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东方
(黄河科技学院,河南郑州450063)
摘 要:民办高校大学生已经是当代大学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民办高校大学生的抗挫折教育是当前民办教育突出的一个现实问题。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加强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和实践是提高民办高校大学生素质的一个必要途径。针对这一突出问题,文章根据大学生的现状,进行剖析原因并提出应对策略。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民办高校;大学生;抗挫折;分析;对策
中图分类号:G41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4)22-0218-02
收稿日期:2014-06-18
基金项目:2014年河南省教育厅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项目“教师养成教育及教师职业道德研究”(2014-JSJYYB144);2013年黄河科技学院科研项目(KYSZ2013013);河南省民办教育协会项目(hmx20130317)
作者简介:任东方(1972-),女,河南滑县人,副教授,法学硕士,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一、研究背景
伴随国内外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民办高校的数量大幅增加,在校学生数量也呈现快速增加的态势。民办高校大学生已经是当代大学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尽管西方心理学家提出了诸多有关挫折的理论,也意识到对青少年进行教育和心理方面的疏导,但目前也没有形成系统的体系,特别是民办高校的大学生的抗挫折教育问题,更未全面地纳入理论研讨中。可见,关心、关注民办高校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是民办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使命和义不容辞的责任。然而,长期以来对这一群体的关注还不够科学和全面,存在忽视他们自身特点而用传统的方式方法进行教育的问题。这其中,民办高校大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培养是当下民办教育的一个突出问题。因此,加强民办高校大学生抗挫折教育是民办高校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新形势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之一。
二、民办高校大学生不同挫折现状和原因
(一)民办高校大学生抗挫折能力现状
挫折是指人们在某种动机的推动下在实现目标的活动中,由于遇到无法克服或者自认为无法克服的障碍和干扰,而使其需要或动机不能得到满足时,产生的紧张状态和消极反应。现在的人们处于一个没有战争和冲突的安逸的社会时期,加上受上个世纪90年代的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大学生普遍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家庭溺爱,没有受过较大的挫折,缺乏面多对挫折的经验。同时成绩相对较差,自律性较差,又有着骄傲和清高。因此,在大学复杂全新的生活中,就更容易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从而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尤其是当出现的这些问题没有得到及时的发现或者有效的引导、纠正,极有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民办高校大学生能否有效应对挫折提高自身抗挫折能力,已经成为他们每个个体所必须面对的问题。在挫折面前,因挫折起因不同,每个人的抗挫折能力不同,他们的表现也呈现出明显的个体差异。
1.听之任之,随波逐流。这是部分学生的突出表现。由于自我约束能力不强,没有坚强的意志和强烈的改变愿望,使得这一群体在挫折面前表现出无所谓听之任之的态度。即使最初有决心改变现状的愿望,但在困难面前往往半途而废以失败告终,反而更加重了挫折感,久而久之也就放弃了。特别是看到身边的人在处理类似问题时也不过如此,而且不改变也不会危及到正常生活,时间久了面对挫折无所适从就成为一种常态。
2.努力改变,心有余力而不足。这部分学生是带着梦想,有着个人追求来到学校求学。他们中学时代或因为高考失利,或因为家庭原因等一些因素造成了没能考上理想中的高校,退而求其次来到民办高校。在学校里努力寻找改变抗挫折能力较差的现状,企图重建起个人自信,以崭新的面目来面对生活。想法与现实总是有差距的,方法不得当,对困难估计不足以及不能客观评价认知和自我等一些因素造成了付出较多,收获较少的局面。
3.反思自我,寻求突破,实现自我改变。令人欣慰的是在这一群体中有相当数量的大学生能够直面自身存在的问题,客观评价自我,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在学习实践中简历自信,从挫折笼罩的阴影中真正的成长起来。他们的成功实践为身边的同学带来了示范效应,也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有意的参考,为培养大学生抗挫折能力奠定了实践基础。
(二)民办高校大学生产生挫折感的原因
1.入学成绩差,学业压力大。
入学成绩差是民办高校大学生产生挫折感的原因之一。相对于公办高校的优势教育资源,民办高校的教育资源相对落后,这种落后表现在生源的竞争上,决定了民办高校只能录取分数教低的学生。部分学生在进入学校之前学习成绩较差,使他们极易产生自卑心理,由此造成了尚未开始的大学生活,中学的学习成绩已经形成了先天的挫折感。
民办高校大学生知识基础虽然比公办院校有着差距。但在就业的工作岗位面是平等的,甚至因为社会上发展历史较短,尚处于摸索阶段的民办高校存在一定的偏见,不少用人企业选人秉持“民办不如公办”的观念,直接影响了民办高校毕业生的含金量,较好的专业的竞聘比公办院校的学生更加困难,相应的民办高校为了改善这种状况,在学习上除了要求不比公办院校学生差的扎实的理论基础外,更加强调学生的技能能力的培养。因此,民办高校大学生所承受的学业压力较之公办院校要高。
2.缺乏系统科学的学习方法。
缺乏系统科学的学习方法是民办高校大学生产生挫折感的另一重要因素。学生成绩虽然较差,但他们当中大多数都是愿意学习,希望取得优异成绩,由于他们过往的学习没有专业的辅导,缺乏针对性的训练,在学习上鲜有学习成功的经验,难以形成系统有效的学习方法。没有成熟的学习方法,对于专业学习任务繁重的学生来说无异于负重前进,难以轻装上阵,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困惑、犹疑,进而演变成为严重的挫折感。
3.社会对民办高校存在偏见。
社会对民办高校存在偏见是造成民办高校大学生产生挫折感的另一因素。民办高校是改革开放后才兴起的,相对于公办院校的国家支持背景,民办高校则显得势单力薄,缺乏雄厚的财政支持、技术支持和舆论支持等。民办高校大学生毕业后在就业中收到一系列的不公正待遇,遭遇到一些单位的歧视,甚至对他们的学习成绩和能力产生怀疑,虽然在单位中比较努力工作,但由于“出身”不同就会出现不被重用和提拔,在晋升职称等方面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这些信息反馈到学校,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讲也会产生一定的挫折感。
4.人际交往不和谐。
良好的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他需要在社会交往的实践中不断学习、锻炼和提高。作为一名大学生,人际交往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生活的环境、个人的性格培养、个人的发展以及将来步入社会情况甚至择业等多方面的问题。民办高校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综合素质较差,人际交往能力缺乏,自我认知能力偏弱,以自我为中心偏重,常常表现为高傲、自卑等不良现象。尤其是有一些女生,抱着幻想和憧憬受到各种感情打击,心理上较难适应,导致人际关系紧张,导致问题处理不当造成不良后果的现象。
5.受社会期待的影响。
一般考上大学的学生来讲成绩相对较好,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心里兴奋、激动。大学生往往是抱着希望走进了大学校园,憧憬将来也会步入高薪领域,走上平坦大道的社会期待,但之后发现理想和现实是有差距的,不免在心理上会出现较大的落差和强烈的自卑感。
6.经济条件受限。
由于民办高校的资金是来自于社会,是没有国家配套资金的。民办高校除了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外,还有以获取经济利益为最大目标,因此民办高校的学费比公办院校高出好多,经济条件受限,学生相应的与经济无关的其他方面的需要,或不同程度有一些挫折感。
三、把握民办高校大学生受到挫折的应对策略
1.加强各专业教师课堂抗挫折教育的作用,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
尽管一部分民办高校已经开展了心理学课程,但挫折教育涉及较少。那么就需要我们教师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结合专业和课程特点,将挫折教育融入教学之中,进行普及大学生的挫折教育,从而使大学生潜移默化地提升自我抗挫折能力。
2.加强始业教育。
始业教育是今后课堂有效学习的保证,对帮助学生面对挫折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帮助大学生树立短期和长远的人生目标,做好人生规划,使学生有计划有目的地朝着自己理想和既定的目标努力奋斗,增强学生克服人生旅途中的挫折和困难的动力和信心,完美地实现自己的人生蓝图。
3.重视抗挫折文化氛围的培养。
校园环境表面上与高校抗挫折教育没有联系,实际上却在潜移默化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校园硬环境和软环境同样重要,二者相辅相成。优美的校园环境,孕育着好的学术氛围,可以缓解压力,甚至一定程度上增强克服挫折和困难的决心和信心。
4.创建挫折教育的活动机制,形成抗挫折的支持系统。
由于民办高校大学生各方面的特殊性,可以由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努力建设针对学生心理问题的防御机制,加强各方对学生的支持力度,密切校方与家长的沟通,扩大民办教育的宣传力度,增强社会群体的认可和支持。
总之,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大学生面临着很大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价值观念冲突、心理压力大的挑战,使一些学生在对待人生目标和人生态度方面陷入迷惘困惑和挣扎之中,因此加强对这一问题和实践是提高民办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必要途径。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敖洁,邓志文.大学新生逆境商数及挫折教育策略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9(7).
[2]赵建平,叶华松.大学生挫折教育的创新[J].教育评论,2010(6).
[3]陈飞,张骞.当代大学生抗挫折心理素质及对策探析[J].法制与社会,教育文化,2011,05(中):239-240.
[4]梁冬梅.大学生挫折教育途径的思考[J].吉林工商学院报,2010,9,26(5):95-97.
[5]胡伟.民办高校90后大学生特点及管理之我见[J].管理探索,2010(12).
(责任编辑:王兰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