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农学建设发展的特点分析与思考论文(共4篇)

一直以来,我们的农学专业在进行实践教学的环节当中进行实施的困难其实也都是较多的,在实践与实习组织方式、实践与实习内容以及实施过程方面都存在各式各样的难题,从而造成农科人才结构性失业的现象,本文就整理了关于农学论文范文,一起来看看吧。

第1篇:教学研究型发展背景下农学类研究生培养模式探析

刘丽华,张亚玲,郭晓红,张文慧,贺琳(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黑龙江大庆163319)

摘要:随着社会科教脚步的加快,如今高校之间的高等教育事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农学类高校的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越加凸显,尤其是在教学研究型发展背景下备受关注,这个因素直接影响着高校研究生教学科研工作能否有效开展。针对教学研究型发展背景下农学类研究生培养存在的现状,从研究生培养定位、实现研究生培养方案多样化、保持研究生培养的创新性等措施对教学研究型发展背景下农学类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探析。

关键词:教学研究型;农业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

0引言

农业院校作为推动我国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创新体系建设的有效力量,在服务国家农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教学研究型大学是整个大学系统中的一个层次,介于研究型大学与教学型大学之间,是区域、地方和行业科学研究与成果转化的重要基地,而农学类研究生是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将为我国农业生产和发展做出巨大贡献。认清农学类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重中之重,充分挖掘农业院校的教学科研潜力,使教学科研人才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创新教学科研培养模式。本文重点从研究生培养定位、实现研究生培养方案多样化、保持研究生培养的创新性等方面对教学研究型发展背景下农学类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探析。

1教学研究型发展背景下农学类研究生培养现状

1.1研究生培养目标与人才需求不相适应

未来的农业人才要具备跨学科的知识水平和跨领域的工作能力,是专业基础扎实、知识面广、应变能力强、有协作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而当前的人才培养目标还局限于能够从事农业科研、技术推广的专业人才,高技能人才和农业实用人才的培养需要加强。

1.2研究生培养专业建设不够健全,办学条件有待改善

我国高等院校农学专业研究生目前还缺乏健全的专业建设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队伍建设、实验室建设等方面的管理不够到位,资源配置不够优化,专业建设效益不高,难以适应现代化农业的专业技术人培养的需要。

1.3研究生生源质量一般,专业思想不稳定

我国农业的发展相对于其他行业有较大的滞后性,生产力水平低,农村经济落后,工作条件艰苦,农技人员待遇偏低等。这使很多考生不愿意投身农业行业,生源数量不足、质量一般。即使被招入农学专业,也由于缺乏吃苦耐劳精神、不愿到农村和基层工作,专业思想不稳定。

2教学研究型发展背景下农学类研究生培养模式探析

农学类研究生教育的质量与政治文化、经济科学技术等社会影响因素存在着密切联系。社会环境各要素的发展必然引起研究生培养系统规模、质量和发展速度等方面发生变化[2]。因此,研究生教育的质量标准应随着时代发展变化而变化,而其方式也应结合时代的变化,根据其要求按照不同的方式培养研究生,鼓励研究生创新发展。教学研究型发展背景下农学类研究生具体培养措施如下。

2.1研究生培养定位要准确

我国农业院校培养研究生按照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分别进行培养,将学术型硕士往博士研究生方向进行培养主要是学术研究,而专业型硕士则是突出职业培养;专业学位培养以硕士研究生为主,侧重实践,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条件、基本要求、评价标准体系等都比专业学位成熟,学术型研究生教学模式的核心是鼓励学生创新,强化学术水平,符合学科特色和国际培养的要求,在教学研究背景下体现凸显其重要性。

农业院校社会的发展应和社会发展相结合,教学研究型发展背景下的农业院校应采用多种研究生培养方式,教学研究型大学发展趋势与社会需要的变化对于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制定是十分重要的,研究生教育必须适应社会变化,与时俱进,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级人才。农业院校应以全球化的视野,深入了解社会的需求的培养理念和高校以提高研究生培养的质量为核心,积极探索符合农业自身特色的研究生培养模式,面向社会发展的需求,以全球化的视野和理论研究并且与实践应用相结合,能力与职业品格并重的培养理念,定位本校的研究生培养目标。研究生教育作为培养高端人才的重要途径和国家创新体系的组成部分,应适应国家的需求。加强其学术交流以及科学研究水平,以培养实践能力为核心,使其更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

2.2实现研究生培养方案多样化

目前,我国农业院校培养研究生虽然按照学术型和专业型分别进行培养,但各高校研究生培养以学术型为多数,专业型研究生为少数,根据高校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研究生培养目标应逐步调整成学术型研究生和专业型研究生并进。研究生的培养应该注重全面提高研究生的个人素质和以推进科技进步为目标[3],在培养计划和培养方式上不断进行改进和创新,调整课程设置,努力探索出符合本校特色并使研究生走向多元化发展的培养方案和方法,加强研究生科研训练与实践能力结合的培养,加强研究生的学术研讨和交流,为研究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和科研环境。学术型研究生专门进行高等教育和研究的科学与文化学习,使其培养成为对社会有卓越贡献的杰出人才[4];而专业型研究生应该按照社会发展需要进行有目的、有计划设计研究生培养方案。

2.3保持研究生培养的创新性

创新是现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福音,培养人才需要创新方案和方式,研究生的培养方式应不断改善并创新,培养全面化系统化人才,培养研究生创新精神,培养新型人才[5]。首先,实现创新教育就要重视研究生阶段的课程,了解其最新学科动态,研究生课程体系要本着范围广、基础牢、案例多,大力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思维能力[6]。学术型研究生多注重科研试验,将科研实践与教学内容紧密地结合起来,多参与校外培养基地和实验场所的劳动过程,并鼓励研究生到企业单位进行调查,参与课题的研究,增强社会实践能力,支持他们在科研上做出贡献,做出成果。2009年才开始有全日制专业型硕士,相对于学术型硕士的培养,专业型硕士的培养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培养专业型硕士的目的是使其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的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各高校积极拓展社会资源,利用学校科研优势以及国家投资建设的资源平台,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能力的培养方法,努力创造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条件,培养出高质量应用型人才[7]。

3结语

农学类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建立和实践在管理和运行上还处于探索阶段,盲目的探索和改革常常会延误发展的时机,因此,只有引起各方学者的关注,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研究,才能加快其发展。人类生存离不开农业,农业是人赖以生存的技术[8]。从世界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可以看出,发展现代化农业的根本出路只能依靠科技进步和高科技农业人才的培养,因此重视并完善教学研究型发展背景下农学类研究生培养模式尤为重要,对黑龙江省乃至全国未来现代化大农业的发展具有推波助澜的作用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第2篇:面向现代农业生产的农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思考

敖和军,易镇邪,王峰,张海清,李瑞莲,高志强(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湖南长沙)

摘要:在农业生产现代化的背景下,地方农业院校的农学专业的实践教学应展现当地特色,本文以湖南农业大学的农学专业为例,对采用了近二十年“六边”综合实习的现状进行问题剖析,并提出了提升农学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过程质量管理及教学质量的建设思路。

关键词:农学专业;实践教学;教学质量

世界农业正沿着“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的方向发展,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正在向着现代农业的方向积极推进[1]。,作为培养农业人才的中坚力量等地方农业院校,应当展现地方农业院校特色,加大应用型人才培养力度,发挥高等教育服务社会功能,推动我国高等农业教育和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农业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失业问题也成为我国高等农业教育发展中比较突出的矛盾之一。当前,与农业相关的企业、事业单位非常渴求农学专业应用型人才,而农学类本科专业大学生综合素质水平却不能完全地适应和满足整个市场经济体系和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2]。

湖南农业大学的农学专业从90年代中期开始,在学生就读第六学期时,由学校统一组织农学专业学生赴校外实习基地进行为期4个月的“六边综合实习”(边学习、边生产、边科研、边推广、边搞社会调查、边做群众工作)[3],至今已经坚持了近二十年,有效增强了农学专业知识以及培养了学生的农学实践能力。本文旨在根据当今社会与经济发展现状,尤其是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探索农学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探论,以期为湖南农业大学等地方性农业院校的农学类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的完善与提升提供参考依据。

一当前农学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存在鸿沟

农学类专业的建设应以重应用实践型人才培养为主,部分实践教学目标不能适应社会、生产和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脱离当地的客观经济条件及社会对农业人才需求方向的实际情况,导致人才培养的方向偏离了社会需求方向,致使农学专业本科毕业生满足不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厚基础、宽专业、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不适应生物类学科快速发展、交叉渗透的总趋势,缺乏相应的农学专业实践能力而难以胜任现代农业生产岗位的相应职务[4]。

(二)教学过程与考核体系缺乏结合

虽然目前学校在制定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按思路安排了从认识到认知的“四年不断线”实践教学环节。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基本上都是依照“教师怎样安排,学生就怎样做,最后教师评定实习成绩”的思路来执行,非常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另外,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学生只到田边-不下田,只听讲-不认真操作,走马观花现象十分普遍,学校缺乏严格的过程管理,这样不利于实践教学目标的实现。对学生的实践学习效果的评价也根据学生是否参加来评定平时成绩,依靠考试或测验来评定实践结果,完全局限于“结果式”评价,缺少在实践过程中,其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的“过程式”与“结果式”相结合的创新性科学评价体系。

(三)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缺少关联

当前的主要教学内容还是采用十多年前的教学大纲体系,而在农业生产现代化的背景下,缺少指导现代农业生产的实践教学内容,教育理念陈旧,教师自身的实践能力,特别是对现代农业生产的综合实践能力也有待进一步提升;教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对课程实验、实习的学时进行大量缩减,致使时间上不能保证;导致学生对实践教学缺乏认知,学习兴趣不高,动力不足。

(四)教学条件与现代生产严重滞后

由于校内基地的用途发生改变及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校内用地越来越紧张,导致在学生大一和大二的专业认知实践,几个班的实验地面积有时候还不到1亩,致使能开展的实践教学内容压缩再压缩,越来越少。而在校外的“六边”综合实习中,20年来,先后更换了醴陵、常德、长安等几个基地,没有长期固定下来,导致基地教学管理非常不规范、进入实习基地的科研人员及科研项目非常少、现代农业生产所需运用的机械装备明显落后、实验仪器设备及药品缺乏等问题,使得实践教学流于形式,未能有效开展。

(五)教学团队与学生需求存在脱节

在专业实践和实习过程中,依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学校应当拥有一批高水平且长期固定的教学团队来适时指导学生进行教学实践操作,但实际上并没有形成这样的一批教学团队。比如在大一和大二的专业实践中,大多数的情况都是由班主任老师负责指导学生,但有些班主任并不具备和熟知农学专业知识,无法对学生进行相应的专业指导和帮助。在第六个学期的综合实习中,都是上课老师利用到基地上课的机会对学生进行指导。

二提高农学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的对策

社会的发展,依靠人的奋斗和创造。通过高等学校培育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将其投身于农业现代化发展事业中,理论联系实践,为祖国农业经济发展贡献力量。无论人才培养方案如何改革变化,如何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避免重过程轻结果,重形式轻效果,重安排轻实效,是提升农学专业教学质量的根本出路。在当今农业生产机械化、规模化、现代化、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农学专业的实践教学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一)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教育部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教育应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作为地方性的农业高等院校在制定农学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时,首先应该明确培养的学生是要为当地的现代农业发展服务,立足于当地的农业单位对农学人才的社会需求,才能如何立足现代农业发展的特点培养高素质的农业专业的综合人才,接着制定培养方案。

(二)多元化地完善校内校外实习基地

多元化改善实践教学环境,增加实验实践基础设施建设,搭建资源共享平台[9],整合优势资源共享,为实践教学开展提供坚实的实习实践基地,加强校内外的实验实习基地建设。充分保证好校内的认识实践的相关条件,完善好校外的综合实习的硬件与软件建设。

校内“耘园”实习基地,首先要保障充足的教学用地、教辅人员,同时以区域农业的生产特点为背景培养现代农业应用型人才;其次要提基地管理人员素质,本身对现代农业生产的实践非常熟悉。

校外浏阳综合教学实验实习基地,首先要加强硬件方面的建设,能满足在基地开展实习实践的条件;其次是要完善运行机制、管理制度和评价体系,充分发掘和利用基地的优势资源,建立长期的、深入合作的、有制可约的校外实验实习基地。第三,将更多的教师、科研人员、科研项目引入到基地,真正做到“产、学、研”三者有机结合,才能实现培养学生“把教室搬到田地间、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实践创新能力。

(三)制定适合现代农业生产的实践教学任务

农学专业生源很广泛,很多学生来自于城镇,没有农业相关的亲身经历,对农业的历史、现状、发展及重要性的认识程度以及深度存在较大的差异。在实践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背景与特点,逐步深入地讲解农业的历史、现状及发展,或引用相关的例子,使学生认识到农业的重要性,来激发其爱农精神,让学生成为“一懂两爱”的人才,投身农业现代化建设之中。在制定实践教学任务时,利用多种多样的实践教学形式,比如认识性实践教学、印证性实践教学、科研性实践教学、生产性实践教学,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的实践应用技能。

(四)建立完整实践教学评估体系

首先要改革实践教学考核制度,实施对学生和指导教师双向考核,以及对实践全过程立体考核。要根据作物的生长习性、季节性建立定期考核周期。对教师建立实践教师自评、学生对实践教师的考评以及教学督导对实践教师的测评,并形成综合考评。对学生要建立实践预习、实践设计与计划、实践过程与态度、实践报告与操作能力、实践结果及分析等考核体系,做到全过程评价,切实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五)成立长期的专业指导团队

实践教学环节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实践教学任务主要由专业教师和实验教辅人员协同完成。首先,应加强对实验教辅人员的培养,包括学历和业务水平,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实验实践指导能力。逐步完善和健全实验教师的管理体系和保障体系,形成“教学、科研和实验”三方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切实保障实践教学的开展;其次,建立长期、固定的且高水平的实践教学团队,将实习任务采用分块管理,依据作物种类来成立指导小组,将指导小组的科研完全融汇到学生的实践中,以科研促进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与提升。

切实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来提高农学专业实践教学质量,培育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以及熟练的实践技能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适应现代农业对人才的需求,投身现代农业生产,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与发展。

第3篇:农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实证分析与思考

王英,温海娇,闫帆,李景文,王庆钰,张鑫生(吉林大学植物科学学院,吉林长春130062)

摘要:本科毕业论文选题直接决定着毕业论文的质量,并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高校教学水平。文章对某高校2014~2017届农学本科毕业论文的指导教师情况,题目来源,题目性质,研究对象,选题所属学科等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农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以期为规范我国农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学;毕业论文;选题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产业的发展关乎国计民生,而农学专业本科毕业生是主导我国未来农业产业发展的生力军。因此,保证农学专业学生的专业素质和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农学教学体系中,“本科毕业论文”属实践教学环节,在培养学生科学精神[1];严谨治学态度与作风;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2];完成学生由学习到工作的转变;增强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等诸多方面的具有重要作用[3]。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也是衡量学生专业知识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的重要指标,可反映学生培养效果,以及高校为社会输送人才的质量。选题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的排头兵,选题的好坏直接决定着论文的深度及质量,反映高校人才培养的水平[4]。研究发现,目前本科学生毕业论文选题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如选题比较随意,教师指导学生数过多[5],选题与前人重复,创新性不足[6],选题重点不突出[7];论文题目与专业方向的结合度不够紧密;学生选题的自由度不高[8],思想上重视不够,主观能动性差[9];毕业论文雷同率高[10-11]等,相关学者对存在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为了明确目前农学专业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方面的具体情况,本研究对某高校2014-2017届农学本科毕业论文的指导教师情况,题目来源,题目性质,研究对象,支撑学科等进行了分析,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以期为我国农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内容及相关制度的建立提供参考。

一、供试样品来源及数量

供试毕业论文来源于某研究型大学农学专业,共计183份,其中2014年度40份,2015年40份,2016年51份,2017年52份。

二、农学本科毕业论文选题情况

(一)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情况分析

本研究对2014-2017届农学专业本科毕业生的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除2015年外,参与本科生毕业论文的指导教师数逐年增加。由2014年的9个人,增加至13人,但从教师指导学生的人数来看,个别教师指导学生数过多,最高达到9人,相对而言,有的教师只带1人,说明学生在选择导师时,有一定的倾向性。具体分析了不同职称的教师所带学生人数,在183名学生中,教授所带的学生数为75人,占总人数的41.0%;副教授所带的学生人数为73人,占总人数的38.8%,讲师所带的学生数为37人,占总人数的20.2%(表1)。因此推断,学生更倾向于选择高级职称的教师作为毕业论文的指导教师。为进一步明确年度间学生选择导师与职称间的变化规律,我们分析了4年的数据,结果发现,除2015年以外,选择正高级职称的学生人数逐年下降,尤其在2016年,2017年学生人数增加的情况下,所带学生的人数反倒降低了,而选择副高级职称的学生人数在年度间表现稳定增长,在2015年基本逼平选择正高级职称的学生数,于2016年实现反超。分析原因,可能具有副高级职称教师所承担的科研项目和事务较正高级少,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指导学生,指导效果更好所致。另外,讲师所带学生数持续不高(图1)。

(二)毕业论文选题的研究性质

将2014-2017届农学本科毕业论文选题的研究性质分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两大类。通过分析发现,大部分本科毕业论文的研究类型为应用类,平均占总论文数量的78.7%。分年度来看,应用研究最高占到总论文数的87.5%,而基础研究的论文最高只占到38.46%,说明农学专业的毕业论文以应用型为主。4年的发展趋势表明,该校基础类研究的论文数是呈增长趋势的,2017年增长尤为显著,在前三年均不到20%的情况下,增长到38.46%,说明学生参与基础性研究的比例有所增加。

(三)农学本科毕业论文的题目来源

供试的毕业论文均与农业生产结合紧密,说明农学的毕业论文以应用型为主。进一步将论文题目来源分为科研课题、教研与实验室建设以及其他预研课题3个方面。分析183份农学学生的毕业论文的题目来源,其中来源于科研课题的毕业论文数量为128篇,平均占总论文数的比例为69.95%;来源于其他预研课题的毕业论文数量为55篇,平均占总论文数的比例为30.05%;所有的毕业论文无教研与实验室建设项目,且从4年论文题目来源发展趋势来看,预研课题的毕业论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见图2),说明学生选题的自由度有提高的趋势。

(四)毕业论文的研究对象

本文分析毕业论文的研究对象分为10种。其中,包括植物8种;动物1种;微生物1种。在183篇毕业论文中,主要农作物的论文数量为162篇,占总论文篇数88.5%,占有绝对的优势,说明农学学生选题的专业特色明显。同时,学生选题也具有地域特色,在8种研究的植物中,大豆、玉米、水稻、高粱是院校所在地的主要农作物,说明学生选题在一定程度上受地域需求的影响(表2)。

(五)农学本科毕业论文选题的学科领域

农学专业由作物栽培与耕作学及作物遗传育种两个二级学科所支撑。从供试的本科毕业论文选题所在学科来看,在2014、2015年度,栽培与耕作学学科领域的选题量较多,2016年后逐渐下降,且降幅较大;在2015年以后,作物遗传育种学科领域的发展趋势呈上升趋势,且增速较快。

三、存在问题及对策讨论

(一)指导教师所带学生数不均且个别指导教师所带学生数过多

指导教师的学术水平和对毕业论文指导的态度是影响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的重要因素[12],是保证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13]。本研究发现一些指导教师所带毕业学生数甚至达到9位,而且不包括下一届已开始做毕业论文的同学,指导教师的精力有限,难以实现对学生进行精准指导。而且农学专业选题以植物为主,受环境条件及植物生长周期的限制,从事毕业论文的研究一般开始于大二下学期或大三上学期,以保证能够获得至少一个生长季的数据,而此时一些专业课程还没有开设,学生的专业知识及技能还不足以独立完成毕业论文的研究,此时,指导教师的正确、及时引导对于学生快速理解和掌握论文研究内容和方法,保证毕业论文的顺利完成至关重要。如果一个导师所带的学生数过多,指导效果必然下降。分析学生集中选择同一位指导教师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生指导教师知名度高,专业能力强,社会影响力大;二是学生有从众心理,往往几个关系好的同学集中选择导师;三是学生对指导教师的研究方向不明确,导师选择较为随意;四是个别同学缺乏主动性,过度依赖其他同学。

解决策略:一是学校毕业论文选题的政策限定。保证每个导师所带学生不能超过5个。对于多选的同学可与学生协商后调给其他老师指导;二是提高学生对毕业论文重要性的认识,使得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论文实施过程;三是学生选题前,积极与导师沟通,选择有兴趣的课题。四是加强对指导教师的培养,减少差距,提高竞争力。五是专业内宣传,提高学生对指导教师的了解。

(二)选题多来源于指导教师的科研课题

有科研项目支撑,对学生完成毕业论文具有诸多优势。比如,指导教师熟悉研究领域,指导会更全面、及时、有效;学生完成课题有足够的科研经费支持;科研课题往往代表着研究内容是科技发展前沿或生产应用性较强,可以保证毕业论文的质量。但过度选择科研课题,也侧面反映出学生在毕业论文选题时自主性不强,缺乏独立性。一方面可能的原因是指导教师偏向于支持科研项目范围的论文选题,另一方面可能的原因是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不够,而这是学生培养的重要内容,这部分能力的欠缺,将对学生未来工作和学习产生不良影响。

解决策略:指导教师在毕业论文指导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不要过度干涉,甚至亲自带领学生完成毕业论文的各项工作,这样会造成学生对指导教师的依赖。同样,指导教师也不能完全不管,还需定期检查指导,避免延误论文执行进度,以确保在毕业论文的完成过程中,实现对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另外,鼓励学生积极发现问题,必要时可以调整毕业论文内容。三是积极鼓励和政策上扶持未知领域或偏冷领域的研究,这对学生探索未知,提高学生的成就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三)学生所选学科领域分布不均

从分析数据来看,学生所选学科领域具有一定的倾向性。近年更偏好于作物遗传育种学科。可能有以下方面的原因:一是供试学生所在院校的学科发展不平衡;二是分子生物学技术对有意深造的同学更具吸引力;三是市场及产业发展需求了解不足;四是目前的成果认定导向以文章为主,对学生的选题也有一定的影响,如课外培养分数、创新项目等与文章等直接挂钩。

解决策略:一是在设课和授课的过程中,加大产业发展及市场需求的内容,使学生明确未来发展方向,进而选择相关的毕业论文方向;二是学科发展均衡,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三是对学生成果认证方面要多维,避免单一。

四、结束语

毕业论文设计与实施是本科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提升专业能力的核心课程。毕业论文选题直接决定着课程实施质量。通过本研究,作者认为供试高校农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仍存在诸如指导教师所带学生数不均且个别指导教师所带学生数过多;选题多来源于指导教师的科研课题,学生在毕业论文选题时自主性不强;学生所选学科领域分布不均等问题。本研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改进策略,以期为规范我国农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提供参考。

第4篇:宋元时期农学著作全面发展的特点及社会原因研究

朱晓琴,员立亭(商洛学院图书馆,陕西商洛726000)

摘要:为了对宋元时期农学著作有比较全面的认识,通过查阅大量文史资料和农史著作,总结出宋元时期农学著作全面发展的特点是数量空前增加,内容种类广泛。并在此基础上归纳了宋元农学著作全面发展的社会原因,是国家农业政策和措施促进了农学著作的产生和传播,读书人官场的失利使私人农学著作发展迅速,文化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农学著作的繁荣,对外交流与商品经济的繁荣促进了农学著作的丰富多样。最后,进一步阐明对宋元时期农学著作的研究意义,吸取传统农业精华对现代农业科学和科技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农学著作;宋元时期;全面发展;社会原因

0引言

农学著作是中国传统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农史学家王毓瑚和石声汉认为,农学著作是以讲述广义的农业生产技术以及与农业生产直接有关的知识著作[1],即以生产谷物、蔬菜、油料、纤维、果树、桑蚕、畜牧兽医、林木、花卉、某些特种作物(如茶叶、燃料、药材)等为主题的书籍和篇章。

对古代农书的研究整理从20世纪初开始起步,五六十年代取得了辉煌成就,涌现出一大批农学史专家,如万国鼎、石声汉、王毓瑚、梁家勉、胡道静、李长年等学者。文革时经历了停滞期,八九十年代进入繁荣阶段,据粗略统计,这一阶段每年发表的农书研究文章均在10篇以上,有时达到20篇左右[2]。如石声汉的《中国古代农书评价》[3]、彭世奖的《略论中国古代农书》[4]、王达的《试论明清农书的特点及其成就》[5]等。21世纪以来,仍有许多专家学者关注农书研究,如康君奇的《略论中国古代农书及其现代价值》[6]、徐瑶的《明清时期关中农书研究》[7]等。这些专家关注的主要是农书价值、明清农书,对于宋元时期的农学发展及农书研究却很少。宋元时期是中国农学全面发展的阶段,要了解古代农学发展的过程及其基本情况,最完整的资料还是古农书[8]。笔者从宋元时期农学著作全面发展的概况、特点和原因进行分析研究,了解其社会发展水平、农业生产状况、人们生活状态等,希望为现代农业科学、农业技术和农业科学研究提供参考。

1宋元时期农学著作的概况和特点

据《隋书·经籍志》记载,隋及隋朝以前,共有农学著作5种。宋元时期,农学著作数量增加,仅《宋史·艺文志》中记载就有农学著作107部,423卷篇。元代统治中国虽然不足百年,但农学著作却成就斐然,大型农学著作有《农桑辑要》、《王贞农书》、《农桑衣食辑要》3部,这在整个中国农学史上都是罕见的。宋元之交,还有许多小型农书,如《种莳直说》、《韩氏直说》、《农桑直说》、《农桑要旨》、《士农必用》、《务本新书》等。据王毓瑚《中国农学书录》的著录,从春秋战国到唐代以前近1400年里的农书总计为30余种,而隋唐宋元近800年的时期里,共有农书170余种。

宋元时期农学著作不仅数量增多,而且内容涉及广泛,地域十分宽广。唐以前,中国农学著作如《汜胜之书》、《四月时令》和《齐民要术》等都是以黄河流域的农业生产为主要对象。宋元时期,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出现了不少反映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农业生产知识或南北兼顾的各类农学著作,并在此基础上出现了全国综合性农学著作。如《四时纂要》、《农桑辑要》、《王祯农书》、《农桑衣食辑要》等。专业性农学著作新出现了桑蚕、茶叶、花卉、果树、蔬菜、农具等方面的专著,如北宋秦观的《蚕书》、宋徽宗赵佶的《大观茶论》、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蔡襄的《荔枝谱》、陈仁玉的《菌谱》、王祯的《农器图谱》等,都是具有开创性和代表性的重要农学著作。

2宋元时期农学著作全面发展的社会原因

宋元时期,中国传统农业在全国范围内得到蓬勃发展。农学著作不仅数量增多,为前1000余年的4.5倍,内容也继续充实丰富,这与当时的农业政策、文化发展、科技进步、社会风俗、对外交流等密切相关。

2.1国家政权的农业政策和措施对农学著作的产生发展至关重要

中国古代朝廷一项基本职能是劝课农桑,无论皇帝嫔妃还是各级地方官吏,都以劝课农桑为己任,而宋元时期朝廷设立了专门的劝农机构和劝农官,劝农走上专业化。宋元时期人们认识到“人之本在勤,勤之本在於尽地利,人事之勤,地利至尽,一本於官吏之劝课”[9]。劝,是鼓励;课,是考察。《陈敷农书》中的《稽功》一篇提到“上之人倘不知稽功会事,以明奖罚,则何以劝沮之哉”。各级官吏通过考察农民的农业生产成绩,用奖勤罚懒的办法来提高人们的生产积极性。《王祯农书》的《劝阻》篇也鼓励和帮助农民提高劳动生产率。宋元政府通过成立农事管理机构,颁布有利于农业生产的重农劝农措施,编辑、印刷发行科技书籍等来促进农业发展。

宋代设立农师制度和劝农使。政府每年都要考核农师,主要是考察所课种植的功绩,如果考核认为不能勤力者,则要另请高明取而代之[10]。宋真宗天禧四年(1020年),诏诸路提点邢狱朝臣为劝农使,其职责是“取民籍视其等差,不如式者惩革之;劝恤农民,以时耕垦,招集逃散,检括陷税,凡农田事悉领焉”[11]。同年,宋真宗下诏刻印《四时纂要》及《齐民要术》,“以赐劝农使者”。在刻印前人著作的同时,宋真宗还下令朝臣编纂了一部12卷的《授时要录》。宋代还有官刻农书《大农孝经》、《本书》等。

元代非常重视农业生产,“农桑,王政之本也”。先后颁布了一系列发展农业的政策,“世祖即位之初,首诏天下,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于是颁《农桑辑要》之书于民。”[12]1273—1286年,从世祖到顺帝多次向全国所属各州县颁布官修农书《农桑辑要》,总数达20000余部;“中统元年,命各路宣抚司择通晓农事者,充随处劝农官。二年,立劝农司,以陈邃、崔斌等八人为使。至元七年,立司农司,以左丞张文谦为卿。司农司之设,专掌农桑水利。”[13]同年,又颁布了《农桑之制一十四条》。1271年,元朝各地成立“社学”,选择德高望重又精通农事的人为社长,“社长专以教劝农桑为事”[14]。对提高农民学习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具有很大的激励和促进作用。所以在元世祖时代,家家富裕,人人丰足,全国共有11633281户、53654337人[15]。成宗大德8年(1304年)下诏刊刻王祯《农桑通诀》、《农器图谱》、《谷谱》等书,并颁布天下[16],以使百姓重视农业生产和农业技术。

2.2读书人官场失利是宋元时期农学著作猛增的主要原因

对于中国传统的读书人来说“学而优则仕”,读书的目的在于科举做官。然而读书和做官之间并不等同。科举的结果使一部分读书人走上了仕途,一部分名落孙山。宋元时期走上仕途的人并不意味着从此告别农桑,有许多人做了地方官,仍要劝课农桑、推广农事,各级官员仍要把加强农业管理作为自己的主要职责,并且农桑是年终考核的主要内容。他们每年春秋两季要发布劝农文,鼓励农民积极努力生产,“当职久处田间,习知穑事”,它以通俗的语言、简练的文字和容易上口的形式来介绍重农思想和农业知识。如朱熹的《南康军劝农文》中“高田种早,低田种晚,燥处宜麦,温处宜禾……”就是他在南康任地方官时,结合当地农业生产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发布的劝农文,提出了一系列相应的技术措施,又如真德秀的《泉州劝农文》和《福州劝农文》[17]、高斯德的《宁国府劝农文》。他们在劝农的同时,进行农业科学技术研究,并将自己的成果总结归纳成农学著作,如王祯就是出任宣州旌德县令和信州永丰县令期间写出了《农书》;鲁明善在安丰路任职时“讲学劝农”“复葺农桑为书以教人”“修农书,亲劝耕稼”,撰写并刊刻了《农桑衣食撮要》。

有些读书人在官场失意后转而写农学著作,沈括是北宋的大科学家,曾在许多地方做官,晚年在一个叫梦溪的地方隐居,著有《梦溪笔谈》、《茶经》、《梦溪忘怀录》。《梦溪笔谈》虽是科技经典,但包括了许多与农业生产技术相关的内容;《茶经》是一本茶学专著;《梦溪忘怀录》则是一本山居系统农书。元代的汪汝懋曾任国史编修,后弃官隐居讲学,写成《山居四要》。

另一些读书人科考屡屡失利,再无意于仕途进取,转而躬耕自给,写作农书。“夫治生之道,不仕则农”。宋代的陈翥,早年闭门苦读,却一次次科考无望,于是“退为治生”,在西山种植桐树,写就了《桐谱》一书;隐居江淮一代20年的林洪写成《山家清供》。

元朝由于蒙古族文明程度比较低,部落贵族的世袭制是元代官吏铨选的主要途径。“有元一代,吏治混乱,仕途多门,私门请托、党徒攀援可以入仕,以刀笔吏也可跻身要职,凭借资产获得高位。而深通儒术的士人却大多被排斥于仕途之外。”[18]元朝实行民族歧视政策,汉人在宋亡后的很长一段时期内很少在中央做官[19]。做不了官的汉族知识分子转而熟悉农业,编写农学著作。元代统治者又非常需要农学著作,他们原本是游牧民族,进驻中原后逐渐认识到农业的重要性,由于他们不熟悉农桑,迫切需要尽快掌握农业生产知识,于是成立了许多专门机构,组织编纂农学著作,而自古以农耕文化为主的汉人,在外来文化入侵的情况下,读书人也只有通过写农学著作来保留自己的文化。因此,在元朝出现了很多综合性农学著作和蚕桑专著,如《王祯农书》、《务本新书》、《士农必用》、《蚕桑直说》、《农桑要旨》、《农桑辑要》等。

2.3文化艺术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对农学著作的促进作用

宋元时期是文化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鼎盛时期,宋词元曲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璀璨明珠,代表着文学之盛。在科学技术方面更是熠熠生辉,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有三大发明是在宋元时期出现并得到实际运用的。此外,建筑、桥梁、纺织、医学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农学也取得辉煌成就,涌现出陈旉、王祯、鲁明善等一批大农学家,农学著作空前增加。

文学艺术的发展对农学著作产生了深刻影响。北宋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与梅尧臣之间的农具诗涉及到许多农学内容。在王祯编撰《农书》“农器图谱”时就选录了他们的诗,其中王诗五首、梅诗一首[20]。宋人最重梅花,有关梅花的诗作很多,并出现了《梅谱》。文学家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范成大的《范村菊谱》、陆游的《天彭牡丹谱》等农学著作不乏浓郁的文学色彩。如欧阳修的诗《田家》:“绿桑高下映平川,……林外鸡鸣春雨歇”描绘了桑树掩映平畴万里,林外春雨初歇,一声鸡鸣打破山野宁静的幸福田园生活。

图谱类农学著作的出现是农学与美术绘画的完美结合。宋人郑樵指出:“图谱之类,学术之大者”“若欲成天下之事业,未有无图谱而可行于世者。”“图,经也;书,纬也。一经、一纬,相错而成文。”“见书不见图,闻其声不见其形;见图不见书,见其人不问其语。图至约也;书至博也。”他特别强调图的作用,指出“非图,不能举要”“非图,无以要通”“非图,无以别要”“为天下者,不可以无书,为书者不可以无图。图载象,谱载系,为图所以周之远近,为谱所以洞察古今。”正是由于有了这种认识,宋元时期出现了一系列图文并茂的农学著作。据统计,宋代谱录类共有82种,占宋代全部农书105种的78%[21]。如曾之谨的《农器谱》、楼璹的《耕织图》、综合性谱类著作《全芳备祖》、程棨的《耕织图》等。

印刷术的发明为农学著作的出版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宋代的杭州即是一个以印刷业出名的地方,《四时纂要》最早的刻本便是出自杭州的施元吉家。天禧四年宋真宗下诏刻《四时纂要》和《齐民要术》,“以赐劝农使者”。随着农书的刊刻,人们可以读到更多的农学著作,为农学知识的普及提供了条件,同时也促进了更多农学著作的出版问世。相应的,农学著作的出版业促使了印刷术的进步。如元代王祯在印刷《农书》时,修正木活字使其大小划一,排字上版求其平整,还创造了转轮排字架,既提高了排字效率,又减轻了排字工的体力劳动,为农学著作的出版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条件。据记载,隋唐宋元共有农学著作170余种,与印刷术的发明不无关系。

2.4人口增长和中外交流发达使农业著作呈现多样化发展

据史书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全国约有2000万人,到了唐代天宝十三年(754年)唐王朝所控制的人口为5300万,宋代人口又有所增加,据学者们的估计,到12世纪初,中国的实际人口有史以来,首次突破1亿[22]。人口的增加给农业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宋代出现了“田尽而山,山乡细民,必求垦佃,犹胜不稼”的局面[23]。当时福建一带更是“水无涓滴不为用,山到崔嵬犹力耕”。人口的压力使统治者想尽各种办法发展农业生产:宋初兴建营田、屯田以开辟田地,“天禧(1017—1021)末,诸州屯田总四千二百余顷”[24],可以解决部分军粮所需。淳化四年在岭南诸县下诏:“劝民种四季豆,及粟、大麦、荞麦,以备水旱,官给种与之,仍免其税[25]。”宋元政府采取了无偿提供、推广创新工具的办法,促进农业恢复和发展。淳化五年,铸造踏犁数千具送往宋州,据称,“踏犁之用,可代牛耕之功半,必?耕之功则倍”[26]。踏犁的形制在南宋周去非的《岭外代答》和元代《王祯农书》中都有记载。又发明了水转翻车、水转筒车、水磨、水碾、水转大纺车等,据《王祯农书》记载,水转翻车以水力代替人力,“日夜不止,绝胜踏车,工役既省,所利又溥。”[27]通过各种方式造田,主要有梯田、圩田、架田、沙田和涂田等形式。南宋诗人范成大在《骖鸾录》中记载了他游历袁州(今江西宜春)时所看到的情景:“岭阪上皆禾田,层层而上至顶,名曰梯田”。王祯说:“架田,架犹筏也,亦名葑田。”《陈旉农书》记载:“若深水薮泽,则有葑田,以木缚为田坵,浮系水面,以葑泥附木架上而种艺之。”

宋元时期,丝绸之路往来日益频繁,促进了中外交流的发展,也促进了科技发展和农学著作的多样化。范成大的《揽绺录》、《骖鸾录》、《吴船录》,陆游的《入蜀记》,耶律楚材的《西游录》等虽说是地理著作,但内容不乏对农业情况的记载:《骖鸾录》记载安徽休宁林业状况:“休宁山中宜杉,土人稀作田,多以种杉为业。”《吴船录》中记载眉州种荷的情形:“城中荷花特盛,处处有池塘,他都种荷者,皆买于眉州。”《入蜀记》描述了大江中架田的情景。随着中外交流的加强,人们的思想观念也有所改变。元代官修农书《农桑辑要》中,记录了甘蔗、茶叶等物种的引种情况:“盖不知中国之物,出于异方者非一,以古言之,胡桃、西瓜,是不产于流沙葱岭之外乎?以今言之,甘蔗、茗芽,是不产于牂柯、邛、筰之表乎?然皆为中国珍用,奚独至于棉麻而疑之!”元代随着葡萄酒酿造的大发展,《农桑辑要》和《农桑衣食撮要以》中均出现了葡萄栽培技术的内容。

2.5城市的繁荣和商业经济的发展对农学著作的影响

宋元时期,城市不仅是政治、经济的中心,也是农业技术和人才的中心。城市作为政治中心集中了各地最优秀的农业人才,甚至皇帝也要不时地进行农事观察和实验。宋真宗在推广占城稻时,将占城稻种于玉宸殿附近进行实验观察。宋代洛阳牡丹天下第一,其附近诸县之花,莫及城中者。同时城市又以经济中心的优势吸引能工巧匠,培育出许多蔬菜、花卉,不仅为城市人口提供所需的供应,多余的还可以用来观赏、销售。《东京梦华录》记载:“大抵都城左近,皆是园圃,百里之内,并无闲地。”南宋都城临安则有“东门菜、西门水、南门柴、北门米”的说法,“东门菜”就是“盖东门绝无居民,弥望皆菜园”。据记载,汴京有一名叫纪生的菜农,靠种菜养活一家30余口,临终前告诫儿孙们:“此土十亩地,便是青铜海”,可见种菜的经济效益要比种植粮食好得多。

宋代一些文人雅士有钱又有时间,他们沿袭了唐代赏花、“斗花”的社会风尚,以洛阳、杭州为盛。“近时士大夫之好事者,尝集牡丹、荔枝与茶之品,为经及谱,以夸于市肆”[28]。从而为“芍药谱”、“牡丹记”等之类的花谱类著作的兴盛奠定了基础。牡丹、菊花、芍药、海棠、兰草、梅花、玉蕊、荔枝、柑橘、桐树、笋、菌等12种园艺作物在宋代才开始有专著记载。宋代园艺著作的数量,见于记载或现存者约有62种[29]。也出现了专门的农业技术队伍,根据《中国农学书录》的记载,宋代有农书著录为100余种,其中涉及花木栽种技艺的达30余种[30]。

宋元时期,商业经济的发展直接影响着农业生产和农学著作的宣传导向。宋代荔枝的生产就受到商业资本的操纵,闽、广等地的荔枝开始以商品身份大量涌入北方市场乃至海外一些国家。荔枝“初著花时,商人计林断之以立券。若后丰寡,商人知之,不计美恶。”农民在初春荔枝开花时就签订了买卖合同,他们有大量的时间去做佣工。买断经济林是商业资本侵入农业的一个最典型的例子,更多的情况下,是通过价格因素来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及种植导向。农学著作《农桑辑要》就对苎麻的比较价值进行过计算:“此麻一岁三割,每亩得麻三十斤,少不下二十斤。目今陈、蔡间每斤价钞三百文,已过常麻数倍。善绩者,麻皮一斤,得绩一斤。细者,有一斤织布一疋;次,一斤半一疋;又次二斤、三斤一疋。其布柔韧洁白,比之常布,又价高一二倍。然则此麻,但栽植有成,便自宿根,可谓暂劳永利矣。”[31]这样低投入、高收入的农作物当然受到农民厚爱,农学著作进行大力推广宣传也在情理之中。

3结语

对古农书的研究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中外许多专家、农史学者对农学著作进行宏观探讨,或者针对某一部著作进行研究,具体到一个时期或朝代的主要是清代,对宋元这个时期的研究几乎没有。笔者比较全面系统地分析宋元时期农学著作空前发展的概况、特点及其社会成因,弥补了这一时期农学著作研究的缺失。希望对了解这一时期的国家农业政策、文化科技发展水平、社会经济繁荣、对外交流等情况提供一定帮助,对人们研究农业生产状况、农学著作发展原因等做出微薄贡献。宋元时期农学著作蕴含的许多传统农业的精华,对现代农业科学及技术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下载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