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娟 莉
(郑州大学商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01)
摘 要:高校是培养高素质创新性人才的主要基地,课堂教学是高校教育的主要场所。但是现实中高校课堂教学的情况并不容乐观,因此基于教师的角度,从教学观念、教学态度、教学能力、教学时间和精力几方面阐述了高校教学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了解决策略,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课堂教学;教学质量;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06.024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农村公共品供给效果评估研究”(项目编号:13CJY115)
收稿日期:2015-01-16
0 引言
教学是教师从始至终的角色任务,更是教师职业的本质所在,而大学教学是高校教师学术角色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最基本的途径和手段,是教育质量形成的重要源头和基础,是普及知识、提高学生能力、扩展思维方式等的主要渠道,更是学生基本素质形成与健全人格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在现实中,由于受到社会需求与市场推动的双重作用,高校教学功能逐渐被削弱,而科研与社会服务功能却持续升温,高校教师评价更多的以科研成果为主,职称晋升、薪金、奖励等都直接与科研挂钩,教师将更多的时间、精力投入到了科研上,教师的教学职责不断被弱化,若此现象不能改变,如此持续下去,高校的教学功能将可能被边缘化。因此,高校教学并不容乐观。高校培养的部分大学生缺乏应对和处理现实生活中遇到复杂问题的能力,不能适应社会需求、工作上缺乏积极性,更为严重的出现了道德问题与心理问题等。于是,高校的教学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纵观目前的研究进展,学界对教学质量、教学模式、教学改革、教学方法、教学体系、教学评价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硕果累累。高校是学生们经过十几年的寒窗苦读进入高等学府接受高等教育的地方,高校工作的重心是提高教学质量,教学质量的高低主要与教师的教学投入相关,教学投入与院校类型呈现出相符的特征,但从整体上看我国高校教师教学投入总量偏低,同时教师教学投入在不同的性别、年龄、学位、职称、院校层次上表现出不均衡性。高校教师课堂教学无论是从整体上看还是从不同方面看都是比较有效的,有效程度高低依次是教学态度、教学组织、教学表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但是目前的课堂教学也表现出不容乐观的地方,主要表现为教学管理制度、评价制度、领导重视程度、课程与教材、教师的知识能力结构,这主要是由教学管理不完善、评价机制不合理、管理者认识偏差与重视不够、教师认识错位和积极性低、工作时间和精力有限、课程与教材体系僵化等原因造成的。我国高校层次虽有差异性,但教学模式呈现出同质化倾向,主要体现在教学理念、教学行为、教学评价等方面,主要是由认识不明确、创新缺乏内在动力、与社会实践及其科学发展前沿相疏离、缺乏必要的制度环境等原因造成的。为了建设高水平的大学,必须改变教学模式同质化现象,创新教学理念,构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开放式教学内容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但从我国高校教学方法改革的情况来看,教学方法改革步履维艰。因此,改革教学方法,就必须注重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学习兴趣,实现教学范式的转变。此外,也有学者研究了高校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教学与科研在多个维度上具有性质上的差异,教学与科研呈正相关关系,科研对教学的促进作用大于教学对科研的促进作用。
1 高校教学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作为我国教育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开展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健全人格发展、答疑解惑等教学。但是现实中高校课堂教学的情况并不容乐观,教师感觉上课成了一种负担,学生想法设法找各种理由逃课,这样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教学过程应该是教学相长、师生互动的过程,而现实中的课堂只有教师娓娓道来、学生无动于衷,与此同时,很多教师都困惑为什么现在的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对自己的学业毫不关心。因此,应革新与发展教学策略和模式以促进学生学习,博耶认为教学的重点“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而是向学生提供透过探究来学习的机会”。主要基于教师角度探讨高校教学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教师是教学的实践主体,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目标的实现最终还是要通过学生来实现。“教”是为了“学”,“学”的质量体现“教”的质量。因此,教师的主体地位很重要,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1.1 教学观念
从目前高校的教学情况来看,教师教学观念普遍落后,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如缺乏教学方法的创新观、教学形式的多样观、教学内容的生成观、教学过程的探索观等。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上,多数教师习惯采用单一的教学方式——讲授,不具有个性化特征,缺乏多样化方法的实施,课堂讨论、实验法等方法的运用过少;部分教师照本宣科、没有激情、语言单调、枯燥、乏味、没有轻重缓急与抑扬顿挫等,导致学生对教师的教学不满意。在教学内容上,教师所传授的内容不能适应和满足学生和社会对知识、能力的需求,原因可能有教学内容不能追踪前沿问题或学术性问题、有些教师仅擅长于理论而缺乏实践经验、有些教师不能很好地将教学和自己的科研结合起来、有些教师缺乏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等。在教学过程中,近些年来由于扩招而导致学生数量大、教学班级人数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面向全体、兼顾差异性、只能兼顾少数学生的需求;另外,课堂教学安排较为松散、不紧凑、时间利用效率低下,部分老师不善于鼓励学生提问、扩展学生的思维。
1.2 教学态度
教师教学能力、教学效果如何先撇开不谈,作为教师,必须具有正确的教学观念和端正的教学态度。教学态度的端正与否直接影响了教学的整个过程,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较大的影响。部分教师以一种被动、消极的心态执行既定的课程计划与培养计划,这必然形成按照课程或者教材进行教学的态度,不愿接受新兴事物、新方法、新观点、新知识等,严重影响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1.3 教学能力
教师“教”的好与坏主要是通过学生“学”的好坏去衡量。教师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教学质量的高低。教师要有好的教学能力就需要教师熟悉研究的过程与方法、有较强的研究能力和与外界联系的能力,具有自我探究、自我发现、自我解决教学问题的能力,而现实中部分高校教师正是由于缺乏这些能力,导致教学能力低下。
1.4 教学时间和精力
教学质量的高低及其教学效果如何都直接与教师投入教学的时间和精力是息息相关的。一方面,在每次上课前,教师都需要查阅相关的资料,认真做好每一节的教授内容的准备工作,这需要话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如果部分教学内容是以案例或者实际问题为主的,那么教师在查阅筛选或者自己撰写案例或者实际问题时,就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如果教学以讨论的形式为主,教师则需要花费好几倍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分组指导;另一方面,教师在科研上也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但毕竟时间和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所以,高校教师花费在教学上的时间和精力也是有限的。
2 策略
教学要取得好的效果,教师就必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尽可能的使课堂充满活力和生机,使课堂教学生动有趣,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勇于讨论、乐于思考。
2.1 更新教学内容,合理组织教学环节
首先,高校教师应对课程纲要精雕细刻,因为好的教学是从课程与教学的设计入手。课程纲要为课程设计提供了整体蓝图,并勾勒了教学设计,这里面需要体现学生期望获取什么知识、希望怎样的学习方式等;其次,更新教学内容,尽可能的使教学内容与国际化接轨。为了适应国际化发展的需要,高校的教学也应向国际化靠拢,利用国际教育资源,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设计,完善知识结构,不断学习、消化和吸收国外先进知识和最新研究成果,只有这样教学内容才会更前沿、更丰富,学生才能更好地把握国际化进程及其趋势,开阔视野,发散思维;最后,备好每一节课,合理组织教学环节。高校教师在课程讲授过程中,可以不断转变教学方式,随意创造一些课堂情境,并加入一些专业术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总之,高校教师需要综合考虑学生和社会的需求以及学科发展的特性与趋势,使教学设计更结合实际需求,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2.2 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从高校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教师的教学方法多年一成不变,教材总是延续原教材,高校的课堂教学长期以来主要是以“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为主,而缺少讨论性教学、互动性教学、对讲式教学等。这不可否认,这既有教师的原因,当然也有高校政策及其管理体制上的问题。因此,高校教师要从自身出发,参加一些现代化的教学技术与方法的学习和培训,多进入资深、教学效果好的教师的课堂去学习,消化、吸取其他教师教学上的优点,不断革新自己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创新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要形成善于教学、善于改革、善于创新的良好习惯。
2.3 转变教学模式
首先,要实现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因为教学方式多样化,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开阔视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就需要彻底改革“灌输式”、“单一讲授”的教学方法,多尝试讨论式、参与式、启发式的教学模式,使教学方式由单一的教授方式向多样化的方式转变,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即由“接受式教育”向“创新式教育”转变;其次,由“灌输”式教学逐渐转变为师生共同探究的教学方式,这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研究性教学的理念,即围绕某个问题进行研究,通过一系列的步骤如查阅资料、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的确定、讨论、总结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性,使学生由被动转变为主动,教师的角色也相应地发生变化,即由单纯的“教”或“灌”转变为“导”或“带”的教学模式;最后,注重个性化的教学风格。每个人的性格、思维方式等都不同,所形成的教学风格大相径庭,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形成个性化的教学风格,采用适合自己个性化的教学方式,每一门课程可以考虑制定一套相应地的教学方法,防止千篇一律。此外,不能听信某教师的教学效果好,就盲目的照搬或者效仿此教师的教学风格,如果这样即不能体现自己的教学风格,也不会起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郑建萍. 课堂教学中学生活动的理论和问题辨析[J]. 职业技术教育,2010(19)
2 闰荣霞. 高校课堂教学中师生幸福感研究[D]. 重庆: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3 李自璋. 高职课堂教学常规管理与纪律管理的心理策略[J]. 职业教育研究,2010(5)
4 林小军,刘君,刘哲,等. 关于高等院校课堂教学常见问题及对策讨论[J]. 中国电力教育,2014(2)
5 刘振天. 高校教师教学投入的理论、现况及其策略[J]. 中国高教研究,2013(8)
6 史静寰,许甜,李一飞. 我国高校教师教学学术现状研究——基于44所高校的调查分析[J]. 高等教育研究,2011(12)
7 姚利民,曹霞,黄书真. 高校教师课堂有效教学调查与分析[J]. 中国大学教学,2011(10)
(责任编辑 要 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