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猪弓形虫病的发生与防治

代新颖?

(黑龙江省嫩江县畜牧兽医局嫩江镇畜牧兽医站 161499)

猪弓形虫病又称弓形体病,是由孢子虫纲的刚第弓形虫寄生在猪的体内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寄生原虫病。牛、羊、狗、猫和人均能感染。该病以高热、呼吸困难、神经症状和怀孕动物流产、死胎、胎儿畸形为主要特征。暴发该病时,可使整个猪场发病,死亡率高达60%~80%。该病以患病猪的高热、呼吸困难、神经系统症状、死亡和妊娠流产、死胎、胎儿畸形为特征。20世纪末已发现我国人群弓形虫感染率为5%~10%,可导致孕妇流产、死胎、畸胎和弱智儿,在器官移植、恶性肿瘤及艾滋病患者中,弓形虫病是常见的致死病因之一。?

1 临床症状

急性期体温40.0℃~42.9℃,稽留持续3~10d或更长,食欲减少,精神沉郁,喜卧,鼻镜干,流水样鼻液,粪多干燥,呈暗红色或煤焦油样,稀粪少见,乳猪、断奶不久的仔猪排水样粪不恶臭,有的病猪粪便干稀交替,呼吸困难,呈腹式呼吸。眼结膜充血,在耳根、下肢、股内侧、下腹部可见紫红斑或间有小出血点,界限分明。有的病猪耳部上形成痂皮,甚至发生干性坏死,随病程病情发展,呼吸困难,行走摇晃,不能站立,卧地不起,体温下降死亡。怀孕猪流产或产出死胎,即使产出活仔,也急性死亡或发育不全,不会吮奶,或为畸形怪胎,母猪在分娩后自愈。仔猪死亡率可达30%~40%,甚至60%以上。

亚急性期体温升高,减食,精神萎顿,呼吸困难,发病后10~14d产出抗体,虫体发育受到抑制,病情慢慢恢复。咳嗽及呼吸困难的恢复需一定的时间。如侵害脑部,发生癫痫样痉挛,后驱麻痹,运动障碍,斜颈等。有的病例失明。

慢性期外表看不到症状,生长受阻成僵猪,部分食欲不振,精神欠佳,间有间歇性下痢,后驱麻痹。

2 病理变化

剖检发现肺稍肿胀,间质增宽,有针尖至粟粒大出血点和灰白色坏死灶,切面流出大量带泡沫液体。全身淋巴结肿大,灰白色、切面湿润,有粟粒大灰白色或黄色坏死灶和大小不一的出血点。肝脏肿大、稍硬,有针尖大坏死灶和出血点。肾、脾有灰白色坏死灶和少量出血点。盲肠和结肠有少量黄豆大至榛实大凹陷的浅溃疡,胃底有出血斑点,呈片状或带状溃疡。?

3 实验室诊断

猪弓形虫病在临床、剖检和流行病学没有典型特征病理变化,因此确诊必须进行实验室诊断。

镜检虫体。取可疑病猪的体液或病死猪的脏器和组织,制成涂片,涂片标本自然干燥,甲醇固定,姬氏或瑞氏染色后油镜检查有无弓形虫。

动物接种。取病死猪的肺、肝、淋巴结等病料,研碎后加入10倍生理盐水,室温放置1h,震荡后取上清液0.5~1.0mL,接种到小白鼠或家兔等试验动物腹腔,然后观察实验动物是否有症状出现,并检查腹腔液中是否存在虫体。

血清学诊断。可用染色试验、补体结合反应、中和抗体试验、间接血凝试验和荧光抗体法等诊断。

4 防治措施

清除传染源。猪场发生该病时,应立即全面检查,检出的患病猪和隐形感染猪要进行隔离,对无治疗价值的病猪坚决淘汰;对猪场要彻底消毒,病死猪的肉要进行高温处理;对患病猪可用磺胺嘧啶70mg/kg·w,配合甲氧苄氨嘧啶14mg/ kg·w,每天2次口服,连用3~4d。

防止感染。弓形虫病是由于摄入猫粪便中的卵囊而感染,因此,在猪舍内禁止养猫,并防止野猫进入圈舍;猪场要经常开展灭鼠、灭蚊蝇工作;禁止使用未经煮熟的屠宰废弃物作为猪的饲料。

治疗应“用药早、疗程足”,可选用下列药物。碘胺六甲+二甲氧苄氨嘧啶,每千克体重30~70mg,24小时1次,肌肉注射3~5d,重症病猪慎选。磺胺六甲+三甲氧苄氨嘧啶,每千克体重30~70mg,24小时1次,肌肉注射3~5d。磺胺嘧啶(SD),每千克体重70mg,加甲氧苄氨嘧啶(TMP)或二甲氧苄氨嘧啶(DVD),每千克体重14mg,每天2次口服,连用3~5d。磺胺甲氧吡嗪(SMP2),每千克体重30mg,加甲氧苄氨嘧啶(TMP),每千克体重10mg,剂量为前者加后者,每天1次口服,连用3~5d。复合磺胺嘧啶钠,每千克体重5~20mg,12小时1次,病情一般可选此药。重症病猪应对症治疗,如退热,大输液,并用抗菌素防止继发感染。病情控制后应继续治疗1~2d。

下载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