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文网收录的初一作文人工可以有智,人类不可失心,随着人工智能“深蓝”连克众多世界级棋手,人工智能以其精密的推理演绎,不受情感因素影响的绝对理性.....下面随小编来详细看看人工可以有智,人类不可失心吧。
随着人工智能“深蓝”连克众多世界级棋手,人工智能以其精密的推理演绎,不受情感因素影响的绝对理性让人类觉得自己的地位受到了威胁,但就像苹果公司总裁库克所认为的那样,可怕的不是人工智能使计算机像人类一样思考,而是人类像计算机一样思考,失去了价值观与同情心的人类,不过是冰冷麻木的机器中最劣等的一种。
计算机是物质的,它只会根据客观存在的事实作出判断,而人类的精神却具有能动性,有时人的思维甚至能超越时代的局限。拥有自己的精神领地的人,可以在其中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历史上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的人物,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精神助产士”苏格拉底宣扬的民主与法制精神显出当今社会文明的雏形;“至圣”孔子的仁爱思想早已渗透进国人的价值观;老子的《道德经》传至德国成了家喻户晓的经典。这些开创性的思想,都是只会拾人牙慧、归纳总结而不会创造的人工智能所无法企及的。而若是人们丧失了自己的精神领地,同样只会模仿,人类也就丧失了优越性。
计算机是基于大数据和普遍现象来得出结论,其本质是从众的,而人则拥有自己的独立意志,能作出不受大众趋势干扰的价值判断。而可怕的是,现在的人们越来越易于被时代的潮流裹挟成为羊群现象的受害者,屈从舆情的大势所趋,但同时,他们自己也是受害者,因为他们的参与,羊群更加壮大,就像是给计算机数据库中增添了一份样本,而以计算机方式思考的人们,就更容易向这种大多数人掌握的“真理”倾斜。前段时间发生的罗尔事件和中关村二小霸凌事件,與情随着事态的变化不断反转,前一秒受到同情怜悯的受害者,后一秒就成了人们口诛笔伐的对象。出于一种从众心理,人们“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随着己方声势的不断扩大,人的虚荣在一种“丧钟为我而鸣”的满足感中不断膨胀,人类就像计算机,选择有最多人涉足的“安全”道路,而罔顾事件的真相与善恶对错本身。长此以往,必然引起社会的黑白颠倒及人们价值观的扭曲。
计算机是冰冷麻木的,带有纯粹的目的性和功利心。而人类是有情感的,真正立着的人,当是那些超越个人得失,为不幸者呐喊的幸运者,是精神上的贵族。而可怕的是,人们都只注重自己的利益,而罔顾他人。就像之前震惊全球的“小悦悦事件”。骇人听闻的并不是一个幼小的女孩被过往车辆一次次碾过,而是周围的人竟可以如此心安理得地视而不见,淡定走过。就像鲁迅笔下的那个吃人的社会,冷漠扼杀了一条鲜活的生命。面对他人有难当伸出援助之手这样理所应当的价值判断,却因担心被讹而踌躇不前。丧失了人之为人对真善美的追求、对道德的坚守,人类社会就真正被人工智能同质化,而变得冰冷麻木。
计算机看到的只是表象,而人的可贵之处在于人的反思,在于一种向内自省的力量,是“见贤思齐,见不贤而思自省”;是“日三省吾身”、“君子慎其独也”的严格自律;是龙应台口中“最后一盏灯倏忽灭了,你在黑暗中与自己素面相对的谨慎不苟”。而当下的我们似乎已丧失了这种自省能力,社会热点事件就像娱乐八卦日日更新,红红火火热闹一阵后什么都没留下,既无可行的应对方法,又无具体的解决措施。在人们看来,他人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不过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轻如鸿毛的娱乐秀,而这恰恰是当今社会不可承受之轻。人们对社会问题的思索陷入泛娱乐化的泥沼,以一种轻亵的态度看待社会的沉痛与尖锐矛盾。也许有一天,我们自己的苦痛也会被他人娱乐。人们总在抱怨自己遭到不公被忽视,却从未向他人的诉求展示出同样的关切。就像赫胥黎在《美丽新世界》中描绘的那样,“我们终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东西”。在《美丽新世界》里,没有沉痛反思,对自身的拷问、对变革的追求,也就不会有进步的社会,不会有更好的生活。
人工可以智,人类不可失心。帕斯卡尔说“人类是一棵会思考的芦苇”。这里的思考,并不是人工智能那样机械化、程序化的思考,而是带有人类自身的价值观和同情心,有独立意志的思考。惟有如此,人类才能不被信息时代异化,坚守人之为人最可贵的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