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教师随笔 » 正文

作业本上的“大小”

参文网收录的教师随笔作文作业本上的“大小”,23日上午报完名,开始查看寒假作业。 总的来看大多数完成的不错,做到了字迹整洁清楚,应该说态度挺端正的,只是.....下面随小编来详细看看作业本上的“大小”吧。

23日上午报完名,开始查看寒假作业。

总的来看大多数完成的不错,做到了字迹整洁清楚,应该说态度挺端正的,只是主观题上,不少学生有些偷懒,写上几个字应付交差。这也属正常,毕竟是假期。出乎意料的是小Q同学的作业本,除了前几页正常书写外,剩下所有页数的题目都是以“大”和“小”代替的。看着这几十页的大小,我一时傻了。怎么会这样呢?这是怎么回事?到底发生了什么?一连串的疑问充斥脑海,稍事冷静下来,拨通了家长的电话。当我告知孩子作业情况时,家长的回答也是让我大吃一惊。原来报名前家长要看作业,孩子不给看。于是领着孩子来学校报名了。我听了一时无语,告诉家长下午来校领书再说。

下午,发完书,其他家长和学生纷纷离开了教室。教室里就剩下我和家长、小Q三个人。我刚要开口,家长先说开了:“放假在家,每天都下楼去玩,问他作业写了没有,他说写了。报名时,又问他写好没有,回答写好了。我要看,他说这是秘密,不让我看,没想到竟会这样。”听了家长的话,我看了看了小Q,此时他的头低得差不多跟身体成90度了。我走过去,摸摸他的头,并扶起来,看着他惊恐的眼神,手攥成个小拳头。此时,我还能说什么呢?面对孩子的表现出来的惊恐,我再次摸摸他的头,说:“先和爸爸回去吧。我知道你这样做一定有原因的,不是有意的。等你想说时再告诉老师,好吗?”小Q听了,转身出了教室,我对家长说:“回家也不要责怪孩子了,更不能动武。其实,他已经知道错了,我们给他点时间,等等他。”家长点点头走了。

看着父子二人离去的身影,我想起了小Q的过去。用一个字概括就是“懒”,不愿写作业,其它方面表现还不错,比喻上课爱发言,集体活动也能就参加。一二年级时,家庭作业很少有按时完成的,和家长沟通,家长无可奈何地说,工作很忙,没有时间管,请老师多费心。三年级时,针对小Q的长处进行了激励,有所好转,但时常反复,良好习惯一直没能形成。四年级上学期,进行了一段长久的激励,终于有了较大的起色,无论是书写性作业,还是背诵积累性作业,或其它操作性作业,能按时完成,有时还能超前完成。比如背诵,他总是在班级其他同学的前面完成。

从这个案例中不难看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师配合的重要性。低年级是形成好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因为家长缺少教育孩子的认识和知识,导致错失了黄金期。借口忙而把孩子完全推给学校,让给老师。的确,老师教育学生是责任,义不容辞。但,单靠学校的力量是不够的,教育必须有家庭的力量做支撑。案例中的小Q就是典型的例子。孩子的习惯在老师的努力下正在逐渐形成。可是,一个寒假又打回原形。这样反复的结果就是使转变越来越难,如果假期、平时有家长的跟进,孩子的习惯就很容易养成。如果孩子有早期教育的话,家长可以省不少心,但是,如果孩子缺少早期教育,家长费的心远远多于学校,才是常态。在性格形成、习惯养成等方面,老师配合家长也是常态。当然,这样讲并不是强调学校教育不重要。只有二者形成合力,相互配合,相互支持,以免习惯回生,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效率。

不过我对小Q有信心,相信他一定会向我解释的。果然,今天他把原因写了一份“说明书”交给了我。读了他的“说明书”,我的心里有一种莫名的酸楚。孩子毕竟是孩子,到了假期就想着玩。而作为家长一定要跟上,不能放任自由,再忙每天也要过问孩子的学习情况,不要等出了问题一味的埋怨、责怪,把责任推给孩子。

因此,在孩子的教育上,家长要给力,要把孩子在家的时间管起来,这些时间老师是鞭长莫及的,也是爱莫能助的。

下载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