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 竞 青
(湖北广播电视台电视经济频道 湖北 武汉 430071)
摘 要:随着互联网技术和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完善,各种新媒体得到快速发展,“泛”新闻成为新媒体时代传播的主流。电视新闻作为传统的传播媒体,面临着重大机遇和严峻挑战。从新媒体时代下“泛”新闻的定义与特点出发,分析了“泛”新闻对电视业的影响,包括权威性、公信力、传播优势、人才竞争等,重点阐述了“泛”新闻下电视业如何良性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新媒体时代;“泛”新闻;电视传播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15.035
收稿日期:2015-06-08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完善,新媒体快速发展,新闻传播在传统媒体的基础上,衍生出了多媒体等多种表现形态。“泛”新闻成为时代传播的主流。电视新闻作为传统的传播媒介,主要借助电视图文声并茂的优势对近期发生或者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进行报道。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电视新闻面临着重大机遇和严峻挑战,电视新闻如何应对新媒体时代“泛”新闻的变化,也成为新闻界的重点研究方向。
1 新媒体时代下“泛”新闻的定义与特点
“泛”新闻是新媒体时代的必然产物。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依托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在传统媒体的基础上,衍生出了多媒体、超媒体、跨媒体、全媒体、融合媒体等多种表现形态,新闻传播进入新媒体时代。而“泛”新闻,是新媒体时代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
所谓“泛”新闻,就是在互联网时代,各种传播方式层出不穷,人人都是媒体,个个都可以接受新闻,也可以发表新闻,随时随地发布,新闻表现方式为方式泛化、渠道泛化、内容泛化、主体泛化、时间泛化等多维、多角度、多层次的泛化。
“泛”新闻具有以下特征:一是信息呈现方式全媒体化,同一信息在不同媒体上以不同的形态呈现出来:有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也有论坛、博客、微博、微信等各种“自媒体”形式;二是信息发布渠道多样化,除了传统媒体,还有网站、论坛、社区、博客、微博、手机短信、电子邮件等;三是传播内容的无序化。这种无序表现在传播的内容不仅格调不一,并且真假难辩,不仅包罗万象,也是泥沙俱下;不仅是身临其境、实时实地实境,并且泛滥成灾;四是信息发布主体身份多元化,有传统媒体、行政部门、企事业单位、学校、各种团体等传统信息源发布的正规信息,也有个人、自由职业者等准专业的发布者、草根的发布者;五是信息接收一体化。泛”新闻下信息接收的手段基本上是多媒体一体化,电脑、平板电脑、手机、电视机等都可以接收各种媒体的信息。
2 新媒体时代“泛”新闻对电视业的影响
2.1 传播主体的泛化,冲击着以电视为代表的主流媒体的权威性
在新媒体时代,新闻信息发布的主体日益多元化,有传统媒体传播的新闻信息,也有行政部门、企事业单位、各种社会团体等传统信息源在自己的网站、微博等发布的正规信息,也有个人、自由职业者等草根发布者在各种新媒体发布的各种信息,上述各种信息,有的真实可靠,有的失真失德,更有甚者,有的宣传暴力和传播黄色信息,严重影响社会正常秩序,不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缺乏传统媒体充满人文关怀、遵循社会伦理道德,维护公正和公平的社会职责,冲击着以电视为代表的主流媒体的权威形象。
2.2 传播形式的互动,冲击着以电视为代表的主流媒体的公信力
新媒体时代的网络环境下,无论是社会精英、成功人士,还是新闻媒体记者,还是产业工人、农民工、普通大众等,人人都能够通过互联网进行交流,每个人都能成为意见的表达者,没有时间、空间限制,也没有身份、地位的限制,人们的言论权利平等自由,人们的思想、需求等通过各种方式传播。新媒体下的传播形式的互动,一方面为群众表达利益需求和赢取支持提供了渠道,为群众的利益表达提供了便利;另一方面网络环境的开放性、互动性也冲击着以电视为代表的主流媒体的公信力。
2.3 传播渠道的泛化,冲击着以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媒体的传播优势
新媒体的发展,一方面是对传统媒体进行了优化和补充,弥补了传统媒体的不足,使我国的媒体格局更加完整,发挥的作用更加明显与提高;另一方面,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传播渠道更加泛化,新闻传播既可以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也可以通过博客、播客、聚合内容(RSS)、即时通信(IM)、对等联网(P2P)、社交网络(SNS)等,还可以通过智能手机、交互网络电视(IPTV)、数字移动电视等移动通信设备。媒介世界正在走向融合,单一媒介渠道正在消失。同时,新媒体的个体性、互动性、移动性、时效性等,也侵袭着传统新闻传播的渠道优势,尤其在突发性事件的新闻传播方面,传统媒介更是难以匹敌。
2.4 传播媒介的泛化,冲击着以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媒体的人才优势
相对于主流传播媒介,由网站、微博、博客、维基百科等泛媒介正日益显示出强大社会力量。一方面在新闻信息传播上,不断侵蚀传统媒体阵地,改变人们的传播观念,深刻影响着社会进程;另一方面,对以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媒体的形成竞争态势,在社会资源利用、人才队伍培养、客户(用户)培育等多方面形成实实在在的挑战。
3 “泛”新闻下对电视业的良性发展对策
3.1 加强“泛”新闻时代下电视新闻的舆论主流阵地建设
在“泛”新闻下,泛在网络带来泛在社会现象,深刻影响着社会进程。信息失真、新闻腐败、宣传暴力和黄色信息、缺乏人文关怀等,败坏社会风气,扰乱社会秩序,从而践踏了社会的公正公平。传播新闻信息,尤其是传播舆论主流新闻信息,是电视媒体的首要功能,也是电视媒体泛媒体时代下应对的主要手段。电视新闻应切实加强舆论主流阵地建设,发挥主流媒体的社会导向作用。一是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在新闻报道中,电视传播者需要客观、真实地报道事件,不跟风、不炒作,最大限度地将事件还原,真正做到真实报道、客观评价;二是保持良好作风。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新闻传播者的约束力越来越小,产生虚假空间也越来越大。在新闻报道的过程中,禁止带有任何偏见,而是要保持公正,让社会大众来评判,遵守良好的伦理道德;三是维护公众利益。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碰到那些危害公众利益的事件,要敢于利用自身的舆论监督职责,将各种丑陋现象揭露出来,并对其进行批判,切实维护公众的利益。
3.2 加深“泛”新闻时代下电视与新媒体融合程度
一是利用新媒体的技术优势,大力进行形式的创新,丰富电视内容,开发多个电视新闻增值点;二是利用新媒体,建立网络电视平台。网络电视是新媒体下广播新闻重要的发展方向,具有透明度高、时间性强,参与范围广等特点,将新媒体的技术资源优势与传统的电视相结合,扩大了电视新闻的传播范围;三是将电视与新媒体微博深度融合,增强电视新闻的时代感。目前,微博、微信、博客、论坛等各种新媒体形式层出不穷,一方面要加强了解,在条件容许的前提下,以同步的形式,开通电视新闻自己的微博、微信等,另一方面,要加强与知名论坛、网站、微博、微信的沟通交流,建立合作开放机制,共同扩大电视新闻的影响力与知名度。
3.3 加快“泛”新闻时代下电视改革发展的步伐
加快改革发展的步伐,是电视媒介在“泛”新闻时代下的必然选择。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更应坚守和强化新闻立台的宗旨,有弃有守,在坚守中回归大众传播媒体的本质要求,在精进中不断深挖新闻资源,增加创新手法以吸引观众。一是坚守新闻本土化策略。电视新闻的优势在于坚持将镜头多对准本地百姓的身边事、身边人,做到新闻内容贴近本地、贴近群众,增强新闻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不做作、不媚俗,真实真切地传达信息。做百姓喜闻乐见的新闻报道;二是坚持新闻直播常态化。重大的时政活动、关系民生的政策发布、突发社会新闻,包括天气状况突变、每日交通高峰等,在备足功课的前提下,都可以成为选题。设置常态化的直播,发挥电视新闻的实景实情优势,增强电视新闻的吸引力和参与感;三是强化新闻的服务功能。在“泛”新闻下,快速传播信息虽然已经不是电视常态化节目的长处,但是资讯类的服务信息,如本地财经、商品价格、交通、气象、医疗保健等服务资讯内容可采用开设早问资讯类节目,其他时段底拉字幕、分时段切入等形式给予实时播报,延长观众在本频道停留时间,满足观众对实用资讯的需求。
3.4 加大“泛”新闻时代下电视新闻人才培养力度
“泛”新闻时代下,电视新闻的发展必然对人才的要求会随着传播技术、渠道、方式的变化而变化。全能型、全媒体、数字型的新闻人才成为电视新闻人才的标准。电视新闻人才不仅要懂得一整套电视新闻的操作流程,承担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的报道任务,还要具备多媒体下的新闻信息采编操作能力,包括能熟练运用数码相机、摄像机、笔记本电脑、录音笔等工具,懂得影视音像作品的策划编制、数字合成、网站应用等技术。在服务传统电视媒体的同时,也具备多媒体网络新闻信息服务能力。在“泛”新闻时代下跨媒体合作成为趋势的今天,应加大电视新闻人才培养力度,包括自身员工的培训学习和加大优秀人才的引进力度。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杜骏飞.弥漫的传播 [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2 刘劲松.试析媒介融合趋势下的新闻人才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l(2)
3 陈波,于玲.泛在媒体环境下的网络舆情传播控制模型[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1(11)
4 罗昕.结构性缺失: 网络时代把关理论的重新考察[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1(3)
5 舒德森.新闻社会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0
6 Alfred Hermida .Twittering theNews: The Emergence of Ambient Journalism[J].Journalism Practice,2010(4)
7 户松芳.“泛专业化”与专业价值理念[J].新闻爱好者,2010(4)
8 王心武.泛传播时代的新闻传播伦理道德构建[D].成都:西南政法大学,2011
(责任编辑 晓 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