,走6里多路到山下担水,回来后打扫庙宇,然后按时念经。念完后到庙后的菜地种些瓜菜。庙堂干干净净,生活有条有理。可不久又来了个瘦和尚,他们开始互相推脱干活,最后只好两人抬水,勉强过活。过了不久,又来了个胖和尚,他们谁也不想吃亏,谁也不愿意去挑水,只好大眼瞪小眼,望着水桶发呆。有一天老鼠打翻了蜡烛,着火了。三个和尚马上跳起来,也没有商量,你担水,我灭火,三个人齐心协力,大火终于被扑灭了。之后,三个和尚醒悟过来,他们再也不互相推脱,互相照顾,互相关心,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

用电脑视频在课室播放了这个故事后,进行提问:这个故事叫什么名字?说明了什么道理?大家说说自己要怎么做才会对集体有帮助。接着提出体育课的纪律要求:集队快、静、齐,不能因为个人影响到全班等待;排队从教室行走至操场的过程中,脚步要轻和快,并且靠右走,不能说话影响其他班级上课。能做到这两项要求的同学,体现出你们热爱集体,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的高尚品德。

2.堂上的体育技能学习:集体跳长绳

⑴跳长绳的方法:2人持绳并有一定节奏地绕着,之后,一对好友或多个好友一起冲进去跳。随着绳子节奏的绕动,在里面跳的人一边跳一边数数,数到达到的数目就一起往外冲。没有被绳子绊着就算成功。一起进,一起出,是教学难点,要求学生高度默契和协调一致。

⑵为使学生更牢固掌握技术,活跃课堂气氛,本人采取了以下教学手段:①初始阶段,要求1对好友齐跳。②渐渐加大难度,绕绳者加快绕绳。③花式跳。要求跳出花样,鼓励创新动作。④众人跳。要求自由组合壮大入跳队伍,3人至5人等。⑤挑战跳。小组之间或男女之间进行挑战赛,成功进出跳的过程中次数多为赢。

3.课后的总结鼓励工作:互帮互助,团结就是力量

一节集体跳长绳课过后,笔者发现有个别学生很孤单无助,因为没有小朋友愿意和他一对或一组,这是非常严重的问题。在老师的要求下,有些同学勉强跟他们合作了,但是效果不好。所以,下课前有必要进行总结:“本节课大家积极配合老师的要求,既遵守了游戏规则和课堂纪律,又锻炼到了身体、愉悦了身心。大家的表现非常棒,掌声十下表扬自己(ⅹⅹⅹⅹⅹ)!老师还要表扬的是小李、小明等几位同学,他们团结友爱个别没同伴一起跳的同学,用实际行动做到了顾及集体,所以老师认为在这么多个班当中你们班的同学集体主义思想最好!同时希望本节课同伴不多的小组回去后要多团结其他同学,互帮互助,增大自己的合作队伍!”

本人在实施课的组织和教法措施时,有意识地把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其中,发现这样做后既有利于提高课的教学质量,又能增强思想教育的效果,特别是进行课前的动员和课后的总结,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目的性,又巩固了其品德教育的效果。

(二)在体育课堂上进行意志品德的培养

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吃苦耐劳,拼搏坚毅,战胜困难的艰苦奋斗精神是体育课堂上的品德教育要求。据说,日本教育部门每年都会组织儿童夏令营来中国大陆进行类如徒步旅游、越野穿林等活动,目的就是培养孩子的这种艰苦奋斗的意志品质。然而,中国的“独生子女”们在娇生惯养下,已经对这种本属于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忘个精光了。在我校一次小型“军训”上,仅为时10分钟的站军姿就噼里啪啦倒下一个又一个的娇嫩的“祖国的花朵”。在旁观看的家长们心里焦急万分,恨不得自己去代替孩子站,还一面责怪教官的过分严厉。在这种大气候下,体育教师要在课堂上进行这方面的吃苦训练有相当大的难度。

(三)在体育课堂上进行优良体育道德作风的培养

教育学生胜而不骄,败也不馁,遵守规则,服从裁判,尊重对方,团结合作,勇于拼搏奋发进取的精神,是体育道德风尚教育的体现。小学生篮球赛是这方面教育的最佳途径。小学生自我心理控制能力相对不稳定,一场比赛下来,要是自己赢球了,就自信到自负的程度,拼命夸奖自己队伍有多厉害,同时还贬低别队有多差劲;要是自己输了,就自责到自卑,以为自己很差,根本不是别人的对手,以后看到他们都抬不起头来,或是责怪裁判的不公平啦,诬陷别人用损招啦之类。这样的思想非常不利于体育运动的健康发展。所以笔者在赛前赛后都会加强学生这方面的思想教育,要求学生不但要拼力奋搏,勇夺佳绩,还有尊重裁判,遵守规则,胜不骄,败不馁,坚持奋斗到底。

(四)在体育课堂上进行环保意识的教育

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周围的环境,而周围的环境也时刻影响着人类的生活,环境保护已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近几届的绿色奥运其实关注的就是环保与体育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已成为当前教育的重点。环保教育应渗透入各门学科当中,已为大家所认同。然而,体育课堂上的环保教育应该如何进行呢?笔者尝试了一次“废物利用”的环保体育课。课前,提前要求学生准备一些没用了的可乐瓶子或饮料罐;堂上,进行有趣的“保龄球”运动。方法:将“保龄球”摆好在前方一条直线上,利用老师准备的“实心球”进行推滚过去,碰倒瓶子多的为赢。分组比赛。奖励方式:最终赢得所有瓶子的废品出卖权。学生因为这节别开生面的“环保”体育课开心了好久,后来还主动提出许多其他的废物为运动所利用的方法,如用废纸捏成团进行投掷技术练习等。

(五)在体育课堂上进行安全意识的教育

作为校园安全隐患之一的体育课,如何做到每一节课既能安安全全地锻炼身体,又能达到体育技术的高要求,是个费神的难题。学校因为考虑到学生的安全问题,不许学生在课室、走廊和楼梯各处进行跑动,以免碰撞擦伤。笔者认为这项要求一方面确实在很大程度上控制好了校园纪律,也大量减少了碰撞事件的发生,但另一方面却压抑了学生好动的本性,破坏了小孩本身善跑的平衡能力。当一个人的奔跑能力不强时,他的抗摔倒能力也有限,这就是有的小孩怎么跑怎么磕碰都没什么大碍,而有的小孩还没跑两下就会撞到头破血流的原因。既然教学楼和校道不允许跑动,那么在体育课堂上就要多让学生舒展一下个性了。但是,课前的安全意识教育这个预防针一定要先打。估计好可能出现的种种危险并向学生说明;安排好负责安全监控的小组组长并要求他们一旦发现问题就要向老师禀报;在活动进行的过程中,老师要耳闻八方,眼观四路,及时发现并杜绝危险隐患。

四、结束语

一个学校的体育工作如果搞得扎扎实实,不仅会使学生拥有一副强健的体魄,拥有充沛的活力,而且还会有严密的组织纪律性,会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校风。

如果学校“重体轻德”,在社会上的不良名声最终会影响学校的长远发展,也影响了小孩往后一生中的思想和行为。我们不难看见,有的学校的队员在比赛当中组织纪律溃散,赛风不正,他们只讲名次,不顾友谊,有时还“投机取巧”甚至赛场斗殴,严重扰乱了体育竞赛秩序,影响了体育工作的健康发展。

如果学校“重德轻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就不均衡,素质教育的宗旨就不能实现。“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剥夺了学生的体育运动权利,不但压抑了儿童的好动本能,还损害了孩子以后的“革命本钱”。

参考文献:

[1]雷建志.体育教学中的德育.创造,2001.03.

[2]周林生.关爱每个学生推进整体进步.学习导报,2004.09.

[3]高敬惠.也谈德育的渗透教育.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02.

[4]陈杰.黄石市学校体育教学实施现状调查分析及对策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6.

(广州体育学院广州市海珠区黄埔小学)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下载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