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如何体现提问技巧

黄元学

(四川省遂宁市安居区会龙中学629000)

【摘要】课堂提问在课堂教学中起着重大的作用。不仅让教师直接看到学生的反应,还能了解课堂提问的质量,是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教学质量、活跃课堂气氛、融洽师生感情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且需要每位教师认真研究实践总结的智慧性艺术。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初中语文 高效课堂 提问技巧

有效的课堂提问是从实际出发,根据教学内容与思想内容,把握教材重难点,以学生知识水平心理特点为据,找出诱发思维兴趣点,精心设计提问。下面是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实践。

一、抓住契机 设置矛盾

学生对每篇课文,不是开始就感兴趣,为此,教师应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给学生设置问题“障碍”,形成心理上的“冲突”。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冲突”时,就意味着进行了思维训练,对课文重难点的理解会水到渠成。如教学《死海不死》一文,可先让学生思考:题目中的两个“死”字是什么意思?“死”与“不死”矛盾否?文末又说“死海真的要‘死’了”,这个“死”又指什么?这番提问,必将激发学生对本文的学习兴趣,并急切研读找答案。枯燥的说明文能使学生学得饶有趣味,关键是抓住突破口,并转化成感兴趣的“问”。可知,抓住契机,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能让学生学得积极主动。

二、层次设问 变难为易

1、深题浅问。提问必须符合学生心理特点,过于难的问题,作比较浅易的处理。教师根据教材,学生知识水平,心理特点,把难题分解成易理解、更有趣的小问题,或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引导学生向思维纵深发展。如《故乡》最后一段话的哲理,学生理解较难,从浅处提问:鲁迅先生所指的“路”,仅仅是地上之路吗?(不是,还包含人生之路,社会之路。)那么“路”和“希望”之间有何联系?(路是靠人走出来的,希望是靠人奋斗得来的。)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希望本是没有的,只要我们为之奋斗,便有希望。)这样深奥的问题解决了。又如《变色龙》,可先提问:奥楚蔑洛夫斯的基本性格是什么?这个问题学生容易答:“善变”;然后问:他“善变”的特征有哪些?这下学生热情高涨,会答“变得快”、“反复无常”、“蠢”、“好笑”等;在此基础上再提问:他虽变来变去,但有一点是没变的,是什么?有了前面的问题作铺设,学生不费劲地答到:“见风使舵”。最后,教师因势利导,提出有深度的问题:是什么原因使他一变再变?从易到难,学生对重难点的学习就容易解决。

2、浅题深问。有的问题尽管重要,看似浅显,被学生忽视。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探究,便得其味。《小橘灯》中我低声问:“你家还有什么人?”她说:“现在没有什么人,我爸爸到外面去了……”此省略号的用法看似简单,似乎没问题,稍不留意就滑过去了。如深入探究,就知作者匠心独运。可问:“小姑娘没说完就停住,她真不知爸爸到哪里去了?”学生给予否定时,又问:“既然知道爸的去处,为何不直说?”学生会说“怕别人知道”、“当时不便说”,此时,可提较深的问题“文章这样写小姑娘,表现了她怎样的性格?”学生就较易理解,用省略号是表现她 “机警、乐观”的性格特点。

三、曲直相间 引生入胜

1、直题曲问。课堂提问如一味地直来直去,启发性不强,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这类提问索然无味,妨碍学生思维发展。如善于转弯抹角、改头换面,留有思考余地,把问题以曲问的方式提出,就迫使学生动脑筋,才能回答。如《老山界》一文,引导学生分析红军战士第二天吃早饭“抢了一碗就吃”中的“抢”字用法时,学生难以理解,可换个角度来问:“抢”是否说明红军战士不守纪律?当学生给予否定时,又进一步启发:“抢”在这里该如何理解?让学生举出生活中,具有抢的细节。就便于理解文中的“抢”字。

2、曲题直问。直题须曲问,曲题也可直问。如《孔乙己》一文中最后一句“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孔乙己大约的确死了。”这看似矛盾的话,是一个很曲的问题,可这样直问:为什么说孔乙己“大约”死了?(无人关注孔乙己的生死,“我”也没有得到孔乙己死了的确切消息。)为什么说孔乙己“的确”死了?(孔乙己的性格及所处的社会环境,注定他必死无疑。)鲁迅用看似矛盾实则精当的语言,揭示出了封建社会科举制度的罪恶。

四、开放性提问

1、比较提问。通过比较,在相同中找不同。如《背影》和《回忆我的母亲》都是写家庭亲情,不同点《背影》的作者怀着歉疚述说,而《回忆我的母亲》的作者怀着崇敬来写。先找不同,再想产生不同之因。这样让学生更好地把握两文表达的不同感情。通过对不同内容的比较,寻找其相同处。又如《春》和《济南的冬天》分别描写了两个不同季节的景色,但文章有没有相同之处?为什么会没有?这样,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意识和高尚情操。

2、反向提问。从课文现成结论反向提问。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般都将鲁提辖作为英雄来肯定,教师问:你觉得真正的英雄应具备什么品质?鲁提辖是真正的英雄吗?思考后认为:鲁提辖虽有正义感,但做事鲁莽、不计后果,因冲动打死人。因此鲁提辖只是好汉,不算真正的英雄。

3、想象提问。让学生想象力超出课文情节外或与课文情节发展不同,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如《孔乙己》中,造成孔悲惨命运的社会原因是封建科举制,可问:如果孔乙己没读过书命运又将如何?尽管有多种设想,但无论如何,他都不会夹在“长衣帮”和“短衣帮”之间,在精神上不会受到这样大的伤害。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及人民的摧残之深,危害之大。

五、培养发散思维

1、一题多问。课堂提问,是使学生掌握知识,提高思维能力,因而教师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使生掌握解决同一问题的多种方法,既拓宽思维空间,又培养了发散思维能力。

2、联系实际提问。学生掌握了课本知识后,如引导学生把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恰当结合思考,就能提高知识的利用价值。学了《爱莲说》一文后,引导学生思考:“莲”的品质与社会上哪些人能联系起来?如学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诗句后,可问:在实际中它还包含着什么耐人寻味的哲理?通过问让学生想得“深”而“广”,并把“问”与阅读、写作、做人相联系,充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总而言之,课堂上适时适度、且富于艺术性的提问,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语文素质能力训练的进程,是发展学生思维,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为此,教师应精心设计课堂提问,自成特色,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中学语文教育心理学。

[2]语文课堂教学艺术丛书。

[3]中学语文高效课堂系列读物

下载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