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医学护理 » 中医学 » 正文

蒙医辨证动态施治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评价

宝鲁尔1 额尔敦朝鲁2

1.内蒙古民族大学医学院,内蒙古通辽028000;

2.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内蒙古通辽028000

【摘要】目的:评价以蒙医辨证动态施治原则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萨病)的疗效。方法:将146例缺血性脑卒中(萨病)患者,依据平行对照原则分为蒙西医结合治疗组111例和西医常规治疗组35例。蒙西医结合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口服蒙成药和传统疗术治疗。随访记录发病至90天时不同时间点的NIHSS评分、BI评分和萨病蒙医症侯疗效评价量表症侯评分。结果:BI评分和NIHSS评分在试验组与对照组均有显著改善,两组间比较差别无显著性;蒙医症侯评分在试验组与对照组均有显著改善,两组间比较,恢复期症侯改善情况蒙西医结合治疗组优于西医常规治疗组。结论:以蒙医辨证动态施治原则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萨病)可起到积极的治疗效果,使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生活自理能力及蒙医症侯得到显著改善。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蒙医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萨病

【中图分类号】R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5)03-0001-02

脑卒中是当前人类疾病死亡的三大主要原因之一[1],其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及复发率均高,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的同时也对社会医疗体系造成巨大压力。而缺血性脑卒中是脑血管疾病中最常见的类型,约占全部脑血管疾病的70%左右,动脉粥样硬化是其主要病因。缺血性脑卒中在蒙医学中称为“萨病”,属于蒙医白脉病范畴[2]。蒙医学以辨证动态施治原则指导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萨病)已有悠久的历史并取得了一定疗效。本文通过对照蒙西医结合治疗与西医常规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萨病)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生活自理能力和蒙医症侯改善的评分,以期科学评价蒙医原则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萨病)的临床疗效。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本文所选146例患者均为住院治疗的的缺血性脑卒中(萨病)患者。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符合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诊断标准[3],蒙医诊断符合蒙医萨病诊断标准[4];患者年龄在35~85岁之间,入院时NIHSS评分≥5分。受试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将146例缺血性脑卒中(萨病)患者,依据平行对照原则,就治疗类型分为试验组即蒙西医结合治疗组和对照组即西医常规治疗组。试验组即蒙西医结合治疗组111例,男76例(68.5%),女35例(31.5%),平均年龄(56.52±8.954)岁;对照组即西医常规治疗组35例,男24例(68.6%),女11例(31.4%),平均年龄(58.97±7.422)岁。蒙医萨病五行分类主要类型:试验组火萨56例(50.5%),水萨55例(49.5%);对照组火萨17例(48.6%),水萨18例(51.4%)。经检验,对照组与试验组在性别、年龄及蒙医五行、病质分类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治疗方法对照组进行西医常规治疗,包括溶栓、抗血小板聚集、积极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控制血压、清除自由基、改善脑供血、营养脑细胞、处理并发症、治疗基础疾病、现代康复及常规护理等。试验组进行蒙西医结合治疗,即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口服蒙成药和传统疗术治疗。萨病(脑卒中)蒙医治疗方案(参照《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蒙医学》[4]制定)提倡遵循病症结合、以治疗病质为本、兼治症侯变化、协调脏腑关系、平衡体素为总的原则,使用额日敦乌日勒、嘎日迪-13、萨乌日勒等主剂进行辨证动态施治。

1.3主要观察指标随访记录发病至90d时四个时间点(0d、14d、28d和90d)的BI评分、NIHSS评分和萨病蒙医症侯疗效评价量表评分。

BI评分即Barthel指数是1965年由Mahoney和Barthel设计评价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评定量表,对于患者残疾水平的测定意义较大。其内容包括能否独立进行进食、修饰、穿衣、洗澡、可控制大便、可控制小便、用厕、床椅转移、行走及上下楼梯等10个项目,总分为0-100分,分值越高,病人的独立性越好,分值越低,依赖性越强。NIHSS评分是由Brott[5]等于1989年研究设计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作为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价的主要量表适用于脑梗死患者的各个时期,尤其广泛用于脑卒中急性期评定,它由语言、认知、视野缺损、运动、感觉和反射等15个项目组成,分值越高,病情越重,分值越低,病情越轻。萨病蒙医症侯疗效评价量表我院蒙医脑病科制定的关于评定萨病(脑卒中)患者临床症侯轻重程度及改善情况的量表。包括萨病主要症侯即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不利、感觉减退或消失、意识障碍肢体僵硬、共济失调、眩晕等十余项,分值越高,病情越重,分值越低,病情越轻。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BI评分结果由表1和表2可见:BI评分和NIHSS评分在试验组与对照组均有显著变化,组内不同时间点间两两比较P=0.008,差异均有显著性;两组间比较,各时间点P>0.05,差别无显著性。

2.2萨病蒙医症侯疗效评价量表症侯评分结果由表3可见:蒙医症侯评分在试验组与对照组均有显著降低,组内不同时间点间两两比较P=0.008,差异均有显著性;两组间比较,在28d、90d时P=0.013,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

3讨论

缺血性脑卒中即萨病在蒙医学中也称“诺罗病”、“苏德日病”、“戈日戈病”[2]。其病因在《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蒙医学》中归纳为:众多外因使体内赫依、协日、巴达干三根失调,赫依与奇素相搏引起白脉之海——脑受损而致病[4];李玉棠[6]等总结为主要因赫依偏盛引起,赫依与奇素(血)相搏,使气滞、血瘀,致气血运行障碍,继而损伤脑部的黑脉并引起脑缺血受损而致病。十六世纪经典医著《兰塔布》[7]将萨病分型五类,即嘎拉萨(火型)、乌素萨(水型)、赫依萨(气型)、希瑞萨(土型)和敖塔日皈萨(空间型),各型都有其各自发病部位的特征。缺血性脑卒中(萨病)临床症侯以猝然晕倒、不省人事、口眼歪斜、言语不利、半身不遂为主[8]。蒙医学理论体系是以整体思想为基础构建的,所以在萨病的治疗中提倡以辨证动态施治原则,依据蒙医五行、病质分类进行个体化治疗,使用额日敦乌日勒、嘎日迪-13、萨乌日勒等主剂进行辨证施治,达到调理三根,通脉活络,散瘀活血,恢复白脉的功效[9]。

长期以来,蒙医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萨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田利清[10]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额尔敦乌日勒治疗脑梗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王玉山等[11]用蒙西医结合方法及抗凝扩血管西药加蒙药嘎日迪-13治疗缺血性脑梗死患者800例,结果显示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本试验以蒙医辨证动态施治原则为指导,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口服蒙成药和传统疗术综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萨病),观察真实性和可靠性较高的BI指数和NIHSS评分以评估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及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观察萨病蒙医症侯疗效评价量表症侯评分以评估蒙医症侯改善情况(萨病蒙医症侯包括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不利、感觉减退、意识障碍、头痛、瞳孔对光反应、肢体僵硬、共济失调、眩晕及目偏不瞬等,分值越高、病情越重,分值越低,病情越轻)。结果显示,以蒙医辨证动态施治原则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萨病)可起到积极的治疗效果,使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生活自理能力得到显著改善,但与西医常规治疗比无显著差别;患者蒙医症侯改善显著,尤其在恢复期,症侯改善情况优于西医常规治疗。

蒙医的原则和方法,长久以来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由于相关临床试验研究不多,使得传统蒙医治疗脑卒中(萨病)方法的临床疗效无法被确切评价。本研究期望使用NIHSS、BI指数等国际公认的量表及蒙医症侯量表评分,对蒙医辨证动态施治原则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萨病)的临床疗效进行科学评价。但本研究也受到样本含量小、随访时间偏短、单一医院样本采集等因素制约。所以蒙医原则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萨病)的临床疗效还有待进一步验证。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程学铭.脑血管病的流行病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72-87.

[2]策苏荣扎布.蒙医内科学(统编教材)[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6:440.

[3]中华医学会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4]白清云.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蒙医学[M].赤峰: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187-189.

[5]BrottT,AdamsHP,OlingerCP,etal.Measurementsofacutecerebralinfarction:aclinicalexaminationscale[J].Stroke,1989,20:864-870.

[6]李玉棠,阿古拉,阿日嘎太.蒙医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认识及其早期干预意义[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2,4(4):65-67.

[7]桑杰扎木苏.兰塔布[M].呼和浩特:民族出版社,1987:508.

[8]陈留柱.萨病的基础理论与临床研究[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8,14(3):23-24.

[9]洪玉光,布仁达莱,姚哈斯,等.萨病康复研究进展[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0,16(6):60-64.

[10]田利清.额日敦-乌日勒治疗脑梗死132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1,8(8):10.

[11]王玉山,特木其乐,娜仁图雅.扎冲十三味丸治疗脑梗死400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5,11(6):3

(收稿日期:2014.12.26)

下载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