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浅析澳大利亚特色旅游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张阳

(西安航空学院外语与旅游系,陕西西安,710077)

[摘要] 澳大利亚是世界闻名的旅游业发达国家,但更以其高质量的旅游教育著称于世。通过分析澳大利亚的特色旅游教育,并结合当前我国旅游教育的现状和普遍存在的问题,得出了对于我国旅游教育的启示。未来我国的旅游教育必须积极发挥旅游行业协会的重要作用,实现旅游人才培养的多元化与规范化。开设旅游专业的高校应当科学合理设置教学课程,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同时各高校要不断提升其师资质量以满足学生及行业的的更高需求。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澳大利亚教育;特色旅游教育;旅游专业

[中图分类号] G6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4)06?0137?03

旅游业是以游客作为服务对象,为其游览活动及所需商品提供便利条件与服务的综合型产业。当前旅游业的竞争更明显地表现为人才的竞争。当今世界上的各个旅游大国为了提高本国旅游行业的管理水平及服务水平,并使其达到国际一流标准,都十分重视培养高质量的旅游业人才。澳大利亚作为著名的旅游强国,更是把旅游教育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将其称之为旅游业发展的三大动力之一,并建立起了极富特色的旅游教育模式。

一、澳大利亚旅游教育的特色

澳大利亚生态环境独特,自然风貌奇异,发达的经济与对比强烈的多元文化造就了该国极为丰富的旅游资源与发达的旅游业。二战之后,澳大利亚的旅游业保持了高速发展,国民经济中的旅游业比重稳步提升,现已成为澳洲的支柱产业之一。随着大量境外旅游者的进入,一方面澳大利亚旅游得到了极大促进的同时,另一方面也对其旅游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澳大利亚旅游当前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澳洲政府及时吸收了欧洲的先进理念与高素质管理人员,并加强了本国旅游从业人员的技能培训。同时澳洲众多大学也顺应了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潮流,开设了众多针对性强的旅游类专业,并逐渐形成了其相应的教育特色。

(一)专业多样,针对性强

目前,澳大利亚各类学校已开设了旅游类专业10 余种。大旅游类专业,主要涵盖了旅游管理、酒店业管理,休闲管理,餐饮管理,会展管理,休闲体育管理等。同时已设置的专业以就业为导向,实用性强。例如,澳大利亚的酒店管理专业致力于培养全面掌握酒店的经营管理,并熟悉旅游业务的一线管理人员和技术人才。大多数开设此专业澳洲院校还与众多当地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带薪实习的机会,不仅给学生带来了一定的经济回报,更重要的是积累了宝贵的工作经验。

(二)新颖的课程设置与授课方式

澳大利亚旅游院校在旅游专业的课程设置上增加了许多新的课程领域包括了旅游业经济发展,游客管理,会展餐饮食品设计等。而在教学方面,学校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旅游专业的相关知识,加大了授课方式的创新。例如,采用专业学术研讨会,或给学生提供专业相关自我实践课程。同时在专业的课程设置上也密切围绕就业,例如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的主要就业岗位为政府旅游部门,餐饮,娱乐服务,主题公园和旅游景点,旅游产品零售等。因此,澳洲的旅游专业主要在本科阶段开设了旅游风景名胜区管理、旅游商品营销、会展营销管理、旅游餐饮管理、会展营销与客户服务、旅游服务学、旅游心理学等相应课程。

(三)利用旅游行业协会的积极作用

目前,澳洲的主要旅游行业协会都积极参与旅游人才的培养,在旅游教育领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澳大利亚旅游企业中的最高行业协会—澳洲旅游理事会、澳大利亚联邦政府资助的澳州旅游研究局、澳大利亚旅游研究理事会等。澳大利亚旅游协会广泛参与旅游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制定与教师培训等方面,有力的推动了旅游高等教育与旅游业研究,实现了旅游院校与旅游市场对人才需求的无缝对接。

(四)充分发挥政府、企业、高校的合作效益

澳大利亚政府高度重视本国的旅游教育,对旅游教育的引导和旅游院校的经费支持起了很大的作用。此外,澳大利亚政府现已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政策,旨在保障和落实各项旅游人才培养计划,借以实现澳洲旅游业从业人员业务素养与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除了政府的大力支持,澳洲的旅游企业也纷纷参与到校企合作中去。企业通过在高校建立旅游研究机构,与高校联合研究旅游教育面临的实际问题,并通过校企人才交流,精心挑选研究专家,整合双方的资源,从而形成一个全方位、多样化、网络型、交叉式的旅游人才培养体系,有力的保障了澳大利亚旅游业管理的专业水平。

(五)旅游职业教育与学历教育并重

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旅游职业教育,澳大利亚的旅游教育也是由最初的提供旅游技能培训的职业教育发展而来。从1974 年设立第一个旅游专业至今,逐步形成了旅游职业教育与学历教育并重的格局[1]。在如今的澳洲50 多所高校非常重视学生实践与职业技能认定,一般高校都将实习期设定到1-1.5 年,同时鼓励学生参加国际认证的旅游专业技能鉴定,通过建立国际职业技能认定制度来推进旅游人才的职业化进程。

(六)鼓励从业人员继续教育

澳大利亚旅游业始终保持较高的国际水准,离不开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澳大利亚通过广泛开展与欧美旅游大国合作,联合培养澳洲旅游从业人员。同时注重提升学员分析能力,更加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职业道德规范与谈判、沟通技巧。澳洲旅游企业也极为重视人员的继续教育,视之为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澳大利亚的每年的高级酒店管理人才的招生,生源要求必须来自通过相关中级培训,并拥有数年行业工作经历的人。并且想要成为行业中的高级管理人才,必须要脱离现有岗位,并返回学校进行继续教育或培训[2]。

二、我国旅游教育的现状及问题

我国旅游教育开展的较晚,目前主要依靠大专院校,没有形成如澳大利亚式的,据旅游市场发展的需要,由旅游企业自发组织起来的相关旅游行业协会。中国旅游协会大都具有政府机构性质,行政意识较强且效率低下,无法推动中国的高素质旅游人才培养。随着中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中国开设旅游管理相关专业的大专院校数量迅速增长,现已形成较为稳定的规模。据教育部统计,截止到2010年开设旅游专业的院校是1 968 所,在校生总数达1 086 000 人,平均在校生552 人[3]。这些开设旅游专业的院校已在中国形成了一个较大规模的旅游人才培养体系,为未来复合型,专业化的旅游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面对不断扩大的旅游产业与日益激烈的国际旅游竞争,我国的旅游教育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旅游专业设置缺乏特色

设置旅游专业是为了满足旅游业对行业人才的需求,而我国的旅游专业大多在诸如管理、经济、地理、历史等相关学科的基础上新建、组建而成的旅游系或旅游专业,主要是从为了这些学科寻找发展的出来而强行将本学科嫁接在旅游上形成的。因此,通过这样外延式形成的旅游专业,造成了我国的旅游院校众多,但是整体质量较低,培养出的学生无法适应日益复杂的旅游专业要求。同时,这些旅游院校只是照搬其他学科固有的教学方式,习惯性的沿袭传统陈旧的教学模式,使中国旅游教育缺乏特色、专业与活力[4]。

(二)缺乏清晰的教育目标

当前的中国旅游教育,往往是旅游职业教育与学历教育相混淆,中专、大专与本科教育定位不清。很多高校的旅游本科教育与专科教育开设的课程类似或一致,有些本应发展特色旅游职业教育的的高职院校更是完全照搬旅游本科教育的培养方案、教学方法与教材,甚至对培养人才的定位也无法突破本科教育的条条框框,极大的束缚了职业教育的特色化、实用化发展,偏离了原有职业教育要求的轨道。造成了我国旅游教育培养出的人才没有层次上的区分度,也不掌握相应的实践技能,缺乏特色使得人才培养与市场需要相脱节[5]。

(三)缺乏实践教学

旅游业属于服务性行业,决定了旅游专业设置要以应用性为核心。而我国的旅游教育重视培养旅游研究型人才而忽视技能型人才,重视专业理论教学而忽视实践技能教学[6]。因此造成我国的旅游实践教学环节严重缺失,同时由于培养目标的混乱、实践教学经费不足,没有实践教学基地,实际操作经验的师资缺乏等问题使当前的旅游实践教学流于形式。大多数高校没有开设实践课程或组织学生前往行业一线实习,往往只是开设几门如导游业务、酒店实务、茶艺等技能课程或是将毕业前实习作为本专业的实践课程,使得实践课程无法与专业课程相结合、相补充,造成学生无法掌握实用技能,最终导致了我国旅游专业学生的就业率较低。

三、澳大利亚旅游教育的启示

(一)积极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我国旅游行业协会要拜托固有理念,树立多元化融资和多渠道投资的新理念,打除仅仅依靠政府提供资金和拨款的陈旧观念,积极以市场为指导,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服务、组织、协调、监管的作用,同时与企业、学校积极合作,共同研究未来中国旅游人才培养方案,全面推进我国旅游教育发展。

(二)人才培养多元化、规范化

继续完善从中等职业教育、专科、本科、研究生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梯次模式,改变重视学历教育,轻视职业教育的现状,努力建立相应的职业认证制度,推动旅游人才培养的职业化运作。旅游企业应建立起完善可行的岗前培训、上岗培训及轮岗培训等基本培训制度,使行业技能培训朝着制度化和规范化发展。政府也需构建一套高效、系统的旅游人才培养机制,促进各型旅游人才在数量、素质和结构方面的供给适应旅游行业发展的需要。

(三)合理设置课程

目前世界上比较先进的一种旅游教育模式就是以能力为前提的模式。我国的旅游教育可通过聘请具有行业实践经验的高管、专家和学者组成学术委员会,从旅游企业岗位群的需要出发,明确从事这一职业所应具备的各项能力,高校可以此来制定培养计划,调整相应的课程设置,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并选择与之相配的教材,避免旅游教育的盲目性,进一步满足市场需求。

(四)重视综合能力培养

旅游行业的实用性要求其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渗透,因此我国旅游院校应当针对旅游业岗位群的职业要求来确定技能性、实效性的实践培养内容。通过建立实训基地为实践教学提供专业的教学场所。目前实训基地一般包括两类,一类是校内实训基地,如旅游电子商务实训室、模拟导游实训室、茶艺室等,进行实际的案例教学,通过让学生进行模拟训练,准确把理论运用与实践操作;第二类是校外实训基地,即高校与酒店、旅行社、旅游景区和旅游餐饮企业等签订协议,由企业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实习岗位。各个旅游高校未来都应建立以上两类实训基地来促进技能型人才培养。

(五)提升师资质量

从旅游教育的特点和性质出发,不仅要求旅游专业教师具备高职称与高学历,还应当掌握丰富的从业经验,从而更好地把握旅游行业职位的知识及技能要求,并且能够敏锐地捕捉旅游业发展的趋势,使教学活动更生动活泼并贴近实际。因此,我国开设旅游专业的高校应当一方面引进或聘请旅游业资深从业人士任教;另一方面,通过校企合作要加强对现有师资的业务培训,理应假期深入旅游企业上岗实习,掌握行业最新动态。

四、结语

我国旅游业发展迅速,现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随着2013 年国务院颁布了我国第一个《国民旅游休闲纲要》,更加预示着全民旅游大潮的到来。同时,这也对我国旅游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一新时期,我国的旅游教育发展必须克服教学目标、专业设置与专业实践等方面的诸多问题,积极借鉴西方国家的成熟教育理念,从发挥旅游行业协会作用,合理设置培养层次与课程体系,加强师资与实践教学等方面入手,改革我国当前旅游教学与就业脱节的现状,从而建立一个市场为导向,教学、师资为抓手,实践为标准,就业为目标的新型旅游专业。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管婧婧,金碧倩.中法旅游本科学生专业感知比较及启示——基于中法两所高校的实证研究[J].旅游论坛,2014(1): 90-94.

[2] 郭为,许珂.旅游政策、产业发展与就业关系的实证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4(3): 7-16.

[3] 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统计年鉴(2011)[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2011: 24-45.

[4] Trevor Sofield,陈胜容.对中国学者旅游研究的反思[J].旅游学刊, 2014(2): 3-14.

[5] 金丽,王艳.研究性旅游教育的进入路径选择[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 130-132.

[6] 汤利华.国外“旅游”与“教育”结合:分析与启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S1): 102-107.

[编辑:汪晓]

下载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