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数字图书馆及其建设探析

王丽娟 WANG Li-juan

(山东交通职业学院,潍坊 261100)

(Shandong Transport Vocational College,Weifang 261100,China)

摘要: 本文通过对数字图书馆的概念及特征探讨,结合与传统图书馆的比较,对目前数字图书馆建设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Abstract: By discussing the concepts and features of the digital library, combined with it’s comparison with traditional library,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problems in the current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digital library, and proposes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 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问题

Key words: digital library;information resources;construction;problem

中图分类号:G250.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02-0200-02

0 引言

随着互联网的普遍应用和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与数字化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载体逐渐数字化与网络化。数字信息资源为人们的学习和工作带来极大便利,其重要性日益突出。图书馆作为信息传播服务机构,也从传统模式转向现代模式,数字图书馆的建立是时代发展的结果,建立数字图书馆资源库,开展数字化信息服务已成为图书馆的发展趋势和重要业务。

1 数字图书馆的概念与特征

1.1 数字图书馆的概念 数字图书馆是在互联网迅速普及的大环境中提出并发展起来的,很多国家在信息建设全球化进程中,都将数字图书馆建设列入国家信息基础建设重大项目中。对数字图书馆的研究与建设是不断深入并逐步完善的,因此其内涵也是不断发展的。

数字图书馆是借助计算机网络,将大量分散的图书馆或信息资源单位组成联合体,并将各类信息按统一标准进行有效存储与管理,通过互联网媒介来呈现给用户,打破空间与时间限制并高度实现资源共享。

1.2 数字图书馆的特征分析 当前,对于数字图书馆特征有相对统一的认识,即:资源数字化、多样化,流通手段网络化及工作人员素质的综合化。

馆藏资源具有数字化、多样化特征。这是数字图书馆的首要特征,图书馆馆藏资源以数字技术为载体,书刊文献信息资源的产量随着社会进步而飞速增长,这就使图书馆必须具备海量存储功能。海量馆藏资源的存储介质由传统的纸张转变为多样化的媒体、数字信号等可处理媒体信息,通过计算机处理并以数据、文本、图形图像和视频等数字化的信息依靠互联网进行传递,这不仅突破了地域与时空限制,更为用户提供了快捷方便的服务。流通手段的网络化特征。良好的网络应用环境是数字化图书馆得以运行的基础,数字图书馆是借助互联网进行流通的,其能够跨越时空与地域向使用者提供服务,真正突破时间与空间约束,使读者能够快速获得所需信息资源。工作人员素质具有综合化特征。数字化图书馆要求其工作人员具备较宽广的知识面和较高的综合素质,不仅要精通掌握图书馆专业知识,还要具备丰富的计算机知识和互联网应用能力。

由此,我们可以这样描述数字图书馆的特征,它通过利用数字化的形式将各种不同载体、不同地理位置的信息资源进行规范性的加工和高质量保存管理,并以广域网为载体向广大用户提供流通服务,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零距离的资源共享信息系统。

2 数字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的比较分析

数字图书馆不仅继承了传统图书馆的服务工作,在其基础上还有所发展,二者在资源与服务模式上有所区别。

首先,数字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的资源不同主要体现在,前者是以数字信息为资源对象而后者的资源对象则是印刷件文献,即数字图书馆的资源具有“数字化”和“虚拟化”特征,而传统图书馆的馆藏与资源却是以印刷为载体,以固化形式展现。数字图书馆的资源多是对传统图书馆馆藏文献等进行数字化转化而来,并逐渐转变为以自建数字信息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为主的运行模式。按来源不同可将数字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划分为购买资源、自建资源及网上资源;按组织结构形式可分为数据库、网页、超文本链接资源及数字化的图书馆目录和服务等类型;按载体形态可划分为文本、图形、图像、多媒体等。其次,二者在服务模式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由于传统图书馆通常受到许多限制因素,仅能将图书馆的资源向极少数用户以固定模式开放。而数字图书馆则能够结合用户不同的需求来调整并设置服务模式,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服务,不分时间、地点和空间来提供服务,以满足用户需求。然而,这些只是发展中的区别,二者本质是相同的,都以信息收集整理、组织加工并传递信息资源为核心。虽然在信息技术广泛普及和网络技术普遍应用背景下,二者的工作模式与范围显现出差异,但本质上数字图书馆不仅是对传统图书馆的继承,还在其基础上有丰富与发展,这说明传统图书馆在新环境中遭遇到新技术的挑战,因此只有通过逐步适应环境变化、走向数字图书馆才能生存并更好发展。

传统图书馆相对于数字图书馆来说,具备经济性、权威性、公益性和服务性等优势。其经济性表现在,传统图书馆对文献所进行的大量收集整理和组织加工使数字图书馆在起步阶段减少了巨大投资。

其权威性则是通过在信息资源的选择、质量控制、组织加工及传递等各个方面来体现,传统图书馆科学严谨的信息组织方法和专业干部队伍能够保证所提供文献的准确性,即具备较高的权威性。

以传统图书馆为基础所构建的数字图书馆继承着公益性与服务性,这就极大牵制了网络信息服务市场竞争中数字图书馆的盈利目的。数字图书馆是以网站、虚拟网络资源等形式来表现,对资源信息进行采集、组织加工、传递的过程,这正是把数字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进行了理论与技术的汇通融合,使其竞争力得到大幅度提升,进而走向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3 数字图书馆建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数字图书馆在其建设发展过程中取得巨大成绩,但在其建设和运行中也显露出一些问题,主要为管理体制问题、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人才问题和信息安全防范问题。

3.1 管理体制方面 数字图书馆在数字化资源建设初具规模后,逐渐展露出一些问题,如在建立数据库时缺乏标准与规范约束、不够系统化,另外,其对数字化进行加工的深度与广度也相对欠缺,数据库之间相互独立最终导致无法共享数字信息等缺陷。究其原因,这是由于我国数字化建设管理体制在全局上缺乏统一规划和相关标准,而导致各单位之间互相独立、盲目建设,使各数字图书馆的用户检索界面、检索语言和管理系统等互不认同,甚至各个数据库之间无法兼容,从而不得不重复建设,这就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因此,数字资源的共建与共享只有在统一标准规范下分专业、分主题、分学科、分阶段地进行,才能建设一个良好的综合性信息资源共享网络。

3.2 知识产权保护方面 数字图书馆的核心是数字化的资源,而数字化资源建设过程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是知识产权中的著作权。新著作法明确规定,图书馆对任何作品的使用都必须事先征得该作品著作权人的许可或需支付一定的费用。即数字图书馆在建设运行中需要获得大量的作品权利许可,这在实际操作中往往是难以实施与操作的。那么怎样协调数字图书馆资源建设与知识产权的关系,既保护了版权人的利益,又能高质量地将学术性作品进行数字化处理,是目前法律界与图书出版界应共同探讨的问题。

3.3 缺乏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就目前数字图书馆员队伍的整体状况来看,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普遍无法达到数字图书馆发展的要求。由于图书馆的建设与运营没有得到足够重视,难以引进具有较高专业高素质的人才。再者,馆员队伍缺乏较为系统性、计划性的培训与进修,从业者业务水平和知识结构难以实现质的提高,进而无法适应提供数字化信息资源服务的要求。图书馆管理人员在图书馆数字化过程中,既要精通图书管理专业知识,也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及网络知识和技能,是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这也增加了人才引进的难度。

3.4 信息安全防范方面 数字图书馆的关键技术包括信息处理、信息储存与信息传输这三个方面,这种新的信息资源形态与资源使用方式必然会存在一定的网络隐患,如极易受到网络黑客攻击和无偿盗用等,使一些重要数据遭到破坏或低成本复制与传播。因此,加强信息安全立法并制定技术标准,构建一个安全可靠,在自主研究开发基础上的国家信息安全体系尤为重要。在目前的数字图书馆建设发展形式下,只有及时了解并学习图书馆界的新发展动向与先进的技术知识,通过运用先进技术将信息转换为生产力,才能够更好地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服务。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陈黎敏.基于信息化视角的图书馆管理创新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02-15.

[2]穆颖丽.数字图书馆知识管理模式构建及实施策略探析[J].图书馆,2012-12-15.

[3]穆颖丽.数字图书馆知识管理模式构建及实施策略探析[J].情报资料工作,2012-07-25.

下载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