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尚海龙
不管燃气热水器和电热水器的两强之争,还是算上太阳能热水器的三分天下,热水器行业留给空气能热泵热水器(以下简称热泵热水器)的市场空间显得弥足珍贵。“不温不火”、“稳步发展”??在《电器》记者采访过程中,类似的形容多次被业内人士提及。目前热泵热水器行业虽未呈现大步前行的征兆,但大多数受访对象对这类产品的市场前景和行业未来信心十足。
规模不大,企业不少
采访过程中,每当谈及热泵热水器在整个热水器市场的份额时,受访者给《电器》记者的感觉有几分“囊中羞涩”。“比重很小”、“不值一提”、“太少了”……有些受访者直言道。产业在线数据显示,2014 年,热泵热水器销量为100.7 万台,同比增长15.46% ;销售额为54.4 亿元, 同比增长15.2%——热泵热水器市场销量还不及燃气热水器和电热水器的零头。
虽然热泵热水器市场整体规模不大,但参与市场竞争的企业数量不少。“相关从业企业数量为300 ?400 家。”美的有关负责人说。事实上,曾经入选节能产品惠民工程、进入节能产品政府采购清单等利好消息,令热泵热水器一度快速发展,吸引众多企业进入这一领域。《电器》记者注意到,在热泵热水器行业,除了天舒、同益、锦江百浪等专门从事热泵产品的企业,格力、美的、海尔以及力诺瑞特、日出东方、A.O. 史密斯、万和等企业也均在这一市场分羹。在市场空间有限的同时,又迎来众多参与者。热泵热水器市场的竞争可谓相当激烈。
即便市场规模仍未呈现放量增长,但基于对热泵热水器行业前景的判断,众多参与企业已经做好继续扩大产能准备。据《电器》记者粗略统计,仅格力、海尔、美的、万和、力诺瑞特、九恒、长菱、中广欧斯特等企业的合计年产能已经达到200 万台。目前热泵热水器行业产能远远高于市场容量,并仍有企业正在扩大产能。
据了解,九恒热泵热水器单班年产能就达到100 万台/ 年。据万和有关负责人介绍,万和自2013 年杨和生产基地投入使用以来,热泵热水器的年产能为30 万台。同时,万和正在扩大合肥的生产基地。“力诺瑞特热泵热水器目前年产能约为5 万台。公司正在兴建新的生产线,预计2016 年的产能将达到20 万台。”力诺瑞特新能源研究院院长、总工程师邓斌说。
2014 年底,海尔热水器投资1.7 亿元建立了空气能新能源工厂,并顺利投产。据海尔有关负责人透露,该工厂热泵热水器年产能为20 万台。美的有关负责人告诉《电器》记者,美的热泵热水器年产值可达20 亿元。众多热泵热水器企业均在期盼市场爆发。
企业发力,力促增长
虽然热泵热水器市场规模不大,但通过众多企业的努力,市场继续保持稳步增长的态势。产业在线数据显示,2015 年1?5 月,热泵热水器销量为41.04 万台,同比增长5.72%。其中,内销量为34.91 万台,同比增长3.01% ;出口量为6.13 万台,同比增长24.37%。热泵热水器销售额为22.9亿元,同比增长6.18%。其中,内销额为17.4 亿元,同比增长1.08% ;出口额为5.5亿元,同比增长26.24%。
“热泵热水器行业已经进入成熟阶段,并呈现稳步增长态势。”天舒总工程师王玉军告诉《电器》记者,“2015 年上半年,天舒热泵热水器销售额同比增长20%,全年销售目标为同比增长15% ?20%。”采访中,虽然一些受访对象对热泵热水器行业发展阶段存在争议,但稳步增长的市场表现出奇一致。“目前,美的热泵热水器2015 年上半年的销售数据还没统计出来,但同比增长不会低于10%。2014 年,美的热泵热水器销售额达到12 亿元,今年目标为15亿元。”美的有关负责人说。A.O. 史密斯集团公司高级副总裁、中国区总裁丁威透露:“A.O. 史密斯热泵热水器已经做了3 年,年平均增长率为20%,每年市场份额都在稳步提升。”据透露,2015 年万和热泵热水器销售目标是1 亿元,上半年已经完成全年计划的48%。
日出东方2014 年年报显示,空气能热水器营业收入为8755 万元,同比增长52.56%。四季沐歌有关负责人表示,受整个经济大环境的影响,2015 年热泵热水器销售行业增长放缓,但四季沐歌热泵热水器实现近40% 的增长。虽然经济形势进入“新常态”,但热泵热水器由于市场基数较小仍呈现不错的增长态势。众多企业更是制定了不低的增长目标。据海尔有关负责人介绍,2015 年上半年,海尔热泵热水器销售额为1.6 亿元,同比增长85.1%,预计全年完成销售额3 亿元。
“从年初到现在,力诺瑞特热泵热水器销量已超过2 万台,今年的销售目标为5 万台。” 邓斌说。同益有关负责人表示,2015 年,同益空气能在巩固市场的同时稳步增长,依然保持一线品牌的规模和份额。“近期的第一个目标就是销售额达到10 亿元,争取5 年完成这一目标。”
瓶颈犹存,期待政策
相比燃气热水器和电热水器,热泵热水器起步晚,发展时间短。近两年,热泵热水器凭借高效节能属性呈现市场稳步增长趋势,但不温不火的市场表现也从侧面反映出该行业本身仍存在的发展瓶颈。“产品售价比燃气热水器和电热水器要高,而且对安装环境有一定的要求。”万和有关负责人说。据了解,2014 年,热泵热水器市场均价为5485 元,远高于其他类型的热水器。在热水器市场,谈及性价比,热泵热水器显然竞争力不足。
众所周知,热泵热水器是从空气中吸取能量进行转化的,如果环境温度太低的话,对热泵热水器的能效影响较大。由于热泵热水器对外界气温有一定的要求,容易受到外界环境温度的影响,限制了该行业的发展。海尔有关负责人表示,受到环境温度的影响,目前大多热泵热水器只能在长江以南区域使用,即使加上电辅热,在黄河以北地区使用效果也并不理想。
此外,由于热泵热水器发展时间短,技术原理相比燃气热水器和电热水器更为复杂,市场认知度有待提升。“市场对热泵热水器的认知不足是制约企业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同益有关负责人说,“由于市场对热泵热水器认知度较低,企业在培育市场、消费教育、应用推广等方面投入的成本就相对过高。”海尔有关负责人也表示,热泵热水器作为最新一代的热水器,相较于其他品类,市场孕育时间较短,节能、安全的优势未得到推广和普及。
同时,热泵热水器企业良莠不齐也是限制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丁威直言,热泵热水器是新兴产品而且系统复杂。由于很多企业关键技术点并没有把握好,因此市场上一些产品并不能给消费者带来良好体验。更有一些企业由于过度追求低成本而偷工减料,致使市场鱼龙混杂。对于热泵热水器市场的害群之马,众多受访者普遍呼吁政府有关部门加强行政监管和企业自律。邓斌告诉《电器》记者:“大部分热泵热水器企业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产品质量更是参差不齐,也是导致行业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此外,政府对热泵热水器行业的支持和扶持力度还不够,同时应加强市场监管。”
在采访过程中,《电器》记者深深感受到,热泵热水器从业者对于政策支持的期盼。锦江百浪有关负责人表示,国外对于热泵热水器政策支持很大,带动国外市场快速发展。“仅仅依靠企业自身推广比较苦难,行业需要国家政策引导。”王玉军说。格力有关负责人呼吁,虽然政策层面倾向节能减排,但没具体到消费层面也是于事无补。“如果没有政策引导和支持,这一行业很难快速发展。”
家用崛起,渠道多元
热泵热水器最早应用于商用领域,而后逐渐进入家用市场。据美的有关负责人介绍,热泵热水器市场前期以商用为主,但现在逐渐向家用市场转变。“家用市场空间很大,后来进入行业的企业基本都在布局家用产品。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家用市场。目前,美的热泵热水器家用与商用的比例为7:3。”在采访中《电器》记者获悉,万和热泵热水器家用和商用比重与美的相同。万和有关负责人直言:“在战略层面,万和更侧重于家用机组。”格力有关负责人则表示,格力热泵热水器也是以家用市场为主,比重超过80%。
虽然家用热泵热水器市场迅速发展,但不少企业并未放弃商用市场。据《电器》记者了解,虽然海尔家用热泵热水器占据主导地位,但海尔也于2014 年正式进军商用市场。据海尔有关负责人介绍,海尔商用热泵热水器目前正处在渠道拓展阶段。丁威告诉《电器》记者,A.O. 史密斯商用热泵热水器发展速度虽然不及家用,但也会重点关注。
除了以家用市场为主的企业,在热泵热水器行业还有一些专门从事商用市场的企业。据王玉军介绍,天舒热泵热水器80% 都是商用,家用只是配套在做。“虽然目前家用的量比商用大,但重点还是商用产品。”
也有一些企业因地制宜,四季沐歌有关负责人表示,在战略层面,家用和商用都是四季沐歌热泵热水器重点耕耘的领域,只不过在目前的南北方市场上有所区隔,南方市场侧重家用领域,北方市场侧重于发展商用领域。
针对家用和商用市场的不同,企业在渠道布局方面也有所差异。据海尔有关负责人介绍,家用产品主要集中于自有渠道和连锁渠道,商用产品主要集中在工程渠道。目前,海尔热泵热水器核心渠道为自有渠道,2015 年,海尔将重点进行自有渠道热泵热水器专营店建设,预期将在全国建设350 家高资质的专业化的热泵热水器旗舰店和300 家工程服务商。“在家用机上,万和借助传统渠道优势,采用线上、线下合作的方式进行全方位的营销,在商用机上,我们成立了专门的工程部门。”万和有关负责人说。
除了利用原有渠道,一些公司还在不断探索。据邓斌介绍,力诺瑞特热泵热水器销售渠道一方面利用了原有太阳能热水器的渠道,同时也在开发新的渠道,例如,暖通、采暖行业等。
虽然热泵热水器与空调类似,都需要上门安装,但随着线上市场的快速发展。线上渠道也成为热泵热水器市场新的增长点。据奥维云网数据统计,2015 年上半年,空气能热水器线上市场品牌迅速更迭,部分新品牌涌入。线上市场已经成为热泵热水器企业新的竞争平台。“热泵热水器线上销售增长明显。2014 年,美的家用热泵热水器线上市场实现销售1000 万元,今年预计将为3000 万?4000 万元。”美的有关负责人说。
探索太阳能产业发展多能源互补集成系统研讨会召开
伴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国内太阳能光热产业同期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为了探索以太阳能为主的中国多能源发展方向,2015 年7 月27 日,由国际铜业协会、国际金属太阳能产业联盟主办的“ 多能源互补集成系统”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太阳能品牌企业力诺瑞特、迈能、四季沐歌、桑普、天普、温宁温控的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现阶段,单一的能源利用形式都有不足之处,无法同时满足节能高效、经济安全的消费需求。多能源互补将是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谈及行业现状, 国际金属太阳能产业联盟秘书长黄俊鹏如是说。
据《电器》记者了解,目前人们制取生活热水所利用的能源,主要有电能、燃气能、空气能、太阳能四种类型,而包括潮汐能、生物质能、风能、地热能在内的能源利用方式目前还不普及。在太阳能光热领域,常见的多能源互补系统主要采用4 种方式:太阳能+ 热泵供热系统、太阳能+ 燃气能供热系统、太阳能+ 电能供热系统和太阳能+ 热泵+ 燃气能供热系统。黄俊鹏表示,目前可再生能源(以太阳能为主)+ 清洁能源(以燃气为主)的多能源互补集成系统,最容易被消费者接受,且效果较好,是目前太阳能热利用结合辅助能源最理想的形式。
为了推动太阳能为主的多能源互补发展,2014 年12 月,中国太阳能热利用产业联盟发起成立了“中国太阳能热利用产业联盟太阳能与辅助能源供热工程专业委员会”。目前,包括迈能、万和、林内、万家乐在内的多家企业都已经开始探寻“多能源”概念,并进行了多能源系统产品的尝试。
会上,有与会代表指出,“多能源互补集成系统”的理念在实践中面临来自技术成熟度、市场接受度、投资回收比等方面的较大障碍。黄俊鹏认为,企业如果想靠一己之力在技术上进行升级,势必将走入一条死胡同。多能源互补未来能否有更大的发展,其中一个决定性的影响因素就是企业的思想观念。为此,国际金属太阳能产业联盟自2014 年9 月起,积极协同产业链相关企业的技术专家,成立了“多能互补”工作组及专家团,共同推广“多能互补”新能源系统的技术理念和技术体系。
此外,7 月28 日,由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太阳能建筑一体化专业委员会、国际铜业协会、中外绿色人居论坛组委会主办,国际金属太阳能产业联盟承办的,主题为“太阳能让城市生活更文明”的2015 第三届“迈能杯”国际太阳能建筑创新应用大赛在京启动。大赛征集对象为正在运行的太阳能建筑,奖项基本覆盖目前太阳能建筑的各种形式,包括建筑表现奖、工程创意奖、工程应用奖、工程服务奖4 个年度最佳大奖以及年度优秀工程奖和新增设的年度最佳系统测试方案奖。据悉,此次大赛的颁奖典礼将在2015 年深圳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城市/ 建筑”双年展期间举行。(一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