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创新从自信与自主中来

参文网收录的高一作文创新从自信与自主中来,穿越历史会惊讶地发现,诗意浪漫的中国是个不折不扣的科技大国。在漫长的时间长河里,其科技水平一度领先于世界.....下面随小编来详细看看创新从自信与自主中来吧。

穿越历史会惊讶地发现,诗意浪漫的中国是个不折不扣的科技大国。在漫长的时间长河里,其科技水平一度领先于世界十年、百年甚至千年。无论是至今不裂的永乐大钟、郑和七下西洋的豪华船队;还是与两三千年后的二进制思维遥相呼应的伏羲八卦图……无不彰显着我泱泱中华在科技界的霸主地位。

可惜,辉煌的过去没能孕育出耀眼的近现代科学!翻开近代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欧洲在十七世纪开始建立科学院的时候,中国却被康乾盛世迷住了双眼,沉浸在虚假的国安民乐之中。当欧洲开始工业革命的时候,炎黄子孙的智慧在又长又臭的八股文中沉沦。这一沉沦就是两百年,中国直到十九世纪才建立了自己的科学院。这两百年,正是工业革命浪潮滚滚,世界格局重新洗牌的关键时期。中国瞬间从世界敬仰的天朝上国,沦落成被帝国主义无情瓜分的半殖民地。科技改变世界的事实,给每个中国人敲响了警钟。

“五四”之后,沉睡的东方雄狮渐渐苏醒。特别是近十几年来,中国在国际学科竞赛中摘金夺银,气势如虹。不过令人遗憾的是,赛场上的辉煌并未根本性地扭转中国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劣势。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依然是现代科技的最大受益者。中国只能无奈地扮演世界工厂的角色,与高附加值的产业无缘,只能出卖劳动力。我们到底缺什么?缺自信!缺自主!缺创新!

不久前,我听了一个北大教授的讲座,教授问:“你觉得自己具有创新意识吗?认为有的请举手。”会场上举手的包括我,也仅仅只有三个人!这充分说明,中国青年的自信还不足以担起科技创新的大任。正如阿信在一首歌里所唱的那样——“有些事情是要相信才会有”!当一个人不相信自己的时候,多少知识和奖牌都帮不了他。要恢复自信,其实很简单——想想自己的优势,看看辉煌的历史,抛开一切名利的考量,做一个最纯粹,最热血的中国人,以推动民族的科技发展为已任,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自信是一种奋不顾身的勇气和魄力!

当然,光有自信还不够,自主是创新的另一只翅膀。自主,通俗地说就是不迷信,要敢于质疑权威。曾经看到过这样一篇文章,说的是一个小男孩不相信蜜蜂是用翅膀发声的,于是就去养蜂场做实验。他惊奇地发现,一只翅膀被黏在蜂窝上的蜜蜂仍然“嗡嗡”地叫着。当另一只翅膀也去掉后,它依然能够发出声音。接下来,他又对蜜蜂的发声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最终否定了“权威”的论断。

建立硅谷的“八大叛逆”,就是因为不迷信权威,不认为锗是最好的制造晶体管的材料,才引领人类跨进了硅的时代,让地球村变成了现实。也许“硅”和“八大叛逆”都稍显陌生。不过我想,没有人会不知道“英特尔”的大名。“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这句话在今天依然意义重大。对书的迷信,不敢质疑,正是中国青年无法自主的根源。正所谓不破不立,不能勇敢地打破对书的盲目信仰,自主就是纸上谈兵,不会有任何实质性的进展。

挥动自信与自主的双翅,才能遨游在创新的海洋之中。那么,如何开启创新之旅呢?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历史吧!从火箭鼻祖万户、克隆技术的鼻祖孙悟空可以发现,创新需要想象力。当然只靠想象力是不能把人类送上太空的,一定量的知识储备必不可少。不过归根结底,想象力是创新的关键。因为知识丰富的大有人在,像万户、孙悟空一样的想象天才则凤毛麟角。没有想象力的人,拥有再多的知识也只是身上的赘肉罢了。说到这里,我不得不提中国的教育制度。应试教育正在无情地摧残着孩子们的想象力。曾看过一则漫画,作者把老师比成锯子,将原本形态各异的小树都锯成了一个样儿的木头人,整齐地排在座位上。虽然看着有些夸张,但是大多数的小学老师确实与锯子无异,他们锯走了学生大部分的“枝叶,只留下“弯弯的月亮像小船”、“一加一等于二”之类无聊的标准答案。那么,我们就毫无希望了吗?答案是否定的,想象力是可以培养的。说白了,想象就是在一种事物与另一种事物之间建立联系。只要我们有意识地多看、多听、多想,就能把想象力重新激活。莎士比亚有一句名言:“即使把我关在果壳里,我也自以为是无限空间之王。”这句话告诉我们,想象可以冲破一切障碍。

中国的明天,掌握在我们青少年的手中,我们必须逆着应试的洪流,走到自信、自主的大道上去,用创新作发动机,驱动发展进步的齿轮,让“中国智造”成为世界主流。我并非空谈大义,我是衷心地希望每一个青少年都行动起来,将如同腐草之荧光的中国变成真真正正的天空之皓月,让全世界都仰慕我们的光辉。

下载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