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开设食品安全风险分析课程提高我国的食品安全水平

食品安全是关系民生的重要问题。权威机构的调查结果显示,风险分析是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切实可行的途径。为了提高食品的安全性,理应在我国的各大院校中单独开设风险分析课程,让其成为食品相关专业学生必须要掌握的一门技能。

一、食品安全风险分析简述

食品安全风险分析的主要内容是识别潜藏在食品链中的危害,并对其进行评估,最后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通常情况下,风险分析的研究对象都是已经被科学所确定的食品风险危害,进行风险评估需要结合毒理学、微生物等专业方面的知识。

其实,食品安全风险不仅是食品存在的问题,更是一种社会文化与心理上的构建,由食品安全引发的社会恐慌所造成的影响,远远大于食品安全风险本身的影响。例如在2011年发生的新乳品国标修订事件,相比于生乳品安全标准该如何制定这一客观问题,消费者更多的却是在关注随着社会的进步乳品安全标准却在倒退的问题。这一事件恰好反映了食品安全风险背后的社会属性。因此,食品安全风险分析不是单纯地研究食品,还需要涉及社会类的学科,例如心理学、管理学、经济学等。

二、高校开设食品安全风险分析相关课程的现状

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截止到2017年,我国共有252所高效开设了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调查者通过各种途径获得了其中85所高效的人才培养计划,并对这些培养汁划进行整合与分析,结果显示,在这85所高校中,只有4所高校将风险分析课程作为一门单独的专业课来开设,有19所院校尽管没有开设风险分析课程,却开设了教学内容与风险分析高度重合或高度相关的课程。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院校开设了与风险分析具有一定相似度的课程。另外,70%的高校并没有开设风险分析相关课程,而是将风险分析的专业内容分散在了《食品毒理学》、《食品标准与法规》等其他课程之中。在分散风险分析知识的课程中,开设《食品毒理学》的院校最多,其比例高达96.4%。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身为风险评估基础课程的《食品毒理学》在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中受到足够的重视,但是风险分析作为一门单独课程的重视程度还有待提高。

三、高校开设食品安全风险分析課程的必要性

首先,在国家的食品安全战略中,加强风险分析教育已经成为趋势。在《食品安全法》中,有关食品风险分析机制与评估机制建立的内容占了整整一章,由此可见国家对食品安全风险分析的重视,并开始走上法制化的道路。在风险分析方面,我国学科建设十分落后,起步较晚,使得相关人才资源严重匮乏,特别是缺少基层的专业技术人员。因此,国家对风险分析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十分巨大。

其次,根据教育部门修订的食品质量与安全本科专业规范,本专业的学生必须要对风险分析有一定的了解,要熟练掌握基础的风险评估的内容以及风险评估的方法。风险分析有着食品安全的核心内容,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更加科学、全面的食品安全框架,所以对风险分析的教育便显得尤为重要。在我国频繁发生各类食品安全事故的当下,开设风险分析课程更显得迫在眉睫。

我国从提出风险分析的概念,到现在将其具化为高校专业课中的一门学科,也不过只有短短30年的时间。不论是教材的翻译与选择、教学大纲的制定,还是授课方式与内容的确定,都尚处在摸索的阶段。食品安全背后的社会属性在时刻提醒着相关教育工作者,对食品安全的教育不能够仅仅停留在专业知识的层面上,要综合融入社会学科。而风险分析正是在融合了社会学科的基础上对食品安全进行探讨的学科,因此,各大高校应当摸索出适合自己院校的风险分析教学方法,建立起相应的风险分析课程。

作为一种切实可行的能够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有效手段,风险分析在国际上的地位越来越高。我国在风险分析上还比较落后,不仅起步晚、人才匮乏,高校的专业课程设置也不尽如人意。所以,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作为培育与食品安全相关的工作者的摇篮,应当尽快将风险分析课加入到人才培养计划中,开设相关的课程,让学生更好地去了解自己的专业。教育部门也需要尽快开发相应的教材,对相应的教师资源进行培养,以保证风险分析课程的规范化教学,保证日后能够为国家提供相应的人才,为我国的食品安全事业添砖加瓦。

下载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