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燕1,孙庆华2?
(1.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旗伊敏河镇畜牧兽医站021130;2.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畜牧站166200)
奶牛为偶蹄动物,内外蹄对称,大小相等,整个蹄近似圆形,蹄与地面形成45~50度,负重均衡,蹄的质地坚实,致密,无裂缝,蹄间间隙紧密。常见的奶牛肢蹄病有蹄变形、指趾间皮肤赘生物、指趾间蜂窝质炎、蹄腐烂、蹄叶炎等。蹄病影响奶牛的正常生活活动,因疼痛而多发生强制性趴卧,导致正常运动受到限制,影响奶牛的食欲和精神,造成消化、代谢和泌乳障碍,产奶量下降,消瘦,进而影响繁殖。?
1临床症状?
在奶牛饲养工作中,常见的肢蹄病以跗关节磨损及炎症肿胀、趾间皮炎(俗称蹄叉炎)、蹄底溃疡为主。前肢肢蹄病主要集中在趾间皮炎及蹄底溃疡,两后肢以跗关节磨损及炎性肿胀、趾间皮炎、蹄底溃疡居多。该病发生后,蹄的真皮和角质层发生化脓性病理变化,病牛真皮坏死与化脓、角质溶解,患牛疼痛,生产性能下降。饲养环境潮湿或阴雨连绵的夏秋季节易发本病。病变部位有明显的急性蜂窝织炎,蹄间和蹄冠皮肤充血、红肿,有时可见坏死或表面性溃疡,且有恶臭分泌物,有的蹄间可见不良肉芽增生。蹄底角质部呈黑色,叩击牛有痛感,修蹄时有乌灰色或乌黑色的恶臭脓汁流出。病变若向上扩展可变为脓性屈趾腱鞘炎、化脓性关节炎,有时角质溶解,蹄真皮过度增生,肉芽突出蹄底,球节感染发炎、脓肿、疼痛。病情加重,个别卧病不起,并表现出全身症状,如发热、食欲不振、消瘦、产奶量下降等。局部检查见趾间皮肤和蹄冠呈红色或暗紫色,肿胀,敏感。患肢负重不起或各肢交替负重,以一肢或多肢跛行、跪地及剧烈疼痛为特征。?
2治疗方法?
蹄病的治疗原则是早发现、早治疗,消炎止痛,去除腐败,加强蹄部血液循环,促进炎性吸收,先治疗重症,后治疗轻症,防止人为处理不当造成瘫痪。病初对于蹄变形的奶牛,应采取修蹄方法,根据蹄变形的程度不同可用相应办法给予修整,也可用浴蹄液进行敷蹄,每日2次,持续1周,对蹄病治疗有一定效果。对于蹄趾间腐烂的情况可以用10%~30%硫酸铜溶液或1%来苏儿溶液洗净患蹄,涂以10%碘酊,用松馏油涂布于蹄趾间部,装蹄绷带。如蹄趾间有增生物,可用外科消除法,或以硫酸铜粉、高锰酸钾粉撒于增生物上,装蹄绷带。隔2~3天换药1次,常于2~4次治疗后痊愈,也可用烧烙法将腐烂处烙去。对于腐蹄应先将患蹄修理平整,找出角质部腐烂的黑斑,用小刀把腐烂的黑斑向内深挖,直到挖出黑色腐臭脓汁流出为止,然后用10%硫酸铜冲洗患蹄,内涂10%碘酊,填入松馏油棉球,或放入高锰酸钾粉、硫酸铜粉,然后用石蜡封口,最后用绷带绷好。如严重患牛,食欲减退,温度升高,为促进炎症消退,可用局部将鱼石脂软膏涂抹,静脉注射葡萄糖、碳酸氢铵、抗生素、磺胺类药物。?
3预防措施?
首先应该加强牛场饲养管理。按生产阶段的不同要求供应饲料,根据营养配置各种符合奶牛需要的日粮,特别要注意的是精粗比例。保证营养物质的平衡及供给,满足蹄部营养需要。及时、有效地治疗相关疾病,防治继发蹄病的发生。科学管理,减少应激必须保证饲料中钙、磷、镁、钾、钠和硫等常量元素含量,特别是钙和磷的量和适当的钙磷比;保证铁、铜、锰、锌、钴、硒、碘等微量元素含量。必须保证奶牛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和烟酸的含量。搞好奶牛场环境卫生,及时清理舍内粪便,污水,保持运动场和牛舍的清洁干燥。平整运动场及运动通道,扩大其运动范围,使之宽敞通畅,运动场排水要通畅,雨天不积水。每天应及时清除牛舍及运动场的牛粪、污水,及时清除运动场上的石子及硬物,水泥地面应有适当的纹路,太光滑容易导致奶牛打滑,损伤牛蹄。?
其次应该做好牛体的保健工作。喷蹄和浴蹄可以有效的预防传染性蹄病并增加蹄角质的硬度,坚持每周给牛只喷蹄2次,选用刺激性小,没有异味的4%硫酸铜浴液,用塑料喷雾器直接将药液喷在奶牛蹄病。修蹄主要目的是保持蹄最佳生理功能。定期修蹄是预防蹄病的重要措施,实行每年修蹄2次,并及时矫正过度生长的角质及变形的蹄趾,修蹄方法要正确。对严重的蹄病可以多次整蹄,在修蹄过程中忌用力过猛、磨蹄出血,对出血严重者要用鱼石脂纱布包扎,置于干燥的牛燥的牛床上,过1~2周再进行复诊。炎热潮湿季节经常药浴消毒,1周1次,5%甲醛或4%硫酸铜溶液浸泡1~2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