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基于“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建筑装饰材料及检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李浩 LI Hao;李春艳 LI Chun-yan;张嵩 ZHANG Song;杨晓杰 YANG Xiao-jie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昆明 650033)

摘要: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是当前新形势下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根据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需求,积极探索和思考建筑装饰材料及检测专业“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所存在的问题,思考该专业的发展和定位,共同探讨该专业育人的途径与方法,有利于加强该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就业观,从而促进该专业的办学质量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24-0156-03

作者简介:李浩(1974-),男,云南昆明人,讲师,教师,研究方向为教学方面。

0 引言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与企业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新形势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结合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情况,根据该专业在云南省的特点,如何推动建筑装饰材料及检测专业(以下简称“饰材专业”)与企业长效合作,互利共赢,共育高技能人才,是一个重要而迫切的课题,值得深入研究。

1 云南省建筑装饰材料检测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1.1 云南省建筑装饰材料检测行业发展现状

建筑装饰材料检测行业从形成到今天已经使规模由小变大,工作类型由单一到综合,检测市场化概念从无到有。云南省的建筑装饰材料检测机构主要包括:企业试验室、监督检测机构、科研院校。企业试验室由于其自身性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他们走向检测市场的步伐,在经济实力、检测能力、规模和技术力量等各环节处于劣势。各级监督机构的检测室由于有政策支持,在规模和检测能力上占据优势,成为主流检测力量,但因为长期处在政策保护下,又导致其较之其他机构在技术水平、服务意识、自身竞争能力等方面稍显薄弱。科研院校依靠原来国家科研的投入,在技术力量、硬件设备和办公场地等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在市场竞争中已经总结了许多经验。

1.2 云南省建筑装饰材料检测行业人才需求调研分析

根据建筑业管理信息网提供数据显示云南省目前相关检测的企业登记有236家,其中能够从事见证取样检测的企业大致有186家。据我们本次调研走访情况反馈,因成立时间与注册时间的问题,云南省实际拥有检测企业数量应该不低于300家,并且还不断有新的资本注入这个市场。

1.2.1 职业岗位需求及分析

根据该专业人才市场需求现状、行业发展、地域分布等特点,围绕检测企业对人员需求数量、检测企业所能提供工作岗位类型、所需资格证书、对专业人才所需素质结构、所需专业知识与能力结构、应届毕业生存在的突出问题等,对部分昆明地区建筑材料检测企业进行了调研。

通过调研,了解到毕业生在检测企业就业岗位需求数量分布,根据岗位分布,综合考虑专业发展口径及专业办学特长,室内环境检测、建筑材料质量检测、实验分析操作等岗位为检测企业中该专业主要就业岗位。

对企业职业岗位需求调研分析后,引入企业相关项目案例,融入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环节,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培养具备岗位职业技能最佳手段。学校提供系统化培养、教学体系,企业提供实习、实践岗位与实际工作案例,两者如能有效结合将对培养具有高等职业技能人才产生深远的影响。

1.2.2 企业评价与建议

根据企业对专业人才培养和课程设置的反馈信息,了解分析了专业在教学过程中是否有相应的调整、改进空间,使专业培养学生能更好的适应企业、行业的要求。

2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饰材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查研究,该校饰材专业在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值得我们认真分析研究。现将存在的问题归纳如下:

2.1 目前合作企业数量不足,层次不高,深度不够

饰材专业现有合作企业10家,签订校外实训基地的5家,长期合作的5家,且企业规模小,每年接收的实习学生数量只有几十人,提供的实习岗位不能满足正常的教学需求。

因企业只追求经历利益,一般只对能立即带来经济效益的成熟的技术感兴趣,不能把职业教育的育人功能融入企业中,很少能主动承担为社会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任务,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力和能力不足,仅仅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场所,不参与或很少参与学校人才的培养。由于现场实习、实训时间有限,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只能对企业设备和流程有初步的了解认识,不能参与到企业技术岗位工作实习。

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还有待进一步加强,真正体现优势互补、紧密合作的办学模式需不断拓展和完善。要真正做到校企相互合作,双方共同确定培养目标,共同进行课程开发、教学设计、师资交流、实训实习等长效深层次合作还比较欠缺。校企合作仅仅停留在“认知实习、生产实习”等简单教学,基本达不到“校企共育人才”的要求。顶岗实习虽已有开展,但力度还不够。同时顶岗实习工种比较单一,技术含量不高,顶岗实习内容与既定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不相符合,取得的效果不是很理想。

2.2 目前的合作方式对饰材专业质量提高作用有限

目前合作的企业在提供实习岗位方面,缺乏师傅的真传,多数学生在实习后,对岗位技能只能达到简单了解的程度,实习难以达到真正锻炼专业技能的预定目标。目前的校企合作中教师与企业的联系和交流不够,教师很难深入到企业生产现场,企业对教师的职业培训很少,缺乏对学校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工作的参与。这样校企合作就很难起到促进学生专业技能提高的作用。

2.3 该专业在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不足

由于专业课程设置和与社会需求仍有脱节,课程开发多数还不能适应职业岗位需求,实训条件仍需改善,目前该校该专业校内实训室仅有6个,每个实训室仅能满足20名学生进行操作,无法满足学生基本专业技能训练。实训场地不足,无法满足生产性实训的需要。具有生产性和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功能的设备不足,不能吸引企业来校开展合作。该专业真正具备较高理论知识,又有丰富实践经验,能指导学生实训的“双师型”教师不足,能参与企业新技术、新产品开发的更少。

2.4 教师积极性不高,实习管理有漏洞

由于管理制度不健全,目标考核落实不到位,多数教师对校企合作认识不清,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该项工作中,在指导学生实习上,也存在着走过场的现象。

3 饰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3.1 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三段式”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在对云南省检测行业广泛调研后,专业指导委员会明确了专业面向、岗位职责及各岗位职业关键能力和核心能力,将职业能力(建筑工程材料检测与评价能力和室内环境检测与评价能力)培养作为核心,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校企合作共同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面向建筑工程材料检测、室内环境检测等岗位全面发展的高技能人才。

该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不同的教育资源和环境培养人才;充分利用企业的实训条件,请行业企业兼职教师担任教学工作;学生通过图3三个阶段的知识学习和技能实训,实现能力递进,完成人才培养。

学生通过三阶段的学习实训,力求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统一;实现课堂和实训的统一;实现教学和工作过程统一;实现技能培训与岗位统一。

企校共同完成顶岗实习的组织与管理。第6学期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顶岗实习的组织管理流程见图4。

3.1.1 企校教师共同进行顶岗实习指导

顶岗实习期间,企校教师共同进行指导教学,重点对学生实习岗位的技能、工作内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技术业务指导,进行巡回检查,及时解决实习中的问题。

3.1.2 顶岗实习考核评价

企业和学校共同对顶岗实习学生进行考核评价,其中,企业主要对学生完成的具体工作任务、工作质量、实习纪律、职业道德等方面进行考核,填写“学生顶岗实习成绩评定表”;学校指导教师结合学生工作总结完成情况、中期巡回检查情况等进行考核。

3.2 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系统化课程体系

成立由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企(行)业专家组成的课程体系建设课题组,根据企(行)业职业岗位要求,结合国家职业标准,分析职业能力结构。通过对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归纳行动领域并转化为学习领域,构建必需的知识体系,注重发展学生潜力,突出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确定学习内容和实训项目,对主要课程的纵横方向认真推敲,注重把新知识、新设备、新方法引入到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中,满足工学结合要求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

3.2.1 基于工作过程的系统化课程体系

3.2.2 开发优质核心课程

校企合作,共同完成“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专业核心课程的建设,与企业兼职教师共同编写配套的特色教材,并完成相应的课件制作及网络课程平台。

从建筑工程材料检测技术岗位的实际工作过程入手共同制定课程标准;设计各学习领域的学习情境,进行课程实施方案的设计,开发相应的项目任务,形成若干相对独立的专业核心技能项目,真正体现工学结合的课程特色;以校内外实训基地为依托,分阶段、分内容组织教学。课程考核方式采用过程考核、技能考核、岗位考核为主的综合考核方式。

3.3 建立专业教学资源库,共享优质教学资源,推进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学做一体的教学改革

建立专业教学资源库,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借助网络平台、多媒体等手段,实施教学过程,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注重“教、学、做”为一体。与行业、企业合作将实际工作项目引入到课堂教学中,重点提倡教师采用互动式教学,重视让学生在做中学,教师在学生做中教,在“教、学、做、评、考、”一体的教学组织形式中。

3.4 构建“双师”结构的优秀教学团队

优化本专业教学团队“双师”结构,为建设一支专兼结合,专业技术水平高、在行业有影响力、实践教学能力强,具有“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打下坚实基础。

3.5 利用实训基地,开发对外服务

校企合作,共同开发利用校内实训基地资源为社会和建材行业及其服务业开展培训、技能服务。

3.6 构建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对人才培养全过程、全方位、全员性的人才培养进行评价,实现从比较单一的学生对教师评价,政府对学校评价扩展到用人单位、行业协会、家长、研究机构等利益相关方的评价。

4 建筑装饰材料及检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初见成效

通过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近年来,本专业的招生规模和在校生规模得到明显提高,2014年招生人数92人,在校生人数210人,学生就业率达到95.56%,学生双证率达100%。师资队伍的双师素质比例达到100%,专任教师与兼职教师的比例为1:1。

与企业合作共同完成《建筑工程材料检测》、《室内环境检测》2门工学结合优质核心课程教材的编写并已出版,完成2门校级精品课程《建筑装饰材料制品工艺》和《建筑装饰材料质量控制与检测》及相关教学资源的建设,并与企业合作完成校本实训教材4门。

实践教学方面,在原有6个校内实训基地的基础上,联合企业围绕生产岗位技能建立了3个理论——实训一体实训室。

5 结语

通过对该校饰材专业“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深入分析了该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积极思考和探索该专业的发展和定位,共同探讨该专业育人的途径与方法,有利于加强该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在理论上起到较好的借鉴作用,从而促进该专业的办学质量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刘加勇.我国高职教育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08(20).

[2]王林.“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9(21).

[3]郭劲丹.“双师型”人才建设: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关键因素[J].当代教育论坛,2008(5).

[4]王明伦.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重建之思考[J].教育研究,2002(6).

[5]杨晶.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存在问题及合作模式探讨[J].出国与就业,2011(11).

下载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