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血站系统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蔡园艺 广西血液中心

摘要:发展无偿献血事业,人才队伍建设是关键。然而目前我国血站系统人才相对缺乏,尤其是中小型的血站,卫生技术人员尤其是医生严重缺乏,主要表现在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流动快、后劲不足等方面。因此,必须从合理引进人才、改革用人制度、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提高队伍素质等四个方面入手,实现血站系统人才队伍的可持续发展。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血站系统 人才队伍 建设 对策

血站的人才队伍建设是影响血站发展和无偿献血工作的主要因素。近年来,特别是献血法实施以来,我国的无偿献血事业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实现了从部分自愿无偿献血到完全自愿无偿献血的转变。但与其相对应的人才队伍的数量和质量都远远不能满足无偿献血事业发展的需求,特别是在中小型的血站,具有高学历、高职称的人才尤为缺乏,这严重影响了无偿献血工作的正常开展,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障血站的人才队伍的可持续发展。

一、我国血站系统人才队伍现状

1998年10月1日,我国实施《献血法》,确立了国家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标志着我国无偿献血工作进入法制化管理轨道。经过十余年的努力,我国无偿献血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1998年,中国大陆无偿献血人次仅为5万,2013年已达1278万,增长了近256倍。虽然近年来各地血站的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现有的人才队伍依然不能适应日益增长的无偿献血工作。据统计,目前我国血站有编制的人员只占全部在岗人员的65.9%—68.7%,整体缺编30%,血液中心、中心血站卫生技术人员比例分别仅为61.4%、69.8%,远达不到《血站基本标准》中“卫生技术人员要占职工总数的75%以上”的要求。

二、我国血站才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编制不足。当前,我国血站的卫生技术人员的数量远不能适应无偿献血工作的发展。从1998年至2013年,无偿献血人数增长近256倍,而几乎所有血站的人员编制数却没有相应的增长。同时,在2011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指导意见》中明确规定:事业机构编制原则上只减不增。这些情况已经影响到了卫生技术人才队伍的稳定。

2.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人才结构主要是指学历结构与职称结构。由于编制和供给不足等原因,在各血站,从职称上来讲,从业人员高级职称人数偏少,大部分为中初级职称医护人员;另外,从学历上来讲,从业人员中本科以上人员较少,大部分为专科学历,尤其作为输血技术研究方面的人才人力结构极不合理。近几年来,虽然各地各血站的情况有所改善,但仍不能满足当前无偿献血工作的需要。

3.人才分布地域不均衡。主要表现为在一些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的地区,由于工资福利待遇得不到保障,对人才的吸引力不强,所以高级人才就少;相反,经济发达地区,人才就相对集中。

三、对策及建议

1.合理核定人员编制总量。全面推行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坚持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实行定编定岗不固定人员,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建立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灵活用人机制。

2.制定合理的薪酬分配方案,完善激励机制。薪酬是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薪酬分配得当,既可节约人力成本,又可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在绩效工资改革中,要敢于根据不同的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和工作业绩拉开分配档次,要根据人员的岗位、职称等衡定薪酬标准,向关键岗位、一线人员倾斜,提高他们的工资、福利待遇,提高工作热情和促进吸纳高素质人才,真正体现按劳分配与兼顾公平的原则。同时积极与上级主管部门协调沟通,将编外人员的工资福利按相应的标准列入部门的人员经费预算,以解决编外人员的经费问题,真正做到“同工同酬”。真正做到让薪酬管理对内具有公平性,对外具有竞争性。

3.加强血站自身的人才培养与开发。加大培养力度,一是鼓励血站内部员工参加学历教育和其它形式的继续教育;二是抓好各种岗位培训,不断学习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强化员工基本素质。通过培训,不仅能使血站的工作人员提高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满足血站的岗位要求和业务发展,还能够促进员工自我价值的实现,达到培养人才的目的。

4.建设积极向上的独特血站文化。健康向上的血站文化对单位员工的群体意识起着导向、激励、凝聚、约束和辐射作用,为新时期的血站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构建独特的血站文化,并坚持与时俱进,对于人才工作的进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徐爽,刘青宁,安万新,梁晓华,李雅洁,王黎.采供血机构人力资源发展现状[J].中国输血杂志,2011,24(3):192-193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血站基本标准.2000-12-14

下载文本