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蒙巧 HE Meng-qiao;侯军岐 HOU Jun-qi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192)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Beijing Inform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University,Beijing 100192,China)
摘要: 基于种子的特性和我国种业企业的发展现状提出种业企业整合的必要性,并分析了当前世界种业产业的发展特点。利用SWOT分析工具,对我国种业企业发展现状进行综合分析,结合世界种业产业当前的发展特点,为我国种业企业的整合路径提供建议。
Abstract: Based on the feature of seed 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eed industry in China, the paper analyses the necessity of consolidation in seed industry. It clarifi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eed industry in the world. Using the SWOT analyzing tool to analyz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eed companies in China and consider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eed industry in the world, the paper provides some suggestions for how to choose the consolidation approaches for seed companies in China.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 种业整合;种业发展;整合路径选择
Key words: seed company consolidation;development of seed industry;consolidation approach choices
中图分类号:F324.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5)25-0245-03
基金项目:本文受北京市教委人文社科重点项目(SZ201411232022)、北京长城学者项(CIT&TC20150319)资助。
作者简介:何蒙巧(1992-),女,壮族,广西河池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企业管理。
0 引言
我国是农业大国,也是世界种子需求大国之一。年种子总用量约为125亿kg左右,经营量45亿kg,总销售额在200~300亿元,约占世界销售额的10%~20%。长期以来,我国的种业行业被国有种子公司垄断,种业行业的市场化程度较低。2000年《种子法》的颁布,打破了国有种子公司对种业行业的垄断局面,越来越多的个体跻身到种子行业当中,种业行业竞争越发激烈。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种业行业发展还很不成熟,当前我国种业行业的发展特点是企业数量多,规模小,经营较分散,企业的实力较弱。种子与一般的商品具有不同的特性,其科技含量较高,研发投入大,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也非常快。基于我国种业企业的发展现状和种子本身的特性,种业企业之间进行整合将是一种必然。
2005年以来,国内不少学者对种业企业兼并、整合问题进行了研究。王卫中(2005)借鉴美国种业发展与整合经验,给出了我国现阶段种业整合与发展可供选择的路径。张亚兵,张彦虎,李和辉(2005)分析了中国种业的现状特点及发展趋势,提出中国种业市场整合的必然性以及实现有效整合的两股力量即资本力量和知识保护力量。闫书颖(2007)对世界种子产业的并购过程和并购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利用国际种子产业的并购经验为我国种子产业的发展提供借鉴。侯军岐,牛军让(2008)认为种业整合是组建我国种业“航空母舰”的关键,我国种业整合的模式应该以纵向整合优先,横向整合为主。种业整合的层次应该循着宏观整合、微观整合和中观整合的顺序进行。李志明(2012)总结了国内外种业发展的现状,分析我国种业企业兼并重组的动力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张宁宁,潘勇辉(2014)对跨国种业公司的并购行为进行研究,认为我国种子企业应推进全产业链整合,提出了创新产学研一体化的合作模式。
企业整合是企业发展和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因此对于种业企业而言,选择何种路径进行整合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本文将分析世界种业产业当前的发展特点,利用SWOT分析工具对我国种业企业现阶段发展进行综合分析,结合世界种业产业当前的发展特点,为我国种业企业的整合路径提供建议。
1 世界种业产业发展特点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种子产业最明显的发展特点是育种研究、种子生产与营销经营的国家化、集团化、规模化趋势增强,许多跨国种业集团公司开始重视育、繁、销一体化。实力雄厚的跨国种业集团通过相互兼并或强强联合,开始大规模的全球化战略。当前世界种业产业的发展有如下特点:
1.1 种子企业一体化程度增强
在西方发达国家,很多大型种子公司通过企业间的整合,实现了育、繁、加、销一体化。先锋种子公司在世界共设有140多个研究和实验中心,1000多个地区性育种基地,在全球有60多个种子加工中心,140多个育种站。孟山都公司在1995年投入80多亿美元收购主要的农业公司与其建立合作关系,帮助企业实现了纵向一体化,目前孟山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农业种子公司。利马格兰种业集团公司是欧洲最大、世界排名第四的种业集团。1965年开始该公司就自己承担种子的科研培育工作,成立了玉米育种站。1971年建成玉米杂交种的现代化种子加工厂,实现了育、繁、加、销一体化。从世界大型种业企业的整合经验可以看出,育、繁、加、销一体化的发展战略推进了种子的现代化发展和农业生产的发展。
1.2 研发经费投入的增加
种子的科技含量较高,更新换代快。种子的培育和研发在种业价值链中的作用至关重要,研发经费的投入是种子产业发展水平的标志,发达国家的种业发展已经较为成熟。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种业公司在研发经费方面的投入不断增加。一般种业企业将销售收入的8%-10%用于科研,充足的研发经费能保证种业企业在核心技术上保持领先的地位。美国种子产业从1980年到1998年对种子育种投入的经费不断增加,1998年达到1.8亿美元,占其销售收入的6%。法国利马格兰公司1998年研发经费支出3.7亿法郎,而2000年为4.6亿法郎,占其销售收入的12%。由于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较为成熟,大型种业集团可以在资本市场获取雄厚的资金,使其在种子的培育开发上有更多的投入,以稳定其在行业中的领先和垄断地位。
1.3 种子市场集中度不断提高
全球十大种子公司1985年总销售额为23.85亿美元,市场的集中度约为10%。2000年全球十大种子公司的销售收入达到72.5亿美元,约为全球商业种子市场总价值的24%。根据国际种子联盟2004年的统计,世界前四大种子公司包括杜邦(DuPont)、孟山都(Monsanto)先正达(Syngenta)、利马格兰(Groupe L im ag rain)的销售额总计为7379亿美元,按照CR4指标计算,产业集中度水平接近30%;如果按照前10位种子公司的销售额计算,集中度达到了约49%。
世界种业产业当前的发展特点可以概括为种业产业的一体化、集中化程度越来越高,即种业企业的纵向一体化程度提高,种子市场更为集中,这能使整个产业的资源得到更合理、更有效的配置。面对我国种业行业企业数量多、规模小、经营分散的现状,一体化、集中化的发展战略对我国种业行业的发展有重大的意义。
2 我国种业企业发展现状分析
利用SWOT分析工具,对我国种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将具体分析我国种业企业面临的外部机会和威胁,企业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旨在帮助企业利用外部的机遇和自身的优势,避开外部的威胁和自身的劣势,根据企业自身特点正确地选择整合的路径。
2.1 Strength(优势)
我国种业的发展自建国以来,已经有50多年的历史。2000年之后,我国的种子市场才开放,国外的一些种子企业开始进入中国。我国的企业比起这些外资种业企业,更了解本土的市场信息,有丰富的本土种业行业的运营经验,也有着良好的政府公关关系。由于社会和行业整体环境改善的影响以及我国种业企业近年来不断发展壮大的趋势,我国种业企业的优势将会被不断巩固。
2.2 Weakness(劣势)
我国种业企业数量多、规模小、产业集中度低。科研水平较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足,种业企业的管理制度还不是很完善。由于我国的种子长期被国有种子企业垄断经营,我国种子行业的育、繁、推严重脱节,种子的商品化程度有待提高。
2.3 Opportunity(机会)
我国的种子市场在2000年开放,很多私营种子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企业体质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我国政府对企业的扶持都给种子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会。此外,现在我国的各行各业都在与国际接轨,进入国际化进程。我国的种业企业有很多走出国门的机会,可以帮助企业扩大经营的范围。
2.4 Threat(威胁)
一项政策的改变,能给一个行业带来机会,同时也会带来威胁。2000年新种子法的颁布,为我国的种子市场注入了发展的活力,市场的开放意味着竞争的日益激烈。而这样的竞争不仅仅来源于本土私人种业企业的,也来自与跨国公司。跨国种子公司进入我国,与本土的种业企业相互竞争。国外种业企业有着更好的科研团队,有丰厚的资金,丰富的行业运营经验,这对我国的种业企业是一种威胁,但因为我国政策的限制,这样的威胁目前来说还不是很巨大。
3 我国种业企业整合的路径选择
SWOT分析清楚地列举了我国种业企业面临的机会、威胁以及企业自身的优势和劣势,这为种业企业在选择整合路径时提供了参考依据。种业企业选择整合路径,应该利用外部的机会尽可能发挥自身的优势,尽量避免外部给企业带来的威胁,更要积极克服自身的劣势。根据以上的SWOT分析,结合世界种业产业的发展经验,对我国种业企业整合路径的选择提出几点建议。
3.1 改善种业企业数量多、规模小的现状,应进行横向整合
我国种业企业的发展现状是企业的数量多,规模小,且整体的科研水平较低。要克服我国种业企业自身的劣势,我国种业企业之间应进行横向整合,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种业企业的数量,提高企业的质量。整合后种业企业的规模扩大,有利于实现规模经济以及资源的合理配置,也有利于扩大良种的研发投入和推广投入。此外,我国的种业企业还可以考虑与跨国种业公司进行兼并、重组。西方发达国家的种业发展已经形成产业化,种业企业的整体发展水平较高,在种子的科研以及种业行业的经营上有着更为丰富的经验。与优秀的跨国种业企业合作,他们能带来优秀的科研团队,丰富的运营经验,这能帮助我国企业提高自身竞争力,也有利于我国的种业企业走向国际市场。
3.2 增强种子企业一体化程度,应进行纵向整合
种业企业面临的外部威胁是由全球化进程带来的,随着我国种子市场的开放,更多的跨国企业进入我国。我国的种业发展较为落后,纵观西方发达国家的种业发展,其种子体系的显著特点就是育、繁、推一体化。我国的种业还没有形成产业化,整体的竞争实力较差。面对外部环境带来的威胁,我国的种业企业应该积极地进行纵向的整合,逐步实现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是以研究为先导,以品种为基础,因此对于种业企业而言,种子的研发培育至关重要。并购种子科研机构就可以使企业对种子品种有更多的控制权和主动权。目前我国的种子品种的研发,85%还是来自于国内公益农业科研机构,种业企业自身的科研水平较弱。基于这样的现状,企业并购科研机构会比企业之间相互整合更有利于种子的研发和培育。我国长期以来,育、繁、推脱节严重,使得科研部门选育的新品种销售不出去,而农户需要的新品种无人销售。进行纵向整合,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种子供需不匹配的问题,有利于我国种业企业的产业化,提高种业行业整体的发展水平和竞争实力。
3.3 应以横向整合为主,适度进行纵向整合
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经验是先进行横向整合再纵向整合,我们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种业发展经验的同时,需要根据我国种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整合的顺序和模式。目前我国的种业产业分散、企业数量较多、规模不经济、产品同质化,种业发展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我国种业企业之间应以横向整合为主,适度进行纵向整合。通过横向整合,淘汰那些效率低下,没有竞争实力的种业企业,有助于改变种业行业的整体格局,降低行业的分散程度,促进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加速提高我国种子产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其次,通过适当的纵向整合,解决我国的育、繁、推脱节严重的问题,这两方面的整合应该是以并行的模式进行,而不是串行。即我国种业企业的整合应该将横向整合和纵向整合相结合,并且二者的整合速度应与我国种业企业的发展阶段相适应,最终实现我国种业育、繁、推一体化的目标。
3.4 不同品种的整合路径选择
种业企业在选择整合路径时,除了考虑宏观层面的因素,还需考虑微观层面的因素。例如种业企业在选择整合路径时,可将企业主要经营品种作为整合路径的选择依据。如果企业主要经营的品种是玉米、水稻,可以考虑进行横向整合。玉米、水稻是传统品种,其市场规模较大,发展已经较成熟,对研发的依赖性较小。对于这些品种,可通过横向整合的方式来扩大自身的规模和市场占有率,保持企业在市场中的领先地位。而对于蔬菜等小品种,其市场规模较小,但对研发的依赖程度较高。针对这类品种,企业可以考虑和科研机构进行纵向整合。因为其产品市场规模小,进行纵向整合的成本并不高,与科研机构的纵向整合有利于企业掌握种子更新换代的主动权,使企业在市场中处于有利的竞争地位。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王卫中.产业整合与我国种业发展的路径选择[J].农业经济问题,2005(6):34-37.
[2]张亚兵,张彦虎,李和辉.中国种业市场化整合之路探讨[J].中国种业,2005.
[3]闫书颖.国际种子企业并购对中国种子产业发展的启示[J]. 财经问题研究,2007(7):73-77.
[4]侯军岐,牛军让.我国种业整合模式与途径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3):58-61.
[5]王晓明.我国种业市场现状调查分析[J].北京农业,2011,11.
[6]侯军岐,王卫中,牛军让.产业整合理论与中国种业整合[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1.
[7]张宁宁.种业跨国并购与我国种业应对策略的均衡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14,2.
[8]Jorge Fernandez-Cornejo. The Seed Industry in USA agriculture [R] U SDA, Economic Research Service, Agriculture Information Bulletin (786),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