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孙建伟
摘要:为了解决毕业生进入企业后不能很快融入企业生产过程的问题,很多职业院校和企业建立合作,让学生在学习阶段就开始熟悉企业的工作环境。校企合作的方式已经被学校和企业双方认可。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不同地域、不同专业校企合作情况也有一定差别,计算机专业校企合作受区域环境的影响更为突出。本文提出了在软件项目资源相对匮乏的区域建立校企合作的一种途径。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校企合作培养模式“3+2”工作模式
一、何为校企合作
现在的高等职业教育下的学生大多数时间在学习基础理论知识,技能锻炼时间相对较少。即使学校开设了相关技能锻炼课程或实践,也往往和企业的真实工作过程有很大差距。这就造成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差,学生毕业后往往不能很快融入企业的工作过程。因此,现在很多职业院校在教学过程中,以校企合作的模式开展学生的实践教育活动,让学生提前接触和融入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校企合作是学校和企业之间在资源、技术、科研、学生就业等各方面进行的多层次的合作,综合企业和学校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以培养适应企业生产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为目的的一种教学模式。
二、校企合作的现状
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不同地域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的状况各不相同,同一所职业院校不同专业的校企合作情况也有一定差别。经济欠发达的三四线城市计算机软件公司相对较少,软件项目资源不足,软件公司对职业院校的毕业生认可度低。但是在职业院校工作的计算机相关专业教师一般具有研究生学历,无论是知识能力水平还是实践动手能力都很高,这又给校企合作增加了可能性。正是基于这种现状,本文提出了计算机专业建立校企合作的一种途径。
三、校企合作的建立途径
目前计算机专业可以通过多个方面进行校企合作、深度融合。其中最重要的一种方式是实现“引校入企、引企入校”的合作模式。学校在学生学习阶段的末期,利用软件开发公司真实的软件项目培训锻炼学生。学生在项目开发过程中,既掌握了相应的专业知识和开发技能,又慢慢适应了企业的工作环境。笔者认为,实现“引校入企、引企入校”的关键是职业院校的教师能够解决企业生产过程遇到的实际问题,企业认可我们的教师。建立校企合作的具体途径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1.让企业认可我们的老师
教师可以通过网络等手段了解某个企业某一招聘岗位的技术要求,然后按照这些要求储备技术,保证进入到企业能够立即投入到工作状态。之后,教师应聘相应企业岗位,在企业全职工作3~6个月时间,为企业带来效益,获得企业认可。
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意两点,一点是进入企业工作的教师人数不能太多,一定要保证完成学校的正常教学任务;另外一点是进入企业工作的教师的专业技术能力、综合业务素质等各方面一定要强,最终能够获得企业的认可。
2.让企业认可我们的学生
教师获得企业的认可后,可以采取“3+2”的工作模式,在企业兼职工作,每周3天,如果已经有学生进入企业,教师同时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企业;其余2天,按照企业需要的技术培训学生,以企业的实际项目锻炼学生,最终让学生达到入职即可工作的程度。然后在培训的学生中选取技术能力强、业务水平高的学生推荐到企业工作。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更快地适应企业的需要,尽快进入工作状态,逐渐让企业认可学生。
3.“走出去、引进来”,建立长期校企合作关系
教师到企业任职,不但能提高自身技能,还能解决企业生产问题,为企业带来效益。学校还可以从企业引入需要的专业技术人员来培训学生,解决师资不足的问题,最终实现学生、学校、企业多方共赢,建立长期校企合作关系。
四、校企合作的目标
校企合作最主要的目标是培训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使其具备入职即能工作的能力素养,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同时,学校可以通过校企合作培训提高师资力量,积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经验,有实力的学校还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优势,建立集教学科研生产于一体的生产实践教学基地,实现更高层次上的“校企合作”。
在日本,职业教育被称为“企业眼中的教育”;在德国,职业教育被称为是“企业手中的教育”;在中国,随着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体系的逐步完善,职业教育必将成为“企业心中的教育”。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杨玉蓓.应用型计算机专业的校企合作模式的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4(8).
[2]吴德建.校企合作办学过程中的几个问题的思考[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2(12).
[3]刘琳,宗永升.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研究[J].计算机工程应用技术,2014(4).
(作者单位:山东水利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