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学教学不断改革的今天,现在国家对大学教育的质量评估也就愈发是重视了,如何正确认识和把握大学教育、并在其指导下搞好大学教育,是我们每个大学教师都必须面对且必须回答的重要课题。本文就整理了关于大学教育论文范文,一起来看看吧。
第1篇:我国大学教育中的“茶文化热”现象刍议
董承婷(重庆工商大学研工部,重庆400067)
摘要:当前,我国各大高校掀起了“茶文化热”现象,它成为学术研究中的新焦点。但是,透过热闹的茶文化现象看其本质,茶文化在高校教育的专业与课程设置中,仍然相当稚嫩,其发展与成熟,在高校教育的道路上仍有着很长的距离要追逐。
关键词:大学教育;茶文化热;茶文化教育
在中国,茶叶的种植、生产、销售以及由此而形成的茶文化,有着漫长而悠久的历史。以茶叶与茶文化为主题,进而形成有关茶的诗词、歌赋、书画等艺术作品,且自唐朝的陆羽著《茶经》始,迄今已有着许多关于茶的论著经典,由此而形成了有关茶与茶文化的学术探讨。在大学教育中,从课程设置到深入的茶文化学术研究,在大学校园中掀起一个又一个热潮。通过茶文化的学习研究,可以培养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1大学教育中兴起的茶文化课程
当前我国各大高校的大学生们,正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紧张状态,这不仅源于繁重的学业负担,更有来自于生存就业前景等的压力,快节奏的生活、生存方式也是其紧张的重要原因之一。而我国的茶文化,则深得中国古文化传统的精髓,优雅从容,宁静淡泊,可谓是我国茶文化思想之核心精髓。在日常的饮食中品味生活的雅致宁静,从而使大家从紧张忙碌的工作、生活节奏中解放出来,感受日常生活中平淡而又从容的美好。这正是全国各地不断掀起茶文化热现象的主要原因。于酒足饭饱之后,静静地品一壶淡茶,感受时光缓缓流淌的宁静,这未尝不是人生除了各种成功之后所能够享受到的另一大乐事。正因如此,近几年以来,我国高校纷纷开设茶文化的课程,对茶文化进行探讨研究学习,并将其作为中国传统古典文化的一部分,纳入到高等学校教育的课程当中来。
追溯高校的茶文化课程设置,最早始于本世纪初的北京海淀区各高等学校之间的校际选修课。北航、北师大、北医大等16所高等院校分别设置了本科生茶文化选修课程,通过这些选修课的开设,本科生对于茶艺以及茶文化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与理解。最为重要的是,将茶文化作为选修课的学生们,通过上茶文化选修课,性格变得从容宁静了很多,面对着同样的学习、生存就业压力,他们则不再表现得那么焦躁,反而呈现出更多的古文化韵味。到了2004年,中国农业大学成立了“嘉木茶文化协会”,开始加入这一茶文化协会的会员有两百余人。一群热爱茶艺与茶文化的本科大学生们,在课余时间自发组织成立了一个“无我茶会”。
就全国范围内的高校与课程设置来看,我国北京大学、中国农业大学,还有安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等许多高等学府都分别成立了各种茶社、开设有关茶文化的选修课程,并且经常由学生们自发组织一些有关茶艺与茶文化的活动,参加者如云,效果良好。此外,一些高校纷纷开设《中国茶文化》《茶文化概论》等课程,从学术层面系统地引导学生们对我国的传统茶艺以及茶文化进行深入地学习。高校茶文化课程的设置,不仅吸引了很多本科学生纷纷涌入课堂去学习茶艺与茶文化,一些教师、留学生也在茶艺的吸引下迈入选修课的教室,聆听有关茶艺与茶文化方面的系统知识讲授。
在此基础上,更有一些大学不再仅仅满足于茶文化选修课程的设置,而纷纷开始开设茶艺专业,以便更好地从更为深入的学术角度对有着悠久文化传统历史的茶文化进行研究探讨。更为甚者,高校教育中的茶文化热,不只是局限于国办的高等院校,而且在一些民办的高校中也掀起了研究茶文化的热潮。举例来说,有着世界茶王之称的天福集团总监李瑞河,就选址漳浦创办了天福茶学院,这是我国第一所民办的普通高等专职茶学院,这所专职茶学院从2008年开始面向全国普通高中毕业生招生,同时还招收各国对中国茶艺与茶文化有兴趣的外国留学生及台湾学生。学校的院系设置中专门设立了茶文化系,并且,茶文化的课程以及茶文化相关方面的研究都是这所院校的重点内容,茶文化系也是该校的重点系。此外,有茶文化院系设置的高校还有浙江林业大学,该校单独设立了一个茶文化学院。福建也有人创办了一所茶文化的私立民办学院,在南昌也有大学开始设立与此相类似的茶文化院系。茶文化的探讨与研究已经成为高校必须面对的专业,在这些高校茶文化的院系中,专业培养方向基本都是以应用性为主,由此不难推测出当前我国的茶文化市场对于人才方面的需求。
据统计,中国的茶叶,是作为世界三大健康饮品之一而存在于世界市场的,在中国的茶文化市场也有着相当长的茶文化产业链条。在我国2007年关于第三产业的数据统计中显示三产的总产值为250个亿,其中仅茶叶一项就占了6%左右,由此不难看出中国未来的茶叶发展前景。而市场的发展与需求,就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方向与目标,因此,在茶文化方面,我国高等教育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
浙江林业大学在2005年与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共同推出了四年制本科茶文化教育专业,这一专业主要以茶文化的传统知识为基础,同时融入有关的商业管理营销方面的课程,将茶叶从种植、生产到消费的一条龙过程都纳入到了茶文化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当中,而且,从其课程设置重心来看,茶文化专业的教育重点是在茶叶的消费方面。因此,茶叶的品评就显得尤为迫切与重要了。茶叶品牌的创建和推出,茶文化管理经营以及茶艺、茶馆等方面的内容成为专业课程的主要特色。在浙江林业大学茶文化专业的运作下,很快以茶艺与茶文化为基础,推出了大型的茶文化综合艺术舞台剧“中国茶谣”,“中国茶谣”。这一大学茶文化舞台剧的推出是对文化产业的一个成功诠释,开创了高校茶文化教育的新向度,同时也是对我国传统文化“茶学”的理念创新。这不仅只是一个舞台剧的成功,更是文化产业对于茶文化推广的努力尝试,更是茶文化向大众文化进军的有力号角。
2当前高校茶文化教育课程设置的存在问题
尽管近些年茶文化在我国高校掀起了一拨又一拨的浪潮,而且,在茶文化产业的飞速发展中,关于茶文化的教育已经成为一个无法规避的重要课题。可是,不管是当前我国的专业职业教育院校还是高校的茶文化教育专业人才培养,都相对地呈现出滞后的状况。
在日本,有着相对较为严格的茶道谱系教育,而且,日本的社区对于茶道的大众化普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韩国,茶文化课程教育的设置则已经作为一个法律条文规定。相对于这两个东方国家的茶文化发展,我国很明显地缺乏茶文化方面的系统知识传承,因此,也就很难满足茶文化市场消费对于专业性知识以及专门性人才的需求。
此外,因为在我国的高等院校中,茶文化专业及其课程的开设都很不成熟,因此,具有专业性知识教育的师资也成为一个很大的难题。就拿我国当前从事茶艺及茶文化方面专门研究的学者专家来说,基本都是学习古文化历史方面的专家学者,他们的知识文化背景都是以中国古典文学与历史为主要内容的。而一些专门性的职业技术教育,由于在我国还是一个刚刚起步的学科专业,因此,其培养出来的茶文化专门人才还很有限,在茶文化市场中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当前茶馆、茶点的一些从业人员,基本都是没有经过专门性茶文化培养就上岗的人,他们对于有关茶文化方面的专业知识很缺乏,根本就不能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求。
纵观当前我国的大学茶文化教育整体状况,大学教育的茶文化课程设置,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大家的焦躁心理,满足了当前大学生的心理需求与学习的特点,同我国当下构建和谐社会的理想目标追求相一致。我国高校中选修过茶文化课程的大多数学生们,都能够受到茶文化的熏染,在学习生活中表现出淡然平和的精神状态,多数的学生都会在紧张忙碌的生活、学习之余,抽空冲泡一杯淡茶来释放自己。正是在这种茶文化深厚底蕴的感染熏陶下,我国高校的学生从思想境界到人格魅力都有了很大的提升,进而,整个校园也呈现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
但是,不管选修了茶文化课程的学生们有着怎样良好的素质表现,有一个无法否认的客观现实存在,那就是在大学的课程设置中,其实从始至终茶文化都处在一个边缘化的位置。虽然很多的高校谈起茶文化,总是呈现出一番繁华热闹的盛景,可是,与真正形成体系、气候的成熟专业相比较,茶文化在高校需要走的路依然相当遥远。
3结束语
谈起茶文化,在古老的中国并不陌生,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的茶文化历史传统的国度。可是,就当前茶文化及茶文化产业市场来看,却是一个弱小的行业,没有形成属于自己的营销模式。因而,就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茶文化专业与课程设置上,急需加快改革的步伐与教改进程,以此尽快改变茶文化发展的滞后状态,使其迅速跟上我国飞速发展的市场节奏与社会发展的脚步。对于当下的高等教育培养方向与目标设定,必须以茶文化市场需求作为主要导向,合理而科学地调整教学目标与计划,同时,不能忽略对于茶文化方面的师资力量队伍建设的培养,这样,才能够培养出与茶文化市场需求不脱钩的人才,满足我国茶文化产业链条发展过程中各个环节的需求。若是对有能力的高等院校,不妨将教育与产业融合在一起,通过校企合作的有效方式,为培养茶文化方面的人才创设更多的实践机会,以使其能够迅速进入未来的社会角色。
第2篇:大学教育中的民族音乐文化传承
李展
民族音乐是我国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它是中华民族延续发展的精神动力之一。学校教育作为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领域,必须在当今多元文化的世界音乐教育中寻求新的定位。为了与世界音乐教育发展趋势相协调,我们应树立以民族音乐教育为本的观念,深化学校音乐教学改革,在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及教育生态环境等方面进行一系列的改革,真正求得中国民族音乐文化与人类音乐文化某种程度的“回归”与“统一”。
音乐历来被各民族视为最宝贵的文化财富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讲,音乐是一个民族情感的血脉,它不仅真切地记录了一个民族的呻吟、痛苦与欢乐,也寄托了一种文化的情思,其所涵盖的情感和精神往往就是这个民族的灵魂与思想,是这个民族智慧的发源地。可以说,民族音乐是最美、最富有完整人性内涵、最富于生活气息和民族个性形象的音乐文化范畴,它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一个民族的精神状态。如果说民族文化是民族本性、民族尊严及民族意志的标志,那么民族音乐文化则是民族本质最完美的音乐表现。通过一个民族的音乐,我们能够感受该民族的文化,进而加以了解;反之透过一个民族的文化,我们才能真正体验一个民族的音乐,并从整体上认识它。
当今社会是以精神文化作为第一资源的知识经济时代,高度重视的是人的健康与富有创造力的全面发展。民族文化特征,多元的文化概念,才是个性创造力、社会创造力发展的不竭源泉。因此,尊重、保护和继承民族文化,关注自己文化特性的发展,寻求本文化资源成为当今各国各族人民谋求发展、促进发展的基本国策。民族音乐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提升到了作为文化重要资源的高度而获得了应有的尊重。由于民族音乐文化的交流与传承不同于自然界的遗传与进化,其特质如审美情趣、音乐形式及价值观念等不可能通过生物遗传方式进行保存与传递,因此,它主要是通过人类特有的遗传机制——教育,使民族音乐文化得以延续和更新。
一、大学教育中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意义
学校教育作为当代教育活动的核心部分,是一个国家和民族音乐文化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它不仅是民族音乐文化的依托,更是当代各民族音乐文化最重要的传承领域。一个多世纪以来的中国音乐文化,由于受工业文明观念的影响,从一开始就失去了抵御能力,使其长期徘徊于西方文明的巨大阴影里。“学习音乐,以西方价值观念为标准,改造、重建中国音乐成为社会文化的主调。”[1]由此导致中国音乐文化和音乐主体的民族性逐渐消亡,国民的音乐评断价值观混乱以及某种程度上的民族自信心的削弱等。有人说在西方音乐进入我们的现代教育体制中并占主导地位的时候,我们的年轻人对民族音乐的感受力退化了,甚至消失了。为了改变民族音乐在我国音乐教育中的附属地位,使民族音乐在自身文化内部得到系统的传承,我们应当唤醒人们的“本土音乐文化意识”,积极寻求对策,增强现今学校民族音乐教育的活力,使民族音乐文化得以更好地传承。
二、大学教育中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理念与方法
(一)深化高师教学改革
高师作为培养学校教育师资的“工作母机”,是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理应以国民音乐教育为己任,以弘扬民族文化为天职。其培养的学生作为未来的音乐教师,是民族音乐的“活性文本”他们不仅需要具有正确的民族文化观念,良好的民族音乐素养,还应具有丰富的教学能力。然而,从培养师资的全国各类高师音乐教育的现状看,仍然采用以“德奥”为中心的欧洲音乐体制,“重西轻中”、“以西否中”的价值取向虽然在近年有所改观,但基本局面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扭转。因此,现有的高师音乐教育成为制约民族音乐在国民教育中地位的瓶颈。若想根本改变依托在异文化教育模式之上的中国音乐教育现状,唯有树立民族音乐文化在音乐课程中的根基地位,并以民族音乐为基础构建学校音乐教育系统工程,才是民族音乐在新世纪得以振兴的重要保障。
(二)建立中国音乐理论体系
我国民族音乐有其固有的创作方法,固有的音乐观念,固有的形态特征和固有的表现形式,在美学、史学、形态学等方面已形成自己固有的体系。由于长期以来,客观存在着“中轻西重”、“技重论轻”的现象,所以至今尚未建立中国民族音乐的理论体系。在当今世界文化、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发生巨大变革之际,为了彻底改变高师民族音乐教育现状,我们应以中国传统的语言、美学、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为其价值定位形成一套与西方音乐体系同样具有完整性、独立性而两者相互不可能取代的中国音乐理论体系。
(三)注重“文化中的传承”和“传承中的文化”
文化是人类为了不断满足自身的需要而创造出来的所有社会的和精神的,物质的和技术的价值的精华,它主要指的是“与人类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有关的方面”。[2]作为文化整体中的一部分,音乐是人类与人类的不同个体和各种群体创造的一种体现他们自身文化价值和文化特点的艺术形式。[3]刘承华先生在讲到中国音乐与其文化的联系时说过:“一种艺术的独特的美,植根于产生它的文化之中,文化是活的,是有无限生命力的和生发力的根,……音乐的最本源的动力正是文化与生命,只有把艺术的创造深深的扎根自身的生命冲动,生命感悟之中,才能创造出对别人的生命状态具有冲击力和震撼力的作品……要想使音乐的形式充分展示其固有的活力,只有借助文化这一艺术原创力的冲击才有可能。”[4]一种特定文化中的音乐,包容着其生成的历史、社会、文化背景以及意识、形态等多方面的内质。因此,当音乐被置于社会和文化语境中并作为文化的一部分,才能获得最佳的理解。在以往民族音乐的教学中,师生双方更多地注重音乐技艺表层的教学范式,在处理音乐本身的技术和文化之间的关系时,更多地注重前者而轻视后者,未着力于音乐作品的文化根基、文化渊源、文化内涵、文化审美心理的挖掘、理解及表现,“文化中的传承”是指把民族音乐放置于文化的脉络中传承,借助文化的多视角,从文化的各个方面来剖析音乐形象,解释音乐行为,将音乐技术与文化作为一个整体加以重视和关照;“传承中的文化”是指在民族音乐教学实践中,我们不仅应致力于音乐本体的传承,还应注重该音乐所蕴含的文化内涵的挖掘、阐释和讲授,超越所有的技能技巧的层面,达到对民族音乐文化知识的整合。
中国有着与西方迥然不同的音乐文化传统,有其独特的艺术观、美学观和哲学观。其传统艺术经过数千年的流程变异,早已形成自身独特的艺术个性。如讲究艺术作品的“气韵”与“意境”;强调艺术创作中的“风骨”和“神貌”;注重人与自然的“统一”和“交流”等。在民族音乐的教学中,教师一方面应将民族声乐、器乐理论及作品内涵等作为重要的传承内容向学生逐一讲解,共同分享中国文化中音乐所赋予的灵魂,另一方面应积极引导学生在掌握娴熟的演奏演唱技巧的同时,注重自身的文化修养的积淀。中国文化艺术源远流长,精品浩如烟海,只有深入民族文化的精髓,了解音乐产生时代的审美意识、音乐思想、才能准确把握作品的风格意蕴,进行个人的艺术阐释与表现。通过“文化中的传承”与“传承中的文化”使学生与本民族音乐文化建立密切的关系,这种宝贵的精神资源会成为其今后个性创造力持续发展的不竭源泉。
(四)注重中西音乐文化的比较
中西音乐是用两种不同的心态、行为和形态方式来表现乐感的。中国音乐在乐思的构建上,重情,重生命感受,它不单纯是作者思想感情的载体,还是对人与社会整体,人与自然生命之间和谐关系的阐释,而西方音乐更多地强调音乐逻辑的严谨与有序;在审美观念上,中国音乐强调虚拟性,在“虚”与“实”的矛盾结构中,强调更多的是与“实”的相互渗透与协调,而西方音乐着意于留下让听众可信的联想,追求一瞬间的真实;在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方面,中国音乐文化遵循的是崇尚自然“天人合一”的观念,而西方音乐则是“天人相对”;在结构感的追求上,中国音乐强调结构中的统一因素,追求音乐结构的重复和再现,而西方音乐强调结构中对比因素,追求音乐戏剧性的冲突;在音乐表演这一行为方式上,中国音乐崇尚即兴的表演行为,以致音乐想象可浪漫不羁,追求演奏的个性化,而西方音乐强调各种演奏法的规范训练,倡导经过充分准备的器乐表演行为,崇尚忠实于原作的二度创造。
通过对中西音乐文化的分析比较,使学生在平等地接受中西音乐的同时,把握民族音乐的深层文化体验,明确不应用他文化的标准作为衡量和判断本文化的依据,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相互借鉴与吸收。如在“基本乐理”、“视唱练耳”等课程中,可将中西音乐两种不同的节奏节拍概念、音感观、和谐观在相互比较中糅合;将中国音乐横向线性思维与西方音乐纵向乐思的表现形态进行对比吸收;在“歌曲作法”、“曲式与作品分析”等课程内容中,将中国音乐“同中求异”“相辅相成”的音乐结构原则与西方音乐的“异中求同”“相辅相成”的音乐结构原则进行结合使用;在讲授西方定量记谱法的同时,增加民族音乐的活性记谱内容等等。只有民族音乐在双文化中获得平衡和平等的地位,才能使得失去的母语重新回归。
(五)丰富教学形式,营造浓郁的民族音乐教育生态环境
教育离不开教育的生态环境。所谓教育的生态环境,就是以教育为中心,对教育的产生、存在和发展起着制约作用和调控作用的多维空间和多元环境系统。[5]为了让每一个学生浸润在民族音乐的母语环境中,以开放的心态吸收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在学校音乐教育中,应丰富教学形式,为学生营造浓郁的民族音乐教育的生态环境。
首先,请“原生态”的民间音乐重返校园。当今,我们所见所闻的民间音乐大多是经过“音乐人”加工、粉饰后的效果,它已经失去了太多民间音乐所蕴含的那种与生俱来的清新、质朴的“天然气质”。黄翔鹏先生曾指出:“依赖学院中的教学,我们不能不加警惕,在全新的传承关系中,是否已经孕育着某种丢弃本源的危机。”在纯正的民族民间音乐日益失落,甚至越来越找不到生存位置时,请乡土味极浓的民间音乐重返校园,是非常有意义的。例如,时常邀请民间音乐家、民间艺人为学校学生现场表演,使学生可以直接面对传统,了解它并感受它。这种请“原生态”民族音乐重返校园的尝试,不仅创造了一个尊重民间艺人、扶持民间艺人的良好社会氛围,还增加了我们与传统文化建立“血脉”般关系的信心。
其次,定期进行与音乐艺术相关的各种采风活动和民俗活动。人类的发展是人与人相互依存交流的结果,音乐教育中的价值也需要通过艺术行为——音乐实践活动得以实现。[6]在学校民族音乐教学中,应鼓励学生走出学校,面向社会,深入民间音乐社团,在民族音乐文化的大课堂里,感受民族音乐的丰富资源,身临其境地体验存活在人民群众中的优秀民族音乐。
再次,运用高科技视听手段,为民族音乐赋予多媒体、多视角特色,拉近传统审美和现代审美的距离。为了使民族音乐更好地普及,弘扬和发展,仅仅强调其根源性和本色是不够的,还应充分考虑当今音乐文化审美的社会心理背景。社会心理是一个时代的精神焦点,它透视出这个时代人们在艺术、道德、哲学及宗教等诸多社会因素中共同的趋势与取向。在倡导多元文化的今天,文化心理和文化结构呈现出多元格局。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应与现代音乐元素相结合,使民族音乐不仅保留其浓郁的中国民族音乐色彩又兼具时尚与流行的世界音乐风格,这样不仅填平传统与现代之间的鸿沟,还将拉近传统审美与现代审美的距离。因此在学校民族音乐教育中,我们可通过现代教学媒体及高科技的声、光、舞美等手段,注入符合时代审美习惯的视觉化元素,使学生在获得完美视听享受的同时,激发其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历经百年的东西方文化的撞击与交融是由表及里、由浅而深的过程,也是在不断失落自我中不断重新发现自我的过程。721世纪的中国民族音乐教育,必须在多元文化的世界音乐教育中寻求新的定位。只有彻底改变以往学校音乐教育所存在的弊端,深刻挖掘民族音乐的精神文化资源,才能真正求得中国民族音乐文化与人类音乐文化某种程度的“回归”与“统一”。
三、建立符合文化现状的教育体系
21世纪的中国音乐教育应当在中西音乐结合的基础上建立符合当代文化现状的音乐教育体系。中国音乐教育体系的构想和方案,应当需要在较长的历史时段中经过不断地积累和修订逐步完成。例如,音乐教育和音乐创作的关系问题,音乐教育的教材有赖于更多优秀的中国音乐作品的涌现,传统音乐的灵魂在于音乐的传统,而不能仅限于音乐的形式。钢琴是一种外来乐器,如果在钢琴音乐作品中更多地体现出中国传统音乐的风格内涵,并普遍施之于音乐教学,那么,现代的中国音乐教育将远远胜出于近代音乐教育的借鉴西方音乐教育的模式。我国历史上不乏“华戎兼采”的范例。又如,中国传统音乐教育模式中,有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如“大司乐”培养人的全面文化素质的经验,“乐府”采风制度的传统,“大乐属”音乐教学的竞争机制,“国立音专”坚持高质量的教学管理等等,都是我们在思考21世纪中国音乐教育如何定位的参考依据。在音乐教育中体现民族性,建立中国传统音乐理论体系和中国音乐教育体系,首先应注重音乐教育本身各环节的建设与实践。
综观20世纪中国传统音乐教学的状况,我国音乐界的前辈们虽然曾经历过借鉴欧美音乐教育体制和借鉴苏联音乐教育体制的两个阶段,但是并没有放弃对于中国传统音乐演奏技巧和传统音乐理论的研究、教学,并且使之逐步发展,逐步前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培养了大批人才,促进了传统音乐演奏和理论学术水平的提高。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借鉴或搬用欧洲音乐理论体系,客观存在的“西重中轻”的一元文化的理念,因此至今尚未建立中国传统音乐的理论体系。我们在观念上的某些误区,造成了对中国音乐的某些误解。为了正确地理解中国传统音乐,在与世界各民族、各国音乐的比较对照中,客观冷静地对中国民族音乐的各个方面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努力建立中国民族音乐的理论体系。并且在此基础上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音乐教育体系。将民族音乐文化资源引入学校教育中来。民族音乐文化资源有两大支流,一是现在尚存的民族民间音乐的发源地,一是建国50年来我国专业音乐工作者在挖掘整理民族音乐方面取得的成果,例如中国民族音乐集成等方面的成果。
那么,如何在学校教育中体现民族性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点入手:
(一)转变观念
1992年12月,由国家教委艺术委员会和中国音协音乐教育委员会联合召开的第六届国民音乐教育研讨会,提出了:“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问题。“母语音乐教育”的提出,不排斥在高等音乐院校中已存在的西方音乐课程,而是要求构建独立于西方音乐的中国传统音乐课程系统,并取得相应的平等的价值地位。
首先,在思想观念上承认民族平等,在中国音乐教育中,提倡优秀的传统音乐、乡土音乐都有其存在的客观基础和必要性,并在中国音乐教育中,提倡优秀的传统音乐、乡土音乐进课堂,使优秀的传统音乐、乡土音乐与本国本民族其他的优秀音乐作品、他国他民族的优秀音乐作品,一同成为哺育青少年成长的精神食粮。同时,用科学的传统音乐理论来教育青少年学生,使他们能用正确的观点来认识和理解中国传统音乐。
(二)改革课程
对于传统音乐的课程建设及其安排,在高等艺术院校的专业音乐教育中,首先是共同基础课的传统音乐内容,建设传统音乐课程体系,将中国乐理、中国音乐史、中国传统音乐概论、中国传统音乐论文精选、民间音乐、中国器乐演奏作为必修课,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培养人的音乐思维和掌握音乐风格上。第二,建设各专业的传统音乐课程。各专业现有的传统音乐学习是很不均衡的。例如音乐学专业,除已有的中国音乐史、民族民间音乐、中国音乐美学(有的院校设立)之外,还应包括宫廷音乐、文人音乐、宗教音乐与祭祀音乐在内的传统音乐进行全面的教学与研究;作曲专业要建设中国传统的作曲技法课程;表演专业的传统音乐教育,应通过对民间声乐(包括民歌、戏曲、曲艺)与民间器乐(包括全国各代表性乐器种类)的学习,把重点放在对音乐风格的掌握和运用上,学习民族器乐的学生是否可以一专多能。对于“传统”要有历史的、发展的观念。传统,作为“世代相传、具有特点的社会因素,如文化、道德、思想、制度等”。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并在稳定发展的基础上,形成一定的模式。但是从另一方面看,传统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变异性也是它的一个重要特征。传统的稳定性使之得以延续,传统的变异性又使之得以发展,以适应新的形势和条件。“传统是一条河流”,它从远古奔腾而来,向着未来滚滚而去,既古老又年轻。对于中国音乐的“传统”,我们应当既看到它的相对的稳定性,又要承认其变异性,既看到它在世代相传中所形成的古老传统及其音乐形态特征,并及时加以总结、升华,使无论是成功的经验或是失败的教训,都成为我们的宝贵财富。
(三)改善生态环境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社会经济的转型,传统音乐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某些传统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使原来与之相伴的民俗音乐失去了存在的根基。比如用机帆船代替木头船,使原来伴随着上滩拉牵劳动的船夫号子失去了存在的必要;男女婚姻自主代替包办婚姻,改变了哭嫁歌所赖以存在的社会基础等等。因此,对于这些音乐体裁形式及其作品,或承认现实,任其消亡;或进行抢救,予以保存;或变换生存方式,使其脱离原来的演唱环境,搬上舞台,变成音乐会节目。
也有一些传统音乐形式,比如西安古乐、福建南音、京剧、昆曲等,本身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和历史价值、学术价值,但是,由于宣传不够,群众没有更多接触它们的机会,对它们不熟悉,不理解,不具备基本的欣赏常识,这就要求我们改善其生态环境。比如通过各种宣传手段普及基本常识,走进入们的生活;恢复各种有意义的民俗活动,在民俗文化、民俗音乐的大课堂,如果各地每年有几次健康有益的民俗活动,无论是对于一般的知识分子,还是专业音乐工作者、音乐教育工作者来说,都是十分宝贵的财富。
总之,大学教育是当代教育的重中之重,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也需要青年一代为之付出更多努力。音乐教育观念的更新,是一种崭新的音乐教育模式形成的先导,它不仅属于音乐教育者思考的领域,也需要政府方针决策的引导及媒体的宣传,更需要全社会的共识。在大学教育中凸显出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的重要性,这是我国音乐文化继承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