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试验以无核白和火焰无核葡萄为材料,用“42.4%健达SC”3 000倍液、“42.8%露娜森SC”3 000倍液和“15%三唑酮WP”2 000倍液进行葡萄白粉病防效试验。结果表明,“42.4%健达SC”3 000倍液和“42.8%露娜森SC”3 000倍液对葡萄白粉病均有良好的防效,“15%三唑酮WP”1 000倍液的防效较差;3种药剂多次喷施对无核白葡萄白粉病的防效要优于火焰无核葡萄。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葡萄;白粉病;42.4%健达SC;42.8%露娜森SC;15%三唑酮WP;防效
近年来,我国鲜食和酿酒葡萄种植产业持续发展,具有了一定的规模和产量。新疆作为我国最大的葡萄产区,全疆各地都有不同面积的葡萄栽种。然而,随着鲜食葡萄种植面积的不断增大、品种的增多以及农田生态环境的改变,葡萄病害危害加重,严重制约了葡萄的产量和品质[1]。
新疆是我国鲜食葡萄生产最佳的省区,生产高档、优质的葡萄鲜果潜力非常大,但在病虫害防治技术等方面还落后于国外发达国家及国内很多地区,而制约哈密垦区葡萄产业发展的病害主要是葡萄白粉病[2]。近年来,该病的发生有日趋加重之势,无论鲜食葡萄或酿酒葡萄均受害严重,白粉病使葡萄枝蔓生长量减少,产量降低,果实品质下降,也会降低枝条的抗寒性;该病严重发生时,葡萄减产可达60%左右,严重时减产80%以上[3-4]。由于市场上防治药剂种类繁多,给广大果农的选购带来了盲目性。本研究旨在通过3种药剂对无核白和火焰无核葡萄白粉病的田间药效试验,找出对葡萄白粉病防治效果较好的药剂,为葡萄白粉病的防治提供合理的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供试葡萄品种:无核白和火焰无核葡萄。
供试药剂:“42.4%健达SC”(德国巴斯夫股份有限公司生产);“42.8%露娜森SC”(拜耳作物科学公司生产);“15%三唑酮WP”(江苏剑牌农药化工有限公司生产)。
1.2 试验设计
试验在新疆兵团第十三师火箭农场葡萄基地进行,共设4个处理:(1)“42.4%健达SC”3 000倍液;(2)“42.8%露娜森SC” 3 000倍液;(3)“15%三唑酮WP”1 000倍液;(4)清水对照(CK)。所用浓度皆为厂家推荐的最佳浓度。小区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分别于2014年7月1日、7月25日和8月5日进行3次施药,采用常规背负式喷雾器喷雾。株行距为1 m × 3 m,田间管理一致。
1.3 调查方法
试验于2014年7月1日进行药前基数调查,分别于第1、2、3次施药后7 d再各进行1次调查。每小区5点取样,每点调查5株,每株调查10张叶片,记录叶片发病级别。
葡萄白粉病调查标准:
0级:无病斑;
1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5%以下;
3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6% ~ 10%;
5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11% ~ 20%;
7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21% ~ 40%;
9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40%以上。
1.4 数据分析
试验数据均用Microsoft Excel和DP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药剂对葡萄白粉病防治效果
从表1、2可以看出,不同药剂对无核白和火焰无核葡萄白粉病都有较好的防效,并且随着施药次数的增加防效有所提高,处理1和处理2对葡萄白粉病的防治效果优于处理3。处理1和处理2对葡萄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差异不显著。
2.2 不同药剂对不同葡萄品种白粉病防治效果
从表3可以看出,各处理喷施1 ~ 3次,对无核白葡萄白粉病的防治效果要优于火焰无核葡萄,但无显著差异。
3 小结
通过田间药效试验表明,3种药剂对无核白和火焰无核葡萄白粉病均有明显的防治效果。“42.4%健达SC”3 000倍液和“42.8%露娜森SC”3 000倍液对无核白和火焰无核葡萄白粉病的防治效果显著优于“15%三唑酮WP”2 000倍液,且“42.4%健达SC”3 000倍液和“42.8%露娜森SC”3 000倍液的防治效果间无显著差异。从经济效益上来讲,建议在葡萄早期选用“15%三唑酮WP”2 000倍液进行防治,在葡萄果实中后期选用“42.4%健达SC”3 000倍液和“42.8%露娜森SC”3 000倍液进行防治。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贺普超.葡萄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351-352.
[2]刘会宁,郑琦.葡萄对白粉病的抗性研究[J].果树学报,2002,19(6):426-428.
[3]李华.葡萄白粉病(Uneinula necator)及其防治[J].中外葡萄与葡萄酒,2003 (3):17-18.
[4]李为能.几种药剂对葡萄白粉病的防效试验[J].广西植保,2012(2):3-4.
[5]吕银录,徐小琴,方青,等.葡萄生产中白粉病的预防与药剂防治对比试验[J].中国园艺文摘,2013(7):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