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黑龙江省东部煤、电、化产业集群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宋海彬 SONG Hai-bin

(黑龙江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哈尔滨 150027)

(Management College,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Harbin 150027,China)

摘要: 本文提出了黑龙江省东部煤、电、化经济区发展合理布局实施方案和建议,为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制定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合理化及产业协同政策、法规、计划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

Abstract: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solutions and suggestions to reasonably arrange and implemen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al, electricity and chemical economic region in eastern Heilongjiang province. It provides theoretical basis and methods for the relevant departments at all levels of the government to formulate the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plan for the optimized industrial structure, reasonable industrial distribution and industrial cooperation.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 黑龙江省;产业集群;产业集群路径

Key words: Heilongjiang province;industrial cluster;path of industrial cluster

中图分类号:F27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34-0174-02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软科学攻关项目《黑龙江省东部煤电化经济区产业集群发展研究》(编号GC12D106)。

作者简介:宋海彬(1977-),男,吉林梨树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企业管理、区域经济、能源安全等。

0 引言

黑龙江省东部煤、电、化经济区主要涵盖鸡西、七台河、鹤岗、双鸭山、佳木斯和牡丹江,区域总面积13.9万平方公里。截至2012年年底,这六个城市的GDP总和是3454.3亿元,占全省GDP的25.23%,总人口1362万,占全省总人口的27.0%。由于这些煤炭资源型城市是因煤炭的开采而兴建起来的城市,煤炭、电力以及化工产业在整个区域中占据支柱产业的地位。从产业结构的角度看,第二产业是主体,第一、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在第二产业中,也存在着内部结构不合理的现象,产业链条短,关联性不强,煤炭采选业、电力工业以及化学工业在第二产业中占有较大的比重。据统计,双鸭山、鸡西、鹤岗、七台河煤炭采掘业分别占工业比重的47%、44%、40%、50%。长期以来,黑龙江省四煤城经济增长沿袭粗放型增长方式,经济快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资金、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粗放投入实现的。

1 黑龙江省东部煤电化经济区发展现状

黑龙江省东部煤电化经济区牡丹江、佳木斯、鸡西、七台河、双鸭山、鹤岗六市,12年地区生产总值1538.8亿元,占全省的21.7%;煤炭产量9078万吨,占全省的90.2%;发电量315.4亿千瓦小时,占全省的45.2%。

1.1 煤炭资源生产及消费情况 该省煤炭资源较丰富,品种齐全,煤质优良。累计探明煤炭保有储量219.8亿吨,约占全国总量的2.25%,居全国第十一位,居东北地区首位,92%分布在东部地区。其中,炼焦用煤占37.6%,非炼焦用煤占62.4%。

该省能源生产以一次能源为主,煤炭占一次能源生产总量的52.8%,居绝对主导地位。2012年该省一次能源生产总量为1.2亿吨标准煤,占全国能源生产总量的5.1%。该省能源消费呈现稳定增长态势。2012年,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为7657.3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加37.7万吨标准煤。其中原煤消费量4991.9万吨,比上年增长1.7%。

作为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之一,该省每年调出的能源量占能源产量的一半以上。2012年,能源调出总量为7753.3万吨标准煤,占生产总量的55%,调入总量为1145.7万吨标准煤,出口总量为102万吨标准煤。其中,原煤调出2130万吨,调入1145.7万吨,出口7.8万吨;洗精煤调出684万吨;其它洗煤调出700万吨;截至2012年底,已累计调出原煤5亿多吨,约占原煤同期产量的23%,为东北地区和全国的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1.2 电力生产及消费情况 该省水力资源比较丰富,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和绥芬河四大水系具有蕴藏量大、分布面广、相对集中、开发较少的特点。全省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1918条,理论蕴藏量864兆瓦,约占东北地区的50%,年可发电757亿千瓦时,技术可开发量833兆瓦,约占全国的1.6%。其中小水电资源(装机容量50兆瓦以下)技术可开发量160兆瓦,约占全国的2.47%。风能资源总储量216870兆瓦,风能资源可开采储量为17230兆瓦。农林生物质能潜在利用量为2979万吨。

近年来,该省电力行业得到快速发展,为社会各界提供了充足的电力保障。2012年该省发电量696.6亿千瓦时,全社会用电量达到629亿千瓦时,南送电量70亿千瓦时。

1.3 煤化工发展情况 该省煤化工产业从1958年起步,当时,由于经济发展和粮食生产急需,开始建设黑龙江化工厂(现黑化集团),产品主要以煤焦化工业和焦炉煤气生产合成氨化肥为主,现已发展具有年产80万吨焦炭生产能力,可生产炼焦化学产品、尿素和双氧水等40多种煤化工产品的黑化集团。勃利县化肥厂、宁安县化肥厂也有多年以煤气化生产合成氨的经验。这些企业在多年的煤化工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一定的产业基础。

近年来,在我国煤化工产业迅速发展的国内外大环境下,该省东部煤电化经济区煤化工产业迅速崛起,以煤转焦为切入点,相继开工建设了一批大中型焦化厂及下游产品开发项目,全省焦炭产量大幅度增加,2012年全省焦炭产量已达683万吨。同时引进了一批煤化工大项目战略投资者,煤化工发展自主性增长机制正在逐步形成。在此基础上有些企业正在谋划煤气化合成氨、煤气化合成甲醇、甲醇制烯烃、煤炭液化等煤化工大项目,逐步延伸产业链。

2 东部煤电化经济区产业集群路径锁定

2.1 产业与企业层面 由于东部煤电化城市长期以来产业主要集中在与原有资源相关的领域,其他的行业没有得到充分发展,所以当出现资源枯竭重新选择产业建立集群时,就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就产业这个层面而言,纵观不同地区资源型产业的发展历程,封闭性及单一性是其所无法避免的。内部的生产协作信息是资源型企业所可以提供的主要内容,而关于企业之外的各类市场行情及交易信息则基本上不会涉及,造成整个产业对外开场层次不高。从企业层次来看,由于资源型企业长期以来依靠自然资源就已经能够实现企业的发展,因此没有充分认清整个外部市场的复杂性及变化可能给企业带来的深刻影响,因此应变能力明显不足,远期规划未必符合整个市场长期变化规律,从而企业的很多举措呈现出一种短期性就在所难免。

2.2 技术层面 就技术水平而言,大多数已经建成或者待建的产业集群中新兴技术和先进制造业技术所占的比重偏低,传统技术甚至一些即将淘汰的技术仍为许多企业所运用,产品的技术含量低,产业层次较为低下。对于一些依托战略性新兴产业兴建的产业集群,尽管引进了已经较为先进的技术,但企业生产仍然是组装、简单生产阶段,以模仿和消化,仍位于生产定型和常规产品的层次上,消化和吸收所引进技术的能力有待提高。其中,科研力量薄弱、产、学、研没有有机结合是重要原因。R&D经费不足、专业技术人员缺乏问题较为突出,企业用于技术研究和新产品研发的支出较少,大部分企业科研投入占企业总收入之比小于国际平均水平。因此,对一些关键技术的研究攻关无法开展,技术瓶颈很难突破。

2.3 制度因素 东部煤电化城市绝大多数兴起于计划经济时代,受计划经济影响,资源型城市普遍存在企业管理城市、企业功能等同于城市功能、有城无市的现象。这种长期以来以生产为中心形成的思维惯性使资源型城市难以适应以市场为中心的经营环境由旧技术和旧体制造成的锁定局面尚未根本改变,资源开采企业和地方政府的融合造成微观经济主体的生长环境并不轻松,产业发展和创新所需的软环境建设相对滞后,相关政策等往往跟不上产业发展的步伐。

2.4 其他方面 一是资本的锁定。资本是经济经济增长的基本生产要素,资本不足直接约束经济增长的进程。产业集群内的培育和发展,资本流量的充足与否至关重要。就现状而言,东部城市金融体糸脆弱,存量资本不能完全支撑区域经济的转型与发展。二是城市产业发展层次的锁定。资源型产业的资产专用性强,产品中凝结的技术性要素少,前后向正外部性都不大,这就造成资源型经济对技术的需求相对较弱,致使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步伐较慢,不能取得较快发展,仍在产业集群的初级阶段徘徊,规模经济和产业集群形成的延缓,制约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影响传统产业集群的快速发展。三是缺乏鼓励冒险的企业家精神,以及重视合作与非正式交流的社团和区域文化。就东部城市而言,煤电化集群经济对创新活动的挤出效应与产业集群发展发展所冀望的创新驱动机制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无论是鼓励冒险的企业家精神还是那种重视合作与非正式交流的社团文化都是相当匾乏的,进而导致了资源型城市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活力严重不足。

3 推进东部煤电化产业集群整合发展的建议

3.1 提高产业集群系统内各个企业主体之间的关联性 通过政策引导,完善本地配套产品的出口相关政策,提高本地配套率,加强产业集群系统内各个主体之间的关联性,加强产业集群的纽带作用,可以增强集群系统的生命力,这也是产业集群进入整合发展阶段的重要特征之一。

3.2 引导外来企业融入并植根于当地人文经济 加强重点建设项目库建设,做到“建设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积极面向国际国内招商引资,打出东部煤电化经济区品牌,培育和引进一批技术含量高、市场潜力大、带动力强的煤化工项目。积极引进配套加工、配套服务项目。

3.3 鼓励本地企业涉足相关业务,并尽快融入东部煤电化信息产业集群 通过现有的数据显示,本地企业贡献几乎都来自于自给自足的公司,本土企业的贡献力度较小。在一定程度上,致使东部煤电化产业集群过度依赖四大矿业企业,这使得产业集群的生命力不强,增强本土企业对相关行业的贡献作用,显得尤为必要。因此,鼓励依托产业集群优势创建本土化的中小型企业,利用产业集群本身的知识溢出效应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壮大产业集群规模,最终形成以本土企业占主导的组织格局,让经济外部性凸显。

3.4 进一步完善其他配套和支持性产业的投入和建设 培育资本市场,拓展直接融资渠道。研究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发挥政府征信优势和协调功能,加强与国家开发银行等政策性银行、国有及国有控股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的沟通与合作,为东部煤电化经济区建设提供金融支持。建立完善中小企业担保和风险投资机制,广泛吸收各种资金和民间资本参与东部煤电化经济区建设。鼓励支持地处煤电化经济区外其他市县的招商引资项目在经济区内注册登记,实现的地方级税收可由原引进项目的市县与税收缴库所在地双方进行分成。省级财政依据双方政府签署的协议和企业税收实际入库数进行结算;鼓励金融机构在煤电化基地设立分支机构或金融服务部,对符合贷款条件的企业、项目提供快捷便利的信贷、结算等金融服务;省级政府出资的担保机构要对符合信贷担保条件的企业优先给予担保支持;省政策性担保机构对基地内各市的政策性担保机构实施再担保,增强其信贷担保能力;对符合国家规定的债券发行条件的企业,各级政府要创造条件,积极向国家申报发行企业债券,拓宽企业直接融资渠道。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王丽英.双鸭山资源型城市煤电化产业发展之路研究[C].创新思想·科学发展·构建和谐——黑龙江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2008.

[2]喻登科,涂国平,陈华.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协同发展的路径与模式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2.

[3]王琢,李飞.发展三大产业群 鸡西煤电化项目高速起跑[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8-06-23(D07).

下载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