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影响

摘要:目前,我国预算会计制度正面临新一轮的改革。预算会计制度的改革有利于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质量,促进行政事业单位长远发展。现对我国行政单位预算会计制度实施现状进行了阐述,分析了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影响,并提出了强化资产折旧的管理;科学采用权责发生制;完善财务报告制度等建议。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制度;影响分析

中图分类号:F23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9)01-0102-02

预算会计制度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得到了广泛地应用,是我国会计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发展模式逐渐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为了更好地满足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额的需求,我国财政部曾在1983年和1988年改革预算会计制度。[1]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国际化是我国会计制度的发展趋势。加之政府职能转变、财政制度的变革,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工作势在必行。

一、我国行政单位预算会计制度的不足

(一)从业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现阶段,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大部分从业人员的年龄较大,虽然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但是他们的思想观念仍较为传统,对新事物的会计处理仍采用老一套的方法,影响了会计核算的结果。与此同时,行政事业单位并未对会计人员开展定期培训,财务人员不能及时了解最新财务信息,操作能力也未得到显著的提升,造成会计人员容易出现工作纰漏,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利益。

(二)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信息的透明度低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迈向了新高度。然而,经济快速发展虽然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但也破坏了环境。面对这一情况,中央政府提倡节能减排、生态建设的理念,我国社会经济步入转型时期。又因为我国行政管理部门职能转变,这对我国行政事业范围预算会计制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阶段,我国各个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报表体系存在显著的区别,缺乏一套标准化、系统化的事业单位会计报表体系,会计报表无法全面反映事业单位的客观情况。部分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方式不合理,会计报表并未全面反映事业单位资产、负债等情况,披露的财务信息有限,[2]社会公众难以通过会计报表了解事业单位,也加剧了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

(三)改革理念较为落后

虽然我国近年来已经对预算会计制度进行了完善,但是收效甚微。这主要是因为改革人员对预算会计下制度认识不足,改革观念较为落后,导致预算会计制度的改革措施并未全面贯彻落实。部分行政事业单位人员责任意思不强,并未积极宣传与落实预算会计制度的改革措施。

(四)预算会计制度的时效性问题

随着新财政政策的实施,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在购买固定资产、支付薪酬等过程中,财政部门按照相关规定支付货款或发放工资。这表示收入、费用的变化以及货币资金的变化都可表示为事业单位的财政资金。在现行的预算会计制度下,试点需要同时兼顾同一会计制度与改革制度,影响了中央与试点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在购买固定资产时,采购票据与固定资产并未同时达到,或者采用分期付款的方式,这会对该项固定资产的入账时间、金额造成一定的影响。[3]与此同时,我国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实行收付实现制,这一制度使预算会计制度不能真实、客观地反映事业单位各部门、各个事物的预算。

二、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影响

(一)对政府采购制度的影响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一般由财政部门管理与支付,财政部门在管理资金与支付资金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资金流动问题。行政事业单位采购材料、固定资产主要由采购部门管理,货款的支付主要是由财政部门负责。对预算会计制度进行改革可使财政资金混乱现象大幅减少,明确预算资金与其它资金的界限,避免混淆。[4]改革后,财政部门统一管理预算资金以及其他资金,进一步规范行政事业单位的采购行为,提升预算支出的透明度,有效遏制腐败问题。政府集中采购可以明确财政资金的流向,减少财政资金的浪费,有利于行政事业单位的成本控制。

(二)对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影响

政府在改革后的预算会计制度中发挥主导作用,政府会计是未来预算会计制度的发展方向,也是预算会计制度的改革重点。预算会计制度的改革会影响我国事业单位现行的会计体系,使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逐渐与总预算会计制度有机结合。政府会计制度有助于国家的宏观管理,提供更为全面的营运业绩等数据,提升使用者经济决策的正确性。预算会计制度的变革会使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性质逐渐转变为非盈利性质,旨在为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诸如学校会计等。结合国外经验,我国需要合理、科学地制定权责机制,明确事业单位各部门职责,强化职员责任意识,提升财务人员的职业素养。

(三)对部门预算改革的影响

如果行政事业单位总预算会计制度发生较大的变化,事业单位的各个部门也会发生较大的变化。在改革过程中,事业单位部门需要明确制定工作计划,提升工作效率,与预算会计制度的改革方向相适应。各个部门还需要改变原有的会计体系,明确分工。将部门的全部的资金活动归纳至部门会计核算制度中,实施统一管理,合理、科学地增加会计科目。这一变化使事业单位部门核算更为准确,减少资金混乱问题的出现。在部门编制方面,相关人员需要认真研究,合理规避风险。随着预算会计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开始尝试零基础预算,这对部门预算编制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在预算会计制度改革的作用下,资产入账的时间、金额得以明确规定,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客观、准确。

(四)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应用

该制度是指财政资金的收入与支出都需经过国库账户进行,这一制度在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我国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与政府采购制度相呼应。两者的有效结合可以弥补其他资金管理的缺陷。政府采购制度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二者的高度结合能够确保行政事业单位支出的合理性、安全性以及公正性,使行政事业单位材料采购、固定资产采购等业务公开进行,遏制了采购环节的腐败现象。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后,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发生了重大的變革,事业单位的费用需要经过财政部门的审批后才可报销。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有效解决了资金多方管理的问题,充盈了国库资金,有利于财政资金的调度,使资金的使用效率显著提升。同时,资金统一管理使事业单位短期借款的金额明显减少,节约了资金的运行成本。预算执行前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审核,资金的收入与支出都需经过统一的账户,最大限度地防止财政资金被挪用、占用,进一步打击腐败现象。三、预算会计制度改革的建议

(一)强化资产折旧的管理

现阶段,收付实现制被普遍地应用于我国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尤其是固定资产的核算。在这一制度下,采购、安装固定资产的费用都计入支出,不计提折旧,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难以被准确地反映,[5]不利于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高效管理。现认为,固定资产在采购环节与安装环节都应计入“固定资产”会计科目。借鉴企业固定资产会计核算方式,有助于事业单位进一步了解各项支出,准确认知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减少重复购置资产的现象。

(二)科学采用权责发生制

国外对于权责发生制的研究较早,部分国家已经完全实行权责发生制,但是絕大多数国家在改革过程中难以避免地出现了成本高、执行难的问题,只有少数国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伴随着预算会计制度的改革,我国应对传统的收付实现制进行变革,科学引入权责发生制,即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并用,可以根据每个行政事业单位的具体情况合理调整,即行政事业单位月末或季末的会计核算可以采用收付实现制,但年末核算需要采用权责发生制,并提供相关财务报告。与此同时,事业单位可以设置一定数量的资产负债账户,这些账户统一采用权责发生制进行核算。[6]部分特殊性的支出,如资本性支出需完善社会资产,会计核算时需要“两步走”,预算的收入与支出采用收付实现制核算,固定资产、产权的变化采用权责发生制。

(三)完善财务报告制度

应建立健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报表体系。目前,我国各个行政事业单位缺乏一套标准化、系统化的事业单位会计报表体系,会计报表无法全面反映事业单位的客观情况。部分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方式不合理,会计报表并未全面反映事业单位资产、负债等情况。针对这一问题,事业单位会计在月末、季末时可以不结转收支余额,年末进行统一结转。统一事业单位收入支出表的格式,科学划分会计科目,进一步细化,提升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报表的公开度。附注是会计报表的重要内容,建议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基本情况应该被纳入到会计报表附注中,社会公众可以通过会计报表了解更多的信息,更好地对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进行监督。

综上所述,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后,财政部门统一管理预算资金以及其他资金,有助于进一步规范行政事业单位的采购行为,提升预算支出的透明度,有效遏制腐败问题。政府集中采购可以明确财政资金的流向,减少财政资金的浪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下载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