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阳苗族自治县位于湖南省西部,是国家生态示范县、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扶持重点县,素有“中国长寿之乡”、“中国最美养生栖居地”的美称。全县林业用地11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70.8%。现有活立木蓄积量123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66%。近年来,该县充分利用林地优势,积极发展林下经济。
林下养殖,势头良好。麻阳县充分利用丰富的水草林生态资源,因地制宜,按照“小动物、大市场”,“小投入、高效益”,“扎根一方、稳定一地、繁荣一片”的特点,大力发展特种养殖业,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有效解决了山区养殖业助推农民增产增收难的问题,为广大林农拓宽了致富途径。目前,全县特种养殖品种主要有甲鱼、牛蛙、蛇、石蛙、鸽、灰天鹅、野鸡、竹鼠、野猪、麻鸭、蜂、白玉蜗牛、贵妃鸡、火鸡、兔、肉狗、本地白鹅等20 多个品种,建立特种养殖专业合作社11 家,发展特种养殖户150多户,年产值达4000多万元。
栗坪乡庙坳村村民曾祥元去年开展林下养羊,收入达5 万多元;麻阳大自然有限公司在石羊哨乡开展林下山鸡养殖,创建了“大自然”牌绿壳山鸡蛋,带动林区群众近百户参与,每年为林农增收上万元。
林中种植,致富有道。麻阳县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光热充足,降水丰富,夏秋多旱,冬少严寒,无霜期长,小气候及垂直气候差异明显。针对这些特点,近年来,全县综合考虑小生态环境及土壤因子等因素,利用宜林荒山和林中空地,有选择地进行了如百合、白芨、三叶青、半夏、铁皮石斛、七叶一枝花、金银花、五倍子等名贵中药材的种植,为林农找到了新的致富路。该县霞飞公司在石羊哨、谭家寨等乡镇与50 余农户合作,集约了133.33公顷林地种植中药材,每年可为林农增收上百万元;石羊哨乡谭公冲村张吉昌种植0.67公顷中药材,获利2 万多元。
旅游开发,打造品牌。麻阳县把打好“长寿牌”做为是溶入大湘西旅游圈的重要借力点,提出了加快发展旅游服务业、打造“长寿旅游名县”的发展战略。2013 年,引进了湖南挺如意集团,计划投资9.79亿元进行西晃山长寿养生旅游及生态农业整体开发;此外,郭公坪人文生态区等景区深度开发也如火如荼地在进行中。同年,锦和镇岩口山村及长寿苗寨分别被评为湖南省特色旅游名村和4A 级乡村旅游区,万盛橙香园被农业部评为“中国美丽田园”和湖南省5 星级乡村旅游区,文化生态旅游业正逐步成为该县加快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据统计,2013年全县共接待旅游总人数71.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09亿元,同比增长22.6% 和24.4%,其中,生态旅游占三分之一。
目前,拥有得天独厚自然生态环境的郭公坪乡溪口村建立了全县首座养生长寿谷和“候鸟村寨”,每年都有来自北京、重庆、内蒙古等地人士到此长年居住养生。
合作流转,模式多样。一是林业专业合作社发展不断涌现。据统计,全县23 个乡镇都成立了至少1家专业合作社,其中有2到3 家专业社合作紧密,水平较高;二是承包、入股、租赁、合作等多种造林形式并存。如麻阳县昊森农林开发有限公司已在尧市、舒家村、兰村等乡集约林地造林近533.33公顷,拖冲乡张应保个人集约林地造林达47公顷。2013 年全县林地流转就达12 起,流转面积285.67公顷,社会林业不断发展壮大。三是以林权为抵押获取金融机构资金扶持发展的步伐明显加快,2013年全县以林权为抵押共被金融机构贷款12笔,金额875万元。
麻阳县林下经济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其潜力还没有完全挖掘出来,需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强化领导,科学规划。麻阳作为林区县应将林下经济的发展纳入到全县经济发展的大局中来,切实加强领导,科学规划,统筹兼顾,精确定位,在生态效益保障的前提下,尽可能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最大化。林下经济发展要充分利用林地资源,进一步盘活森林资产,不断提升林业生产力,释放出县域经济的新活力。要在全县大生态、大经济、大林业的统一布局下,为林区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出好策、服好务,切忌“各唱各的调,各演各的戏”。
因地制宜,打造特色。根据地域生态人文环境的不同,综合考虑土壤、交通、群众的生产耕作方式及社会经济发展方向等因素,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打造特色产业。如在西晃山国有林场,郭公坪乡溪口村和锦岩口山村等地,可大力开发养生旅游产业;在西晃山、拖冲、大桥江、文昌阁等地利用其小气候及土壤富含硒元素的特点,可着重发展富硒刺葡萄、红心猕猴桃、有机茶、油茶及珍贵中药材;在郭公坪、石羊哨、兰村、栗坪、绿溪口、兰里等地可扶持黑猪、鸽子、野鸡、竹鼠、乌鸡、灰天鹅等特色养殖业,形成特色鲜明,齐头并进的产业局面。
科技支撑,创新管理。相关职能部门应切实加强对林农的引导和服务,着力解决好政策咨询、技术支持、服务管理。进一步创新各项管理机制,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和群策群力的力量,调动林农主动进行林下经济开发的积极性。加强对林业专业合作社的管理扶持,整合资源,培育2 ~3个行业龙头企业,以品牌示范效益来带动行业的发展。同时,加强信息平台建设,与市场信息无缝衔接,充分利用网络、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介,加强对林下经济产品的宣传推广。
壮大队伍,加强培训。大力提高林农的生态意识和市场意识,努力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林下经济从业队伍。在全县以生态立县,建设“苗俗长寿旅游名县”的总体思路下,积极实行“走出去,引进来”两条腿走路,通过“学、带、帮、传”等形式,搞好从业人员的知识技能培训,培养适合现代林业发展的技术人才,使林下经济产业链不断拓展延伸。
完善机制,持续发展。发展林下经济必须将有限的森林资源保护好、利用好、发展好,既保障好林农正当合法收入,又遏制住森林资源的滥用,使林下经济能够循环发展。对于生态旅游、矿泉水开发利用等林下经济项目,政府财政可适当扶持或让企业预留一定的专项资金用于生态环境的建设与修复。根据群众自愿原则,可将当地林农吸收进来作为开发企业的股东或负责人,使林农积极参与生态保护。2013年,麻阳县委、县政府给予西晃山国有林场100 万的专项财政支持,进行生态旅游开发,很好地保护了生态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