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的现状与提升策略——以江苏省淮阴商业学校为例

季军(淮阴商业学校)

一 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的内涵及学校建设现状

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就是根据职业能力形成的要求,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所需的最根本的、最基本的办学条件[1]。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的目标,是要围绕实现培养学生职业能力这个中心,通过政府的政策和投资引导,调动涵盖职业学校自身在内的社会各界力量,完成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出社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

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是一个多层面、多方面、全方位的系统工程。从宏观的国家层面来说,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主要是继续实施好“四大计划”,即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计划、职业教育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计划、县级职教中心专项建设计划、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从微观的学校层面来说,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包括硬件(办学条件)和软件(制度环境)两个方面。办学条件是职业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制度环境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条件保障,二者相辅相成、共同作用。

作为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单位,江苏省淮阴商业学校的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三十年来举得了显著地成绩。该校是1983年经省政府批准创办的全日制普通中专校。学校位于淮安市高教园区,东接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南邻淮安生态新城,西连中国声谷和淮安软件园,地理位置独特,区位优势明显。学校占地425亩,总投资4.5亿元人民币,在校生近6000人,校舍面积12.9万多平方米。目前已形成了与地方产业发展基本吻合的建筑、烹饪、财经、加工制造、电子信息五大类16个专业。建有现代加工制造、汽车维修、信息技术、淮扬菜旅游服务、现代财经商贸、现代建筑技术等6个专业类别的实训基地,各类实训室126个,校内实训基地建筑面积2.02万平方米。学校现为淮安建工职业教育集团、淮安餐饮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单位。

30年的办学历程,使学校的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无论在区位优势、校园建没、实训基地等硬件,还是师资队伍、专业建设、校企合作等软件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办学特色更加明显、综合办学实力得到稳步提升。

二 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的发展趋势与当下的问题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对照国内外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制约因素仍然较多,基础能力建设任务依然艰巨。

第一,国家层面的大力推进和社会认知的脱节。从2006年,国家开始部分减免中职生学费,到近年来的中职培养费全面政策的出台,再到近期教育部酝酿启动高校转型改革计划将1999年大学扩招后“专升本”的600多所地方本科院校将逐步向现代职业教育转型,职业教育的利好政策频频出台。但是对于社会大众而言,中职教育的吸引力还不够强,认可度还不高。以2012年为例,淮安50所高中共招生5.8万,而21所中等职业学校共招生2.9万,仅为高中的一半[2]。值得关注的是,中职和普高的生源比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有关。经济越发达地区的应届初三毕业生选择中职的选择比例越高,2011年,上海市达到50%,而德国是70%。

第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需要遭遇师资队伍建设瓶颈。在淮安市产业转型升级打造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和台资高地的过程中,淮安市中等职业教育获得大发展的同时师资问题进一步凸显,师资队伍总量不足、待遇相对偏低、结构不合理、“双师型”教师偏少等问题成为当下我市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瓶颈”[3]。以淮阴商业学校人才引进和流失的实际事例来看,编制和经费不足是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关键短板。不解决编制和经费问题就会导致紧缺人才不愿进职校,职校自己辛辛苦苦培养多年的人才留不住。

第三,发展规模迅速扩大与实训设备配套滞后矛盾突出。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职业教育的利好政策频出,近年来,中职的招生规模有了明显扩大。但当前中职学校资源总量不足、布局不合理、历史欠账严重的局面仍然没有根本扭转,实训和后勤设备陈旧老化现象十分普遍,办学条件与发展要求直接的结构性矛盾还没彻底解决。

第四,开门办职教的需求和保障机制单一的矛盾。目前较单一的办学体制,使职业教育还缺乏投入机制创新的活力。另外,中职学校自筹资金能力比较弱,自身造血功能不足;相应造成贷款偿还能力差,随着银行信贷政策调整,中等职业学校普通存在着信贷和融资困难。职业教育投入不仅总量小且渠道单一,尚未真正形成政府、企业、民营资本等共同投入的多渠道投入保障机制。办学力量比较分散,整合难度大,办学资源分散,直接造成办学水平不高,资源利用率低,无法形成职业教育发展的优势和品牌。隶属关系复杂,难以做到统筹管理和资源整合。资源分散影响了基础能力建设整体效益的充分发挥,也说明职业教育管理体制还不完善,不能很好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求。

三 当下中职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的提升策略

根据有关部门对各行业单位投资效益所作分析,文教事业对经济和就业的拉动作用均位居前列,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贡献较大。当前形势下,加快推进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符合“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的要求,有利于迅速扩大培养培训能力,适应危机状态下国家产业升级、行业技术创新和企业经营调整的需要;有利于为初高中毕业生、返乡农民工和下岗失业人员提供更好的接受职业教育培训的机会,加快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和新型农民,缓解就业和再就业压力。结合当前形势,我们建议:

1 将提高基础能力作为统筹职业教育规模、布局、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重要措施,加快推进区域中等职业教育均衡有序发展。

政府主管部门要加大政策支持,坚持科学规划、准确定位、扶优扶强原则,重点是要将县级职教中心和市直属的中职校尤其是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的服务对象、功能定位予以优先确定。以目前淮阴商业学校为例,该校的设计规模是可容纳1.2万学生,可实际在校生仅5000人,我们现在的处境是“前有强敌,后有追兵”,一方面要面对外市职教学校的生源争夺,另一方面又要突破下面县区甚至是乡镇职校对生源的控制堵截。另外,目前县区的职业学校规模也越来越大,盱眙县职业教育集团技师学院占地400多亩,淮安区职业教育中心校占地320多亩。同质化竞争是目前我市中等职业学校发展过程中的突出问题。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在顶层设计上予以重点关注。要通过建设推动各地整合资源,优化布局结构,科学定位开展差异化竞争,避免生源减少后出现恶性竞争。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提升资源保障能力。按照中央出台的进一步扩大内需措施和我市产业振兴规划要求,从技能人才培养和促进就业需要出发,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在加大对实训设备、实训基地等硬件投入的同时,进一步加大对师资培训、人才引进等软件的投入力度,继续买施新一轮基础能力建设。进一步扩大覆盖范围,对培养培训能力强、具备建设条件的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给予重点支持。考虑近几年来建筑成本上升,单位造价提高的问题,以及实训没备更新因素,地方政府应适当加大对中职学校的基础建设和实训设备的投资力度。

加大项目支持力度,促进政校行企互融。在重点支持实习实训设施的同时,扩大到校企合作项目、生活设施建设等方面。建设内容上以“完善功能,促进沟通、抱团发展”为原则,努力改善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实训和学生生活条件。

2通过基础能力建设,进一步扩大职业教育培养培训规模,促进就业形势稳定

促进就业是推进基础能力建设的重要主题。要通过基础能力建设,推动职业学校进一步扩大培养培训规模,扩展招生对象和服务范围,面向初高中应届和往届毕业生、出国务工人员、青年农民招生,把开展行业培训作为开展社会服务的重要形式。同时,要坚持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以就业为导向,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纲要,围绕苏北地方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行业变化进行专业调研和论证,调整专业结构和培训内容,更紧密地与生产实践、技术推广、社会服务相结合,面向行业新员工、下岗失业人员、农村劳动力等群体,大力开展有针对性的实用技能培训,进一步提高劳动者就业、再就业和创业能力。要重点支持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带动完善国家示范校职业教育培训网络,加强出国劳务培训力度。

3 坚持政府统筹,破解编制和资金难题,精心谋划职业教育发展,完善保障措施

以就业为导向,深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鼓励行业、企业和学校共同参与办学。有关部门要抓紧研究建立更加灵活的弹性学制,实施更加灵活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模式,积极推行学分制、选修制等,按照社会、市场和职业岗位需求发展多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培养培训,方便分阶段完成学业。

加强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着力从资金和编制两方面人手,加快解决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不足问题,出台支持企业和社会专业技术人员到职业学校任教、担任兼职教师的措施,加大对职业学校外聘教师工作的经费支持力度。建议抓紧制定符合实际的职业学校专任教师编制标准、干部选拔制度、绩效考核制度。

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多渠道的经费筹措机制。在加大政府投入同时,要加快制定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力量、企业、个人、金融机构等投入职业教育,拓宽融资渠道。鼓励民营资本进入职业教育、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实行职业教育培训券措施,加大对企业行业人员、出国务工人员、返乡农民工培训力度。

最后,总量少,投入不足,布局不合理,历史欠账严重,同质化竞争内耗严重是当前中等职业教育的主要问题。作为建校三十年的国家级重点中专校,淮阴商业学校职业教育的基础能力建设也必将和政府行业企业一起努力,同时吸收国际职业教育的先进经验,为更好地发挥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的示范引领作用,为淮安建设苏北重要中心城市而不懈地探索。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翟海魂,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J].中国职业技术教 育,2010(6):5.

[2]淮安市人民政府主编《2013年淮安年鉴》186.

[3]覃丽,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途径探析[J].职业教育研究.2004(11):11.

[4]苏小梅.加快推进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J].中国经贸 导刊,2009(6):9.

下载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