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趋势研究与对策

摘要:电子商务在农村的蓬勃发展,有效地解决了农民增收的基本问题,但是农村电子商务总体来讲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还存在诸多发展瓶颈,如农民受教育水平较低、品牌意识不强等问题。从政策配套、教育培训、基础设施建设3个方面,提出了关于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瓶颈;发展对策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相对于城市来讲,农村发展速度较慢,“三农”问题成为困扰我国全面发展的基础问题。多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重点突出“三农”问题,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农业农村工作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按照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创新驱动的总要求,继续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全面推进农村法治建设,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努力在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上挖掘新潜力,在优化农业结构上开辟新途径,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寻求新突破,在促进农民增收上获得新成效,在建设新农村上迈出新步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1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当电子商务大幅改变城市居民的消费习惯和创业方向时,各电商平台不约而同地把目光转向了城市之外的广大农村。经过最近几年的发展和渗透,中国农民也成了电商大潮中的弄潮儿。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阿里研究中心发布的《阿里农产品电子商务白皮书》中称,至2014年,阿里平台上,经营农产品的卖家数量为76.21万个,2014年在阿里平台上完成农产品销售额为483.02亿元,较2013年增长69.83%。由此可见,电子商务为解决农民增收、农业信息化等农村问题提供了一条康庄大道。

电子商务一方面让农副产品可以走出农村,增加农民收入,另一方面也让当前阶段农村人才流失严重的问题得到缓解,让返乡农民工以及失地农民有了创业平台,甚至吸引城市人口来农村创业。文献[1]认为,农民创业是农民特有的一种劳动形式,是农民依托家庭组织(或者亲戚朋友关系形成的松散的非正式组织)或者创建新的组织,通过投入一定的生产资本,依托农村,通过扩大现有的生产规模或者从事新的生产活动,开展一项新的事业以实现财富增加并谋求发展的过程。农民电子商务创业是指农民依托农村,利用互联网开展商品交易以实现财富增加并谋求发展的过程。

多年来,中国农业一直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品质很好的农副产品卖不出好价钱;二是各地都有当地的特色农副产品,但受地域限制无法推广到全国各地。电子商务可以突破时空界限,在大山里的优质农副产品与世界各地的消费者之间架起交易的桥梁,进而有效解决上述两个问题。所以,农村电子商务将是提高农民收入进而解决“三农”问题有效途径之一。2015年7月阿里研究院发布《小县域大生态—2014年县域暨农村电商数据解读》报告中称,“亿元淘宝县”超过300个,遍及国内25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县域发出和收到的包裹超过45亿件,直接带动了快递、仓储、培训、客服、质检、运营、摄影、财务、美工等各个相关产业的长足发展。

2我国农村电子商务面临的发展瓶颈

目前,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已经取得了快速发展,但是面临着许多发展瓶颈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农村互联网普及率较低

据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2014年我国农村网民规模达1.78亿人,城市网民规模为4.7亿人,城乡互联网普及率依然相差34个百分点。相对于城市来说,在人口素质、基础设施等方面农村边远地区还存在较大的差距。2015年4月,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经济形势座谈会,专门指示有关部门要尽快落实提高网速、降低资费的国家部署。可以想象,随着4G的普及、资费的降低,农村电子商务将再次迎来新的飞跃。

2.2农村物流基础设施薄弱

农村物流是指以农村为发货地或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它是为了满足农村居民生产、生活及其他经济社会活动的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回收及信息处理等服务功能进行有机组合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它涵盖从农产品生产到销售消费一系列活动的全过程,同时也涵盖了农村居民日常生活消费品和生产社会活动消费品从采购到消费一系列活动的全过程,以及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活动所产生的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全过程[2]。

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包括包装、流通加工、运输、装卸搬运、信息处理等在内的每一项物流功能的具体实现,都有赖于物流的基础设施和物流技术水平。农产品的生产季节性强,鲜活产品数量多,不易储藏运输,这就对农村物流基础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当前我国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缺乏物流资源集聚基地,运输组织固有场所较少,难以整合物流资源,不利于节约成本和提升效率,从而导致物流服务效率低下,服务水平不高[3]。

2.3细分化与专业化程度不高

电子商务正朝着细分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农民凭着优质的农产品在交易平台上迈出第一步之后,随着交易量的上升,必然遇到管理方面的问题,包括人才匮乏问题、扩大产能问题、成本控制问题、企业管理问题等。从产业链来讲,生产、销售、运输各个环节都需要专业的人才来管理,广大农民以家庭为单位的电子商务在起步之后,纷纷在原产地组建了“合作社”,集众人的智慧来做大做强。但是,相对城市来讲,目前在产品策划、产品包装、企业管理、仓储管理、物流管理等各个环节的专业人才都非常缺乏。

农民对产品质量的把控水平还比较低,质量标准、管理标准意识不强,达不到客户的质量要求,农村电商需要的是“电商人+农民”的组合体,前者是从事网络电商的专业人士,后者是从事农副产品生产的人,随着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这样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量将越来越大。

2.4品牌意识不强难以形成规模

简单地讲,品牌是指消费者对产品及产品系列的认知程度。品牌是人们对一个企业及其产品、售后服务、文化价值的一种评价和认知,是一种信任。

农民手中的农副产品,胜在天然无污染,但是,如何在商品数量浩如烟海的电子商务平台上脱颖而出,使消费者能在搜索结果中找到并买下,光靠品质是不行的。细数电子商务平台上所谓的“爆款”产品,无不是经过精心的品牌策划、精美的产品包装及动人的故事叙述而引人关注的。有人说,某种程度上“刁钻”的顾客买的不是商品,而是品牌,是有一定道理的。大多数农民在电商平台上无法有效推广其产品或者无法扩大规模,主要在于对品牌的培育不力,一方面品牌意识不强,另一方面品牌设计策划能力不足。

2.5创业所需资金难以解决

农村电子商务正处于起步阶段,除了急需专业人才之外,也急需资金的支持。传统银行多年以来在“三农”方面,特别是小额贷款方面几乎没有建树。所以,前几年由于监管不足,在农村发生了多起非法集资事件,对农村的正常商业活动尤其是农民创业的打击是巨大的。现阶段,随着小额贷款和P2P金融的兴起,有些有识之士把目光投向了农村及农业生产环节,但总体来讲,上述融资渠道尚未健全,很难在短时间内见到成效。所以,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所需资金的问题在一段时间内将严重制约其发展。

2.6缺乏有效的配套政策

农村电子商务正在高速发展时期,人才问题、资金问题都会随着市场的调配而逐步得到解决。无论是从眼前来看还是从长远来讲,国家及地方的政策(包括土地流转政策、科技人才下乡政策等)才是农村电子商务长期、健康、高速发展的保障。

有些先富起来的农民,正在努力谋求做大做强,其关键的问题是人才问题。比如,山西省汾西县是有名的煤炭资源县,过去靠煤炭养家致富,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现在所有的煤矿都关闭了,当地农民就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在山坡上种植优质梨树,以期利用电子商务平台推销其产品,但是面临的首要问题是没有相关专家的长期驻地指导,其次是第一线的技术人才匮乏,年轻劳动力不足、资金不足等问题,导致项目进展缓慢,濒临破产的边缘。

近年来,随着大学毕业生数量的激增,城市的就业压力增大,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尤其是农村出身的大学生,毕业之后回到原籍谋求生计,这些人正是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非常好的人才。国家的扶持资金不能老是像发福利一样发给农民,而应出台长效的保障扶持政策,通过国家的扶持资金,使农民个人和集体实现自身造血功能。

3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措施

综上所述,农村电子商务正在蓬勃发展,但是目前还存在不少问题,为了更好地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促进农民增收,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3.1通过政策扶持为人才和资金投向农村提供便利条件

解决“三农”问题,不能单靠农民,需要鼓励社会各行各业的人才投入到新农村建设中去。要允许在职科研人员在规定的年限内停薪留职到农村创业;给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全产业链进行免税、减税扶持;在大学和高职高专等培训机构设立相关“农业+电子商务”专业,定向培训;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强针对“三农”的小额贷款支持。如何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席卷农村,就必须出台相关政策,解放人才和资金问题,使之能够无障碍地投入到农村去。

3.2通过培训加强农民电子商务方面的素质

农民和回乡大学生可以做好以家庭为单位的电子商务“店主”,但是在现阶段无法担当起农村电子商务做大做强的重任,主要问题在于他们在电子商务方面的素质不够、专业程度不够,政府和商业培训机构应该把目光更多地投入到农民身上。农民由于自身受教育程度较低,自学能力不强,更需要这方面专业知识的培训。另外,农民通过辛勤耕作,收获了优质农产品,即便不做电子商务,也可以利用电子商务平台查询整体的价格走势,以免受到不必要的损失。所以,电子商务的意识和素质对农民来讲也非常重要。

3.3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下载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