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艾艾
摘要:随着我国医学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医学院校招收的非医学专业学生人数也在增加。在“医学院”这个大背景之下,非医学专业学生产生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笔者就非医学专业学生产生的心理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探讨预防、干预和化解这些学生心理问题的有效措施。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学生;心理问题;措施
在医学专业学生认为是“天堂”和“象牙塔”的医学校园里,非医学专业学生的处境却显得尴尬与无奈。因为在“医学院”这个大环境之下,医学专业学生理所当然占据了学校各方优势资源,在某种程度上扮演着学校的“主角”,而非医学专业学生无疑扮演着学校的“配角”。生活在“配角”阴影下的非医学专业学生产生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重视非医学专业学生的心理问题,既是医学院校对这些学生负责任的表现,也是医学院校自身发展的一个重要部分。
一、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
1.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先天不足与后天失养”
一般医学院校的特色专业都集中在医学专业上面,学校为了提高自身的知名度和竞争力,往往会在具有特色的医学专业上面下功夫。而非医学专业大部分是在医学专业已经发展的相当完善和成熟的基础上才开设的。从我国各医学院校开始招收非医学专业的时间来看,一般医学院校开设非医学专业的时间较短。在非医学专业开设的初期,大部分的专业建设人都是从相关专业分离出来后才开始探索学科的建设与发展的,与原有的医学专业相比较,非医学专业显得“底气不足”。另外,非医学专业开设的原因除了响应国家政策、市场需求外,还有一个原因是学校发展的需要,也就是为了辅助医学专业更好的发展而开设的。因此,在学校发展的过程中,限于资源的有限,学校首先支持的无疑是具有优势的医学专业。这就使得在夹缝中生存的非医学专业在师资力量、教学设施和资金投入等方面都落后于医学专业,非医学专业的发展因为“营养不良”更加举步维艰。
2.学生对非医学专业缺乏正确、全面的了解
在非医学专业的学生当中,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是被调剂到非医学专业的。由于很多医学院校的非医学专业都没有在相应的网站对其专业所开设的课程和就业前景等做具体的解释,因此这些学生在进校前对其所学专业几乎不了解。开学后,有的学校也没有为他们举行专业课程教育课和细致的讲解专业概况。有的学生从高年级学生那里咨询到的甚至是对本专业的抱怨与不满,这些便导致了非医学专业的学生一进校内心就充满了困惑感,不知道该何去何从?
3.各方压力大导致心理负担过重
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学生的压力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来自于外界的压力:每到假期回家,邻居和亲朋好友总会问“现在在哪里读书啊?在哪个学校读书啊?”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同时伴随着这些问题的还有他们表情和话语由赞赏和倾慕到失望和不解的变化。医学院非医学专业学生对自己所学的非医学专业本身就很敏感,再加上别人总是反复类同的质问,这便在无形中给非医学专业学生增加了很大的心理压力。另一方面来自于专业的压力: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学生一般在学习专业主干课程的同时还要学习一定的医学相关课程,这对于没有系统学习医学课程的非医学专业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因而导致补考、重修现象严重,这便加重了学生心理负担。还有一部分学生进行辅修医学专业来坚守着对医学专业的向往,这无疑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①但也有的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没有一门课是和医学知识相关的,这样就会导致这些学生产生更严重的心理问题,因为他们在医学院校里面学习了几年的时间,最后可能连最基本的医学常识都不懂,他们会觉得自己在医学院校里面读书是“名不正、言不顺”。
4.自我认知不足、自身定位模糊
自我认知(self-cognition)是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自我观察是指对自己的感知、思维和意向等方面的觉察;自我评价是指对自己的想法、期望、行为及人格特征的判断与评估。②一部分非医学专业的学生不能正确的认识自我,总觉得自己是医学院校里的“异类”学生,觉得自己不如医学专业的学生而产生自卑心理。有的非医学专业学生自身定位模糊,对以后的职业方向不确定,觉得自己以后的竞争力太弱,因为既不能和医学专业的学生相比,也比不过其它综合性院校同类专业的学生。
二、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学生心理
1.对所学专业缺乏动力和兴趣
非医学专业学生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专业调剂到非医学专业的,所以从一开始这些被调剂的学生就对自己的专业带有不接受或者反感情绪,学生往往会认为自己学的专业不好而不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有些学生大学期间甚至放弃了本专业学习,转而学习自己感兴趣的其它专业。③有的学生一门心思的把希望寄托在转专业上面,一旦转专业失败就会产生强烈的抱怨和不满情绪,从此便一蹶不振,打着在学校读书的旗帜实则是在学校混日子。也有学生没有认识到现学专业对自己以后发展的重要性,而把全部精力和希望都放到自己心仪专业的考研上面,以希望改变自己“配角”的身份和证明自己不比医学专业的学生差。
2.在医学院校缺少话语权和自信
话语权也就是说话权,即控制舆论的权力。处于“边缘化”的非医学专业不是医学院里面的“主角”,故很多时候会受到在学校享有优先发言权的医学专业学生潜意识的排斥。学校学生会和各种社团里面,医学专业学生的比例都非常高,所以非医学专业的学生进入校学生会是比较难的,社团相对好进一些,但是在社团里面也是属于“少数派”和被忽视的对象,这些体验都会对非医学专业学生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和伤害。
3.对就业缺乏信心和方向
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压力,各专业的毕业生想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都不是很容易,而非医学专业的学生更是如此。从每年的学校毕业季招聘会上,都可以看到去医学院校招聘的医院很多,有的医学院校毕业生人数和招聘需要的岗位人数达到1:8的比例。可有90%以上的招聘单位招聘的都是医学专业的毕业生,招聘非医学专业的单位却很少。没有毕业的非医学专业的学生看到就业前景是如此的惨淡,也就没有信心努力去学好自己的专业了。
三、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学生心理问题预防和干预措施
非医学专业学生心理问题造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解决这些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也不是单一的。要预防和干预非医学专业学生心理问题,应该从专业思想教育、心理辅导、就业指导等多个方面着手。
1.做好专业思想教育,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热情
这里所说的专业思想指的是非医学专业学生对所学专业的总体认知、心理适应及各方面的反馈情况。如何做好非医学专业学生专业思想教育?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第一,学校方面;学校要高度重视非医学专业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形成从新生入学阶段到毕业阶段全程化、持续性的专业思想教育。对非医学专业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事先要进行策划和安排,有针对性的对非医学专业学生的专业进行系统性的介绍,给学生留下良好的专业印象和对专业发展的希望以激发他们对专业学习的热情。第二,老师方面;无论是专业老师还是辅导员老师,都要加强对专业来胧去脉的了解,这样才能在和学生交流的过程中让学生对专业有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增加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和优越感。此外,通过电话、短信、QQ、微信等多渠道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对情绪消极和不稳定的学生进行疏导,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和爱。第三,父母方面。父母要多和子女沟通,不要因为孩子的非医专业打击孩子,甚至说讽刺的话。古话有云:“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让孩子用这样的心态和信念去对待自己的专业,鼓励孩子无论学什么专业,只要学好了,就一定有它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2.建立全方位的健康教育机制,提高学生心理调适能力
肖汉仕教授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又称心理素质教育,是教育者运用心理科学的方法,对教育对象心理的各层面施加积极的影响,以促进其心理发展与适应、维护其心理健康的教育实践活动。④非医学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医学院校要利用好学校各方优势资源来完成。一方面,各医学院校可建立完善心理咨询中心,形成专、兼职相结合的辅导人员队伍,长期或定期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测试和咨询辅导活动。④另一方面,非医学专业院系也可以邀请心理老师针对本专业的学生以讲座方式进行引导,在讲座的过程中,用非医学专业的学科或学生来举例,增加非医学专业学生的存在感和被认同感。同时,对各个同学的心理问题起到疏导性和预防性作用,提高非医学专业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
3.老师要树立榜样、增加人格魅力并列举优秀典型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老师的言传身教则会对学生产生最现实和最直接的影响。作为非医学专业的老师和辅导员,要提高自身对本专业的认同感,不能在学生面前表现出在本专业工作只是出于工作的需要,甚至看不起本专业的学生。专业老师也要增加自身的专业技能和学术能力,争取走出校园去进修的机会,把自己所学的最新知识和学生一起分享,增加自己的专业魅力和人格魅力。
从某种程度上说,学校从整体上扮演着一个“导演”的身份,而学校的各个专业都是“演员”。一部成功的作品,除了导演对题材、剧本、主角等的选择外,配角的选择也是好作品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此,只有学校里的“主角”和“配角”达到相对平衡的状态,“配角”们意识到自己的重要性而不是可有可无、被忽视的对象时,医学院校才能够和谐发展,非医学专业学生才能在和谐的校园氛围下健康成长、愉快学习。
引文注释
①黄康土.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学生的专业思想问题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J].学园,2013(5): 51-52.
② http://baike.haosou.com/doc/5451246- 5689617.html.
③王静.高校边缘化专业学生心理及对策分析[J].延边党校学报,2013(5):36-38.
④ http://baike.haosou.com/doc/5398342- 7578885.html.
【基金项目】贵州省教育厅2014 年度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贵州省“医学规培生”规培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4ZC251)
(作者单位:遵义医学院人文社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