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文网收录的高一作文路与行,小时候,常常会读到关于西藏虔诚的朝圣者的事迹,他们一步一叩首,带着崇敬与虔信走向自己心中的圣地,即使他们往.....下面随小编来详细看看路与行吧。
小时候,常常会读到关于西藏虔诚的朝圣者的事迹,他们一步一叩首,带着崇敬与虔信走向自己心中的圣地,即使他们往往终其一生也无法到达最终的目的地甚至累死在朝圣途中。在年幼的我心中,那是一幅极富神秘感的画卷。那些人污黑的面颊,破碎的衣衫,吟诵的经文,和脸上浮现的神圣光辉,无一不使我好奇,使我恐惧,使我颤抖又使我充满渴望。
那时的我常常在想:他们的圣地究竟是哪儿呢?为什么要把生命耗费在这没有尽头的道路和永不停歇地行走上呢?
后来,我渐渐明白:这条路的确没有尽头,或者说,朝圣者也不需要一个终点,他们在路上,在行走,在寻找,在期待,这就够了。
我曾读过一个故事:那是一个关于“失去梦的村落”的故事,为了寻找自己失落的梦境,年轻的父亲们背上行囊走上寻“梦”的道路。不久,他们的儿子也会重复他们的经历,追随他们的脚步……就这样周而复始的行走,却没有一个人找到自己遗失的梦。最后,他们憔悴而疲惫的倒下,但他们风尘仆仆的脸上会带有微笑。
或许有人会想:失去的“梦”怎么找得回来?何苦把性命葬送在这样毫无意义的事上呢?可是这个村落的人又怎会不知道呢?在他们的旅途中,行走就承载着希望,承载着他们的信念。尽管他们没有恢复做梦的能力,但那个梦已经根植在他们心底,和他们的灵魂融为一体。这时候,终点,还那么重要吗?
现在的我常常在想:那些倒在朝圣路上的人们,嘴角是否也含着笑容?在生命的最后,他们是否找到了心中的圣地——那个就像沙漠中的海市蜃楼、圣经中的伊甸园一样并不存在却永远活在他们内心的圣地?虽然他们的肉体死了,但他们在行走中构架起一条从现实通向理想的道路。我仿佛看到了那些勇敢的行走者们身体慢慢僵硬,而他们的灵魂却又一次站起来代替他们行走,直至回归到那片圣地。
我们又怎么能说他们徒劳无功呢?
然而现在,我很难看到朝圣者的事迹了,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人们的心越来越功利了?像这种无法直接看到结果的努力不屑为之了?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人的灵魂真的很需要行走。人人都在想,自己生不知从何而来,死不知向何而去,像风在原野不自主的吹,所以才会有一个一个的人踏上朝圣的道路,通过一步步的行走而获得内心的安宁。在这条路上,我们不再担心灵魂的去向,精神的归属,就这么坚定而虔诚的走向心中的圣地。即使知道在现实中无法到达,但那或许是唯一能救赎灵魂,回归安宁的方法了吧!
我多么希望自己可以做一个不断行走的人。我们生活在很好的环境中,然而世界上还有很多其他人过得并不好,还有一些人们享受不到基本的人权,还有一些孩子体会不到读书的快乐,还有一些国家互相敌视,战争一触即发。我们可以选择停在原地,对别人的痛苦无动于衷,也可以选择继续行走,踏上征程,即使这个目标是多么遥远,道路又是多么坎坷。也许我们付出终生的时间也难以完成,但是我们能因此而放弃理想吗?我们能因此就不再努力,放任自流吗?当然不能。
圣雄甘地,那个一生致力于印度解放事业的伟人,他的一生就是不停行走的一生。他周游全国,不停地进行演讲,他的脚步踏遍了印度每一寸土地,却好似不知疲倦。在争取民族独立的道路上,他走的缓慢却有力。他的灵魂是那么虔诚,不仅仅自己前进,也引领了他人穿过地狱,走向光明。最后,甘地遭遇反对者刺杀,子弹穿透了他骨瘦如柴的胸膛,或许甘地选择走上这条路时,他就预见了这个结局,然而他却没有丝毫退缩坚定的带领印度人民走出了一条崭新的道路。爱因斯曾评价他:后世的子孙也许很难相信,历史上竟走过这样一副血肉之躯。
我希望我能像那些虔诚的朝圣者一样,向着我心中的圣地前行,用我的血肉之躯铺就一条道路,无愧于自己的坚持,无愧于自己的追求。
路与行,我相信,只要我们不断行走,我们终会到达心中的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