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药学卫生 » 医药学 » 正文

面向科研创新的中医药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策略探索

刘雪娇 潘华峰

广州中医药大学经管学院,广东广州 510006

[摘要] 高校图书馆与高校科研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在当今高校科研蓬勃发展、信息化建设飞速前进的背景下,对高校图书馆的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该文以广州中医药大学为例,从该校的图书馆建设与科研情况出发,从资源、环境、服务和管理4个方面,探索中医药图书馆的发展策略。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 中医药;图书馆;信息;高校科研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12(c)-0057-03

高校图书馆是高校科研活动的重要信息支撑,担负着学校科研知识流动、信息传输的责任,为科研提供一切可利用的资源。传统的图书馆是一种以资源为中心的服务, 但随着数字化、网络化的信息环境建设以及高校科研学术活动的快速创新发展, 科研用户的信息行为和需求方式正在发生改变。图书馆必须了解高校科研创新的特点和需求, 在分析现存问题的基础上,完善高校图书馆的建设, 构建面向科研用户最方便、快捷、无障碍的服务模式。该文将以广州中医药大学为例,结合该大学目前的科研现状与图书馆建设情况,探讨中医药图书馆发展创新的策略。

1 图书馆对高校科研的作用

1.1 图书馆是高校科研的知识资源

图书馆能为高校科研服务在于图书馆拥有丰厚的知识资源。据有关资料统计,科研人员获取知识总量的70%来自于图书馆,在新兴学科的科研人员中,更高达 80%以上[1]。中医药作为一门有着数千年历史的传统学科,中医古籍成为了前人的经验沉淀和知识终结,四大经典、各家学说、历代医案等可以说是中医药发展和推广的知识宝库。

1.2 图书馆是高校科研的信息平台

高校科研与图书馆信息资源两者之间相互依赖,一方面科研也体现着对信息的需求,另一方面,信息也通过科研工作不断更新与充实。特别是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各高校图书馆都在进行数字化图书馆的改革和建设,从而使信息的传播能够突破时空局限,图书馆能够十分便捷地借助网络来获取本馆以外的信息资源,实现了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互补[2]。信息资源异地存取的实现使得各图书馆的馆藏无形中得到扩大,读者获取的信息也不断增多。而于中医药图书馆来说,珍藏的古籍医案的信息化收录,也最大限度的保存文献的完整性和扩宽了珍贵文献的流通范围。

1.3 图书馆是科研创新的源泉

中医药高校是继承发扬中医文化、规范中医规范化教育的基地,同时也承担着为国家培养中医人才的重任,在国家科研创新计划中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对知识的全方位了解才是创新的基石,因为创新不可凭空而来,必须是在对现有知识资源的完全掌握并经过研究、调查、论证、实验等过程后才会有正确的想法和详实的数据[3]。科研人员在图书馆中汲取到最新的知识,而后调整自己的科研思路和方向,最终才能创造出促进国家发展的新成果。

2 广州中医药大学图书馆的建设及科研现状

广州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创建于1956年,是学校文献信息资源服务中心。图书馆由三元里校区图书馆和大学城校区图书馆组成,截止2013年8月底,累积馆藏纸本资源总量达147万册,2002年4月启动数字化图书馆建设项目,开始向数字图书馆转变。

2.1图书馆近3年的流通基础数据分析

根据来自广州中医药大学图书馆的数据可以发现,近3年的入馆总人数为16 260 829人,平均年入馆人数在50万人次以上,其中入馆人数的借书率率为12.7%,借书者的人均借书量为2.29本。另外根据该馆2013年11月的借阅者信息统计可以发现,各类型读者所占比例分别为本科生68%,研究生3%,大专5%,教工3%,其他21%。由以上数据可知,该图书馆的入馆流量打到了一定水平,但在结束率和人均借书量方面还可以有提升。在读者类型方面,本科生占6成以上,而作为学校科研创新的重点团体研究生和教工都只占了3%左右,读者结构不尽合理。见表1。

2.2图书馆信息化建设

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建设是当前高校图书馆的主要工作之一,是一种能够直接为教学科研服务的有效形式。根据学校教学、科研的需要,有目的、有组织地收集、加工、传递、交流和利用国内外数字信息资源,从而达到推动教学科研国内外数字信息资源发展的目的[4]。广州中医药大学于2002年启动数字化图书馆建设项目,在2013年试用了25种数字资源,通过不同途经采购数字资源19种/系列;完成了“211工程”三期建设公共服务项目“中医学与中药学数字化资源中心”的建设及验收工作;完成了古籍数据库建设及该校教师发表论文数据库。以上建设为该校的科研工作搭建了新的平台和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在取得诸多成效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存在的问题,如数据库的使用推广以及文献检索的专业技能等问题也将是今后工作要重点关注的方面。

2.3图书馆的科技查新能力建设

科技查新可以提高技术创新和科研的起点,达到避免重复研究,节约经费,提高效率的目的,同时还可以为科研开题和立项提供依据,为科研人员提供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等方面信息,有利于以判别科技成果的新颖性,减少成果评审的主观失误提供依据,对国家的科研创新工作的发展与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5]。该馆同时拥有中国中医药管理局以及教育部的科技查新站两个牌子,多年来,该馆的可基差新工作在广东省医学科研领域一直占有半壁江山。但随着南方医科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高校图书馆相继取得教育部科技查新站资格后,该馆的查新服务受到较大的冲击,用户有所分流,但在采取多种优化措施,如提供专业技术指导、申报高峰期加班加点等措施后,今年共完成科技查新课题771份,查引195篇。

2.4广州中医药大学的科研现状

高校图书馆与高校科研二者之间紧密结合。高校的科研水平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该校图书馆建设的现在和存在的问题。从近5年该校的论文发表数据可以看出,各类论文的数量总体上保持逐年上升趋势,特别是SCI论文在数量上有了极大提高,这与这些年该校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以及各类重大课题的承接的关系密不可分。但是也应看到在这些成果的背后,依然有极大的提升空间。见表2。

3 中医药图书馆发展策略探索

3.1优化数字资源,兼顾纸质资源,重视特色馆藏

①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资源信息化为科研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一定是我们未来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方面,投入充足资金以保障数据库的建设及维护;另一方面,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以推进信息化建设。②虽然建设数字化图书馆是发展的大潮流,但纸本资源依然是衡量一个图书馆资源水平的基础要素,所以要加强对纸本资源的更新与维护,调整图书复本量,优化馆藏,并合理安排数字资源与资本资源的比例问题。③作为中医药院校的图书馆要充分突出中医药馆藏特色,特别是古籍、善本的收藏与保护。

3.2培养良好的学术氛围,营造和谐的阅读环境

环境的建设对于调节读者情绪、约束不良习惯及培养学术氛围至关重要。①注重硬件设施的投入及维护。改善馆舍,更新设备。如新增阅览桌椅,完成读者用机以及部分办公电脑的升级工作等。②营造安静优雅的阅读及自修环境。开设团体研修室以及个人研修室,为给全校师生尤其是研究生、科研团队创造更好的治学空间。③彰显中医文化氛围,这是中医药图书馆的文化特色。通过古医名家的故事、书画奠定宏观的文化氛围,再通过定期的中医文化主题活动以提高师生对中医药文化的热情和兴趣。

3.3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

现代图书馆的服务建设要着眼于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着力提高师生的科研能力。①定期举办图书馆信息检索培训及讲座,还可以根据师生的不同专业、层次开展专业、专题信息讲座等多层次的教育,以提高师生利用数字资源的能力和科研水平[6]。②加强与读者的沟通与互动。通过设立读者留言版、网页上的“虚拟参考平台”,每天收集、反馈读者意见;利用现代传媒手段增设图书馆新浪、腾讯微博等及时报道图书馆动态及各种文化活动[7]。③开展高校间的馆际互借服务,充分开发和利用各校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弥补该馆文献资源不足,种类局限的问题。最后,延长服务时间。缩短法定节假日日的休假时间,增加寒暑假图书馆的开放时间并且将自习室开放时间应延长为全天24 h开放。

3.4强化内部管理,注重人才队伍建设

图书馆的管理是一项繁杂而系统的工作,统领了图书馆各项工作的运转和创新。①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和业务工作制度,使从人员管理到资源采购各项事物有章可循,通过一系列制度的指定,而规范业务工作、理顺工作关系,提高工作效率。②提高官员的行政管理能力。通过外出学习培训、具体工作指导、沟通谈心等方式帮助各部门主任转变思想管理。提高行政管理能力,从而以身作则,努力工作,积极出谋划策,带领各部门人员出色完成工作任务。③提供各种条件和机会,鼓励全馆人员学习进修,提供支持条件鼓励合同制员工利用工余时间自学提高。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路云霞.高校图书馆与科研关系探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8):77.

[2]杨木容,黄如花.面向科研院所创新需求的图书馆服务对策研究[J].情报资料工作,2010(3):62-65.

[3]韩洁茹,裴丽.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研究生读者科研信息需求调查与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33):294-295.

[4]邹晓蕾.高校图书馆产业化与科研管理创新的相关分析[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33-35.

[5]董明浩.高校图书馆如何针对科技查新做好文献资源建设[J].河北科技图苑,2010(5):69-71.

[6]赵宁,李莘,宁岩.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平台建设的分析研究[C]//图书馆联盟建设与发展.北京:北京高校网络图书馆,2012:6.

[7]苏雨婷.高校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证[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1.

(收稿日期:2014-09-21)

下载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