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国家能源页岩油研发中心落户中国石化

国家能源页岩油研发中心

落户中国石化

作为国家能源局批复建设的重要创新平台之一,国家能源页岩油研发中心落户中国石化。1月30日,该中心工作启动会暨第—届学术委员会会议在是有勘探开发研究院举行。

近年来,随着以页岩油(气)为代表的非常规能源的迅猛发展,已在全世界范围掀起新一轮的能源革命。页岩油是继页岩气之后全球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的又一新热点。我国非常规油气资源丰富。在常规油气勘探开发过程中,一批井在页岩层系发现工业性油气流。多家单位初步评价结果显示,全国页岩油资源量在100~200亿吨,表明我国具有大规模页岩油经济开发的资源基础和潜力,有望成为我国油气资源战略接替重要领域。国家能源页岩油研发中心的设立,对推动我国页岩油的勘探开发具有重大意义。

中国石化在成功实现页岩气勘探开发的同时,及时启动页岩油的勘探和技术研发。2011年以来,在泌阳凹陷和济阳坳陷针已钻探多口页岩油专探井,通过水平井分段压裂测试获得页岩油流。同时,针对陆相页岩油勘探开发面临的科学问题与技术难点,相继开展了23项科技攻关研究,已在页岩油赋存机理与选区评价、地质地球物理与目标预测、优快钻井、储层改造工艺、开发设计优化等5个方面均取得阶段性成果,为进一步深入开展页岩油勘探开发奠定了良好基础。

随着国家能源页岩油研发中心成立,中国石化将邀请备方力量,紧密围绕页岩油理论研究、新技术研发和新产品研制,开展联合科研攻关,研发出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页岩油技术,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先进配套的技术系列,搭建页岩油研发领域国际合作与交流平台,尽快形成一批创新能力强、实战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团队,引领我国页岩油勘探开发科技创新与进步。

(摘自中国石化网)

C4烯烃催化裂解生产丙烯的方法获第十六届中国专利金奖

近日,第十六届中国专利金奖评选结果揭晓,共有20个项目获奖,其中中国石化股份公司和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的发明专利“C4烯烃催化裂解生产丙烯的方法”榜上有名。这是中国石化获得的第16个中国专利金奖,也是上海石化研究院的发明专利第5次荣获金奖。

近年来,我国炼油能力和乙烯产能位居世界前列,炼化装置每年副产的C4资源总量在2000万吨以上,而这些C4资源的利用途径单一,大多用作燃料等低值消耗,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与此同时,乙烯、丙烯用途广泛,市场需求量大,如何有效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成为行业内重点课题。面对国家和企业的重大需求,在中国石化的支持下,上海石化研究院迎难而上,2000年即展开C4烯烃催化裂解生产丙烯技术攻关,并先后得到“十五”科技攻关计划、“973”计划和科技支撑计划等多项国家级科研课题的支持。

具有均匀微孔的分子筛是一种性能优异的催化材料,常应用于催化裂解反应中。而该项目的目标产物乙烯、丙烯的化学性能非常活泼,在反应条件下非常容易结炭而导致催化剂失活,采用现有的催化剂无法解决活性低、寿命短等问题。

以“973”首席科学家谢在库教授为首的项目攻关团队及时转变思路,在世界上首次提出全结晶分子筛催化材料新概念,创制了分子筛催化剂复合孔道构建技术,发明了一种高结晶度分子筛催化剂制备方法,合成了具有稳定结晶骨架、大孔一介孔一微孔复合的新型多级孔分子筛材料。

“这项发明的独特之处是催化剂实现了完全的晶化,整体都是有效组分,具有更多的有效活性中心和更多的扩散通道,具备高反应活性,保持了高选择性和稳定性。”发明人之一的滕加伟教授说。试验结果表明,该催化材料反应空速是同类技术的3倍以上,催化剂稳定性达到同类技术的7倍。

(摘自中国石化网)

川东钻探创新作业八模式

提速页岩气钻井

3月3日,川庆川东钻探公司60001队将亚洲第一台液压智能钻机应用到长宁一威远页岩气钻井施工中。 “按照页岩气钻井施工作业八院30周年报告会上,廊坊分院宣告新的发展方向与目标。

从建院初期的天然气勘探开发、低渗透油藏开采“两个主体”,到上世纪90年代的天然气勘探开发、低渗透油气藏改造、渗流力学“三个拳头”,再到新世纪的天然气、低渗透、新能源“三大特色”,建院30年来,廊坊分院的发展战略紧跟全球上游业务发展趋势,以解决油气重大生产需求为出发点,走特色化发展之路,为中国石油上游业务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随着常规油气资源开采难度越来越大,拥有巨大资源潜力的非常规油气已成各国油气工业的重要战略储备。廊坊分院敏锐捕捉到这一发展态势,先后建成国家能源页岩气研发(实验)中心等非常规重点实验室,并领衔多项重点项目研究。在此基础上,廊坊分院正式将非常规油气开发纳入发展规划,作为“四大创新工程”之一,囊括致密油、页岩气、煤层气、水合物等多项业务,将基础理论创新、核心技术突破、降低作业成本作为非常规油气规模效益开发的突破口。

(摘自中国石油网)

抚顺石化烯烃厂

科技助力降零增效

抚顺石化公司烯烃厂针对各类制约装置生产和影响效益的问题全面开展技术攻关,2014年加工量达216.74万吨,完成年计划的117.4%。

为降低生产成本,解决原料供应不足问题,烯烃厂采用氮气补压与离心泵共同卸车的方法,解决了裂解原料收料途径少等难题,并经多方努力顺利接收饱和液化气补充乙烯裂解原料,使裂解原料满足了生产需求,仅此—项年增效数亿元。烯烃厂在低密度装置后处理系统的排料出口增设背板和挡板,减少落地料,月可降低成本近6万元。烯烃厂对空分装置干燥器滤芯和聚丙烯装置进口大机组密封进行国产化攻关,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去年降低成本40.7%。

烯烃厂注重管理挖潜,废物再利用,先后7次对装置裂解炉汽包及引压管进行了清理,实现8台裂解炉的汽包液位控制平稳,裂解炉热效率提高了4个百分点;优化压缩机岗位工艺操作,将富含乙烯、乙烷、氢气的尾气并入乙烯装置燃料气系统,2014年共回收火炬排放气1290吨,创效500万元;改造汽油加氢装置闪蒸罐放空冷却器,每年回收凝液13.14万吨,增加效益144多万元;对丁苯装置预处理系统进行技术攻关,确保污水始终达标排放。

2014年,烯烃厂先后完成了20项技术攻关项目,为企业厂开源节流、增收节资提供了技术支撑。

(摘自中国石油网)

吐哈油田推进压裂改遣技术升级配套

2月25日,吐哈油田红台302H井在西山窑组压裂后,采取机械抽油方式,获日产原油22.58立方米、日产天然气3030立方米的工业油气流。这口井的成功作业,为西山窑组油藏开发动用探索出有效技术方法。

压裂技术已成为吐哈油田打开油气藏的—把钥匙。吐哈盆地大多是典型的低渗透油气藏,地质复杂,油气藏类型多,单井自然产能低。而且,随着油田开发不断深入,油田增储上产和稳产难度加大,需要通过压裂改造,获得经济有效开发。

2014年以来,吐哈油田工程技术人员针对不同领域、不同油气藏类型、不同地质特点,持续开展技术攻关与创新,推动压裂改造技术升级配套,完善“一区一策、一井一策、一层一策”个性化压裂工艺,挖掘增产潜力,保障增产效果。

根据探井压裂范围广、井况复杂、可借鉴资料少、工艺技术要求高等实际情况,工程技术人员在油田勘探主要区域开展探井压裂技术研究,台北凹陷前侏罗系稀油深层压裂技术获得突破,形成了三叠系稀油压裂增产改造思路。经现场实施,单井产量提高,稳产期明显延长。工程技术人员对火焰山二叠系大斜度、大位移超深稠油实施二次加砂压裂,单井产量获得突破。在三塘湖马56区块,工程技术人员采用长水平段+大规模体积压裂技术路线,实现区块储量升级。

压裂是高风险高投入的项目,其效益主要靠技术进步、压裂参数优化和质量来保障。2014年,吐哈油田实施压裂370多井次,有效率86.8%,有效井平均单井日增油502吨,气井平均单井日增气128万立方

川庆钻探屡破钻井液技术瓶颈

2014年川庆钻井液公司围绕20余项科研项目,集中攻坚重点突破,获授权专利7项,油基、水基钻井液和完井液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助推钻井提速提效取得新进展。

为满足页岩气井大规模勘探开发需要,川庆钻井液公司开展油基钻井液技术研究,并于2014年5月在威204H1-2井首次现场试验,随后在11口页岩气井广泛运用,助钻井创新指标18项。这项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打破了国外公司的垄断。与此同时,针对霍101井开展超高密度油基钻井液研究,并以零故障、仅用7天时间,完成三开安集海河组地层钻进,较邻井同井段缩短钻井周期60天以上。

川庆钻井液公司还为页岩气井快速钻井量身订制了优快水基钻井液技术,助推页岩气井提速明显,实现了“不泥包、不垮塌、不划眼”的目标。威远区块第二轮井平均钻井周期63.1天,比第一轮井下降了28.05%。其中,威202HI-5创造了页岩气井最短钻井周期35.45天新纪录。

针对川渝区域高温、高密度等各种复杂条件共存的情况,川庆钻井液公司开展破瓶颈技术攻关10项,成功破解现场技术难题15个。CQ-JFS即时封堵防塌水基钻井液技术、高密度抗180摄氏度高温饱和盐水钻井液技术成为破解钻井施工疑难杂症的利器,保障了邓探1井、大深OO1-XI井等一批重点井顺利完成。

水基钻井液技术的突破,满足了安全快速钻井新需要。在川渝地区深井、超深井达到83%以上,大斜度井、水平井达到51%以上的情况下,平均机械钻速3. 63米/小时,比上一年提高20.67%;与钻井液有关的复杂故障时率仅为0.37%,比上一年下降13.95%0。

(摘自中国石油网)

下载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