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让学生在科学研究性学习中提高创新能力

文/林立侠

2015年3月的全国两会全民创新是代表和委员热议的话题,可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其创新创造所需要发挥的巨大作用。作为教育,作为肩负培养学生创新创造能力的主学科课程,科学教学则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笔者任教初二科学课程的教学,现结合自己利用研究性学习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肤浅思考拙于笔端,期求方家予以教正。

一、调动学生研究兴趣让学生乐于参与研究

现行科学教材其内容可以说是充满学生研究意味的,尤其是研究性的话题更具有学生去进行研究的色彩。但从我们所教学生看,由于语数外物化等学科课程的学习任务比较重,学生升学压力也比较大,一般说来学生对科学课程的学习是缺失研究性的。如果我们一线教师再存有一定引领学生研究的惰性,那么学生是根本也不可能去建立科学课程研究兴趣的。所以,窃以为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创新能力的提高,首先必须从调动学生的研究兴趣入手。平时的科学课程教学,笔者善于将学科课程内容与学生所能涉猎到的自然和社会生活融入到一起,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譬如教学《水的利用和保护》,这是8年级开始学习科学的首先内容,是学生在一定意义上掌握了相关水的特征后所安排的学习内容。其目的就是从我国的国情出发,让学生在了解世界和我国水资源分布的基础上,关注世界和我国淡水资源的严重危机,进而建立学生节约用水的意识。针对所教学生实际,让学生对自己平时的生活需要用水的地方进行罗列,尽可能地穷尽一切选言枝,而且要紧密结合当地和本身的实际,更为主要的是劈开教材所述内容。学生们通过自己的思索和小组间的合作交流,发现自身所能看到的用水现象极为普遍,而且也是个偌大的数字。再让学生网上搜索,看看我们所用的水占地球水资源的总量,当学生发现陆地水中淡水只占地球水体总量的2.53%时,当学生发现自身虽然处于沿海地带,海水又多是咸水不可予以利用时,节约用水理念油然而生。学生研究节约用水之兴趣也显得十分浓厚,大家都从自身的用水习惯去寻求到一定的创新对策。

二、确立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参与研究

凡事都必须建立一定的兴趣,科学课程教学,当学生建立起研究的意识,那学生将会产生无穷的研究性的正能量。但我们必须意识到的是,学生的研究兴趣往往是不够稳固的,他们的研究将受到一些错综复杂的影响,如果我们再不给学生以研究性的主体地位,那学生则完全可能会兴趣大减。初中学生业已开始意识到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且不如一做。自己主动参与研究的所获是最有收获的,且充分体现其主动地位的研究是也是最能实现其理想教育的。正如新教育积极倡导者朱永新教授曾经说过的理想智育一样:理想的智育,应该充满民主精神,真正“以人为本”,把“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体现于教学的过程。科学课程的研究性学习,则完全应当把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体现在“科学”研究的全程。因此,在平时的科学课程教学中,笔者不就比较简单或者有选择地去让学生研究,而是把整个研究过程全部交给学生,给他们一定的锁匙,任凭他们自己去启开科学王国的大门。譬如在教学光合作用的内容时,为了让学生去真正意义上凭着自己的研究,知道绿色植物在阳光的作用下,利用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制造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的过程的现象——光合作用,不是去口头说教,也不是就简单地呈现其基本的概念,而是让学生通过具体的实验进行研究。让学生去做植物光合作用制造淀粉的实验,学生便从具体的实验中发现被光照射到的叶片部位产生蓝色,被铝箔纸遮光的叶片部分没有变蓝。实验由学生去动手,发现也由学生去获取,结论也由学生去下,学生们便比较轻松而又牢固地形成光合作用产生淀粉和光合作用发生的条件之一是光的意识。

三、升华学生研究智慧让学生创新参与研究

科学教学理想的课堂,同时也应当是学生思维荡起涟漪的课堂。怎样去荡起学生的涟漪,不是简单地以为学生能够掌握多少,其关键还应当让学生通过已经掌握的内容去发现更多未知的领域。从这个意义上讲科学教学的课堂则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学生的创新潜能去升华自身科学学习的智慧,怎样让学生能够达成这样的目标?窃以为科学教学的课堂当应想方设法让学生去超越知识,进而走向智慧;当应凭借现有的科学现象激发学生的创造,为学生将来拥有终生创造的精神生活打下坚实的能力基础。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笔者坚持把引领学生的创新研究放在首位,在引领上力求让学生去建立能够创新研究的信心。如让学生知晓一些大发明家并非就是怎样的天才,只不过是他们多长了一个善于分析的脑子,多长了一双勤于观察的眼睛。在引领上也力求让学生去进行经常性的发散性思维和批判性的思维,无论学习怎样的科学常识,都从尊重学生的角度出发,尊重他们的发现,也多从呵护的角度出发。科学是严谨的,学生的一些猜想、发现和结论有时也完全可能是荒诞无稽的。如果我们善于引领,那学生的研究则完全可能由荒谬向着正确的方向转化。譬如教学“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虽然学生对生活中分散现象有着一定的认识,但在教学时笔者有意将教材进行重组,让呈现的顺序发生一定的变化。这样的处理比较理想地促使学生对分散状况的认识达到由显性向隐性和从宏观到微观的转变,增进了学生创新理解的能力。对物质在水中分散情况相关概念的形成,笔者也让学生利用多样的实验设置和实验过程进行实验性的比较分析,学生的比较分析,而且让学生得以通过互动交流达成知识经验生态性的流通和提炼。

(作者单位:浙江省丽水外国语实验学校)

下载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