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公共卫生教育的发展现状和问题探究论文(共2篇)

公共卫生服务它也是现在“保基本”当中的关键一环,并且也是提高民众健康水平的基础。所以公共卫生也是现在人们都非常重视的问题,本文就整理了关于公共卫生的论文范文,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第1篇: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问题探究

王晓霞(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天津行政学院,天津300191)

摘要:流动人口享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是人民共享发展的体现。我国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得到一定的重视,但现实中存在服务水平低、服务项目不均、政府投入不足,管理部门缺少协调机制,流动人口认识不足、存在抵触情绪,服务队伍不健全等问题。加大投入并保障经费落实,完善管理机制,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加强宣传提升流动人口自我权益维护意识与主动参与意识,强化服务队伍建设。

关键词: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完善与创新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服务,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1],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题中之意。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我国流动人口不断攀升。2016年末,大陆总人口13.83亿,其中流动人口2.45亿[2]。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五大发展理念”,坚持发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并将建设“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政府相关发展政策也围绕这一目标而调整[3]。全民健康是建设健康中国的根本目的,共建共享是建设健康中国的基本路径[4]。流动人口除了要解决吃穿等基本生活问题,其对健康的要求与对公共卫生服务的期待越来越高。但一些公共服务项目“存在覆盖盲区,尚未有效惠及全部流动人口和困难群体”[5],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总体水平较低[6],尤其是发达地区的流动人口健康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7]。近年来由于流动人口造成的社会公共卫生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如麻疹、手足口病、结核病、艾滋病等传染病疫情多由流动人口引发,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由于流动人口的体检、随访、建档等工作不到位,也严重影响一个地区慢性病的管理和控制水平。流动人口中的许多孕产妇得不到全面的产前咨询和体检筛查,使妇婴健康难以得到保障。如何从“共享发展”理念出发推进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是我国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

一、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内涵与内容

20世纪80年代中期,西方进入“新公共卫生时代”[8](pp.16-28),为公众提供公共卫生服务。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公共卫生是一个社会性和政策性的概念,致力于提高所有人的健康[9]。公共卫生服务是为了改善、保护和促进全体人民健康,由政府出资、各级卫生部门和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提供的卫生产品和卫生服务[10]。作为公共产品的公共卫生体现的是社会效益,因此要求由政府来提供。但由于公共卫生服务涵盖的内容广泛,在政府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只能首先保障最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即由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等基本医疗卫生机构向全体居民提供的、公益性的公共卫生的干预措施,主要起到疾病预防控制作用[11]。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是指保证每个居民无论其性别、年龄、种族、居住地、职业、收入,都能平等地获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12]。尤其是流动人口这一群体①,包括其父母、子女等特殊人群,更需要平等地得到国家提供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城乡居民同等地获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将有助于缩小城乡居民的差距,更加充分体现共享发展的理念。

2009年,中央提出“促进城乡居民逐步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医改目标[13];2011年出台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将居住半年以上的户籍及非户籍居民,0~6岁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和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等人群列为重点,具体包括预防接种、0~6岁儿童的健康管理、孕产妇的健康管理、城乡居民的健康档案管理、老年人的健康管理、2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管理、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管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管理、健康教育、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和处理,以及卫生监督、协管服务规范总计11类服务项目[14],但实际操作中并未覆盖流动人口;2013年专门出台政策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流动人口卫生和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15];2014年卫计委等五部门进一步指出要求,各地在流动人口中全面落实11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特别是优先落实好流动人口的儿童预防接种、孕产妇和儿童保健、传染病防控、计划生育、健康档案、健康教育6类基本公共服务,到2020年建立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计生服务均等化的运行机制[16],并做好流动人口的基本公共卫生计生服务均等化工作[4]。

由于国家高度重视,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覆盖面不断扩大。2015年,我国0~6岁流动人口子女《儿童保健手册》建册率为91.8%,流动人口子女的免费接种比例达到98.4%[4]。一些省市如天津等地在计划免疫和传染病控制工作中,将流动人口作为重点服务人群,采取一系列措施,对流动儿童开展社区主动搜索、定期开展疫苗查漏补种、深入流动人口聚集地开展防病知识宣传等。但就整体而言,流动人口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并未真正有效地开展。

二、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推进中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投入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费用不足,服务水平低,服务项目不均。虽然一些地方政府公共卫生服务投入不断增长,但随着流动人口数量不断增加,现有投入仍不能满足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需要。如某市乡镇政府对基本公共卫生全年投入73.57万元,而实际用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支出为76.72万元,差额部分需靠临床收入补充。相对于流动人口公共卫生需求,由于政府总体投入不足,使得卫生服务机构只能用有限的经费,优先完成户籍人口的卫生服务,直接影响了流动人口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提供,一些政策难以得到真正落实。其根本原因是以常住人口为基数核定与安排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筹资的政策安排,致使筹资“两头落空”,直接影响了服务供给的均等化水平[17]。尽管地方政府免费向城乡居民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但是流动人口的公共卫生服务并没有完全纳入系统进行规范化管理。与常住人口相比,流动人口的服务落实普遍较差,服务水平较低,项目实施也相差很大。有地方明确规定,对户籍农村妇女儿童实行免费孕产妇产前筛查和产检项目及儿童髋关节、白内障、先心病筛查;但对流动人口进行的相应服务项目实行收费。流动人口流入到经济发达地区,难与当地户籍人口一样均等地享有服务项目。一般而言,经济发达地区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要高于全国标准,人均费用也高于全国标准,而流动人口往往不能在当地享受多出的服务项目。

(二)政府管理部门间缺少有效的协调联动机制。我国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具体管理部门多达二十余个,且缺少有效的协调配合机制。这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由于财政部门资金拨付不到位,致使服务机构提供了服务却拿不到钱,或已提供服务的担心拿不到钱;由于对基层医疗卫生投入不到位,某些医疗机构出现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买设备、搞基建等现象,影响了包括流动人口在内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提供;由于财政、卫生、计生、公安、人社等部门没有建立部门间的协调联动机制,流动人口信息采集也没有纳入政府信息化建设体系,信息资源难以共享互通,不能为流动人口享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供信息支撑。

(三)流动性强给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实施带来一定难度。流动人口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流动无序,这给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带来难度。流动人口为流入地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也对该地区疾病预防控制和公共卫生服务提供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由于流动人口流动性强,成为疾病传染源的几率较高,无形中增加了治疗、控制成本。当下,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面临的最大挑战是难以找到服务的对象,更不清楚服务对象的基本情况。常常是刚为某一流动人口建立管理健康档案,又不知其去向,影响了项目的完成率,也直接影响了考核结果和服务经费拨付。因此,一些服务机构便将流动人口排除在外,致使流动人口陷入户籍地与流入地两不管境地。加之,各级政府在流动人口属地化管理过程中,由于人员、资金等因素所限,使得流动人口的信息采集、健康管理存在一定难度,很难做到与常住人口管理一盘棋。

(四)流动人口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认识不足,存在抵触情绪。流动人口离开户籍地的目的是打工赚钱,因此不少人不愿接受居住地公共卫生服务管理,从内心抵触或拒绝接受公共卫生服务。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几方面。一是经济状况较差导致流动人口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敬而远之。流动人口将主要时间和精力用于忙生计,无暇到服务机构接受服务。不少人认为,自己身体好,接受服务管理耽误时间,影响赚钱,而且担心查出病来没钱治。如此导致不能及时发现疾病隐患,直至小病拖成大病后回原籍诊治,贻误了最佳治疗时机。二是文化素质较低导致流动人口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必要性缺乏足够认识。流动人口一般从事的是较低级、简单繁重的体力劳动,文化程度相对较低,不了解、不理解为什么要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对国家相关政策和自身权益不清楚。如在某地砖厂打工的四川凉山彝族等流动人口,其子女多数没有计划免疫接种史,没有接受过体检,甚至有些孩子就在低矮窑厂宿舍出生。工作人员主动上门服务,并反复讲解国家政策,但多数人称其祖祖辈辈都是如此,拒绝接受服务。后经当地干部出面干预,甚至找到企业经营者,以不接受服务就将其辞退为条件,才使他们勉强让孩子接受疫苗接种,而其他服务项目如妇女体检等项目仍难完成。三是心理自卑导致流动人口不愿主动接受服务。流动人口一般交往范围有限,信息闭塞,特别是一些人在流入地自卑心理严重,因此主动领取免费的健康手册或参加免费的讲座培训比例很小,很少主动参加公共健康知识讲座、健康咨询等健康教育活动,认为这些活动只是针对当地常住居民的,自己是外地人,无权享受。

(五)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队伍不健全,考核机制欠科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在专业技术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方面均面临巨大困难;现有队伍不稳定,工作人员积极性不高、规范性不强,而且具有发展潜质的专业人员流动性增加。在这种情况下,现有人员仅服务常住人口已显力所不及,扩展到流动人口就更加困难。此外,由于不少地方对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不够重视,目前我国尚未形成对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落实情况的考核系统,考核方法还限于不定期督导、每季度直报等粗线条的项目监测和评估,缺乏明确的考核标准。

三、创新模式,多措并举,推进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均等化

(一)进一步加大政府对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总体投入,确保经费落实到位。一是加大政府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财政投入,包括基本建设、大型仪器设备的投入以及卫生服务队伍的投入。二是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建立健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投入与落实保障机制,根据绩效考核的结果,通过预拨加结算方式,足额、及时拨付服务专项经费。三是增加对人口流入地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金额,填补流动人口筹资政策的空白[18]。四是加强资金使用的监管工作,确保各项经费落实到位,保障流动人口能享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二)完善管理模式,健全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管理机制。一是探索多元化的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模式,根据流动人口自身特点、流出地与流入地不同地域特征,创新不同的管理模式,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能在不同管理模式下得到落实。二是建立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齐抓共管和资源共享的联动管理机制。各级政府以及卫计、工商、妇联、公安等相关部门,要进一步明确各自职责,及时沟通,加强协调与配合,使流动人口一进流入地便被纳入系统管理。三是建立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考核奖惩机制。以流动人口的居住地或落脚点为切入点,突出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在流动人口服务提供与管理中的基础性地位。四是完善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各项管理制度,科学、合理设定工作任务目标,落实不同主体的责任分工,量化各项考核指标,层层分解任务,赏罚分明。五是改革公共卫生服务队伍的薪酬分配机制,建立符合流动人口特点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薪酬的增长机制,同时通过完善岗位津贴制度等激励与约束机制,激发服务人员的工作主动性,将考核结果与各相关部门的工作经费、干部任免、职称晋升、职务晋级等挂钩。此外,创新基层自治模式,成立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企业自治联合会,进一步推动落实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三)建立全民公共卫生服务信息化管理系统,为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提供基础保障。加快流动人口信息化建设,完善信息报告制度,研发以公安为核心、各相关部门共享的全国统一的公民信息管理系统,凭借扫描《暂住证》可以进入相应的管理系统,从而准确地掌握流动人口的真实数据。通过各部门流动人口的信息联网共享,确保流动人口的登记管理体系中能够纳入所有的管理对象,特别是要以妇女和儿童为重点。建立户籍地和现居住地人口信息互联协作与信息共享制度,实现异地查询、跟踪监测。掌握流动人口在原籍或其他流入地所接受的管理和服务情况,及时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进行有效地顺延和对接,实行流出地与流入地协同管理。

(四)加强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宣传,提升流动人口自我权益维护意识与主动参与意识。一是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让流动人口了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具体内容,提高其认识和理解,转变其传统的生育观和健康观,主动参与和配合;提高流动人口自我保护意识,正当维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通过向辖区内包括流动人口在内的所有居民公示其自身能够免费享受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与内容,动员流动人口积极参与。二是根据流动人口特点,在流动人口的集散地,或在流动人口办理证照时,充分利用宣传栏、专题讲座、宣传单、电台、电视台、APP等多种媒介,向流动人口进行有关计划生育、卫生保健、慢性病等方面知识的宣传和咨询。三是积极营造关心、尊重流动人口的服务环境。转变对流动人口卫生服务观念,消除歧视心理,平等公正对待流动人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主动将流动人口纳入服务范围。四是畅通信息,加强监督。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各项政务公开制度,公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制度、项目内容、办事程序、岗位责任等。公示流动人口关心的免费服务政策,方便群众了解信息、进行监督。通过公布维权电话、投诉信箱等,畅通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诉求渠道。五是加强监督检查,对搭车收费以及侵害流动人口权益的违法行为严厉查处,切实维护流动人口享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五)强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才队伍建设。一是要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队伍素质,为推进流动人口与户籍人口同等享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供基础性人才保障。培养能有效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实用型人才;加强针对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技能的专项培训,提高其为流动人口服务的相关能力与水平,特别要注重提升工作者的沟通与说服能力,使其提供的服务更契合流动人口的需求。二是要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的职业培训、资格考评、职称晋升等机制,出台符合实际的职称评定等特殊政策。三是建立健全城乡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基础网络,切实提高流动人口享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水平,使流动人口也能平等、充分地享有国家的福利与社会发展的成果。

第2篇:美国本科公共卫生教育的发展现状

金辉1,沈孝兵1,2,李涛1,尹立红1(1.东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江苏南京210009;2.东南大学教务处,江苏南京210009)

摘要:美国已经建立起成熟的本科公共卫生教育发展框架。无论是公共卫生专业教育的认证系统,还是推向美国所有大学的以胜任力为基础的非公共卫生专业教育,以及以实践为基础的教学改革,都对我国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公共卫生;本科教育;美国

美国在早期的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模式中,以研究生教育为主。直到2003年,美国医学科学院的报告《谁将保护公众的健康》,总结了21世纪公共卫生所面临的现状,才提出大力发展本科公共卫生教育。[1]随后,美国公共卫生学院协会(AssociationofSchoolsandProgramsofPublicHealth,ASPPH)构建了本科公共卫生教育的发展框架,并提出核心要素。[2-4]除了专业教育,该报告也促使人文社科与之相结合,促进“有教养的市民”活动开展。[2-3]2006年,美国本科公共卫生教育研讨会一致同意把公共卫生课程纳入到健康市民的人文素质教育中。ASPPH报告:从2008年到2012年,美国授予本科公共卫生学位的数量上升了18%,该学位在2012年增长最快的本科教育领域中排名第十位。[5]据2015年统计,美国公共卫生学院排名前20的大学,有6所(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华盛顿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杜兰大学、乔治·华盛顿大学、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开设了本科公共卫生教育,而有与本科公共卫生教育相关的学位授予的大学在美国已经达到80所。因此,本文拟从美国本科公共卫生专业教育认证、非专业的以胜任力为基础的教育和基于实践的公共卫生教育改革来综述美国本科公共卫生教育的现状以及发展趋势,从而为我国预防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本科公共卫生教育认证

本科公共卫生专业教育认证是美国本科公共卫生教学质量的保证。在美国,本科学位分为理学学士和文学学士。同时,美国公共卫生教育委员会(CouncilonEducationforPublicHealth,CEPH)又把美国大学公共卫生项目的认证分为三类:公共卫生学院(SchoolofPublicHealth,SPH)、公共卫生项目(PublicHealthProgram,PHP)和独立本科项目(StandaloneBaccalaureateProgram,SBP)。SPH必须包括硕士和博士学位,也可包括本科公共卫生项目;PHP是依托行政管理部门,必须包括专业硕士学位,也可包括本科、博士等学位;SBP主要包括本科公共卫生学位,是不隶属于研究生院的独立机构。

(一)认证历史

随着全美对本科公共卫生教育的讨论不断扩大,以及对社区健康教育学士学位课程的需求增加,CEPH开始了对本科公共卫生教育的认证探索。SPH和PHP机构的本科公共卫生教育往往是依赖于研究生教育的师资力量,所以直到SBP认证标准的出台,才标志着本科公共卫生教育认证标准的完善和成熟。

SPH学士学位认证已超过10年。2007年,美国教育部明确把本科公共卫生学位纳入认证范围。2008年,美国开始认证非SPH的隶属于公共卫生硕士项目的本科项目。2011年,CEPH修订SPH和课程标准,创建一个新的本科公共卫生学位课程标准。2011-2012年期间,CEPH召集内部人员和外部利益相关者继续讨论SBP认证的可能性。2012年10月,理事会原则上同意了认证标准的初步草案。2013年1月,CEPH召集负责SBP的专家和管理者进行讨论,于9月修订原有的认证标准。[6]

(二)认证标准

尽管SPH认证标准出台较早[7],但是SBP的认证标准更加全面地反映出本科公共卫生教育的认证标准。所以这里重点阐述SBP的认证标准。SBP的认证标准同SPH类似,包括内部组织设置、管理、资源、师资、课程设置、服务、评估与计划。其中,培养方案中要求包括提供相关学位的任务、目的、目标、学位期限,5大核心课程,实践技能,实践经历,胜任力,自评程序等。公共卫生本科学位的课程设置包括:(1)公共卫生核心知识课程,即生物统计学、流行病学、环境卫生、卫生服务管理、社会和行为科学;(2)公共卫生选修课程,包括影响群体内和群体间的健康和健康不平等的问题;(3)实践经历课程,学生必须有实践经历,即在课外使用公共卫生原理来解决实际问题。

由于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之间在知识、技能、能力和职业机会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区别,ASPPH于2012年8月提出将本科公共卫生专业课程基本要求作为认证标准的核心部分,主要涉及四大领域:背景领域、公共卫生领域、实践经历领域和交叉领域。[4]

背景领域包括内容领域和技能领域。内容领域包括科学、社会和行为科学、数学/定量推理、人文/美术相关的基础知识学习;技能领域包括沟通和信息素养能力。

公共卫生领域包括9个方面:(1)公共卫生概述:了解公共卫生的历史和宗旨,以及在全球和社会中的核心价值、概念和功能;(2)公共卫生数据:了解公共卫生数据收集、使用和分析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工具,理解循证方法是公共卫生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3)群体健康问题:了解群体建康的概念,能够用相关的方法和干预措施来发现和解决群体健康相关的主要问题;(4)人体健康:了解人体健康和疾病之间的科学基础,包括在整个生命周期中促进和保持健康的机会;(5)健康影响因素:了解影响健康并导致建康不平等的社会经济、行为、生物、环境等因素;(6)公共卫生项目:了解项目计划、评估和评价的基本概念和特点;(7)卫生系统概述:了解美国卫生系统的基本特征和组织结构以及与其他国家的差异性;(8)卫生政策、法律、伦理和经济学:了解卫生保健和公共卫生政策的法律、伦理、经济和监管等方面的基本概念,了解不同机构和部门的角色、影响和职责;(9)健康传播:了解公共卫生特定传播的基本概念,包括传播的技术和专业写作,以及使用大众传媒和电子技术。

实践经历领域包括现场实践和学术经历,即学生应该参与到学术研究或咨询项目中,学生也应接触到公共卫生专业人员或机构,从事群体健康实践。

交叉领域包括学生应该具有在工作场所、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中成功所必需的能力和经验,如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与自我和社会有关的道德决策、独立工作和个人职业道德、职业精神、研究方法、系统思考、团队合作等。

同时,基本要求还规定学生应接受专业的就业指导和研究生院的合理建议。

(三)认证程序

公共卫生学院要获得认证机构的资格认定,需要经历:认证申请-自我评估-实地考察-认证决策-周期性复评五个步骤。[8]认证过程最有价值的收益在于自我评估的过程。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等均被纳入公共卫生教育认证的关键分析,从开始自我评估到提交自评报告需18-24个月。之后,CEPH在2个月之内审核自评报告,反馈修改意见。

认证过程主要步骤如下,相关步骤详细说明见网址。[6]

首先,认证申请有三种情况:初次申请认证、认证新的类别和因两年后认证期即将结束而重新申请认证。认证单位若计划申请,便开始进行自我评估。

其次,CEPH组织认证专家进行实地考察。CEPH通常指派3-5名认证专家到公共卫生学院进行为期2-3天的实地考察,主要是审核自评报告的真实性。内容包括:听取专业汇报、考查教学条件、考核学生基本实验技能与综合素质、会晤各类人员、听课、调阅毕业论文与试卷、查阅支撑材料等。

再次,实地考察之后,实地考察组主席向认证单位报告主要结果。CEPH随后向考察组和大学办公室发文,考察组成员接受评估问卷。CEPH工作人员草拟实地考察报告初稿,并发给团队成员修改和更正。CEPH对公共卫生学院的评估报告进行充分的综合、评估,做出最终认证结论,并向社会公布。认证结论有认证合格、认证不合格、整改后再认证和取消认证等。允许公共卫生学院对认证结论提出申诉,请求做出修改。一旦通过认证,将还要接受CEPH至少每7年一次的例行检查,并形成中期报告。每个公共卫生学院的认证情况都将公布在CEPH的网站及出版物上,并转呈美国教育部,以此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

二、以胜任力为基础的教育

面对21世纪现代公共卫生的挑战,ASPPH同美国大学协会合作,在预防教学与研究协会和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协助下,针对非公共卫生专业的学生,提出基于胜任力的教育模型。[9]该模型通过把公共卫生知识、概念和技能整合到其他课程中,期望把公共卫生教育推向美国所有的大学生,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个体和社区健康促进中。

(一)认知领域

认知领域主要涉及知识层面,即了解同个体和群体健康相关的人类文化、物质和自然界知识。具体包括:明确公共卫生在各个领域中的相关角色和职责;了解传染性疾病和慢性疾病的传播模式、危险因素和作用机制;了解人文同公共卫生间的相互关系;熟悉局部区域和全球人群的死亡率、发病率和健康不平等的主要原因;能够探讨影响群体健康的性别、种族等人口学特征的角色;了解地方、国家和全球的主要卫生挑战;了解不同组织机构和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对群体健康的影响;了解科学技术对个体和群体健康的影响;了解评价和控制影响群体健康的环境有害物质的方法;了解个体、社区和文化对健康行为、选择和实践的价值;意识到促进群体健康中社区合作的重要性;在公共卫生的发展史中意识到关键事件和里程碑事件的重要性;重视人权和健康的关系。

(二)精神领域

精神领域主要涉及技能,即智力和实践技能。具体包括:能运用流行病学知识和监测方法来保护群体健康;能利用现有的社区健康状况信息和统计学工具进行科学分析;了解社区健康中物质、社会和环境特征的相互关系;通过系列媒体与公众交流健康信息;利用不同学术和公众资源对特定健康问题进行检索和分析;为促进群体健康能进行交叉学科的合作;针对一个健康主题可采用不同的观点进行分析;评价同个体和社区健康相关的卫生信息和数据的来源和质量;意识到健康的多因素影响;意识到政策、法律和法规对个体和群体健康的影响。

(三)情感领域

情感领域主要涉及态度,即个人和社会职责。具体包括:能识别影响健康干预的主体;探讨社区在促进群体健康和社会公正中的角色;针对突发公共事件能阐述个体和社区应急方案的框架;解决健康差异和不平等时,能够与不同背景的人员合作;参与到政治活动中来改进健康、社会公正和平等;分析公共卫生领域的伦理问题和利益冲突;检查健康和卫生服务的基本权利;倡导循证方法来改进个体和社区健康;支持预防在促进健康社区中的角色;认同生活方式行为的改变可以促进个体和群体健康;尊重对健康的多文化角度和易感性。

三、以实践为基础的教学改革

公共卫生教育是教师和实践者的共同事业,他们都有责任通过教学、研究和服务来确保公众的健康,而公共卫生实践是其中的纽带。公共卫生实践是指有策略、有组织地交叉运用知识、技能和胜任力来发挥公共卫生的核心功能。同美国大学协会合作,美国预防教学与研究协会、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美国公共卫生学院协会联合出版了以实践为基础的系列刊物,主要有4个报告,分别是1999年的“DemonstratingExcellenceinAcademicPublicHealthPractice(APHP)”、2004年的“DemonstratingExcellenceinPractice-BasedTeachingforPublicHealth(PBT)”、2006年的“DemonstratingExcellenceinPractice-BasedResearchforPublicHealth(PBR)”和2009年的“DemonstratingExcellenceintheScholarshipofPractice-BasedServiceforPublicHealth(PBS)”。这里主要介绍实践对教学的促进研究结果,其他内容可详见各自的报告。

基于博耶(ErnestL.Boyer)的学问模型——学问的发现、整合、应用和教学,1999年APHP报告提出了学术框架,用于整合资源并达到实践目的。该框架的核心是促进实践为基础的教学,并将其作为公共卫生学院的优先领域。实践为基础的教学强调教学的艺术,特别是教育和培训的学科间合作,同实践为基础的学问紧密联系,这有助于提高实践者的胜任力和能力。实践教学告诉学者和学习者信息,即要通过以现场实践、实习和实践为基础的课程来提高学生的胜任力。

尽管2004年PBT报告主要是针对公共卫生硕士的培养,但是对于其他学位,包括本科学位也有着积极的意义。该报告提出了以公共卫生实践为基础的教学的指导性原则:(1)教学目的是把学术和实践联接起来,两者不是孤立的,这有助于提高公共卫生教育水平和确保公众健康;(2)教学能让学生、公共卫生学院、机构和社区受益;(3)教学能提高学生批判性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4)教学应属于交叉学科的、多学科的和多维度的;(5)有助于教员、实践者和学生形成合作团体,使教师、实践者和研究者从中受到教育;(6)纳入经验教育,包括批判性地反思和服务式学习;(7)基于成人学习理论的原则来教育职业人群;(8)该教学是应用型、交叉学科的教学,可以为公共卫生职业教育和培训提供信息并提高其水平。

此外,PBT报告推荐:(1)实习单位和学院间应进行定期的交流来促进合作;(2)争取获得资助来支持实践活动;(3)基于公共卫生实践教学的指导原则,建立协议确保实践教学模式的一致性;(4)为确保质量,利用测量工具积极评价个体实践活动和整个实践经历是否达到教学目的和学习目的;(5)发展远程教育为实践者提供终身学习,并增加他们对实践教学的参与性;(6)建立激励机制,招募和稳定实践为基础的教学师资;(7)通过奖励和学术发表等学生激励机制,促进学生参与实践;(8)建立从事实践活动的规范流程。随后的PBR和PBS,通过研究和为社会服务,进一步强化和推动了以实践为基础的教学水平。

四、美国本科公共卫生教育的启示

(一)认证是确保质量的有效措施

为了确保公共卫生学院培养人才的质量,美国实施了对公共卫生学院的认证。认证是一种为控制质量而自愿进行的过程,它通过系统全面地评价认证单位设施、人才、教育项目和制度,从而实现学院的人才培养使命。认证标准客观可行,认证程序公开透明,进而确保公共卫生教育的质量。国内可借鉴美国的经验和方法,联合制定预防医学教育的认证标准,并由主管部门、公共卫生教育机构、公共卫生相关学会以及用人单位组成的公共卫生教育质量认证机构,定期对各公共卫生学院的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进行认证。

(二)公共卫生学院的核心领域要求

美国的公共卫生学院认证提出的本科公共卫生教育基本要求,有助于课程体系的建设,以此为纲,万变不离其宗。考虑到预防医学是公共卫生与医学领域的交集[10],我国的课程体系同美国的课程体系有所不同,国内更偏重于传统的预防医学,而非现代的公共卫生概念,因此,我国的预防医学教育不能完全照抄美国的基本要求。尽管2006年7月23日在全国公共卫生学院院长(系主任)联席会议上通过了《公共卫生教育基本要求》,但是并没有在国内得到良好的推广。实际上,公共卫生学院核心领域的设置,确保了所有公共卫生学院毕业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是保证合格毕业生的基本条件。

(三)公共卫生教育核心知识的普及化

面对21世纪现代公共卫生的挑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增加、自然环境的恶化、贫富差距的加大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单靠从事公共卫生领域的专业人才,特别是我国培养的以预防医学为主的专业人才是远远不够的。[10]要尽可能利用所有能利用的力量来共同改变我们的现状,让大多数人具有良好的公共卫生知识理念,已经成为美国“有教养市民”的共识。高校的公共卫生学院作为公共卫生教育的高等机构,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尽早把公共卫生核心理念纳入到大学的通识教育中,让每一个学生掌握公共卫生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是实现“健康中国”的必备条件。

(四)以实践为基础的预防医学教育改革

美国本科公共卫生教育体系的完善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无论是认证标准还是核心课程改革,均有系列的调研报告和专家小组讨论,并且把教学与科研很好地结合起来,强调以实践为基础和纽带,带动公共卫生教育的发展和完善[11]。这为国内目前的困境——重科研轻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参考。此外,美国公共卫生教育改革的主力军是从事高等教育的研究者和实践者,有着系统完善的教育理念以及工作实践。而从国内来看,公共卫生教育改革主要是从事公共卫生专业领域的实践者,在高等教育的理念、理论和方法学研究水平上尚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五)公共卫生教育改革的未来

我国预防医学教育沿袭前苏联模式,重心在于培养专业性人才;而美国公共卫生教育重心在于培养人,即先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人(通识教育),然后才是培养具有专业的人(核心课程)。在现代公共卫生的发展背景下,如何使预防医学教育适应现代的、未来的公共卫生挑战,则需要进行适应性的改革。国内的一些高校已经开设新专业,如全球健康学、卫生监督、妇幼保健医学等,弥补了预防医学教育不足的地方。此外,综合性大学开设公共卫生的辅修学位或第二学位,吸引文理科的学生在三、四年级兼修公共卫生,也是一种非常有利的让更多学生接受公共卫生教育的途径。其优势在于体系灵活,不受专业的限制;与国际化接轨,同美国本科公共卫生教育体系相同;符合现代公共卫生发展的需求。

下载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