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石材企业:压力下求发展

据南安外经局统计,2013 年1~5 月,福建南安石材出口额为7260万美元,同比下降19.06%;石材荒料进口额为1.9 亿美元,同比增长24.30%。

2014 年3 月,有“全球第一大石材展”之称的第十四届中国厦门国际石材展启幕,据官方数据显示,本届厦门石材展展览面积达16.6 万平方米,设置国际标准展位8600 个,共有全球54 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 家企业进行参展。

福建是我国石材加工大省,南安、惠安、晋江、福鼎等县(市)是主要的生产加工基地。其中南安市水头镇是全国乃至东南亚地区规模最大的石材生产和出口基地,又称“中国石材城”。目前拥有各类石材企业1500多家,年产值超过300亿元,石材加工产量及进出口额占全国的60%。去年,南安全市268 家规模以上石企完成产值293.01 亿元,同比增长16%。但是,从此次展会的各项数据不难看出,尽管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在2014 年,石材市场依旧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压力。

暴利时代已过去

数据显示,在2008 年之前,国内的石材行业可以说是“暴利”时代,当时行业的毛利率能够超过50%,而水头石材产品也被国外客商熟知。不过,由于进入门槛低,导致大量小企业涌入。使行业利润却大幅缩水,“纯利从20% 降到现在的7%左右。”

南安外经贸局有关负责人认为,石材外贸出现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受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出口市场疲软,国内房地产政策调控等多重因素影响。去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党政机关停止新建楼堂馆所和清理办公用房的通知》,要求各级党政机关5 年内一律不得以任何形式和理由新建楼堂馆所,这对石材行业销售影响较大;还有石材企业用地用工成本增加,为节省成本,企业迁移到中西部地区;其次是企业“走出去”利用当地资源加工生产的过程中,部分国家采取资源控制,要求石材荒料出口必须在当地初加工,导致了石企直接在当地完成出口,减少了国内的出口量。

去年泉州市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矿山生态治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决定截止到2015 年前,泉州所有石材矿山将全部关闭,实现整体退出。这也就意味着,对于以石材业为支柱产业和主要经济增长源的南安和晋江等地石材建材行业而言,将不可避免地迎来石材矿山关闭潮。

被矿山“绑架”

我国虽然已经成为石材生产、消费双项排名世界第一的国家,但国内石材企业以及消费者普遍缺乏品牌意识,有自有品牌的企业寥寥无几。石材行业集中度不高,上规模的石材生产企业集团较少,多为私营和家庭作坊式的工厂,档次总体偏低,产品同质化严重。同时,小型石材企业整体技术装备落后,效率低,质量不高。

石材企业的出口订单普遍下滑,而荒料石进口量却没有减少。据南安外经局统计,2013 年1-5 月, 福建南安石材出口额为7260 万美元,同比下降19.06%;石材荒料进口额为1.9 亿美元,同比增长24.30%。

“一冷一热”两组数据颇令人费解:在石材产品销售不景气的当下,为何企业要大批购进荒料?是对未来市场形势看好,还是逢低吸纳原材料?因此,业界也传出另一种声音:在整体“遇冷”的大环境下,如果石材企业没有及时消化库存,反而不断进口荒料,一旦经济形势急转直下,或者银行贷款吃紧,将为市场崩盘埋下隐患。

库存一直以来是石材企业最头疼的问题,不仅难以动销,还会带来资金压力。不少石企的库存都在30% 以上。

南安石材的原材料大量依赖进口,在过去市场行情好时,南安企业为了取得不可再生的境外矿产资源,纷纷抢占国外优质石矿。在掌控上游矿产资源的战略部署下,很多企业都跟国外矿山签订了长年的协议,不论生产和销售情况怎么样,每年甚至每个月进口的荒料石都是基本定量的,有的还是逐年递增的。

然而,随着近年来国际市场需求萎缩,这种模式就出现了问题。大量荒料照样进口,而需求订单不足,变成了库存积压,石企成了“被绑架”的状态。

尽管对一些状况较好的企业而言,目前尚有足够的利润能够养着“库存”,但每年20% 的新品更换率也意味着库存还在不断增加。对于大多数的中小企业而言,去库存已经是当务之急。

据业内人士初步统计,目前中国石材业至少有20%-30% 的库存,去除维持石材企业运转的正常库存,一些常年难以动销的库存约占总采购量的10%,平均每家石材企业的库存在1 万平方米以上。

石材折扣超市落户南安

在此背景下,中国规模最大“石材折扣超市”落户南安,尝试低价模式,解决库存难题。

1 月11 日,中国规模最大的石材折扣超市——59 元石材超市在福建省南安市官桥镇隆重开业,该石材超市总占地面积为5.7 万平方米,经营石材库存品种多达100 余种,是目前中国经营石材库存产品最多的大型卖场。中国石材协会矿山资源专业委员会主任李征、中国建筑装饰协会负责人蒋佳丽及来自全国各地的石材贸易商、设计师500 多人出席了开业典礼。

一块进口大理石大板卖59 元,这个连成本一半都不及的销售价格,在石材界里很多人连想都不敢想的,但59 元石材超市的创始人、南安伍拾玖元石材有限公司董事长陈耀东却实实在在地打出了这个招牌。这名归国不久的英国剑桥硕士,基于对石材行业深入的数据分析和思考,他放弃了从父辈手中接过顺风顺水的企业,而是用逆向的思维方式,在解决行业高库存问题的同时开辟出一个新的细分市场。

与传统石材动辄几百上千一平方米的价格相比,石材折扣超市以59 元的价格购入石材库存产品,通过重新分类、分级,以59 元、79 元、99 元等统一价格销售出去。这种打破石材行业价格不透明传统的商业模式,让陈耀东一下在圈子里就出了名。陈耀东表示,59 元石材超市的创业念头源于中国最大的品牌特卖网站“唯品会”,他希望通过对石材行业的库存进行重新整合,并以价格标准化、质量标准化、服务标准化的现代化管理方式,打造中国石材业首个低端石材品牌,为中国普通消费者提供性价比最高的石材产品,为石材行业“去库存”提供便利。

不过,这种“去库存”方式从目前看来,还只是在石材商手上“循环”,并未真正成为建材被消费。陈耀东坦言,以实际情况来看,这些库存也不足以支持一个大工程所需要的耗材量,而且在石材质量的稳定性方面也有困难。目前伍拾玖石业也在抓紧旗下电子商务平台巨石汇的建设,“一旦客户接受石材标准化的价格,离石材电商真正运作起来就不远了。”

有限资源打造无限产业

石材资源有限,石材产业链如何做长做久?专家指出,要积极探索和研究当前形势下石材行业企业经营管理的有效方法,努力转变生产方式,走差异化发展路线,有条件的可以实现产业升级,积极打造文化创意全产业链。

中国石材协会会长邹传胜指出:“传统石材业向现代石材业转变,要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方向发展,营销模式是外在表现,市场定位是根本。” 过去石材企业的眼光始终盯紧楼堂馆所、市政工程,而国家将从投资、出口转向消费为主,石材的主要消费在家装。

现在城市建设中的高档建筑项目大多会选用石材,越来越多的家居装修也开始选用装饰档次更高的天然石材,关键在于如何占领和拓展市场。

针对石材行业的发展趋势,邹传胜用“两‘转’一‘升´”打造一个现代的中国石材行业,指明了石材产业的发展趋势,即“产业转移”、“产业转型”、“产业升级”。

产业转移:是指资源开发基地从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物流加工基地从东、南向西、北、沿海、沿江地区转移。产业转型:则要考虑石材的主要市场在投资与出口市场的情况,以及市场的主体转变为消费者的情况。产业升级:主要包括矿山开采技术升级、加工技术升级以及环境保护技术与管理升级。

据了解,这几年,南安市每年投入400 万元扶持资金,指导石材企业创建技术开发部、实验室和检测室,提升石材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此外,南安石材企业每年也要花费近5 亿元用于技术创新、工艺改进和设备更新,努力提高产品附加值。

在南安市石材工业协会会长王清安看来,当今南安石材业在发展中挖掘自身潜能的行之有效的重要途径,加上对外部环境和资源的积极探索和合作,跨越转型困境不再只是恐惧和无助,而是必将迎来机会和希望。

下载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