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雅娟,李继伟,丁润峰
(吉林省双辽市兽药饲料监察所 136400)
氟苯尼考即氟甲砜霉素,近些年一般用来作为氯霉素之替代剂。其抗菌谱广,动物吸收好,在体内分布广泛,使用高效而安全,并且用于食品动物后,不会因其残留而对人有引发中性白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危险。
1 抗菌机制与优良特性
该药靶向作用于细菌70S核糖体的50S亚基,抑制转肽酶,阻碍菌体蛋白质之合成,从而抑制细菌生长繁殖。
该药主要经肝、肾代谢,少量由肠道排出。其药物代谢动力学可因动物种类及给药方式不同,而有些许差异。该药给动物经口服用、进行皮下或肌肉注射,均可迅速吸收,并能透过血脑屏障和进入乳液,而在体内广泛分布。其血药浓度高,半衰期长,可较长时间维持血药浓度,生物利用度高。动物肌肉注射1h后,其血药浓度即可达到治疗所需要的水平,1.5~3.0h,其血药浓度便达到峰值。动物仅1次用之,有效血药浓度即可维持20h以上。若按常规推荐剂量使用,则不会有毒副作用。该药的抗菌活性优于青霉素、链霉素、头孢菌素、四环素、甲硝唑、磺胺类及喹诺酮类等药物,尤其在一些病原微生物对某些药物产生耐药性时使用,效果常更令人满意。
2 适应的相关病症
通过大量临床实践验证,该药对革兰氏阳性细菌、革兰氏阴性细菌、螺旋体、支原体等病原微生物所引起的畜禽所有器官的传染性疾患,均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当某些病原微生物对其他抗菌药耐药时及时用之,常可立奏奇效,扼制疫病进展,阻止疫情扩大蔓延。
3 应用剂量和用法
3.1 肌肉注射或皮下注射针剂
氟苯尼考的针剂,通常有10%、20%和30%等几种药物浓度不同的剂型。按其有效成分和患病畜禽体重计,治疗的注射剂量一般每次20mg/kg·w,并且需要每隔36~48h注射1次,连续注射2次,最多不超过3次。多次使用该药,可引起动物机体菌群失调。该药针剂比较粘稠,使用时不可用生理盐水或注射用水稀释,也不可用之作为溶媒而溶解其他粉针类药品。
3.2 混饲或混饮粉剂
氟苯尼考的粉剂制品,在兽药市场上一般有10%、20%和98%等几种剂型。用之混饲或混饮治疗或预防动物病疫时,要根据动物数量、采食饲料量或饮水量,合理确定其用量和使用时限。如果给动物混饲用药,一般应先以少量饲料作载体,加入粉剂药品,并充分搅拌均匀,再经几次少量续加饲料和搅拌,最后加入批量喂用的饲料,充分搅拌均匀。
该药粉剂的使用量,应根据药品有效成分的含量和动物采食量或饮水量确定。以98%氟苯尼考粉剂为例,畜类混饲时,每吨饲料添加50~100g,混饮时每吨饮水添加30~50g;禽类混饲时,每吨饲料添加30~50g,混饮时每吨饮水添加20~30g。畜、禽无论混饲或者混饮,都需要连续用药2~3d。
从实践看,禽类服用该药,混饲预防或治疗疫病的效果似乎不如混饮,其中原因可能是与一些个体采食饲料较少,摄入药量不足有关。
4 小结与讨论
氟苯尼考抗菌活性强,抗菌谱广,又给动物用后吸收好,在机体内分布广,故临床上应优先选为动物全身急性或亚急性细菌等感染的治疗药,尤其治疗动物颅内感染时,更应首选之。该药高效而安全,半衰期长,生物利用度高,在治疗过程中用药次数少,所以在难于保定的患病动物(鹿、银狐、貂、熊、虎等)需要注射针剂治疗时使用,不但疗效好,而且可以减少多次保定和频繁注射药物的麻烦。对耐受青霉素、庆大霉素、四环素、甲砜霉素、磺胺类或诺酮类等药物的病原菌所引起的畜禽疫病,选用该药治疗,常常可以收到理想的疗效。
对高热病畜注射该药针剂时,如果配合注射解热镇痛剂,疗效会更令人满意。该药不能与林可霉素及大环内酯类、氟喹诺酮类、β-内酰胺类药物配伍应用。母牛或母猪产后使用该药,偶见其哺乳幼畜发生轻度腹泻。但是,这种现象无需治疗,母畜停药后,其症状自会消除。该药的停药期,具体时间参见农业部2003年发布的第278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