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转变环境管理理念 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丰台

文/隆重 芮元鹏 卿伟

丰台区位于首都西南部,属城市功能拓展区,周边与8个区相邻,辖21个街道、乡镇,常住人口220余万,总面积约306平方公里。近年来,丰台区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管理创新”的理念,在环境监管上做了大量探索,力求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三统一”,逐步实现了“三个转变”。

率先编制实施全国首个城区环境总体规划,逐步实现由末端治理向标本兼治转变

丰台区正处在产业结构调整的升级期、城乡结合部地区农村城市化的攻坚期、城市建设管理“城市病”的根治期,发展需求强烈,人口、资源、环境矛盾突出,“城市病”现象凸显。为此,丰台区超前谋划,既采取立竿见影的措施,又有可持续的制度安排。经过努力争取,成为了环境总体规划编制全国首个城区试点,并率先启动了规划编制工作。

完善环境保护顶层设计

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丰台区积极探索人口、产业、空间、土地、生态建设相互融合的发展机制,着力构建“四个平台”:第一,构建规划平台,统筹城市建设、土地利用等与城市环境保护相关的规划;第二,构建绩效平台,在不同区域建立不同环境绩效考核标准,进行环境分区管理;第三,构建政策平台,统筹、协调改善环境的各项政策:第四,构建环境管理平台,将环境管理要素细分至每个区块、企业,推进环境管理转型。

完成规划编制前期研究

丰台区于2013年启动并完成了前期研究工作,为环境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规划编制年限为2013~2030年,丰台区将从时间和空间上统筹产业结构和发展布局,科学谋划与指导区域未来的环保工作,将带来不可估量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丰台区正在开展最小生态安全距离研究、自然资产负债表研究、生态空间管控研究等重点课题研究和环境总体规划大纲编制工作。规划编制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将于2015年底前完成。同时,2014年6月,环保部已将丰台区列入最小生态安全距离研究试点,并将此作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通过编制实施环境总体规划,优化经济发展,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引导环境基础项目落地,扩大区域发展的环境容量生态空间,逐步实现“多规融合”,真正实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

突出环境基础工程驱动作用,逐渐实现由常规监管向重点提升转变

环境基础设施项目发挥作用

城南行动计划第一阶段丰台区投资超过1310亿元,打包实施重大项目78项。建成了蒲黄榆快速路、万寿路南延等主干路和支路24条,新增建设里程49.7公里。全区轨道交通线由2条增加到9条,新增建设里程44公里。南水北调南干渠、大宁调蓄水库已建成,卢沟桥再生水厂、吴家村再生水厂已完工,草桥燃气热电厂已投入生产运营,南苑西1 10千伏变电站土建工程已完工。

2014年城南行动计划第二阶段中,丰台区计划投资470亿元用于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等,项目共计119项。目前,交通设施、道路微循环改造34项,其中地铁8号、14号、16号线正在施工。南水北调配套工程——郭公庄水厂已向居民供水,青龙湖再生水厂已投入使用。丰台区生活垃圾循环经济园湿解处理厂已投入使用,日处理能力达到3000吨。

生态工程项目显现效果

丰台区实施了“园博园”景区建设和园博湖、宛平湖、晓月湖、园博园水源净化湿地等工程,以“化腐朽为神奇”的理念,将废弃地变成了锦绣谷和湿地公园等标志性景观,把园博园建设成为“京城之肺”,实现生态修复330余公顷,形成水面200余公顷,蓄水350万立方米。建成了总面积596公顷的13处郊野公园,完成4700余公顷绿化隔离地区绿化,建成了“北官一千灵山一南宫一青龙湖”绿色生态旅游链。到2013年底,丰台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8. 5%,林木绿化率达到40.7%,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5.4平方米。2014年,长辛店生态城获得住建部的同意批复,成为了北京市首批绿色生态示范区。

污染治理项目得到落实

丰台区加快落实《丰台区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15)》,实施水污染防治项目。河西再生水厂一期工程已投入运行,配套的污水、再生水管线正加紧建设中,惠及河西地区4个乡镇街道的18万人口。槐房再生水厂实现开工建设,规划流域面积约137平方公里,建成后将是全国规模最大的封闭式地下再生水厂。

丰台区还实施了小清河、丰草河等河道治理工程。启动了地下水远程监测平台建设工程,构建乡(镇)、区2级管理平台,逐步实现全区水资源流量、水位和水质的在线监测。实施大气污染治理工程,落实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北京市《清洁空气行动计划》。

创新"333"管理机制,逐步实现由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

构建部门、属地政府、社区(村)“三位一体”环境监管模式

把每个社区划分为3~6个网格,各社区分别确定一名网格化管理员,将全区5个主管部门、21个街乡镇、367个社区(村)、19个行业的973家重点企业全部纳入网格,实行统一管理。目前,确定以丰台街道(24个社区)、云岗街道(9个社区)、王佐镇(8个行政村)为试点单位,率先推行网格化立体环境监管模式。

建立污染源“三长”制度

局长和主管局长担任区内污染源“源长”;在合理配置岗位人员的基础上,建立污染源片区管理小组,各确定一名“片长”;对存在风险隐患的重点污染源,需安排专人负责,并各设一名“点长”。

建立“三源”统筹管理机制

第一,严控新建源。按照“以新代老、总量减少”的原则审批建设项目,把未获得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的建设项目和未完成上一年度总量减排任务以及被实施限批的地区、行业和企业列入黑名单,实行暂缓审批。第二,严管现役源。对照新调整的收费标准,征收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氨氮四项主要污染物排污费,加大执法检查力度,持续开展大气污染专项执法周,水污染、危险废物、重金属等违法排污专项整治行动,对存在的违法行为尤其是大气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查处。第三,严查风险源。抓好涉氨、涉氯、涉源、化学品生产等风险源的日常监督检查,健全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定期开展风险源专项排查,定期组织环境应急演练,提高风险防范和控制能力,确保区域环境安全。

下一步,丰台区将在应对路径、发展阶段、工作重点、工作方法上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实施环境总体规划,推动环保项目落地,推行网格化、精细化、立体式环境监管,打造环境管理创新样本,努力开创环保工作新局面,努力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丰台!

(隆重系北京市丰台区环境保护局局长;芮元鹏系北京市丰台区环境保护局副局长;卿伟,北京市丰台区环境保护局)

下载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