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治理雾霾需釜底抽薪

陈涤

“今儿吸雾霾了吗”,网友聊天的时候,通常先做这样的问候———“雾是故乡厚,霾是北京纯”。

10 月8日,北京、保定等城市启动重污染天气“黄色预警”,天津市启动重污染天气“蓝色预警”;10 月9日,北京市将预警级别提升至“橙色”。相比于往年,这次雾霾天气来得早,程度也更严重。针对这次雾霾,环保部很快派出6 个督察组,奔赴京津冀8 个城市,对各地重污染天气应急工作进行专项督察。具体的数据和案例说明,一些地方政府在污染面前,并未充分尽到职责,存在应急机制形式大于内容、应急预案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不强等诸多问题。而一个引人深思的事实就是,多地环保局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造成雾霾的污染源他们管不了。

当我们看到这样的报道,头脑中第一个反应就是政府部门“不作为”。可是如果进一步深思,我们就会发现,这话恐怕也道出了一部分实情。雾霾形成至今,绝不仅仅是环保问题,体制方面的欠缺也难辞其咎。

为何环保局长们“管不了雾霾”?答案并不复杂。为了营造政绩以及个人的升迁,一些地方政府的领导仍在盲目追捧GDP 增速,对于能带来巨额税收的“三高”企业往往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各地的环保局即使想管,但因受到地方政府领导的制衡,且没有直接关停污染企业的权利,也只能是“能管的不想管,想管的管不了”。因此,现行的政府管理体制导致环保局成为治霾不力的替罪羊。

环保部门在“三高”企业这样的污染源面前束手无策,短期看是配合了地方主政者对GDP 的追求,服务了地方经济建设的大局。殊不知,这种对自然环境的戕害,是对地方可持续发展的最大伤害,事关后代子孙的发展空间。习近平总书记早就指出,不能再简单以GDP 增长率论英雄。以牺牲环境来追求短期的利益,无异于杀鸡取卵。

有专家估计,按照目前的经济发展模式和技术水平,中国要从根本上治理好雾霾需要20-30 年时间。即使是采取最严厉的措施,采用最先进的技术,最快地实现经济结构转型,奇迹性的改善环境,也需要15-20 年左右时间。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唯一的办法是治标和治本双管齐下。像机动车限号、建筑工地停工、污染企业限产停产等办法只能是指标,治本方面则需釜底抽薪,破除唯GDP 论,不断改进对官员的评价方法,增加类似雾霾治理等环境问题在政府主要领导人考核、升迁中的比重,促使其在对待环境治理的态度上从“不想管”转向“主动管”。同时动员公众广泛参与、促进信息公开,从根本上解决企业环境违法成本低,环保部门执法乏力的现状。

除了行政手段,经济手段也是治理雾霾的一大利器。应该适时开征环境税,把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物等污染物排放纳入环境税的征收范围,同时考虑将二氧化碳也纳入征收范围。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企业发展绿色产业、环保产业的动力。

消除雾霾注定是一场持久战,也是对政府执政能力的考验。只有治标和治本双管齐下,我们将来才可能享受到蓝天白云。

大气污染不限于“一城一池”,其治理也并非“一朝一夕”,治霾形势依旧严峻。当前,环境承载与污染排放失衡,在业内专家看来,是“资源”和“消费”冲突的延续。

下载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