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主体人视阈下生态环境问题的治理

摘要根据复杂的人类系统所表现的人的多方面属性,提出主体人的4个维度:人类种族、人的发展、人的意识和人的实践。并从此出发探寻生态环境问题的治理路径,包括人口因素的辩证优化、重新规划人类社会发展、培养生态环保意识和行为规范以及寻求国际性的团结合作。

关键词人类社会;自然界;生态环境

马克思曾说过:“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1]。而实践是连接人类主观精神世界和客观物质世界的桥梁。主客观世界在实践中相互作用,这促使现实世界分化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然而,在人类社会中实践着的人却制造着一系列因素刺激自然界的异变。被分化了的两个世界并没有按照固有的内在规律协调互进,反而相互制约、彼此矛盾。新科技革命的双刃剑作用是最好的说明。它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先进的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力进步和生产关系优化;同时,也增强了人类改造自然的信心、提高了征服自然的能力,增加了人类改造自然的程度。随着社会生产的继续发展,人类的征服和改造实践逐渐地超越了自然界所能承载的范围,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便开始产生激烈矛盾。这种矛盾在现实生活中最本质的表现就是全球生态环境问题。自然界的自在存在本质与人的能动性实践共同说明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人类实践创造了属于自身的历史,也引发了破坏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环境问题。这些问题的归因主体是人类自身。自然界的自在存在本质、人类的社会历史主体地位和人的本质力量都说明生态环境问题治理的主体也是人类自身。这种以主体人为视阈来探寻生态环境问题治理的研究对当前我国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主体人视阈探寻生态环境问题治理的缘由

人类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制造相关因素,引發生态环境问题,进而使得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相互矛盾。生态环境问题归根结底是人类制造的,人类自身才是问题真正的归因主体。因此,以主体人为视阈探究生态环境问题的治理存在合理性。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促进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友好交往、和谐共进。

1.1自然界是自在存在的自然界即为现实客观的自在世界。其内部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呈现出一种自发的、无目的的状态,表现为一种自在形式。事物与事物之间没有目的地相互作用,只能归结为自然界内部的一种自在规律。并且自然界中的事物长此以往地按照这种规律运动变化,推动着自然界的机械发展。

因此,自然界自在而存,它拥有内在的演绎法则但没有人类的痕迹。这样一种只是自发、盲目运动的天然世界不可能自为地产生诸如臭氧层空洞、水的富营养化、土地荒漠化以及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生态环境问题。自然界只是人类活动的客体,即为人类社会提供活动的物质基础。生态环境问题不是自然界自己给自己制造的,自然界本身不具有引发这些问题的能力。

1.2人类是社会历史运动的主体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2]。所以社会历史运动的主体是人类,其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呈现出一种有逻辑、有目的追求的状态,表现为一种自为形式。事物与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在人类的主观目的指导下进行的,是在人类有意识的指引下展开的。人类总是这样地与自然界发生联系,满足需求并维持生存,创造着属于人类自身的历史,推动了人类社会的有机发展。

因此,人类社会自为而存。人类社会中的任何事物都是人类实践的产物,并且这种实践逐渐地扩展到自然界中,自然界被打上了人类的烙印。这种有意识的、以满足人类自身需要为目的的实践,才使得人类向自然无尽索取。然而,索取的同时人类又制造着过量的污染气体、水源等破坏生态环境的因素,最终导致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

1.3人的本质力量可以有效解决问题人类的生命活动是以人的实践能动作用于自然,刺激自然释放出满足人类需求的因素。人类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即改造无机界,证明了人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3]。人类有意识地改造自在世界,一方面说明实践构成人的存在方式,区别于动物消极被动地适应自然的活动;另一方面则展现着人类对现实社会问题的积极应对和化解的能力、态度。人类社会中的每一位成员通过个体社会化和社会遗传,培养自身的本质力量。他们在充分反映物质世界规律的前提下,将本质力量对象化于现实,解决问题、规避负面影响,推动人类社会发展。

2主体人视阈下生态环境问题的治理路径

整个物质世界在人类实践影响下发生分化。反过来看,被分化的两个世界也统一于现实的物质世界。因此,生态环境问题的治理,要求双方化解矛盾、和谐共处、达成一定的“和平协议”。既不能让人类社会恶性发展,人类无法得到所需之物而危及生存,又不能让自然界彻底毁灭,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要想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从问题的制造者出发,即以人类为主体。而人类自身包含不同方面的属性,以人类为主体探寻生态环境问题的治理路径则具有多样性。

2.1人口因素的辩证优化——人类种群视角人口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之一。一定数量的人口是进行物质生产的前提,一定质量的人口是推进生产发展、社会进步的关键。人口的数量和质量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面临着全球人口基数大、素质低、快速增长的现象,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是治理生态环境问题的有效举措。

2.1.1合理控制人口增长。科学合理的生育计划内在地要求少生优生,以控制人口增长速度,保持低平稳定的增长趋势。这是从主体人的根源角度应采取的途径。人口基数的减少,人类向自然索取的生存欲望程度减轻,索取量降低,人类涉入自然的范围也会缩小,进而从总体上减轻自然界的压力。

2.1.2不断提高人口质量。人口质量反映了人口群体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条件和能力[4]。因此,减少因不合理地改造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也内在要求人的内在素质提高。教育是首当其冲的选择。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各阶段中,应注重对人类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身体素质的培养。培养的目的在于提升人对自然的认知、塑造对尊重自然的道德意识和形成改造自然的科学技能,进而变人口负担为人才资源,有效解决生态环境问题。

2.2重新规划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发展视角人类社会对自然界具有依附关系。人类社会本身是从自然界中演化而来的,又需要自然界提供必要的基础促进自身发展。因此,依附更显与生俱来又根深蒂固。但是人类社会对自然界的过度改造是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而这是采取行动的起点。发展方式的变革才可从源头规避破坏环境的现象。

2.2.1生产设备与技术的厘革换代。生产设备和技术的变革要求既不能降低现行生产的能力和效益,又要大幅削减污染物的生成量和污染度。尽管变革会面临阻力,但是人类社会的内在本质和发展历史说明,生产方式从人类开始劳动至今已经发生许多变革,与之规模相当的在生产方式上消除对环境的破坏作用也是可能的。

第一,投资新生产设备。积累足够的资金进行投资将成为面临的重要问题。可以扩大政府采购的市场力量,即政府向企业提供大量利润可观的合同。这样,企业主就可以用足够的资金建立起合理的生产设备,实现设备更新换代。换新的设备能够按照“和平协议”的目标进行生产,从而有利于化解两大世界的矛盾。同时,企业获得利润之后也应积极推动设备革新,以缩小设备现实与理想目标的距离,获得更大的效益。

第二,设备和技术应合理融入生产过程。仅仅拥有新设备是不够的,更重要的还取决于如何运用技术来准确使用设备。应牢记的一个重大原则:在生产过程中,科学恰当地用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技术有机地组织设备,使得设备和技术合理融入整个生产系统,保障生产过程的生态和谐和经济效益。因此,技术也应随设备的更新而更新。然而,一旦技术操作失败,危害自然的后果还是会发生的。所以还需要对运用技术使用设备的人进行培养。所以,在人才选拔和定期考核中,应不可回避地考虑生态环境方面的相关因素。

第三,消费者舆论的主要观点要成为是否应用设备和技术的影响力量。某种设备和技术,在生产过程中对自然的破坏在什么样的程度上是可以接受的必然会引起公众的议论。这事关公众的生命健康,更对人的发展具有影响。因此,应促进公众舆论在防止环境污染上起到积极作用。建立健全公众言论诉求表达机制,营造交流表达的合法环境。一旦公众认定某种污染物对人类身心健康破坏的程度超过了人类的忍受界限,制造这种污染物的设备和技术就应受到抵制。

2.2.2研发生态环保技术。之所以要加大生态环保技术的研发,是因为变革技术耗费的成本可能会高于新技术的研发。同时还要提高处理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各种废水、废气、废渣的能力。这样在重视尖端治理的同时也不忽视终端治理,统筹生产过程整体上的生态和谐。一方面要通过对全球各地区重大生态环境问题的研究,理性借鉴各国环境治理的成功经验,形成科学的环境科技创新机制;另一方面要研发循环使用的资源能源和治理污染的科学技术。做到这一点需要把环境因素要转化为技术研发过程的动力因子,例如,可以促进企业与科研机构在生态环境科技上联合。而这需要建立生态环保技术合作联盟,建立产学研相互结合的运行机制,搭建技术共享的绿色平台,使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通过合作联盟的形式,共同进行对各方都有利的技术创新活动[5]。

2.2.3生态经济是发展方式调整的必然选择。生态经济是现代新兴产业,是注重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节约能源资源的产业[6]。它旨在既减少对自然界的耗损、保护生态环境,又促进人类社会的持久发展,最终维系两大世界的和谐相处。这种生态化的经济形式,把两大世界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转入人的发展,提升了人类发展内在的知识含量和伦理精神。

因此,社会经济的长久发展必然要求生态经济作为相应的形式。应该把以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劳动力与资金投入、不顾及生态环境的粗放型发展方式转变为以生态经济为主导方向的集约型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以科学合理的发展方式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2.3培养生态环保意识和行为规范——人类意识视角生态环保意识的核心意蕴是一种生态道德和责任意识。就是在人类心灵深处建构对保护环境的道德认知,培育对自然环境的浓重感情,让人们自觉评价与监督自己的行为,从精神意识上给予正确的指导。

2.3.1提升民众生态环保的认知水平。要想使生态环保意识成为人类固有的价值观念,需要民众掌握一些基本的生态环境知识。这需要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各阶段中贯穿生态环保理念的灌输教育,同时社会文化应辅助生态环保意识的培养。社区宣传、典例教化、大众传播媒介都是生態环保意识走进人民群众生活的有效途径。通过对民众的宣传教育,在观念、心理上打造深深的生态文明价值烙印,从而提升民众生态环境的认知水平,培育亲生态人口[7]。

民众认知水平的提高,才能实现从传统索取和征服自然的理念向与大自然和睦共处的理念转变,形成科学合理的生态环保意识。

2.3.2培养生态环保行为规范。行为是思想意识外化的表现,更是证明思想意识已经内化的标志。生态环保意识的养成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号宣传、知识普及,更重要的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行为中培养科学有效的行为规范。这种生态性行为规范的培养不是轻而易举、一蹴而就的,需要在长期的生态环保理论的教育、引导下,自觉运用生态道德的原则和理念来评价、监督、约束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才能真正意义上的形成。

2.4寻求国际性的团结合作——人类实践视角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和世界各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态环境问题已经不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相互争论的书面议题,而是整个人类世界共同面临的现实问题。如若继续争辩责任主体,生态环境问题不仅得不到有效解决,更危及人类生存。作为有意识的存在物,人类是可以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制定科学合理的方案来解决问题。实践的能动性和生态环境问题的全球性要求世界各国团结合作,共同面对、积极治理。

2.4.1设备技术的国际交流与研发。经济全球化已经把世界各国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新科技革命更是使得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需要科学技术的交流合作。治理全球生态环境问题也应当具有这样的思维、采取这样的方法。包括设备技术研发的国际合作体制机制的建立、产学研绿色平台的国际共建、学术成果的国际交流等等。在这些过程中应明确,生态环境问题既威胁着每一个国家,又不是一国能解决的。设备技术的国际交流与研发在利益上应从人类整体出发,而不是每一个单独的国家个体。

2.4.2国际环境法规的制定与执行。一些国家在面临生态环境问题的时已经采取的了相应的治理措施。只是他们更多的是事后调节,没有根本治理,而且只注重一国利益。这样的治理运动不仅不会取得成功,反而使得人与自然关系不断恶化,增加人类对环境立法产生挫败感,降低对它的信赖度[8]。人们应共同面对、积极研究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成因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制定科学合理的国家环境法则,大力推动国际环境法的贯彻执行。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事制宜,将治理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形成生态环境问题治理的法律制度保障。

3主体人视阈探寻生态环境问题治理的意义

通过以上分析,已经明确生态环境问题的主体归因是人类自身,以人类为治理路径探索的逻辑起点,正是这种主体视阈的表现。这不仅是合理的,也对我国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3.1理论意义主体人视阈的探析,可以帮助人们明确人的主体成因地位、形成主体成因意识、促进人类自我反思。这有利于将人的主体发展目标合理地融入科学发展观中,丰富科学发展观的理论精神,推动科学发展观的深入内化和大众认同。同时,“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的发展理念。以人为主体视阈来治理生态环境问题是实现绿色发展的保障,旨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进。这其中又要求技术设备的创新与合作。因而有利于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念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3.2实践意义主体人视阈探析的路径终归要落入现实的实践中才能根本治理生态环境问题。而这也给问题的治理带来一定的启示。一方面,有利于我国与其他国家共同面对、展开合作、积极治理,在生态环保技术研究与创新、环保教育与意识培养、经济发展方式的调整等方面都可以积极寻求国际间的生态协作;另一方面,有利于人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践行“十三五”规划中提出的新发展理念,最终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稳步前行。

作者:王乐等

下载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