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职业院校开展职业培训的有效性研究

赵展,卜树坡

摘要:职业院校大力开展职业培训,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取得了一些成绩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与学历教育难以融合;师资力量薄弱;经费不足;管理体制与机制不足等方面。通过分析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通过善用各类教学资源、校企共建培训师资队伍、构建绩效评价体系、完善职业培训管理机制等方法提高职业培训的有效性,拓展学校的办学空间。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职业院校;职业培训;教育;有效性

基金项目:第二期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职业院校开展职业培训现状与问题对策研究”(项目编号:ZYB225);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编号:D/2013/03/144))

作者简介:赵展,男,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应用电子技术、职业培训。

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7(2015)08-0022-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2012—2020年)》在“职业教育”部分中明确要求“坚持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并重”,“完善就业准入制度,执行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等内容。从这个视角来看,职业培训与职业教育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因此,职业院校开展职业培训,承担着为社会与企业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任务,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摇篮,这也是职业教育的基本社会职能。

目前,职业院校大力开展职业培训,进行地如火如荼,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取得了一些成绩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与学历教育难以融合、师资力量薄弱、经费不足、管理体制与机制不足等方面。通过分析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以提高职业培训的有效性。

一、职业院校开展职业培训的现状及问题

(一)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不平等

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增长,产业结构也在进行着转型升级。企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新的要求,如职业素质、职业能力方面。因此,许多的实习人员、失业人员或者在职员工都需要进行系统有效的培训。通过走访部分职业院校得知,大多数职业院校已经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企业需要开展职业培训,但培训的对象主要是在校学生,而对社会的职业培训寥寥无几,或者是停留在3~5天的短期的培训班,规模远远不够。学校的各种教学资源都未能很好的利用起来。另一方面,部分职业院校认为,职业院校应当以学历教育为主,职业培训应从属于学历教育,只是在学生就业实习时所采取的一种手段。由此可见,学历教育占据了职业院校的大部分的教学资源。[1]

(二)培训师资队伍的情况

目前,职业院校的师资队伍主要由三部分组成:(1)原来中等专科学校的教师;(2)引进的具有高学历背景的博士,教授相关人员;(3)具有企业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前两种的教师在职业院校队伍中的比例要达到80%以上,这些教师有的只是理论教学的经验,没有相关的行业企业的经验。而对于第三种教师,需求很大,但是,职业院校人事部门机制体制不利于这类教师的大量引进。随着职业院校职业培训的对象逐步地多元化,教师面对培训对象沟通方式、心理因素、学习环境、培训内容等都在变化中,这使培训教师的工作具有复杂性与不定性,而目前教师缺少系统的培训来应对这些变化,也没有行业和企业的高级技术人员和社会培训师构成的“职业培训人才库”进行共享使用。

(三)各方投入力度稍显不足

随着高职院校生源数量不断减少,生源质量明前下滑,大部分高职院校都不同程度地遇到了招生困难。为了学院的可持续发展,各校逐步认识到社会培训和企业培训存在巨大市场潜力,从而在进行学历教育的同时,逐步开展起各类社会培训工作。与社会培训机构相比,各职业院校无论是师资力量还是培训硬件方面都具有很强的优势。优质的教学资源为社会培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不可否认,社会培训对象多变、层次各异、内容复杂、要求不同,这些对于培训的管理和实施提出了相当大的挑战。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软件资源为适应培训需求,都应进一步完善和升级。不过,除少数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国骨干院校外,政府对大部分学校投资较少,有的根本没有投入,完全自负盈亏,一些民办院校尤为突出。所以,办学环境存在以下问题:(1)设施陈旧,设备老化,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培训的需求;(2)教室、实训室、机房的环境不能满足培训的需求;(3)学院内部的教师、场地、设备等相互挤占,影响了培训效果;(4)实训场地小,实训设备数量少。[2]

(四)管理体制与机制未能理顺

职业院校的管理人员,习惯于传统学校事业单位的管理模式,还没有真正树立起职业培训市场化的思想,所以也就不能建立起真正具有市场化运作的职业培训机构。因此,职业院校人事、财务管理权等高度集中,学校职业培训机构的人事、财务管理权限有限,并且面临激烈的非学历教育培训市场竞争,现行的管理制度已经无法充分调动各子部门参与职业培训的积极性,严重制约培训的进一步发展。

二、职业院校开展职业培训的建议及对策

(一)强化意识,善用各类教学资源

职业院校首先要强化意识,树立为社会提供培训服务的理念,走职前教育与职后培训并重的办学道路,明确职业培训与学历教育之间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关系。开展学历教育,需要较深入地了解企业的管理模式、相关行业职工的技能水平、行业技术装备的现状,能提高职业培训工作的实效性与针对性;开展职业培训,可以使已有教育资源得到保值与增值,有效地为学校创收,增强学校的品牌效应,更好地促进学历教育的发展。两种情况对教学资源的要求尽管有差异,但也可以共享,在建设和实施时就要做好统筹,可以双方互用,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降低重复建设成本,也可根据现有的教学资源开创新的市场增长点。相应地,培训出去的人员在就业市场也会拥有较强的竞争力。[3]

(二)校企共建培训师资队伍

诚意聘请相关企业的优秀工程技术专家、高技能人才为培训教师,以改善培训师资队伍结构,提高职业培训的针对性与实用性;培训教师要认真研究职业培训有别于学历教育的性质、特点和教学规律,把握职业培训的本质特征和培训方法,培训教师要熟悉国家职业标准的内涵构成、分类依据和标准,对职业分类有基本的了解,增强职业培训的规范性;学校教师要深入培训员工所在企业,熟悉企业的生产状况,了解岗位职业素质对知识、能力、技能的要求,提高职业培训的效果;企业教师要认真学习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教育基本理论,掌握培训教育规律,过好教学关。鼓励校内教师多下厂顶岗实习锻炼,努力掌握生产一线技能,要建立职称评定,奖金奖励与下厂锻炼挂钩机制。

(三)加大投入力度,构建评价体系

职业学校的培训经费主要以政府拨款与学生学费为主,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业培训的经费必须通过建立新的合作伙伴关系来实现。这种合作伙伴关系可以是政府、行业、企业业和社会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这些合作伙伴首先要有效运作并且能签订一些协议合同,切实保障职业培训资金有稳定的来源,由政府、用人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培训经费。同时,应借鉴国际经验,由政府与行业建立绩效评价中心,通过职业院校职业培训的经费、学习效果和企业的反馈建立由职业培训投入、发展与效果评价指标构成的绩效评价体系。职业培训绩效评价;一方面,可以向大众传递职业院校开展职业培训的成绩,让公众了解职业培训学生掌握的专门技能、毕业就业情况,证明职业培训开支的合理性;另一方面,能给国家政策制定提供依据,为职院校改进绩效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反馈,为公众对不同职业教育产品选择提供了依据与参考。

(四)创新制度,完善职业培训管理机制

职业院校不仅思想上要提高对职业培训重要性的认识,更要组织力量加大对职业培训规律的研究,尤其是对非学历教育培训市场的运行机制的研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在用人及财务上既要遵守相关规定,又要给予灵活的政策,充分调动各系部办学的积极性,认真研究开放的职业培训与封闭的学生管理矛盾与冲突,寻找到两者之间的平衡点,提高校园的科学管理水平,逐步减少培训对校园资源的依赖,促进职业培训走出校园,走进企业。要进一步理顺学校与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的关系,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教育资源配置系统,整合学校教学资源,着力打造职业培训品牌,特别是本行业的培训品牌。

学校应给予培训人员一定的激励政策,其薪资待遇可根据市场化运作的标准,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原则,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潜能,解决分配不合理现象,建立起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关键岗位和市场开拓岗位倾斜的分配机制。对在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在招生、教学管理、项目开发等方面实行创新举措,为单位带来较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个人,相应提高其待遇。

从职业院校发展的环境来看,要继续保持一定规模的发展,必须打破传统的全日制学历教育的单一模式,向各种类型的培训延伸,拓展学校的办学空间。因此,职业教育面向社会“开放”,大力发展职业培训是一个必然的选择。多方共同协作,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把职业培训办成面向社会的、开放的、多功能的教育培训中心,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企业,服务于人员。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郭萍.高职院校社会职业培训工作探析[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1(3):115-118.

[2]常兴华,尹力卉.职业院校开展社会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28):45-48.

[3]赵志群.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新概念[M].北京:科学工作者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李漪]

下载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