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几年以来,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以及普及,工程行业的薪酬高也是我们众所周知的,与此同时从事此工程行业的人也要求极高了,本文就整理了关于工程论文范文,一起来看看吧。
第1篇:应用技术型车辆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改革的调研与研究
宋清源,曲婧(黄河科技学院,河南郑州450063)
摘要:以黄河科技学院车辆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修订为背景,调研了三个层次的高校车辆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现状,得出了相关分析结论,以期提供参考。
关键词:车辆工程;毕业设计;调研
1调研背景
自2016年9月开始,黄河科技学院交通学院车辆工程专业对2016级入校新生作出了培养方案的修订。明确提出,要在学生进入大二年级后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选择恰当的培养方式,相应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毕业设计是该课程体系中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毕业设计的布置安排参照新培养方案中的3个方向(就业、考研、创业)来进行。
2调研过程概述
此次调研分为3部分进行。首先调研了国内一流高校、普通本科高校和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3个高校层次的车辆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的过程,并调研这些高校毕业生选择就业、考研和创业的人数比例。其次对这些调研结果进行分析,比对3个层次高校对本科毕业设计方案制定的差异及不同高校的毕业生选择毕业方向的差异。最后,对这种差异进行总结,得出适合黄河科技学院这样的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使用的车辆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模式。
3调研具体实施
本次调研的形式为调查问卷调研,本次设计出较为合理的调查问卷,问卷内容部分如图1所示。
3.1国内一流高校车俩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调研
西安交通大学车辆工程专业依托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一级学科的雄厚基础,旨在培养具有机械工程、车辆工程方面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门知识与应用能力,熟练掌握车辆的设计原理、设计方法、制造技术、控制技术、试验技术、性能分析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相关的机械、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管理营销等方面的基本知识,能在车辆工程领域内从事车辆的理论研究、汽车产品开发、车辆设计、车辆制造、车辆生产管理方面工作的富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国际视野和竞争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width=331,height=215,dpi=110
图1调查问卷部分内容
对西安交通大学30名车辆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进行调研,调研形式为问卷调查,发放调查问卷30份,回收30份。其中选择就业10人,占33.3%;选择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18人,占60%;选择创业2人,占6.7%。
西安交通大学车辆工程专业毕业设计采用学生选题与导师指定制。由于个别学生在大学四年中科研能力突出,已被导师看中并将会跟随导师继续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其余的通过公开选题确定导师。绝大部分学生都能通过基础研究顺利通过答辩,获得学位。
3.2普通本科高校车俩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调研
兰州交通大学车辆工程专业下设内燃机车、电力机车、铁道车辆和动车组4个专业方向,毕业生可从事铁路机车车辆及动车组的设计、制造、检修、运用管理及技术开发等工作,也可在高校及科研院所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
兰州交通大学车辆工程专业的年度毕业生有400人,此次调研选取50人作为对象,调研形式为问卷调查,发放调查问卷50份,回收50份。其中选择就业20人,占40%;选择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25人,占50%;选择创业5人,占10%。
兰州交通大学车辆工程专业毕业设计采用学生选题制,指导教师均为校内具有讲师及以上职称的教师,选题绝大部分是基础研究课题,个别题目与企业合作制定,聘请企业中工程师为导师,校内教师为副导。
3.3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车俩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调研
黄河科技学院车辆工程专业于2011年开始招收本科生,培养应用技术型本科人才,毕业后可从事车辆设计,汽车性能试验等相关工作。
黄河科技学院车辆工程专业2019届本科毕业生120人,此次调研选取50人作为对象,调研形式为问卷调查,发放调查问卷50份,回收50份。其中选择就业30人,占60%;选择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12人,占24%;选择创业8人,占16%黄河科技学院车辆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模式向国内其他高校吸取经验。毕业设计历经指导教师拟定题目、学生抽选题、师生见面、教师定期指导、统一答辩等过程。毕业生通过毕业设计过程,进一步将本科四年所学知识整理运用,解决设计中的实际问题。
4调研分析
本次调研选取了西安交通大学、兰州交通大学和黄河科技学院三所高校,跨三个省区,结合不同的高校层次,得出了本次调研的具体结果。分析如下。
4.1高水平大学重理论基础研究,应用技术型高校重实践研究
从此次调研结果看,高水平大学将理论基础研究放在首位,毕业设计题目诸如燃烧室能量仿真模拟分析、机车转向架三维建模结构设计等。而应用技术型大学的毕业设计题目对理论研究较少,而对实践研究较多。如:电控点火系统故障分析及对策研究、智能停车场的停车诱导服务现状研究。
4.2应用技术型大学考研人数相对较少
高水平大学凭借着极高的平台,聚集了大量的资源。这些优质的毕业生在毕业时大部分会选择在这个平台上更进一步,而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的毕业生入学时基础较弱,四年的本科学业由于资源有限,在科学研究方面远不如高水平大学,但是他们实践应用能力强。所以在最后的毕业选择时,相对于高水平大学的毕业生,毕业生考研的人数相对比较少。
4.3应用技术型高校毕业生创业人数相对较多
应用技术型高校的毕业生在大学四年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与社会提早接触,部分有资源、有想法的学生尝试创业,这些毕业生的毕业设计选题可以适当发散,进一步促进该生的创造力与思维能力。
5结语
从以上分析得知,关于车辆工程本科毕业设计的模式,应用技术型高校可以借鉴高水平大学的培养方法,但不能照搬来用。必须要根据学生自身的培养方案及自身特点来制定。对于应用技术型高校车辆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选择就业的学生(要求学生在做毕业设计之前必须有确定的实习单位,且与本专业相关)应提交与就业内容相一致的一份毕业设计或者论文,设计类最好要求做出实物,论文类必须有所支撑的最新真实论证数据;选择考研的学生毕业设计为提交一份科研计划书,应注明研究生期间主要想研究的方向和内容,并附上研究内容的创新点和具体的细节;选择创业的学生需提交一份与本专业相关的创业计划书,内容应与创业内容紧密相关并做出具体的可行性分析,设计类要求做出实物,论文类必须有所支撑的最新真实论证数据。
第2篇:西藏工程检测企业现状及对高职毕业生的能力需求
易峰(西藏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西藏拉萨850030)
摘要:通过对西藏工程检测企业的调查分析,发现西藏工程检测行业对于高职应届毕业生具有一定的需求,且提供的起薪和工作环境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可作为土建类高职应届毕业生对口就业的主要渠道之一。此外,西藏工程检测类企业在招聘时最看重高职应届毕业生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并希望学生能重点在综合素质、计算机水平和专业技能方面继续加强提高;高职院校应加强高职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专业技能、适应能力、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教育培养。
关键词:工程检测企业;高职院校毕业生;能力需求;分析
0前言
建筑材料作为建筑物和构筑物的物质基础,在工程项目的建设中,建筑材料质量对工程质量、工程造价和工程的耐久性具有决定性作用。工程检测企业作为第三方评定机构,是政府行政部门监督工程项目质量的重要手段,正逐步对工程建设项目起到越来越大的积极作用。西藏作为我国西部大开发的重要阵地之一,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居民人均收入水平不断提高,除传统的农牧业和旅游业外,建筑建材业及交通运输业正逐步成为西藏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特别是“十三五”以来,国家和西藏自治区政府对西藏交通运输业和建筑建材业的投资逐年增长,促进了一大批建筑企业的诞生,同时也刺激了一大批工程检测企业的注册成立。而西藏工程检测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也对西藏的本地工程检测人才提出了需求。本文通过对西藏工程检测企业的现状分析和对西藏各检测企业(建设、交通和环保类检测企业)用人需求进行了系统的调研分析后,指出了今后西藏高职院校检测方向人才培养的方向。
1调查基本情况
根据西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截止2019年6月的统计数据,西藏建设工程、交通工程和环保领域目前仍旧正常注册的检测类企业共计34家。作者在对西藏部分工程检测类企业进行深入洽谈的基础上,设计了本次调查问卷。并采用面谈或电话访问的基础上,共获取有效问卷30份,调查基本涵盖了西藏90%以上的工程检测类企业,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和广泛性。采集完成后对数据进行了处理分析。调查对象具体情况如下。
1.1被调查工程检测企业人员规模分布情况
按照工信部等四部门2011年7月4日联合发布《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划分,西藏的工程检测企业基本为中小型企业。其人员规模情况具体见表1。
1.2被调查企业2019年拟招收应届高职毕业生人数
根据对30家被调查工程检测类企业回访的数据显示,西藏的工程检测类企业2019年对应届高职毕业生的人才需求均不大,大部分企业2019年只招收1~5人,合计所需招收的应届高职毕业生人数在40人左右。具体情况见下表2。
1.3被调查企业针对应届高职毕业生支付的起薪
根据统计结果汇总整理成下表3所示。从统计表中可以看出,西藏的工程检测类企业正规应届高职毕业生的起薪集中在3000~5000元的范围内,低于3000元和高于5000元的情况占据少数,处于土建类应届高职毕业生起薪的正常水平。但由于工程检测类人员的作业在实验室的工作时间居多,工作环境相对于土建类其他职业的工作环境具有优势性。
表3针对应届高职毕业生支付的起薪
width=368,height=88,dpi=110
综上可知,西藏自治区自国家实施“十三五”规划以来,经济发展迅速,各类建设项目逐年增长,从而带动了西藏工程检测类企业的快速发展。但由于西藏自治区总体经济规模较小,工程类检测企业也仅有30余家中小型企业,进而导致了每年对应届高职毕业生的需求量并不是太大,约40人。然而由于西藏高职院校的土建类毕业生每年均在200~250人,因而仅工程检测行业的需求人数就可以占到毕业人数的18%左右,再考虑到应届高职毕业生从事工程检测行业的工作环境优势和毕业生的起薪不低的情况,在西藏高职院校土建类专业中培养工程检测类技术人才将具有一定就业优势。
2西藏工程检测企业对应届高职毕业生能力需求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1)西藏工程检测企业最看重应届高职毕业生的自身基本素质,其次是能力,最后是知识技能,具体情况见图1。
首先,工程检测企业作为第三方评价机构,其企业立足的根本在于客观公正评价和准确的给出检测结果。因而这类企业最注重的就是企业员工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从而规避由于员工的职业素养和操守不够,出现人为操控检测结果,给工程项目和企业自身带来无法避免的损失,甚至威胁企业的生存。此外,由于现代企业人员岗位的分工更为明确,各人员之间的同步协作也更为重要,从而导致团队精神也是众多企业看中的一个素养;其次,在各项能力中,企业最为注重的是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能力和沟通能力,而组织管理能力排名较后。因为西藏的高职学生大多来自于藏区的农牧民,长期使用的母语是藏语,而毕业后的工作环境大多使用的是普通话,因而其汉语沟通能力相对较弱,因而具有较好的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毕业生也更被企业看中。而由于高职毕业生初次就业大多从事企业基层一线工作,企业对其组织管理能力的期望并不高;最后,由于每个企业都有自己一套成熟的工作体制,应届毕业生到企业后会有专门的培训和适应期,因而企业对应届高职毕业生的学业成绩要求并不高,但由于现代工程检测企业各岗位的工作内容均需计算机进行辅助,所以对毕业生的计算机水平、特别是办公软件的使用水平要求较高。
2)西藏工程检测企业希望高职毕业生自身需进一步提升的内容见图2。
综合素质是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心素质等的集合体。图2中列出了12种西藏工程检测企业希望高职毕业生需进一步提升的素质能力和专业技能。从图2可以看出,综合素质是西藏工程检测企业希望高职毕业生自身需进一步提升的重点内容,其次是适应能力(主要指快速融入企业、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和心理素质,而专业技能、组织管理能力和外语应用能力则不突出。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西藏高职毕业生的计算机能力水平也是检测企业认为应重点加强提升的技能。分析认为,由于西藏高职院校的学生多为农牧民子弟,家庭收入水平均不高,90%以上的学生均无电脑,而学校的机房数量也有限,导致学生的计算机操作的训练时间不够,因而需进一步加强。而动手能力和思想道德需提升的地方较低,原因在于高职院校本身就更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而西藏由于地缘因素,也极为注重对学生政治素养和思想道德的培养。
3对西藏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启示
根据西藏教育厅近3年的就业数据统计显示,西藏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就业半年后的稳岗率一直不高,毕业生就业后半年离职率达40%以上,远远高于本科院校的25%左右。很多毕业生离职的原因主要以无法适应企业环境和、自身专业技能无法胜任企业岗位能力需求和心理素质差等为主。因而进一步加强高职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专业技能、适应能力、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已刻不容缓。
西藏工程检测企业希望高职毕业生自身需进一步提升的内容,其实也是大多数企事业单位希望西藏的高职毕业生需要提升的内容,更是西藏高职教育下一步人才培养体系需健全的内容。
总之,西藏高等职业院校应以学生职业道德培养为核心,以专业技能培养为抓手,着眼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全面发展,构建全方位的人才培养体系,为西藏经济社会输送更多立场稳、素质高、能实战的服务于西藏产业发展的技能型人才。
第3篇:测绘工程专业毕业要求达成度定量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焦明连,孙佳龙,董春来,吴清海(淮海工学院测绘工程学院,江苏连云港222005)
摘要:专业认证的核心要求是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本文阐述了毕业要求达成度定量评价体系的构建与程序。依据笔者所在院校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确立了测绘工程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的12条要求,并对每条毕业要求分解成若干个评价指标点,对应每个评价指标点建立2~3门支撑课程。把支撑课程的考核方式、权重、评价标准、评价周期和评价计算作为基础数据,对测绘工程专业的毕业要求达成度进行了评价实践,为测绘工程专业或相近专业认证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专业认证;毕业要求;测绘工程;达成度;评价体系
2015版工程教育认证通用标准明确指出:“专业必须有明确、公开的毕业要求,毕业要求应能支撑培养目标的达成。专业应通过评价证明毕业要求的达成[1]。”因此,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成为实施成果导向教育的重要证据支持。但这恰恰是目前高校专业认证的一个薄弱环节,存在的普遍问题是毕业要求各项指标点分解不合理,很难有效地将毕业要求达成任务分解到教学活动,以致课程评价不能为毕业要求提高量化数据支持,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质量和进程也将受到严重影响[2]。本文依据工程教育认证通用标准,并结合笔者所在院校测绘工程专业认证实践,构建以培养目标为导向、毕业要求为目标、课程体系为支撑的毕业要求达成度定量评价体系,并用于学校测绘工程专业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实践证明:该评价体系科学合理,可为专业认证毕业要求达成度定量评价提供参考,对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具有引领、提高和持续改进的积极作用。
一、毕业要求达成度定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人才培养达成度评价的依据是专业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目标是根据社会需求、学校的办学定位与发展愿景,以学生为中心综合确立的。由于人才培养目标属于顶层设计,具有指导性、纲领性和综合性,必须将其细化为可操作的评价要点即毕业要求,再将毕业要求细分为若干课程支撑点,才能进行有效的定量评价[3]。如果评价结果“达成”标准,其结果用于专业目标的持续改进,进行下一周期的评价;如果评价结果“未达成”标准,要及时对毕业要求或支撑课程的合理性进行重新认定并及时调整、改进。人才培养达成度定量评价体系如图1所示。
图1人才培养达成度定量评价体系框架
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的对象是逐项毕业要求和对应的逐条分解指标点及其包含的支撑课程,形成毕业要求、指标点、支撑课程3层嵌套循环评价程序[4],评价过程叙述如下。
1.毕业要求指标分解与赋权重值(达成度评价目标值)
测绘工程专业评价工作组成员对每项毕业要求进行评价指标点分解,并列出支撑每条指标点的主要课程(2~3门),对每门课程的支持强度赋值,支持权重值之和为1;再经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进行讨论确认。
2.确认评价依据的合理性
在开展课程达成度评价前,由专业认证评价工作组指定对该门课程评价依据的合理性(主要是对学生的考核结果,包括试卷、大作业、报告、设计等)进行确认,合理性确认主要审查:①课程考核内容是否完整体现了对相应毕业要求指标点的考核(试题难度、分值、覆盖面等);②考核的形式是否合理(针对不同课程性质,是否采用合适的考核方式);③结果判定是否严格(如是否存在试卷很难、得分很高的现象)。
判定结果明确说明“合理”或“不合理”,如果“不合理”,则不应采用该试卷或报告作为达成度评价依据。
3.课程达成度考核评价方法
依据对学生的考核结果(包括试卷、大作业、报告、设计等),进行课程对应毕业要求指标点的达成度评价计算[5]。课程对某条毕业要求指标点达成度的评价值计算方法如下
指标点评价值=min(/xi)
式中,ai为各课程评价材料(试卷、大作业、报告、设计等)支撑某指标点的权重;i为样本中与该毕业要求指标点相关考核环节的平均得分;xi为样本中与该毕业要求指标点相关考核环节的设计分值。
4.计算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结果
评价值的选择实行“最小”原则,即课程评价结果取各年度最小值,指标点评价结果取各指标点最小值。如果最小的评价值都能满足评价标准,那么毕业要求的达成度合格[6]。
计算各门课程评价结果,加和求出相应的毕业要求指标点达成度评价结果,得出该项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结果。依据评价机制规定的合格标准,明确该项毕业要求评价结果是“达成”还是“未达成”。
二、毕业要求达成度定量评价的程序
评价体系构建是达成度评价的基础,正确的评价程序才能保证定量评价的实现。毕业要求达成度定量评价是基于成果导向教育(OBE),按照“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的PDCA循环(戴明环)组织实施,使评价成为一个闭合环,如图2所示[7]。
三、毕业要求达成度定量评价体系的实践
以笔者所在院校测绘工程专业为例,讨论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时毕业要求达成度定量考核评价体系的实施。
1.确定培养目标及毕业要求
结合社会经济发展对测绘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和笔者所在院校的办学定位,提出了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能全面发展,具备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和人文修养,掌握测绘地理信息工程方面的基础理论与知识,适应以3S(卫星导航定位、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为代表的现代地理空间信息技术发展,受到地面测绘、海洋测绘、地理信息工程等方面技能训练,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8]。毕业后5年左右在社会与专业领域预期取得如下成就:
1)能够胜任测绘地理信息工程设计、施工、组织和管理等专业技术工作。
2)能够在测绘地理信息企事业单位中成为技术骨干或技术负责人。
3)能够通过继续学习获得攻读高级学位的能力,掌握先进技术和方法。
4)能够通过继续教育拓展知识,具有从事相关专业的能力。
5)具有自主创业,在企业团队中担任骨干成员或发挥领导作用的能力。
6)具有健全的人格、良好的人文素养和服务社会的能力与意识。
2.构建支撑课程体系
结合学校人才培养定位及测绘工程专业特点,构建了3平台(通识教育平台、大类教育平台、专业教育)7模块74门课程构成的支撑课程体系。首先根据每一门支撑课程在其课程体系中对人才培养的贡献度赋予相应的权重,然后由2~3门课程支撑一个指标点,由若干个指标点再支撑每条毕业要求。
3.确定评价的达成标准
每条毕业要求指标点对应的多门课程的评价值之和即为该指标点的评价值,根据本专业的毕业要求,经学院认证评价工作领导小组认定,课程评价阈值确定为70%,则每项毕业要求所含各指标点的评价值的阈值为0.7。每项毕业要求所含指标点的最小值为该项毕业要求的达成度评价值,因此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值的阈值确定为0.7。毕业生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计算结果达到或超过0.70,即可判定为“达成”。
4.评价依据
在开展课程达成度评价前,由专业认证评价小组依据课程与评价指标点之间的支撑关系、课程的教学大纲等,对每门课程评价材料(主要是对学生的考核结果,包括试卷、大作业、报告、设计等)的合理性进行判定,经判定合理的评价依据才能应用于评价[9]。评价依据确认的方式是应用课程考核合理性确认表进行,如图3所示。
图3测绘工程专业课程合理性确认表
5.毕业要求达成度定量评价计算
以毕业要求4为例,对毕业要求达成度进行评价计算,评价周期为2年[10],课程评价结果取各年度最小值,指标点评价结果取各指标点最小值。毕业要求4的指标点、支撑课程、课程权重见表1。
对支撑毕业要求4的12门课程通过合理性确认合格后,逐门、分年度进行了达成度评价,毕业要求4达成度评价结果汇总见表2。
依据评价的达成标准0.70,由表2可知,毕业要求4的评价结果为“达成”。同理对其他11条毕业要求依次进行达成度评价,评价结果均为“达成”。
四、结束语
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对毕业要求达成度进行定量评价的前提是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体系,关键是合理分解毕业要求指标点、设置相应的教学环节支撑(数量、权重、考核方式等),目的是将毕业要求落实到每位老师和每门课程。评价结果不仅可用于判断毕业要求的整体达成度情况,为实施成果导向教育提供量化数据支持,也为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持续改进提供了有效的依据与方向。
第4篇:高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分析
鲍捷
摘要:生物医学工程是一种介于理工学科和生物学科之间的边缘学科,它的学科特点是没有独立的理论知识体系,但是却拥有独特的方法论,即通过应用研究最终达到能够应用于生物医学的目的。近年来随着我国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生物医学工程也迅速地发展起来,相应的高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也在各大理工高校普遍的开展起来。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当前高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不太乐观,很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不符合自己的意愿。为此本文分析了当前高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善高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生物医学工程;毕业生就业;分析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进步,医疗器械行业也迅速的发展起来。各种医疗器械的研发、设备销售以及设备的售后服务等岗位的社会需求量明显增多,许多理工高校也普遍开设了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当前医疗行业的人才供需成正比,但生物医学专业的就业市场人才供需却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即就业市场普遍缺乏生物医学人才,但是很多毕业生却没有适合自己的对口岗位。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之间出现了不应有的矛盾。
一、高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中遇到的问题
综合性高校与理工类高校设置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更多的是运用工程技术进行医疗器械、设备装备的研发、制造与维护管理等,培养目标是打造具有现代医学生物工程(如机械、电子、材料、计算机在医学中应用等)基本理论知识及能力的复合型专门人才。[1]由此可见,生医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面还是相当广泛的,可以担任软(硬)件研发工程师、测试工程师、算法工程师、质量工程师、电气设计人员、技术支持等技术人员。但生医专业本科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还是困难重重。当毕业生们带着自己精心准备的简历穿梭于各招聘会现场时,遭遇更多的还是拒绝。在网上应聘软、硬件研发工程师、技术支持等IT类职位时,公司的筛选简历系统基本将生医专业剔除,连进入第一轮考核的机会都没有。当专业相关的用人单位HR在筛选简历时,看到“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字样也会一头雾水,“生物类或者医学类的毕业生不是我们招聘的对象”。有些学生在报考公务员时也经常遇到难题,生医专业隶属于电气信息类,但是在招考简章里具体到专业时往往将生医专业排除在外。笔者所在学院的本科生就曾经遇到过此类情况,笔试、面试都是第一名,政审时说该生的专业好像不符合专业要求,以致最后到学校开具了“证明”才被录取。这一现象不仅存在于生医专业,还普遍存在于我国各类新兴边缘学科毕业生的就业过程中。
二、生物医学工程毕业生就业困难原因分析
(一)学生对本专业了解不够,没有做好职业规划
相当一部分学生在高考填报志愿时误以为生物医学工程是生物类或者医学类专业,进入高校后,巨大的心理落差导致这部分学生措手不及,经过了三年的调整,仍然没能正视现实,一直生活在懊悔中。到了确定毕业去向的时刻,对走向社会的恐惧又不甘心向现实“低头”的心理,使他们最后选择了被动“深造”。还有一部分学生对于生医专业还是有一定了解,满腹热情准备通过四年的学习毕业后大展宏图。但是随着学习的深入,一方面承受来自边缘学科专业巨大的学业压力,另一方面了解到医疗器械行业发展不明朗的前景,越发没有信心,最后要么“改行”就业,要么改专业深造。
(二)生物医学专业对口就业市场发展不均衡
作为生医对口就业市场的医疗器械行业,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和国外一流医疗器械相比,无论医疗器械企业销售额还是医疗器械企业利润额,都存在巨大差距,大部分医疗器械企业还属于朝阳企业,这就造成两种极端。一方面是有研发实力的大医疗企业青睐名校毕业生,而名校毕业生多倾向于出国深造;另一方面不具备自主研发实力的中低端医疗企业代理产品需要大量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毕业生,但是毕业生对这类企业不太感兴趣。处于医疗人才“金字塔”底层的本科生由于人数众多,且面临众多入门门槛,需要经过一定周期的再培养才能胜任岗位工作。[2]企业给刚入职的员工提供的薪资待遇不尽如人意,工资高低与“业绩”相挂钩,巨大的心理落差使很多毕业生知难而退。大部分医院都设有设备科,生医毕业生从事医疗设备的维护、检修等虽然是对口的,但现行医院体制中没有生物医学工程的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各级生物医学工程技术人员的岗位职责等规定,卫生系统还未建立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技术职务系统。[3]
(三)生物医学专业缺乏一定的社会认可度
社会认可度就是社会大众对某人或某物承认的程度。[4]生医专业的社会认可度就是社会大众对生医专业的支持与认同度,是社会大众所持的一种心理态势。生医专业由于成立时间短、基础较薄弱,发展程度远没有国外完善。我国目前此专业毕业生面临的是医疗行业不够认同,相关行业不太认识的处境。究其原因,其一,理工院校开设生医学科的特点是较快地将国外的新技术、新方法引入,并在医学上寻找接口,但由于缺少医学背景,在真正用于临床、解决医学实际问题方面还较薄弱。处于医科院校的生医学科,其研究的主要特点是和医学结合紧密,医学大背景很深厚,能发现有实际意义的课题,但是工程力量相对薄弱,科研投入不足。[5]此两类院校设立该专业的特点是以培养研究生和科研为主要内容,发展很快,但是与生医交叉结合程度不够,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交叉”。其二,专业教育本身发展的不完善,加之缺乏宣传力度,使专业对口的相关企业对生医专业的认可度不高,毕业生找工作时遭遇尴尬在所难免。
三、改善生物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的对策建议
针对以上生医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现状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于,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全面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一)确立“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教学理念
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最终目的是面向就业学以致用,因此,高等教育应以就业为导向。针对生物工程专业学生就业时的“迷茫”,教师自身要具有“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教学理念,在实际教学中融入“就业导向”教育。在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问题摆在首位,既帮助学生详细了解专业的就业方向,又教给他们一些实际操作技能,同时还引导他们学会做人、做事,帮助他们顺利就业。在就业岗位更新快、技术淘汰快的当代环境中,高校应组织教师深入企业调研,了解企业的岗位和技术需要,帮助学生在变化的环境中求变,促使他们在走出校门前积累符合就业单位需要的相关实践经验。
(二)加强课程体系建设与师资队伍建设
对于一个应用性极强的交叉学科而言,要想学生们掌握的知识在毕业后不至于过时,课程与师资就是关键点。该学科课程体系的建设不仅要与市场需求接轨,更需要具备一定的前瞻性。学校从制定专业教学计划到编制课程教学大纲,彻底打破“闭门造车”的做法。一方面,学校组织生医专业骨干力量,深入到行业、企业进行调查研究,认真研讨各专业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反复推敲课程设置,综合重组相关课程,精心构建课程体系。另一方面,聘请企业专业人员(科研机构、医疗机构)直接参与专业教学计划编制、修订、审定工作。此外,学校还把该专业实验实习、项目实训等直接融入到培养计划中去,确保学分认定,在符合要求和规范的前提下,保证教学计划调整的灵活性及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同时实施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学生自主学习的实验教学体系,实验室全部向学生开放,在加强基础实验和专业实验的基础上扩展综合性强的设计性专业实验内容。在抓好课程建设的同时,还要强化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着力提高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和教学科研能力,用制度去规范和鼓励教师到企业去、到实际工作中去。教师在参与生产第一线的过程中,不但提高了实践操作技能,在理论上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深化,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融合到一起,最终,才能确保学生接受的知识是生产实际中所需的。
(三)开展实习基地建设、联合培养等模式定向输出专业化人才
依托企业与其他校外资源,培养出的毕业生更有针对性,更能被市场所认可。学校根据学校对该专业“国际化、研究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分方向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服务。针对毕业想直接工作的学生,学校利用建立的企业实习基地,提前推荐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同时,可以与企业建立订单式培养计划,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定向培养。对于力图国内外深造的学生,学校与国内外一流大学及科研院所采用本、硕连读(2+2,3+2)、本科生联合培养(如2+2,3+1)等灵活的模式完成专业能力培养的同时,培养学生双语沟通、适应各种生活、学习环境的能力。
四、结语
总之,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在当前还是一个新兴的边缘学科,这就决定了毕业生在就业时面临了很多困难和挑战。学校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加强本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完善课程体系建设,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从而应对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此外,学校还要时刻关注市场需求动态,不断调整课程设置和培养策略,为实现学生的成功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