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文网收录的议论文作文一“孝”而过的悲哀,当鞭炮声在巷子里噼里啪啦的炸开,大红的“春”字贴上了窗棂,欢声笑语,人声鼎沸,可83岁的王大爷却怎.....下面随小编来详细看看一“孝”而过的悲哀吧。
当鞭炮声在巷子里噼里啪啦的炸开,大红的“春”字贴上了窗棂,欢声笑语,人声鼎沸,可83岁的王大爷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热心的邻居就问了。“大爷啊,您儿孙满堂,热热闹闹的多好啊!有啥不高兴的?”大爷叹了口气“高兴是高兴,可一到初七,他们一走,这心里就又空了……”
其实,王大爷的悲哀不是个例,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老人们习惯于生活在儿女关爱的空洞中。说儿女不孝顺吧,也不对。看家里冰箱洗衣机按摩椅,要什么有什么,儿女每月都寄来生活费,嘘寒问暖。可是心里,总觉得少些什么。
中国自古便奉行“百善孝为先”,把孝看作是评判一个人为人处事如何的首要原则。在古代,无论你做了多大的官,即便官至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丁母忧,也必须辞官回乡,守孝三年。可见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父母把一生都给了儿女,从孩子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就形成了一种血浓于水的羁绊,这便是亲情。“哀哀父母,生我劬劳”父母从不厌烦我们小时的顽皮以与聒噪,在他们听来,那是幸福的天籁,可我们呢?父母善意的提醒在我们听来却是恼人的唠叨,我们于是堵上耳朵,摔门而出,从未在意那门后深深的叹息。我们长大了,迫不及待地挣脱他们的怀抱,要去闯荡外面的世界。于是母亲又在灯下“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当在社会中忍受了种种磨难,尝遍了人世的艰辛,这才开始明白父母的苦,父母的泪。开始懂得去回报父母,去回报他们几十年如一日的爱。于是我们大把大把地向他们塞着钞票,给他们买大房子,家电一应俱全,有用的没用的塞满了屋子。“这便是尽孝了”,我们满意的想着,于是一“孝”而过。殊不知在大大的房子里父母的心是空荡荡的。他们需要的其实只是你能在膝下陪他们说说话,聊聊过去,聊聊你。又那里在乎是家徒四壁还是金碧辉煌。
而在我看来,这才是真正的“孝”。并不是说那些个给父母打钱的人不孝,而是他们只关注了物质层面的孝,却忽略了精神层面的关爱。孝,不能只是一“孝”而过,而是需要持久地输入爱的问候。多陪陪父母,让他们享受天伦之乐。当然,时代在改变,孝的方式也应与时俱进。孝老敬老绝不仅是古代“割股疗亲”的自虐行为,也不是为父母洗一次脚那样的形式主义。尽管不必再如老莱娱亲,卧冰求鲤,但也需冬温夏清,先意承志。而需要我们做的不过是多问候父母,让他们知道我们还时时牵挂着他们;多陪陪父母,听听他们的往事,展望一下未来;教教父母上网,让他们也能领略信息时代的魅力;带他们重游故地,去回忆以往幸福的见证。
回头再看看王大爷的悲哀,这也正是中国千千万万个王大爷的悲哀。在老龄化进程不断深化的今天,愿天下儿女都能尽到孝心,别再延续一“孝”而过的悲哀,别让亲情成为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