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桂萍 阎祺
中图分类号:F713.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5)01-0020-03
一、电子信息产业的腾飞是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引擎
工业化、知识化、信息化同步发展,对产业结构和社会结构、对经济体系和组织体系正产生着越来越深刻的影响,因此,信息化已必然的成为现阶段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升级的主要动力之一。
电子信息产业是实现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基础产业,是当今世界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支柱性、先导性、战略性的产业,它的创新和发展对于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破解资源环境约束、支持各行各业的创新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一直以高于国民经济3倍的速度快速增长。在总结成绩的同时也应看到,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总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行业技术水平提升滞后于产业发展要求的矛盾日益突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尚未形成,缺乏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的本土优势企业;核心技术、关键技术与世界先进水平仍有相当差距,难以有效支撑核心基础产业的发展;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结构性矛盾仍未解决,集成创新还仅局限于部分企业和领域,原始创新基本能力亟待培养;信息技术创新所需的投融资渠道、税收环境、人才体系等环境条件仍不健全。
从电子信息产业国际竞争情况看,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低成本制造优势和强大的制造能力,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对一些跨国公司构成挑战。某些跨国公司除了在市场上的正面竞争外,它们正在采取各种措施,力图阻止中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及在中高端领域的进一步发展,不断打压中国企业。由于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无论是在资金上还是在技术上都严重依赖于外资企业。尤其是在技术上,核心技术的缺乏和长期受制于人带来的一个严重结果是整个电子信息产业的“竞争力悖论”;从产品出口结构的改善和总量增长看,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在产业层次上竞争力是不断提升的,但是从盈利性上看,国内企业的竞争力却是不断下降的。由于缺乏自主知识产权,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相关企业在面对跨国公司的专利和知识产权壁垒时,缺乏有效的应对手段和话语权,知识产权因素导致的成本问题凸显,这对于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向高端发展构成很大制约。
全球范围内的经济结构调整,国际分工的变化,导致国际竞争不断加剧,各国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强化,使得与知识产权相关的成本越来越高。在不少产品中,专利费已占到30%以上。跨国公司利用标准、技术专利、商标、许可权等,收取高额专利费。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不上去,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将不断受到知识产权的制约,发展就无从谈起。同时,当今世界电子信息产业组织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其分工模式由垂直向水平发展,发达国家的相关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常常采取封装、组件化、模块化与技术外包的方式,改变了传统的以工序分工,而转向零件分工和组装加工,从而更有利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对信息技术的控制。因此,电子信息产业的跨国转移并不必然带来技术的扩散,这使我国试图通过引进外资和技术促进科技进步的战略思路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我国信息技术发展应从技术引进向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相结合转变。中国要做大做强自己的电子信息产业,还会面临着大风险、大竞争,还需要大手笔、大项目、大举措,中国要成为电子信息产业的翘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天津有条件加快推进电子信息产业进一步发展
随着天津经济的发展,天津的电子信息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重要致病菌检测芯片”第一代样品是在天津成功研制的,全国第一本“电子书”是在天津付梓问世的,“全国捧读津产电子书”已成为天津人的骄傲,成功研制出“天河一号”、“曙光星云”超级计算机更给天津带来了新的荣誉。天津作为国家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对于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已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且,天津电子信息产业具有三大优势。一起步高,二集群度高,三研发能力强。
(一)天津具有促进电子信息产业进一步发展的人才优势
电子信息产业是技术、知识和人才密集型产业。纵观全球高新科技产业园区,美国的硅谷、128公路产业带、英国剑桥科技园、台湾的新竹、北京的中关村等,其背后依托的都是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的高等院校集群。在这方面,天津具有较强的优势。天津是我国著名的沿海老工业基地,拥有大批熟练技术工人,有较完善的各个层级院校培训体系,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价格相对较低。半导体芯片是当今高科技领域的一大热点。为了能在这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天津早在多年以前就设立了集成电路设计科技专项,面向海内外广泛招揽人才。目前,开设芯片设计专业的高校全国没有几家,业内知名的有北大微电子所、清华电子系和南大微电子系以及天大、复旦等少数几所科研院校。天津的南开大学和天津大学在芯片设计领域有很强的人才培养优势。
(二)天津具有促进电子信息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区位优势
良好的区位优势是众多企业聚集的磁场。正如迈克尔·波特所言:“对于产业而言,地理集中性就好像一个磁场,会把高级人才和其它关键要素吸引进来。”天津良好的区位优势,不仅可以聚集高素质、高适应性的人力资源,同时也加速了资本的聚集和技术的扩散。提高了企业的创新能力。天津地处环渤海地区,综合科技实力更是高居全国首位。据北大中国区域研究中心研制的《中国地区新经济指数》显示,环渤海地区在全国知识经济发展方面已处于领先地位,北京知识密集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6.06倍(天津是2.83倍)。超过半数的世界500强把代表处或研发中心设在北京,形成研发产业的聚集态势。整个环渤海地区拥有近300所院校和40多万科研人员,占全国1/4。环渤海地区不仅聚集了全国第一流的科研、教学、规划等机构,也是全国最大的科技信息和图书资料中心,具有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强大优势。并且,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形势下,产业互补和错位发展的条件基本形成。北京有全国最庞大的知识群,天津有历史久远和深厚的产业基础,河北有着丰富的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又有着长期与京津两市合作发展的历史,三者优势互补将促进企业、大学、研究机构、政府的联系与互动,在电子信息产业的研发上一定能产生巨大的创新效益。
三、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助力经济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促进天津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第一,应本着“服务城市定位、引领产业发展,强化产业互动、促进创新协同”的发展原则,加强行业核心技术的研发,提升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吸收再创新能力,支撑和引领天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第二,建立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府推动,产学研相结合的电子信息技术创新集群,为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提供支撑;依托电子信息产业密集区和电子信息产业园,集聚国内外高端信息人才、创新项目、研发机构和知名企业技术中心,形成产业创新的有力载体。第三,优化产业发展环境,以体制、机制和政策创新为突破口,分层次、有重点地推进电子信息产业创新能力的提升。
(一)深化改革搞好技术和体制创新
1.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根据产业发展的实际,自主创新能力的获得既依赖于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又依赖于区域产业创新体系的支持。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同于一般的生产要素,它的最大特征是难以在市场上购买到,必须依赖于企业自身的长期积累。因而,自主创新能力是企业实施渐进式的技术创新战略的结果。同时,由于高风险性,电子信息产业这一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也要依靠以政府、企业和研究机构等组织的区域创新体系的支持。对天津而言,充分利用和整合大量潜藏于科研机构和企业中的研发资源是电子信息产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途径。
2. 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从实际出发,走科学发展之路,充分发挥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的优势,按照市场化要求,把科技创新作为战略基点,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化发展规模,不断提升电子信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同时,加快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力度,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吸引国内外企业来京津冀城市圈发展,促进津京冀在电子信息产业方面协调共进。
(二)推进产学研结合,打造资源共享平台,加快科技攻关
1.打造资源共享平台。全市有关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要采取各种有效形式,进一步推进产学研结合,打造资源共享平台,加快科技攻关。要充分发挥本市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优势,使天津高校成为国家集成电路设计人才培养基地。要扶持一批高科技企业,充分利用开放式平台,围绕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项目,加强科技攻关,加速产业转化,并使研发项目尽快投入规重视制度创新和开发和利用好这些人才。
2. 吸引和用好科技人才。推进天津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科技人才是基础。电子信息产业是一种智力密集型产业,在这一领域里,不论是硬件的制造还是软件的开发都对人才的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从来就不缺少这些方面的天赋。我国著名的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创始人,北京大学王选教授生前参观了美国的硅谷后就曾发出过这样的感慨,在美国硅谷的大公司里,没有美国人的公司并不罕见,而没有中国人的公司几乎一个也没有。在中国在天津我们并不缺少在电子信息产业领域有创新潜力的人才,关键是我们如何通过制度创新开发和利用好这些人才。
(三)完善产权制度,用好财税政策,打造科技创新的孵化基地
首先,用好财税政策支持。天津各区县产业园区应利用自己在环境、产业、厂房、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充分利用政府相关部门在资金、税收以及其他各方面的支持,率先成为天津电子信息产业科技创新的重要孵化基地,成为我市电子信息产业进一步发展的摇篮。其次,明确产权制度。深化改革,建立起有利于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各项制度安排,以制度创新推动电子信息产业的自主创新,以创新精神和创新的举措,促进天津电子信息产业进一步发展。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李峰.张贵 天津市电子信息产业攀升全球价值链战略研究 [J]. 北方经贸2011(3)
[2] 田小平 天津滨海新区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的动力机制分析 [J]. 企业活力2010(8)
作者简介:郭桂萍(1963—),女,天津人,副教授,从事经济与管理研究;阎祺(1988—),男,天津市人,助理工程师,从事经济管理研究。
(天津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
(责任编辑:王兰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