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峰 池颖 温庆波 吉林大学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科学问题越来越向分支化、综合化、开放化的方向发展,如果科研团队依然以以往的制度模式去运行,势必会使得其运作效率大打折扣。由此,文章积极探寻科研团队制度建立和实施问题。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科研团队 制度建设 制度实施
科研团队制度建设工作的有效性,不仅仅关系到我国科技团队的健康发展,还牵涉到我国科学技术的可持续进步。因此,积极探析目前科研团队在制度建立和实施过程中的缺陷,制定健全的科研团队制度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一、现阶段科研团队制度体系存在的缺陷
我国科研团队数量众多,涉及到的学科方向比较多样化,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科研团队体系。但是,从科研团队效能发挥的角度来讲,我国科研团队制度体系还存在很多的缺陷和不足。
1.科研团队带头人确定机制存在局限性。出色的科研团队带头人,不仅仅善于捕捉科学科技的前沿问题,明确科研团队的主攻方向,还能够处理好各种公共关系,表现出比较卓越的管理能力。但是,实际上我国科研团队带头人确定的时候,仅仅是从学生权威上去推举,没有将其组织管理能力纳入其中,由此很可能使得科研活动暴露出很多的问题。
2.科研团队研究工作受到行政权力的干预。现阶段,行政机构控制着科研团队,使得其效能未能完全发挥出来,也是我国科研团队制度体系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具体来讲:无论是确定科研团队支持政策,还是管理科研团队的规章制度,申报和评审的流程等都涉及到行政干预。由此,使得学术资源难以得到有效的配置,行政权力泛滥的倾向越来越明显。
3.科研团队内部运行机制存在缺陷。其一,科研团队研究成果评价考核机制存在不足。在对于科研团队研究工作进行归纳和考核的时候,过多地以数量去确定,以经费数、论文数、引文数以及专利数去进行考虑,都表现出明显的量化,忽视了从定性的角度去进行考虑,难以保证科研团队研究成果评价机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其二,科研团队管理激励制度存在很多的缺陷。通过调查发现,我国科研团队管理激励制度存在以下问题:激励方式单一化,难以制定有针对性,有层次的激励方案;激励内容仅仅从物质的角度出发,忽视了从精神层面去进行;激励机制条款存在论资排辈的情况,不利于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在这样的激励机制下,使得科研团队成员难以以积极地热情参与进去,从而影响到科研团队管理工作效率。
二、科研团队制度建立和实施策略
1.完善科研团队带头人选举机制。完善科研团队带头人选举机制,是科研团队管理质量提升的关键所在。针对于目前科研团队带头人选举存在的问题,应该积极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首先,由政府和高校出面组建专家组,针对于科研团队的实际情况和科研方向,总结和归纳科研团队带头人应该具备的素质和技能,建立健全完善的科研团队带头人胜任力测评体系。其次,在经过科学测评之后,建立健全完善的科研团队带头人选举机制,经过专家组的综合考虑之后,评审出新的科研团队带头人人选。最后,建立健全的科研团队带头人权责体系,给予其充足的权利去进行科研管理和控制工作。
2.以自组织理念去引导科研团队。所谓自组织,就是不需要外界的特定指令,自行组织,自行创生,自行发展的组织系统。以自组织的理念去引导科研团队,可以使得科研机构处于相对自由的工作环境。具体来讲,这里强调的是科研机构体制中应该明确提出,科研团队拥有自我管理的权限,不能以过多的行政干预去进行控制,保持其处于相对自由的状态,才能够使得科研成果朝着更加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和进步。在对于科研团队进行松绑的过程中,科研团队应该高度重视学科文化建设,营造相对理想的科研氛围,以发挥科研团队在科研创新方面的作用。
3.建立健全科研机构内部管理机制。科研团队内部管理机制的缺陷,主要涉及到两个方面:其一,科研团队科研工作绩效考核;其二,科研团队内部成员鼓励机制。针对于此,应该积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首先,调整和改善以往仅仅从数量的角度去考虑科研团队科研工作情况的视角,积极从定性的角度去审视科研创新工作,看看哪些科研成果的确被运用到生产实践,并且发挥着巨大的技术改革的效能,以保证考核制度的科学性。其次,积极充实科研机构绩效考核内容指标,并且将其纳入到激励机制中去,从精神层面和物质层面综合考虑,给予科研人员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使得其以积极的心态参与到实际的科研工作中去。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正视目前我国科研团队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制度缺陷,积极由此为切入口,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去进行改善和调整,以保证科研团队充分发挥其在科研技术创新方面的效能。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 1 ] 池颖. 我国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研究[ D ] .长春:吉林大学,2009:45,41,61-69
[2]宋德锋.我国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问题研究[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8(9)
[3]吴彤.自组织方法论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