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鸡球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李静杰?

(哈尔滨市阿城区畜牧兽医局150300)

鸡球虫病分布广泛,普遍发生,是常见的急性流行性原虫病之一,对雏鸡产生的危害最大。?

1流行特点?

11日龄以内的雏鸡很少感染球虫病,因其具有母源免疫力的保护。4~6周龄的鸡极易发生急性球虫病,之后随着日龄的增长,通过日龄免疫,对球虫的易感性有所下降。如果从雏鸡发育到成年鸡一直没有感染过球虫病,使其缺乏免疫该病的能力,也非常容易发病。鸡球虫病主要发生在温暖多雨的春季和夏季,秋季较少发生,冬季更少。蛋鸡发病的季节性比肉用仔鸡明显。该病主要是以消化道作为感染途径,只要鸡采食具有感染性的孢子卵囊,则可感染球虫病。鸡球虫病的传播者可以是被病鸡粪便污染的房舍、地面、全部用具、垫草、饲料和饮水,人以及携带球虫卵囊的苍蝇、蚊子、甲虫、野鸟等。?

2临床症状?

急性球虫病感染的病鸡表现精神沉郁,头蜷缩,常伫立一隅,羽毛蓬松,泄殖孔周围的羽毛被排出的水样红色粪便污染,并发生粘连;食欲废绝,渴欲增加,翅膀轻瘫,共济失调,嗉囊内充满液体,往往有昏迷或者痉挛等神经症状发生;逐渐消瘦,可视黏膜和鸡冠苍白,出现贫血。?

慢性型感染的病鸡症状同急性型类似,但表现不明显,病期持续时间较长。病鸡逐渐消瘦,翅膀和足发生轻瘫,产蛋量降低,出现间歇性下痢。?

3剖检病变?

对病死鸡进行剖检,发现鸡冠、肌肉、爪部都呈苍白色,肠黏膜明显脱落,肠内有未被完全消化的饲料,盲肠胀大,有的甚至比正常的粗3倍,弥漫性出血点布满整个肠道,个别病鸡发生溃疡;盲肠内有干硬的粪便,并混有干酪样物和血液,小肠后段肠管扩张,充满黏液和气体,肠黏膜上附有致密或疏松的绿色或黄色假膜,有的肠壁发生出血,病变呈弥漫性。?

4实验室诊断?

临床诊断,可根据病鸡的症状、尸体剖检,取2g病料及粪便,放入干净青霉素小瓶内,先少量加入些饱和盐水,用木棒搅拌均匀后再加入饱和盐水,使液面略凸出于瓶口,室温静置20min,然后用载玻片轻沾溶液,盖上盖玻片,通过镜检可见卵圆形或椭圆形的卵囊,其颜色大部分为浅黄色,内部形成原生质团。此法简便价廉,且卵囊检出率高。?

5治疗与预防?

氨丙啉可通过混入饲料或饮水中给药,预防球虫病时,每千克饲料混入100~125mg药物,连续使用7d,之后用药量减为一半,再连续使用14d。治疗该病时,每千克饲料添加500mg药物,连需用药7d,之后用药量减为一半,再连续用药10d。在使用氨丙啉期间,为防止降低药效,要控制每千克饲料中含有的维生素B?1少于10mg。氯苯胍是广谱抗球虫药之一,如果使用其他球虫药无效时,可以改用本药。预防每千克饲料的用药量为30~33mg。治疗时,每千克饲料的用药量为30~50mg,连续使用3~7d。磺胺二甲嘧啶治疗该病时,每千克饲料的用药量为1~2g,或每千克饮水中加入500~600mg药物,连续使用5~6d,或者先连续用药3d,停药2d后再连续使用3d。预防时,每千克饲料的用药量为125~250mg,连续使用6d;磺胺喹啉采取间断投药的治疗效果较好。按0.1%的比例混入饲料中饲喂2~3d,然后停药3d,之后再按0.05%的比例混入饲料中饲喂2d。10%盐霉素钠,每千克饲料的用药量为50~70mg,连续使用3~5d。泰灭净,按0.1%浓度混入饲料中,连续使用5d。青霉素按每千克体重的用药量为2万~3万U,配合维生素K?3?0.2mg?,混合后肌肉注射,每天1次,连续用3d。?

保持环境卫生良好,经常清扫、消毒鸡舍和运动场,清除的粪便堆积发酵处理,以杀死卵囊。经常刷洗消毒料槽、水槽及其他饲养用具等,使传播途径切断,减少感染机会。防止鸡舍温度过高,保证通风换气良好,保持环境干燥、清洁。育雏期间最好进行笼养,并采取全进全出的饲养方法,便于彻底消毒。根据雏鸡生长日龄,及时对鸡群的饲养密度进行调整。合理配制日粮,满足各种营养的需要,促使其生长发育正常,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适量、适时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K。在球虫病发生的流行季节,可在鸡未发病前或有个别鸡发病时,按预防剂量在饲料或饮水混入对球虫有效的药物,如抗球虫片、磺胺类、青霉素等,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下载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