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廉政教育问题探析

王信忠

摘要:反腐倡廉是我们党一贯的政治主张,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再次重申这一严肃的政治问题。然而在社会转型期下,反腐败斗争的形势更加严峻。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是解决腐败问题的关键。全面开展大学生廉政教育工作,是高校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任务,更是社会反腐败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大学生廉政教育在思想、方法、制度、环境、经费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我们在这些方面进行路径探析。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大学生;廉政教育;困境;路径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是人民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对党造成致命伤害,甚至亡党亡国。”反对腐败、倡导廉政是任何民主党派和廉洁政府崇高的价值追求;扬廉抑贪、拒腐防变是一个政党能否克服执政危机的重要举措。正所谓“国廉则兴,税廉则安,家廉则和,身廉则正”,所以,高校作为我国人才培养、文化建设和信息传播的主阵地,就要求我们必须对高校廉政教育重新加以审视和定位,不断提高大学生反腐廉政教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一、加强大学生廉政教育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夯实社会主义廉政建设的社会基础

我国廉政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社会主义廉洁政治建设、社会主义廉洁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监督机制建设以及社会主义廉政教育,廉政教育恰恰是廉政建设的基础,只有把基础夯实,才能使大厦根基稳固,所以从廉政教育的源头上斩断腐败具有重要意义。

2.有利于培养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高校承担着为社会培养数以万计优秀人才的重要任务,大学生作为新时期下社会的精英群体,是党和国家事业的接班人,是各行各业的后备军和骨干力量。因此,加强高校人才质量的培养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处于不败地位,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让廉政教育走进课堂,用廉政文化武装头脑,实现廉政意识形态的内化,对于大学生能否在复杂环境中辨别是非,自觉抵制不良风气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3.有利于继承发展我国优秀的廉政文化

泱泱华夏史,上下五千年。从古至今,中国古代勤政廉政文化可谓博大精深。中国从原始社会末期就开始反腐倡廉;西周时,周王把廉政作为考察奖惩官吏的重要项目;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廉政建设成为考核官吏职守的重要标准;到了明、清两代,英明的君主更是煞费苦心地给众官吏们树立清官典型,做到“廉以立志,廉以律己”。清正廉洁,勤政为民,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华夏精神文明的精髓。高校大学生廉政教育的实质就是廉政文化的传播以及大学生个体廉政文化社会化的过程,因此,加强大学生对于传统廉政文化的继承与传播,摒弃腐朽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当前大学生廉政教育过程中问题透视

当前,大学生廉政教育已经得到了全面推进,并且取得了可喜可贺的成绩,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力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但是由于我国大学生廉政教育起步较晚,与社会主义廉政建设的实际联系不够紧密,从而导致影响大学生廉政教育有效性的问题依然存在。

1.思想困境

当前大学生廉政教育陷入思想误区。大学生廉政教育在高校工作中居于什么地位,取得什么成效,与学校主管部门和学生的思想意识紧密相关。从教育主体维度上看,有些领导认为高校是“清水衙门”“一方净土”,对大学生进行廉政教育不仅耗时费力,不见成效,反而给原本就繁忙的人员造成多余的工作量;此外还有些教师认为大学生廉政教育的工作应由学校党政机关负责,与自己毫无关系,缺乏主动参与意识,从而难以形成教育合力,大大削弱了大学生廉政教育的有效性。从教育客体维度上看,一些学生认为腐败是政治问题古已有之,存在的就是合理的,既然不能消除腐败只能去适应;此外,诸多学生认为反腐倡廉的主要对象应当是高校的党政机关和管理人员,或者说是社会上的国家公职人员,他们认为腐败是一种权力异化现象,自己尚未走上工作岗位,没有贪污腐败的机会和能力。孰不知学生干部贿选、高分成绩贿赂,逃还国家助学贷款等现象早已充斥校园,这就说明大学生廉政教育的工作刻不容缓。

2.方法困境

当前大学生廉政教育趋于形式化。很多高校只是把大学生廉政教育当成响应国家反腐倡廉号召的一项任务,因此往往表现为“喊喊口号,做做样子”的形式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大学生经常性教育方面缺乏突破与创新,仍然难以摆脱以教师灌输为主,学生单向接受为辅的课堂讲授方法。

3.制度困境

当前高校大学生廉政教育制度相对滞后,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下教育改革的需要。一方面不少高校廉政教育的实施主体比较混乱,责权不分,各自为战的工作机制容易导致相互推诿,工作失效的情形;另一方面当前廉政教育机制不够稳定和完善,高校开展的反腐倡廉教育活动往往是一些阶段性的活动,在常态化教育方面尚未形成稳定的长效机制,学生廉政教育流于形式,教育效果受到严重影响。

4.环境困境

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是在一定的环境里形成和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也是在一定的环境里进行的。现如今社会的开放性早已使学生摆脱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境遇,社会思潮、社会风气、社会心理无时无刻不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发展。从思想政治教育宏观环境上看,多元的文化环境、潜隐的政治环境、非控的舆论环境、缺乏理性的交流环境以及困惑重重的伦理环境相互交织、相互渗透,客观上增加了大学生廉政教育的难度。从思想政治教育微观环境上看,当前部分高校存在的教育腐败现象尤为突出,既有工程构建、物资采购、财务管理等方面的经济腐败;也有论文抄袭,学术造假等方面的学术腐败。这些现象的产生无不严重损害了高校作为大学生廉政教育主体的形象,严重破坏了反腐倡廉建设的校园环境,降低了廉政教育的实效。

5.经费困境

古人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句话强调了物资对于战争胜利的重要性。同样,对于大学生廉政教育来讲,经费投入的多少决定了廉政建设成效的大小。然而,对我国高校来讲,用于大学生廉政教育的专项经费少之又少,从而导致廉政教育成为了一种“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的形象工程,大大削弱了廉政教育的规模和效果。

三、大学生廉政教育摆脱困境的路径探析

高校应以廉政文化传播建设为契机,积极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途径,推动廉政教育的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发展,引导广大师生树立崇廉敬洁、鄙贪弃腐的廉政是非观。

1.意识先导,高度重视大学生廉政教育工作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首先,加强大学生的权利伦理教育,树立正确的权利政治观。对大学生进行权利义务观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开阔胸襟和眼界,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立志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忠实公仆。其次,加强大学生廉政法制教育,增强大学生廉洁自律意识。在畏廉、敬廉、崇廉的氛围中,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廉洁自律、遵纪守法,牢记法律的底线。最后,重视大学生廉洁意识向廉洁行为的转化。既要加强对廉政内容的学习,又要重视廉政文化和廉政知识的传播,更要在实际生活中以身作则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2.途径拓展,创新大学生廉政教育的载体和形式

正如黑格尔所说:“方法不是外在的表现,而是内容的灵魂。”当前大学生廉政教育内容枯燥、方式单一、载体僵化,使得教育的效果不尽人意。为此,必须不断总结经验,创新教育途径,实现教育方式多样化。

第一,以学科建设为支撑,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廉政教育过程中的主渠道作用。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廉政教育的核心,结合课程教学相关内容,把廉政教育贯穿其中,夯实大学生廉政教育的理论和社会基础。第二,以项目运行为依托,采取项目化的运行方式提高大学生自身的廉洁意识与廉洁技能。大学生廉政教育采取项目化的教学方式,通过其特有的优势使大学生获得基本的知识、技能和工具,极大提高了大学生廉政教育的成效。除此之外,随着网络媒介的日益发展,要努力探索网络教学的新手段,大胆尝试MOOCs(慕课)等教学方式,充分运用以微博、微信、微电影为代表的“微媒体”在廉政文化传播与建设中的作用。

3.机制创新,健全大学生廉政教育的长效机制

深入探讨大学生反腐倡廉教育机制问题,有助于把握高校学生廉政教育工作的基本规律,以适应新形势下高校人才培养和党反腐倡廉工作的实际需要。一是构建权责分明,统一协调的领导工作机制。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高校廉政风气的好坏与学校领导干部的工作态度以及对廉政教育的重视程度密切相关。这就要求高校要贯彻落实依法治校,科学决策的理念,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的领导机制,为大学生廉政教育各项工作的展开奠定良好的组织基础。二是构建主观自觉,积极能动的学生参与机制。没有教育对象的积极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就无法进行。从一定意义上说,大学生反过来又成为了廉政教育活动的主体。三是构建崇廉尚洁,鄙贪弃腐的文化建设机制。高校大学生廉政教育的实质就是廉政文化的传播和大学生个体廉政社会化的过程。首先,加强校园文化宣传阵地建设,发挥橱窗、广播、校报、网站在大学生廉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其次,开展丰富多彩的廉政教育活动,使廉政文化的内容内化于心。第三,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吸收和借鉴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丰富大学生廉政建设的文化资源。四是构建安全有效、分配合理的经费使用机制。教育经费投入与支出管理机制的构建为持续有效地开展大学生廉政教育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4.优化教育环境,形成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合力

“家庭、学校、自己圈内的人们,舆论工具和社会领袖是政治社会化的主要‘经纪人’。其中还可以加上国家、政党、教会、商行、学派和军队,它们的作用无疑也很大。”可以说家庭、学校、社会等环境因素对一个人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其一,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生的第一课堂。家庭教育直接影响到个人廉政是非观的形成与发展。其二,学校生活是个人接受廉政教育并完成社会化的过程。巩固学校作为大学生廉政教育主阵地的地位,大力推进校园廉政文化建设与发展,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氛围。其三,社会教育是家庭和学校教育的补充强化。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廉政教育的实效。将反腐败斗争纳入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范畴,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又一次创新与发展,对于广泛进行社会动员,完善民主法治,保持反腐败斗争的高压态势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2.

[2]黑格尔.小逻辑[M].北京:商务印刷局,1980.

[3](俄)托季米亚宁.美国人在政治文化和政治社会化方面的情况[J].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95.

(作者单位:江苏师范大学法律与公共事务学部)

下载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