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城镇化释放信号 建材行业应该期待什么?

新型城镇化更加注重“质”,而非简单意义上“量”的变化,因此与人们生活质量相关的城市配套设施需要达到绿色低碳的标准,新型环保建材将得到广泛应用,环保建材产业也随之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文/ 许洁

3 月16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 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要坚持“生态文明,绿色低碳”基本原则,把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城镇化进程,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水、能源等资源,强化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减少对自然的干扰和损害,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模式。纵观整个《规划》内容,记者整理了几组比较热点的数字,快速解读《规划》内涵,以此来分析城镇化给绿色环保建材的发展带来的新机遇。

“数”说城镇化

2020年

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持续提高,大、中小城市建设将需要修建铁路、公路等交通设施,以及电力、燃气、自来水和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这意味着创造大量投资需求和就业机会。到2020 年,普通铁路网覆盖20 万以上人口城市,快速铁路网基本覆盖50 万以上人口城市;普通国道基本覆盖县城,国家高速公路基本覆盖20 万以上人口城市;民用航空网络不断扩展,航空服务覆盖全国90% 左右的人口。

60%

《规划》提出,积极稳妥扎实有序推进城镇化,目标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 左右。目前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3.7%,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只有36% 左右,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80% 的平均水平,也低于人均收入与我国相近的发展中国家60% 的平均水平,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1 亿

《规划》指出,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稳步提升。城镇化健康有序发展,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 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差距缩小2 个百分点左右,努力实现1 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

100 平方米

为确保城市发展模式科学合理,《规划》突出城镇化要体现生态文明、绿色、低碳、节约集约等要求,明确提出将“密度较高、功能混用和公交导向的集约紧凑型开发模式成为主导”,人均城市建设用地严格控制在100 平方米以内, 建成区人口密度逐步提高。

500米

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优化公共交通站点和线路设置,推动形成公共交通优先通行网络,提高覆盖率、准点率和运行速度,基本实现100 万人口以上城市中心城区公共交通站点500 米全覆盖。

50-500 万

以合法稳定就业和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等为前置条件,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城区人口50 万-100 万的城市落户限制,合理放开城区人口100 万-300 万的大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城区人口300 万-500 万的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城区人口500 万以上的特大城市人口规模。大中城市可设置参加城镇社会保险年限的要求,但最高年限不得超过5 年。特大城市可采取积分制等方式设置阶梯式落户通道调控落户规模和节奏。

绿色环保建材将受益城镇化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多次指出“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在于城镇化”,并强调新城镇化是以人为本、公平分享。以上六组数据足以证明城镇化“量”的巨大,但新城镇化更加注重“质”,而非简单意义上“量”的变化,因此与人们生活质量相关的城市配套设施,例如城市住房、城市轨道交通等设施需要达到绿色低碳的标准,新型环保建材将得到广泛应用,环保建材产业也随之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目前,我国城市化率水平已经达到了51%,传统基建(铁路、道路)等投资增速趋于稳定。随着城市化发展的深入,与之相配套的新型环保建材仍具备增长空间,其需求增速将大幅超过传统建材。建材行业整体能耗大,其生产能耗占全国能耗的9% 左右,占工业能耗15% 左右。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曾表示,凡是财政投资的项目,都必须达到建筑节能的最低标准,一定要应用建筑节能的标识;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都必须是节能的绿色建筑。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新型建筑材料符合绿色建筑的要求,不仅使房屋功能得到改善以满足居住和工业生产的特定要求,也与国家节能环保经济发展方向相一致,因此在城镇化的推进过程中会得到国家政策大力支持的领域。

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样本

经济发达的城镇、安居乐业的居民、绿色低碳的环境……我们对新型城镇化的构想如此美好,闻名全国的低碳示范城镇——狮山镇和三河镇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道路上为我们提供了样本。

绿色集约为理念的“狮山模式”

如何构建新型城镇化?在南海狮山镇或许可以作为一个值得考究的样本。在外界眼中,拥有一汽大众、奇美电子、燕京啤酒、东芝等数不清的知名企业的南海区,是佛山的“土豪”。其实,作为佛山产业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南海中部城镇化却相对滞后,急需提升城建配套和公共管理服务。

为此,在园镇融合的模式下,南海一直以狮山为试验田,探路新型城镇化: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城乡居民生活环境;简化办事流程,承接市级事权下放,推动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狮山镇镇长叶啟垣曾多次提出,南海中部片区的最终目标就是打造产、城、人融合示范标杆地区,“不仅产业项目国际化,而且在城市发展、人居环境上按照最高标准来做”。伴随行政区划调整和“雄狮计划”的深化,近年来,狮山走出了一条不同于以往的,以产业为基础、以园区为平台、以绿色集约发展为理念、以精细化社会管理为特色,城在园中、园中有城、园镇融合、以园带村的发展道路。

收雄心重人文的“三河模式”

每每和发达国家的文明城市精致的建筑相比,记者总是感慨良多。因为见过了太多地方建了拆、拆了建,毫不足惜,这种粗糙建筑造成了极大的污染和浪费,这也是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必须要解决的一大问题。

有人问新型城镇化“新”在哪里?三河镇的新城镇化建设可以给出明确的答案。在新型城镇化的建设过程中三河镇政府雄心收缩,切合实际进行乡镇以下的中心村建设,不搞脚小鞋子大。三河镇充分发挥悠久的历史渊源、厚重的文化底蕴优势,利用遗存的古河、古桥、古圩、古街巷、古城墙、古庙宇、古炮台、古茶楼“八古”景观等得天独厚的历史和自然资源,打造旅游产业,带动了城镇化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三河镇的城镇化充分挖掘城镇固有的历史、文化和环境内涵,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优势,体现特色,不搞“千城一面”,事半功倍,推动城镇化又好又快发展。

下载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